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張璐
一盒4克,僅能泡一壺茶;10盒裝禮盒(40克)的零售價格高達500-2000元不等……近期,「小罐茶,大師作。」這句廣告語,讓小罐茶站在了輿論的風尖浪口。
高昂的價格沒有阻擋小罐茶的業績,截至2018年11月,去年其銷售額突破了20億。小罐茶在宣傳中多次突出「8位泰鬥級制茶大師」「小罐茶,八位制茶大師手工製作」「小罐茶、大師作」等標語。
然而驚人的零售額引發了消費者對小罐茶是否真由大師手工製作的質疑。儘管小罐茶通過官方微博稱,「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並非大師手工炒茶,但消費者並不買帳,認為小罐茶公司涉嫌虛假宣傳。
小罐茶的宣傳方式並不陌生,小罐茶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杜國楹一直被稱作「營銷大師」,曾一手打造背背佳、好記星、8848鈦金手機等品牌。
對於小罐茶的問題,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說道,「從整個營銷的角度來說,小罐茶做的是不錯的,但是從整個性價比來看,他在宣傳方面是有些偷換概念,這也對小罐茶未來發展提出很大挑戰,據說小罐茶下一步會推出大眾化的產品,那麼大眾化的產品如何跟他的高端產品,形成一個產品的金字塔是值得考量的。」
廣告語或涉及虛假宣傳
以「小罐茶、大師作」為廣告語的小罐茶近年來從茶葉市場中異軍突起,不過質疑聲也紛至沓來。
日前,一張「小罐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的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傳,一時間「小罐茶徵收智商稅質疑」登上微博熱搜榜。
有網友按照小罐茶超20億的銷售額來推算,大師每天要炒1466斤的鮮茶葉,由此引發網友質疑小罐茶宣傳語「小罐茶,大師作」為虛假宣傳。
對於外界的爭議,2月13日,小罐茶方面回應記者稱,並非大師手工炒茶,而是用現代設備替代手工制茶。「公司在宣傳中從來沒有使用過大師手工製作等相關內容,大師作是作品的作,不是咱們理解的大師手工製作的意思。」小罐茶相關人員說道。
企查查信息顯示,小罐茶成立於2014年。2016年12月,小罐茶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北京健坤投資。小罐茶真正為人所熟知,是從2017年登上央視廣告開始,一躍成為茶葉界的「網紅」。
經過幾年的發展,近期,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公開宣稱,小罐茶2018年零售額為20億元,按出廠價計算回款金額10億元。2018年基本達到盈虧平衡,2019年或將盈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小罐茶所宣傳的制茶「大師」,其實一方面是小罐茶原料的供應商,另一方面還是企業經營者。
對於八位「大師」的行業地位,業內人士也表示質疑。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大師」言過其實,在消費端沒有任何權威的認證,無論是功夫、技術,都不能說是被普遍認同。
對此,湖北朋來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源波指出,如果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那小罐茶公司就不應該多次宣傳「小罐茶,八位制茶大師手工製作」,二者很明顯不是一個概念。從這個角度講,小罐茶公司確實涉嫌誤導甚至欺詐消費者,消費者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請求小罐茶公司「退一賠三」。
6250元一斤被指價格虛高
小罐茶不僅被質疑虛假宣傳,還被指價格虛高。
公開信息顯示,小罐茶推出了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福鼎白茶、茉莉花茶、安溪鐵觀音(清香和濃香)、武夷大紅袍、滇紅、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共十種產品,以小罐裝,每罐4克即一泡的量,售價50元,折合6250元一斤。
據經常喝茶的人表示,目前小罐茶的品質和價位並不對等,價格有些虛高。很多網友表示,「小罐茶賣的不是茶,是智商稅。」「就是送禮才有需要,形式大於內容,買的人和收的人都不在意,吃瓜群眾買不起。」在微博上,對於小罐茶口感一般的評價多達上百條。
那麼,小罐茶在線下的銷售狀況又是怎麼樣?記者在地圖軟體上輸入「武漢小罐茶」,隨即就跳出十幾家相關店鋪,它們大多分布在武漢市區的商場內。
2月13日,長江商報記者來到小罐茶漢街萬達廣場的一家門店進行探訪。
在店中,記者看到,小罐茶都是禮盒包裝,其中最貴的是一種叫做東方美人茶的黃山小罐茶,店員介紹道,「這款是限量款,價格高口感好,一盒共20罐,淨含量80g,共3000元。」
在問及是否可以打折時,店員表示,「幾乎不做活動,按照原價賣,就去年雙11做了一次滿500元減50元的活動。」而當記者詢問最近關於小罐茶的風波,該店員隨即表示網上的說法都是「誹謗」。雖然是下班時間人流較多,但是店內卻空空如也,即使門口立著大大的招牌,寫著「進店免費喝」,十幾分鐘過去,也無人進去消費。
此外,隨之而來的,小罐茶也被外界評價為「過度營銷」。據了解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曾經策划過好記星、背背佳、E人E本、8848手機等案例。不過,這幾款產品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曾深陷虛假宣傳的漩渦。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11月,有媒體以《背背佳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一文報導背背佳的虛假宣傳;2011年,媒體報導指出E人E本廣告詞是虛假宣傳;2016年12月23日,消費者協會認定8848手機鈦金手機網絡宣傳和產品實際材料存在描述不一致的現象,屬虛假宣傳。
外界對茶業價值評價標準很難界定,但業內對小罐茶也多有耳聞。一位不願署名的茶商告訴記者,按照小罐茶的品質較同等價位的散裝茶有差距。此外,在採訪中,也有部分經銷商向記者抱怨,「小罐茶的進價較高,利潤空間有限,非常受地理位置影響。」
劉源波指出小罐茶、腦白金等產品之所以能賣得這麼好,與中國人喜歡送禮和好面子的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類似小罐茶、腦白金等產品賣得好並不代表其品質一定有多好,也不一定實用。
在朱丹蓬看來,用高質中價來服務消費者,有利於企業長久發展,如果只靠廣告轟炸一定是不長久的。
(責任編輯:華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