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寶劍:從兵器到藝術

2020-12-05 大國工匠周刊

龍泉寶劍,本是一件冰冷器物,卻因為國人的「武俠情懷」而被賦予了一身浪漫。事到如今,世上已沒有了俠客,也沒有了江湖,寶劍從腰間取下,掛到了牆上,成為了一類觀賞的藝術品。

黯淡了刀光劍影,但是龍泉寶劍的故事依然精彩。

「龍泉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越絕書》載:春秋時歐冶子鑿茨山,洩其溪,取山中鐵英,作劍三

枚,曰:「龍淵」、「泰阿」、「工布」。

歐冶子的名字大家可能有所耳聞,此人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越國人,開創了龍泉寶劍,龍泉劍的江湖由他開始。

歐冶子誕生時,正是東周列國紛爭時期。他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史載他為越王鑄了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劍,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

《吳越春秋》有記載,名將伍子胥曾遭奸臣所害,四處流亡。一日,被楚國一路兵馬追趕,逼之長江之濱。前有滔滔江水,後有追兵堵截,在千鈞一髮之際,江的上遊出現了一條小船,船上漁翁連聲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後,小船迅速隱入蘆花蕩中,岸上追兵難覓其蹤影,便只得悻悻而去。

漁翁將伍子胥載到岸邊,為伍子胥取來酒食飽餐一頓,伍子胥感激萬分,從腰間解下祖傳三世的寶劍:七星龍淵,欲將此價值千金的寶劍贈給漁丈人以答謝救命之恩,並囑託漁丈人千萬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漁丈人接過七星龍淵寶劍,仰天長嘆,對伍子胥說道:搭救你只因為你是國家忠良,並不圖報,而今,你仍然疑我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劍示高潔。說完,橫劍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晉書·張華傳》記載;「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外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偉象,乃要煥宿,因登樓仰觀。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大耳。』華曰:『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煥遣使送一劍與華,留一自佩。」

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龍泉寶劍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時過境遷,欣逢太平盛世,龍泉寶劍迎來了真正的春天,鑄劍業健康迅速地發展。如今龍泉鑄劍企業已近百家,成了名副其實的劍都。龍泉寶劍自鑄劍鼻祖歐冶子創製至今,已曲曲折折地經歷了二千五百多年的漫長歲月,到了今天,才有了更為燦爛光明的前景。

1956年,浙江龍泉組織寶劍藝人,先後成立寶劍生產小組、寶劍生產合作社和龍泉寶劍廠。龍泉寶劍曾被選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和友人。上世紀80年代前,龍泉市內只有龍泉寶劍廠獨家生產製作「龍泉寶劍」。、1987年,在浙江省標準計量局的指導下,制定了浙江省龍泉寶劍質量標準。這是有史以來給龍泉寶劍制定的第一個質量標準,使中國寶劍生產步入有質量標準的時代。

