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展廳和自己鑄造的一把寶劍合影。「鑄劍如人生,」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寶劍鍛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鄭國榮說,「從雛形到思想和意志,正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鄭國榮,1964年生於浙江龍泉,已經跟寶劍打了30多年的交道。1982年他作為學徒進入龍泉市寶劍廠,後來成立工作室「古越劍鋪」,開始獨立的鑄劍生涯。從兵器到精神的象徵,鄭國榮一直對寶劍持有敬畏之心。在他的工作室,一把寶劍,從理念形成、圖紙設計、備料到製作整合一般需要兩三個月的周期。自劍鋪成立以來,他已帶了20多個徒弟,如今都成了有名的鑄劍師。他的兒子也在畢業後跟隨他鑄劍,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全流程的鑄造技藝。「從歐冶子在龍泉鑄造出第一把劍開始,龍泉寶劍已經流傳了2500多年,它的技藝和精神也應該在這個時代繼續傳承。」鄭國榮說。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5月21日,鄭國榮(右)在「古越劍鋪」和一名訂購者討
↑5月21日,鄭國榮在一把寶劍上鏨刻龍鳳紋,徒弟們在旁邊學習。
↑5月21日,鄭國榮(左)和磨劍師吳長友交流磨劍細節。吳長友是鄭國榮在國營劍廠的老同事,跟隨鄭鑄劍20餘年。
↑5月21日,鄭國榮在一把寶劍上鏨刻鳳紋。
↑5月21日,鄭國榮(中)和徒弟們在「古越劍鋪」用了20多年的工棚內工作。
↑5月21日,鄭國榮的徒弟們在「古越劍鋪」學習寶劍鍛打技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煉製坯料。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打井水準備為寶劍淬火。他說淬火用的水很重要,正是看中了這口井他才把工作室設在這裡。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向徒弟們傳授寶劍淬火技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向徒弟們傳授寶劍淬火技藝。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煉製坯料。
↑5月21日拍攝的一把正在磨製的龍泉寶劍,劍刃上的紋理經過數十次反覆摺疊鍛打而成。
↑5月21日,「古越劍鋪」磨劍師吳長友在磨製寶劍。吳長友是鄭國榮在國營劍廠的老同事,跟隨鄭鑄劍20餘年。
↑5月21日,鄭國榮在「古越劍鋪」取用工具鍛打坯料。
↑5月21日,鄭國榮(左)和兒子在「古越劍鋪」鍛打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