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中西方最有名的碰撞:當畢卡索遇見張大千!

2020-11-29 畫小可之旅

今天,畫小可和大家聊一聊藝術史上有名的中西方藝術碰撞小故事。

一位是西方繪畫的標誌性人物畢卡索,另一位是我國近代了不起的國畫大師張大千

看似毫無關係的倆人,卻來了一場史詩般的會晤,可以說是中西藝術史的一次大碰撞:

01

畢卡索和張大千的相聚

故事發生在1956年的春天。

57歲的張大千偕夫人應邀去法國巴黎舉辦了「敦煌畫展」和「張大千近作展」。

借著這個機會,他拜訪了旅居法國75歲的畢卡索。

畢卡索熱情的接待了張大千,並給張大千展示了自己200多幅仿齊白石的畫作,並真誠地向張大千指教。

張大千直率地說:「中國畫十分注重筆墨,而這些畫作的墨色分得不好。毛筆蘸墨是依靠水分多少來控制深淺的,從而形成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

在指教一番後,畢卡索的請求張大千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當張大千寫下自己的名字後,畢卡索贊口不絕~

當然,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事廣為流傳:

在兩人一起討論各種繪畫有關的事情時,畢卡索還有點不解地和張大千說:

我最弄不懂的,就是你們許多中國人,為什麼都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

當時張大千還以為翻譯搞錯了,經證實原話如此。

接著畢卡索更加激動地說:配在這個世界談藝術的,第一是你們中國人;其次是日本人,而日本的藝術又源自於中國;第三是非洲黑人。除此之外,白人根本就沒有藝術!

如果把東西方繪畫比作一塊精美的麵包,那麼,西方的不過是麵包的碎屑罷了。

接著畢卡索和張大千互贈了畫作:

左:畢卡索的《西班牙牧神像》

右:張大千的《墨竹》

最後還一起互相拍照留念(據說畢卡索平生最不喜歡別人給他拍照片,但是這回破例高高興興同客人一道合影留念)。

事後,張大千與畢卡索的交往互相都很有好感,對雙方均有很高的評價。

之後大家把他們倆相聚的這段曠世佳話稱為

【東張西畢】

如果你還不了解他們倆,那不妨讓畫小可大概介紹一下他們倆:

02

畢卡索和他的作品

畢卡索是一位是抽象派的藝術家,他是西方現代繪畫的標誌性人物,以畫作和雕塑聞名於世。

他的一生極富傳奇和浪漫色彩,其藝術上天馬行空、有著讓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和成就,在他小時候就可見一斑:

4歲的繪畫作品
12歲的石膏作品
13歲的素描石膏作品
15歲的寫實派畫作

這些作品很難想像出自於一個孩子之手,可謂是寫實派的天才畫家。

難怪畢卡索會說:我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原來他沒有在吹牛,而是真的很厲害。

在這之後畢卡索的畫作都往抽象的方向發展了~

在他20來歲時,經歷了好朋友自殺導致的絕望憂鬱深沉的藍色時期以及之後遇見初戀開啟了玫瑰時期:

藍色時期
玫瑰時期

之後就是讓畢卡索所出名的立體主義作品了,他的立體主義被大家認定為傳統主義與現代藝術的分水嶺:

立體主義作品《阿維尼翁的少女》

這說明了他的畫風變化很大,一直在嘗試,體現了畢卡索不斷探索的精神。

想要徹底了解畢卡索還是挺難的,因為他的所有作品需要參考各個地區的藝術,可以說,他的畫作就是一個藝術文化的大融合~

03

張大千和他的作品

張大千,是我國的近代最了不起的國畫大師:

張大千無論是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均無一不精

尤其是他的山水畫中的潑墨和潑彩手法開啟了中國畫的新世界~

山水畫:

仕女圖:

花鳥畫:

臨摹的敦煌壁畫:

看完了兩位中西方泰鬥畢卡索和張大千的小故事後,大家有沒有拉近與藝術家之間的距離呢?