相關焦點

  • 龍泉寶劍定將走向新的輝煌
    ——訪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工藝之家暨郭常喜兵器藝術文化館館長郭常喜       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工藝之家暨郭常喜兵器藝術文化館館長郭常喜是龍泉的常客,對龍泉寶劍更是愛不釋手,在11月16日的龍泉寶劍博物館開館儀式上,他捐贈了自己精心鍛制的「豐喜祥」劍。
  • 龍泉寶劍的歷史沿革
    鼻祖歐冶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越國人,是龍泉寶劍的創始人。歐冶子誕生時,正是東周列國紛爭時期。他發現了銅和鐵性能的不同之處,冶鑄出了第一把鐵劍——「龍淵」,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       《越絕書》記載:楚王命令風鬍子到越地尋找歐冶子,請他製造寶劍。
  • 龍泉寶劍 | 這個兵器冷不冷?
    是兵器。也是商周時代重要的禮器之一。《考工記》所載的同代青銅斧內含錫量約20%。周代有一種空頭鉞,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裝斧柄。斧頭中含有天然銅、鉛、鐵、錫、金等多種金屬,質地堅韌,做工精良。在青銅器中更強調華麗、美觀的特質,成為象徵權力、象徵威嚴的禮儀用物,格外強調器物威嚴恐怖的特性,是比較精細的作品,鉞的柄上鑄有各種細密紋飾,同器形一起構成點線面的堆積變化,在統一中又寓以多樣,在各樣藝術表現手法中追求協調平衡。側面飾以雕像,活潑而靈秀,同商代盛期流行的那種猙獰恐怖、威嚴之至的藝術風格已相去甚遠。
  • 中華第一劍——龍泉寶劍
    《百越先賢志》載:歐冶子於龍泉秦溪山麓冶劍,「鑿茨山,洩其溪,取山中鐵英,作劍三枚:曰『龍淵』、『泰阿』、『工布』」,開創了我國用鐵製造刀劍兵器的先河。  關於龍泉寶劍的誕生過程,《越絕書》記載:楚王命令風鬍子到越地去,尋找歐冶子,叫他製造寶劍。於是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制出利劍來。
  • 龍泉寶劍文化創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
    11月19日上午,龍泉寶劍文化創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市領導蔡曉春、季柏林、鐘鳴、邵戌汛、羅永文出席開工典禮並為項目建設奠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曹新民主持開工典禮。  市委書記蔡曉春宣布:龍泉寶劍文化創意基地項目開工。
  • 中國龍泉寶劍屬於管制刀具?日本繼承了中國龍泉寶劍的製造精華
    美玉生磐石,寶劍出龍淵,龍泉劍技藝的失傳是從鴉片戰爭開始的,從此冷兵器被徹底的拋棄,以至於百年來這種鍛造技藝失傳了,龍泉寶劍為中華兵器的代表之一,也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迄今有2500多年的歷史,因為產於龍泉而名揚天下,由於龍泉寶劍名揚四海,國家將其列入國禮,包括閱兵儀仗隊上的漢劍均來自龍泉
  • 彈劍作歌,傳世龍泉寶劍的前半生
    武俠小說裡風流倜儻的俠客,兵器往往五花八門,百兵之君-長劍算是最基礎款的兵器了。熟知的龍泉寶劍,曹操的倚天劍,幹將莫邪等等。這龍泉劍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是一把傳世名劍,後來輾轉到了李淵(唐朝開國皇帝)手裡。成為其佩劍,死後也帶進了墳墓(一說傳與子李世民帶入昭陵)。後來避諱,稱龍泉劍。許多生產的劍,為了沾它的名頭,亦稱龍泉,成了寶劍的代名詞。它最原始的鑄造者是歐冶子,有顯赫聲名的四大鑄劍師之一。一同鑄造的還有太阿劍和工布劍。也是響噹噹的名劍。
  • 龍泉寶劍:中國古代冷兵器之巔
    【詳細】   圖為龍泉歐冶子雕像 更多龍泉寶劍產品掃最下方二維碼諮詢或長按複製:xinlongdaojian到了漢代,劍器逐漸退出兵器舞臺。尤其到了唐代,寶劍的用途就從戰兵器變為王侯將相、士族顯宦佩飾之器。作為名劍,龍泉劍深受名流喜愛,被廣泛用於進貢、饋贈等。詩仙李白則作有「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描述這一龍泉劍深受喜愛之盛況。
  • 解密:收藏龍泉寶劍是否違法?
    ▲宋代熙寧年款龍泉劍 龍泉寶劍現在也通指浙江龍泉地區生產的寶劍,龍泉大小劍鋪林立,品牌不一。 那麼問題來了!國家為何會重點扶持龍泉寶劍?龍泉寶劍到底是不是管制刀具? 首先,龍泉寶劍為中華兵器的代表之一,也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迄今有2500多年的歷史。因為產於龍泉而得名。 第二,龍泉寶劍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要經過煉、鍛、鏟、銼、刻花、嵌銅、冷鍛、淬火、磨光等28道工序。其工藝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兵器史、冶金史和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鑄劍如人生:龍泉寶劍鍛制者鄭國榮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展廳和自己鑄造的一把寶劍合影。「鑄劍如人生,」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鄭國榮說,「從雛形到思想和意志,正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鄭國榮,1964年生於浙江龍泉,已經跟寶劍打了30多年的交道。
