武俠小說裡風流倜儻的俠客,兵器往往五花八門,百兵之君-長劍算是最基礎款的兵器了。熟知的龍泉寶劍,曹操的倚天劍,幹將莫邪等等。這龍泉劍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龍泉劍是後來的名字,其實叫龍淵劍。這是一把傳世名劍,後來輾轉到了李淵(唐朝開國皇帝)手裡。成為其佩劍,死後也帶進了墳墓(一說傳與子李世民帶入昭陵)。後來避諱,稱龍泉劍。許多生產的劍,為了沾它的名頭,亦稱龍泉,成了寶劍的代名詞。它最原始的鑄造者是歐冶子,有顯赫聲名的四大鑄劍師之一。一同鑄造的還有太阿劍和工布劍。也是響噹噹的名劍。此劍俯視劍身就好像望著深淵一般,仿佛有龍盤踞。所以叫龍淵。

此劍傳世,一度為伍子胥所有。伍子胥逃離楚國時,為一漁父搭救,伍子胥像用劍作為謝禮,漁父說救他是因為他是國家忠良,卻認為我貪利少信,乃至會洩露你的行蹤,便用此劍自刎了。伍子胥當時也是追悔莫及,漁父高義與此劍一般恆久流傳。

此劍再次現身已經是魏晉時期了。《晉書-張華傳》記載,吳國還沒有被滅時,鬥牛之間(天上星宿,吳國分野)常常有紫氣。吳國滅亡之後,這紫氣愈加明朗。張華(張良的十六世孫)問當時善於看天象的雷煥,他講這是寶劍的精華,上傳達於天的顯徵(古代玄秘之學)。張華問在哪裡,答曰:豫章豐縣。張華便提拔他去那裡作縣令。雷煥也在縣城牢獄地基中發現了龍泉寶劍和貯藏的石函,與之一同發現的還有太阿劍。雷煥留了一把,另一把送給了張華。

劍客的劍,託名龍泉寶劍者眾多,而真實的龍淵劍又真的掩於黃土之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