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祖文化盛行我國東南沿海:臺灣 「三月瘋媽祖」 香港天后廟活動豐富
香港天后廟活動豐富多彩媽祖在香港被稱作「天后」,也有不少漁民稱之為「阿媽」。因為香港昔日為漁港,雖然漁民人數漸少,但這個「海上守護神」在當地至今仍廣受推崇和愛戴。這一點從遍布在香港大街小巷的天后廟可見一斑,比如香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赤柱天后廟,多年來香火不斷。
-
香港的這處景點——銅鑼灣天后廟,你去過嗎
銅鑼灣天后廟銅鑼灣天后廟原本建於海邊的高臺之上,背靠炮臺山,面向維多利亞港,雖歷經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著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天后廟為二進式的中式傳統建築,面闊三間,以青磚建成,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採用左右對稱布局,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簷廊式設計,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設有光緒二年的石制神臺。
-
鬱南建城天后廟:享譽省港澳的古廟
(鬱南建城天后廟?不好意思,是香港的天后廟!)「天后廟」就建在「官道」與水路的必經之地處。因此,無論官員、商人乃至平民百姓,經過這裡時必定停步上香,以大禮禱天后娘娘庇佑。傳說,民國之前歷任縣官上任或離任,都必先到「天后廟」祭拜天后娘娘。
-
母親節期間去香港天后誕 感受舊香港的味道
>>> 香港美食推薦 香港30家熱門餐廳大搜索 >>> 香港自由行美食攻略-10大懷舊港式鐵板王 時間:5月10日至14日 每年香港天后誕,香港各區70多座天后廟都有慶祝活動,其中元朗大型花炮會景巡遊,有隆重的抽花炮儀式,西貢的天后古廟則有漁船巡遊,場面壯觀.
-
特寫:香港傳統節日天后寶誕
新華社香港5月9日電(記者丁梓懿)鑼鼓喧天,喜氣洋洋。已有50多年歷史的元朗十八鄉天后寶誕會景巡遊8日上午在元朗上演。作為慶祝天后寶誕的重頭戲,這次巡遊集合了來自元朗各鄉鎮的33支花炮隊伍,還有舞龍、舞獅前來助陣,多個團體帶來了特色表演。
-
銅鑼灣天后古廟:「香港」地名的緣起
「香港」地名的來歷有多種說法,至今並無定論。其中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與銅鑼灣天后古廟有關。傳說,從前有一個紅香爐被水衝到現今的銅鑼灣,當地鄉民和漁民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於是在該處修建了一座天后廟,用這個香爐來上香奉祀,因此該廟所在地改稱為「紅香爐山」,衝來香爐的港口改稱為「紅香爐港」。此後「紅香爐港」泛指現今的香港島一帶,後簡化為「香港」,這便是「香港」地名的來歷。
-
你不知道的4月節日 香港特色天后誕
天后誕這個日子你聽過沒有?要來試試看香港的特色節日嗎?【大粵網 香港】到了4月,首先會想到什麼節日呢?其實,這個月還有一個富香港特色的節日──天后誕。雖然不是紅日也沒有假放,卻是以往漁民的擁戴的日子,至今依然有慶祝活動!不如這次就來了解一下吧!