  • 旅行購物:龍泉寶劍
    龍泉寶劍從此淡出戰爭喧囂,承載起劍文化的內涵。魏晉龍泉鑄劍業受到人口驟增與文化重心南移的推動,鑄劍業比較發達,頗具一定規模。唐凡制名劍,必稱「龍泉」,龍泉已成了寶劍的代名詞。清19世紀晚期,槍炮代替刀劍,寶劍成為武術器具、道教法器、舞臺道具及觀賞工藝品。由於龍泉劍形、質兼優,廣為武術愛好者和藝術鑑賞家青睞,龍泉鑄劍業代有名匠,久傳不衰。
  • 龍泉寶劍|走在龍泉寶劍廠的青石板上,江湖, 武俠,你會想到什麼?
    手工銅飾、歐冶廟、論劍亭到古建文化長廊,這些素雅復古的徽派建築裡,千百年傳統寶劍的精湛工藝流程被完整重現。  ▲龍泉寶劍廠景觀  龍泉寶劍的製作工藝複雜,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過煉、鍛、鏟、銼、刻花、嵌銅、冷鍛、淬火
  •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奉賢博物館新展!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奉賢博物館新展!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雙雙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現今,青瓷、寶劍傳統產業在龍泉傳承有序、創新不斷、發展良好,是當代中國文化產業復興的良好樣板。
  • "中國寶劍之鄉"浙江龍泉舉行劍祖歐冶子公祭大典
    四者俱備,寶劍出鋒……」18日上午9時,「中國寶劍之鄉」浙江龍泉舉行劍祖歐冶子公祭大典,來自海峽兩岸的鑄劍藝人作為劍祖歐冶子的弟子與歐冶子後裔一起參加了祭拜儀式。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歐冶子為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人,是中國古代鑄劍鼻祖,龍泉寶劍創始人。
  • 百兵之君 劍中之首——龍泉寶劍
    龍泉寶劍從此淡出戰爭喧囂,承載起劍文化的內涵。從春秋到隋末唐初,戰亂不止,社會動蕩,鑄劍業受其影響時興時衰。但龍泉鑄劍業一直像甌江一樣在堅定、執著地流淌著,在劍文化的歷史河床上留下了痕跡。當代仿漢式龍泉劍到了唐代,凡制名劍,必稱「龍泉」,龍泉已成了寶劍的代名詞。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寶劍傳奇:劍氣衝牛鬥 吳越多龍泉
    吳越製造的兵器有三個特質,一是劍身花紋精美,而是寶劍呈現出兩種顏色,三是在製造過程中採用了合金技術。越王勾踐劍是銅和錫複合結構,這樣劍身鋒利硬度增大,而且韌性和彈力也會更好。而這座無名高山也因為湛盧寶劍的誕生被命名為湛盧山。湛盧劍後來相傳成為南宋名將嶽飛的隨身之物,嶽飛被害之後不知所蹤。到了清代公案小說《三俠五義》裡面,湛盧劍是南俠展昭的招牌武器。晉朝初年,張華看到夜空中鬥牛二星之間紫氣映照。他就前去請教精通天文數算的雷煥。
  • 龍泉寶劍精品展登陸浙博
    龍泉寶劍又稱「七星劍」,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之特色而馳譽中外,作為古兵器的代表之一,是中華文化與藝術的精粹,也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7月31日起,「2018劍出龍泉——龍泉寶劍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精品館內展出。此次展出的龍泉寶劍,匯集了當代48位鑄劍名家的刀劍精品。
  • 出口退稅率從0提高至13% 龍泉寶劍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其中,龍泉寶劍的出口退稅率從0提高至13%,這意味著困擾龍泉寶劍產業8年之久的「出口零退稅」制約瓶頸已被突破。  作為聞名遐邇的寶劍之邦,龍泉寶劍是當地最亮眼、最具代表性的「金名片」之一。龍泉寶劍鍛制技藝於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歷史經典產業。目前,龍泉共有寶劍生產企業418家,2017年實現產值14.99億元。
  • 龍泉寶劍之最有收藏價值的唐人刀劍
    世上真的有削鐵如泥的寶刀寶劍嗎?想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要知道兵器的製作過程以及用途。 順著周唐強的話鋒,我似乎窺探到了解龍泉寶劍的密鑰,譬如,古法鑄劍的鑄劍師一定會特意選擇在丙午日這一天祭祖、開爐。為什麼非要是丙午日這一天?因為古人的世界觀中,這一天的陽氣最盛,開爐日即在劍體注入了純陽之氣。玩龍泉寶劍的人,都知道「百鍊鋼,繞指柔」,字面意思是,經過千錘百鍊之後,寶劍能達到纏繞在手指上的柔韌程度。彈開,還能歸復原形。其實對於寶劍而言,硬度與柔韌度,是先天的一對矛盾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