-
香港各區慶祝天后寶誕熱鬧非凡
元朗天后寶誕巡遊。 據香港媒體報導,19日適逢一年一度的天后寶誕,香港各區民間大肆慶祝,元朗天后寶誕巡遊是其中之一。中午時分,幾十隊來自各鄉鎮的花炮隊伍,在元朗區內巡遊,沿途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圍觀的市民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西貢最靈驗地標建築天后廟,距今數百年,免門票的熱門觀光景點
一排房子並排連著2個廟宇——門額為「天后古廟」和「協天大帝」,裡面分別供奉著天后元君與聖帝君(關公)。西貢天后廟的屋脊也有陶瓷雕塑,人物逼真,造型生動活潑。廟宇雖小,活動卻很盛大。每年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舉行,香港西貢有個特色的節日天后誕。是漁民最擁戴的日子,這一傳統流傳至今,如今漁民的人數漸少,但是海上守護神天后仍然廣受擁戴。
-
媽祖元素再次登上香港郵票
本報訊 (劉永輝)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郵政署發行《香港節日》特別郵票一套,含郵票四枚和小型張一枚。這套郵票用色清新悅目,介紹了天后誕、觀音誕、佛誕、端午節和中秋節5個傳統節日,以及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展現香港特色的地道文化和風土人情。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第一枚——天后誕(Tin Hau Festival),面值為1.40元港幣,展示了天后像和前往參拜天后的漁船。
-
香江漫話:香港民眾「水陸」共慶「天后誕」
中新社香港4月13日電 題:香港民眾「水陸」共慶「天后誕」 作者:盧哲 曾嘉 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傳統節日「天后誕」,即媽祖誕辰日,香港每年都有傳統而盛大的慶祝活動。13日全港四方呼應,南到港島,北至大埔、粉嶺,西跨荃灣、元朗,東至西貢大廟灣的天后廟都有祈福儀式或傳統表演,漁民今年還首次在維多利亞港舉行「海上巡遊」。
-
香港元朗十八鄉天后誕會景巡遊引人矚目
舞龍舞獅,大張旗鼓,鑼鼓喧天,元朗十八鄉天后誕會景巡遊引人矚目(李納新攝)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納新):8日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慶天后誕,香港特區各地當天舉行多種慶祝活動,其中以元朗十八鄉的天后誕會景巡遊最為矚目壯觀。
-
香港道教神靈
1.天后信仰天后是香港最普遍崇拜的神。遍布香港全境的天后廟不下24座,其中有兩座,新界西貢的大廟灣天后廟和港島銅鑼灣天后廟,已列為法定古蹟。香港的天后,就是福建、廣東、臺灣等地的媽祖。據建立大廟灣天后廟的林氏家族族譜記載,天后為林氏夫人。
-
從媽祖廟到天后宮 《媽祖》解讀中國「海洋信仰」
天后宮 「有海的地方,就有媽祖。」從遍布我國各地的媽祖廟、天后宮可以看出媽祖信仰在我國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而大型神話劇《媽祖》的開拍則對媽祖文化中的中國「海洋信仰」做出了全新影視解讀。出品方表示:「媽祖信仰代表著中國的海洋文明,其中蘊含的中國走海人的開拓冒險精神,是任何陸地文明都無法比擬的。」
-
長洲——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值得一遊
長洲島位於香港主島西南12公裡處。長洲島的奇巖怪石為一大特色,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勝地。在觀音灣東面有「饅頭石」,南部最東角有「人頭石」和「花瓶石」。西南沿岸的大石山上,有一個天然石室,為香港的天然奇景之一。
-
「天后」在深港落地生根
意為:天后娘娘是福佑平安的女神,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其誕辰。這大約是「天后娘娘」首次出現於西洋典籍之中。 「媽灣,媽媽的臂彎!」——有次車子過媽灣,稚童一聲吆喝。其實,媽灣得名於媽祖廟。媽祖,也就是馬禮遜詞典裡提及的那位「天后娘娘」。赤灣天后宮是深圳市著名景點,但是媽灣的媽祖廟坍塌多年,罕為人知,近年有熱心人在原址重修了媽祖廟。
-
世界三大媽祖廟
中國沿海各地的漁民和航海者都把媽祖奉為海上保護神,在中國綿長的海岸線上,北起丹東、秦皇島、天津、煙臺,南到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都建有天后宮。隨著海外交通的發展,華僑的外出謀生,媽祖信仰也帶到世界各地。據統計,如今世界上有媽祖信眾近2億,媽祖廟近5000座,光臺灣島較有規模的媽祖廟就有800多座。
-
詔安最早的媽祖廟——北門內天后宮
在詔安,供奉媽祖的媽祖廟隨處可見,大小不一,建築風格大同小異。其中,最早的一間媽祖廟,建於南宋末期,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了。這便是位於詔安縣城南詔鎮西門街環城北路邊的北門內天后宮了。這間媽祖廟很小,面積還不到10平方米,估計也是全縣最小的一間媽祖廟了。
-
油麻地 香港裡的樸實無華
油麻地,位於香港九龍半島南部,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傳統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柯士甸道接尖沙咀和佐敦。此處亦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的出生地。其實,油麻地之名與油麻地天后廟有密切關係。因為當時天后廟前的土地是漁民曬船上麻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