相關焦點

  • 藝術大師 | 中西方最有名的碰撞:畢卡索遇見張大千
    今天,畫小可和大家聊一聊藝術史上有名的中西方藝術碰撞小故事。一位是西方繪畫的標誌性人物畢卡索,另一位是我國近代了不起的國畫大師張大千(OS:看到結尾,有小彩蛋哦~)看似毫無關係的倆人,卻來了一場史詩般的會晤,可以說是中西藝術史的一次大碰撞: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畢卡索:西方沒有藝術可言,真正的藝術在東方
    在西方,繪畫大師畢卡索西方繪畫大師很多,比如從年齡上看,畢卡索介於齊白石和張大千之間,最後畢卡索也活到了90多歲高壽,這也讓三人產生了聯繫。追根溯源,畢卡索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和雕塑家,他的作品總計超過了3萬件,被稱為20世紀全世界範圍內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 張大千畢卡索互相贈畫,看到畢卡索的畫作,網友:似乎被「騙」了
    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西方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而比畢卡索晚出生十幾年的張大千,是我國著名的潑墨畫家、書法家,在我國創立「大風堂派」。畢卡索和張大千兩位一個是傑出的抽象畫代表人物,一個對於中國的古畫很有研究,都是美術界的大師。但隸屬於兩個國家,雖然在兩個國家相隔萬裡,但其實兩個人私交甚好,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兩個人在同樣領域惺惺相惜的故事。
  • 【東張西畢】張大千與畢卡索是怎麼認識的?
    這件事起因於張大千1956年對畢卡索的一次拜訪,在張大千的傳記裡這麼記載:張大千在加利福尼亞別墅與畢卡索會晤,畢卡索對張大千說:「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首先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其次是日本的藝術,當然,日本的藝術又是源自於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的黑種人有藝術,除此之外,白種人根本無藝術。
  • 張大千夫婦求見畢卡索,場面卻一度尷尬,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西方的藝術文化,向來都是人們爭相對比的熱門對象,畢竟誕生自同時期處於世界不同地區的文化成果,本來就會在風格和創作內容上有著很大的差別,被拿來比較也是正常的事情。當時國外被奉為在藝術金字塔頂端的人,非畢卡索莫屬,而在我國就是齊白石和張大千平分秋色,但不得不說一句非常心酸的話,就是中國人都知道畢卡索,國外卻沒幾個人知道齊白石、張大千。
  • 價值不菲的「張大千」&畢卡索真跡藝術展即將引爆泉州!
    ,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張大千與畢卡索會晤合影-儘管尼斯之行只是一場私人性質的會面,但是兩人的巔峰對話仍具有文化前瞻的歷史意味,是兩大截然不同的繪畫藝術文化的碰撞,西方報紙將這次會晤譽為
  • 張大千對話畢卡索,64年前一場巴黎的浪漫碰撞
    陶器藝術是畢卡索當時正在研究的一個新領域,他把民間的制陶藝術經驗吸收進他的雕塑作品中,創造了一大批頗有特色的彩陶雕塑和彩陶器皿。畢卡索請張大千夫婦和趙翻譯坐下後,拿出了他臨摹的200多幅齊白石畫作,給張大千賞評。張大千沒想到畢卡索對於中國藝術有這麼深的興趣。
  • 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
    但有時贈者所贈之物,未必受贈者就一定喜歡,說不能還會鬧出笑話,當年張大千和畢卡索互贈禮物就是這樣的。一九五六年,應巴黎現代藝術館館長喬治薩勒的邀請,張大千攜夫人訪問巴黎,期間專門去拜訪了旅居至此的西班牙畫家畢卡索。二人雖有很多不同,但也可謂一見如故,畢竟藝術不分國界。為了讓大家能夠直觀了解解這次二人的會面,下面,我們來模擬當時場景。
  • 畢卡索與張大千
    傳說中在家裡從不穿上衣的畢卡索很破例地穿了件條子襯衫,還穿上了很正式的長褲和皮鞋。 畢卡索請張大千夫婦和趙翻譯坐下後,便立刻捧出五大本畫冊,請張大千觀看。每本畫冊裡大概有30張畫左右。 張大千好奇地翻閱著,吃驚地發現原來裡面的畫…
  • 張大千拜訪畢卡索,見面後卻一度尷尬,張大千是如何化解尷尬的?
    畢卡索畫技高超,是西方藝術界的大師。曾經,這兩位大師級人物正式會晤,堪稱是歷史性會晤。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當初是張大千主動拜訪畢卡索。而且張大千多次想要和畢卡索見面都沒有成功,所幸,畢卡索後來還是答應和張大千見面。始料未及的是,張大千和畢卡索初次見面後,場面一度尷尬,那麼張大千是如何化解尷尬的呢?
  • 畢卡索對張大千說了一句話,令眾多中國藝術家深思
    畢卡索:我最弄不懂的,就是你們許多中國人為什麼都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張大千終於生氣了,他不是惱火別人,而是生自己的氣。他為什麼非要託人呢,難道就不能直接去敲開畢卡索的大門嗎?既然你畢卡索不請而至觀我畫展,還拍走許多照片,我張大千就不能跟你見個面,說說有關繪畫的事情嗎?來而不往非禮也,就算你是天下最不可理喻的怪物,我也要見識一下你的廬山真面目。
  • 畢卡索為何對張大千說:真正的藝術在中國?
    作為東西方藝術界在20世紀頗有代表性的兩位藝術家,畢卡索和張大千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一次零距離交流引發了廣泛關注。最為國人津津樂道的事,莫過於張大千對於中國繪畫藝術的嘆服。對此,有人認為畢卡索是由衷的感慨,有人卻認為他不過是自謙罷了,莫衷一是。
  • 畢卡索對張大千說:我最不懂的就是中國人為何要跑到巴黎來學藝術
    主客用過午餐後,畢卡索將張大千迎進大畫室,捧出5大本畫冊,每冊約有30多張畫,誠懇地對張大千說:「這些都是我畫的。我最近對中國畫很感興趣,正在學習。張先生看看畫得怎樣?請多指教。」西畫大師竟然在自學中國畫,這讓張大千頗感驚訝,他好奇地翻閱著,可發現儘是些「花鳥魚蟲」,顯然是臨摹齊白石的習作,筆法很是稚嫩。於是委婉地說道:「你畫得很好,但工具不對。
  • 張大千登門請教畢卡索,而畢卡索的一段話,讓張大千沉默……
    大家好,我是阿亮,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張大千登門求教畢卡索的一件小故事,中國近現代畫史上,張大千絕對是前三的人選,而畢卡索,更是世界畫壇的巨匠,這兩人還曾有過一番這樣的交集。次日,張大千夫婦便來到了畢卡索的家裡,見到了這位震撼歐洲畫壇的畢卡索,那時,畢卡索75歲,張大千56歲,但對於繪畫的見解讓兩人找到了話題,可謂相談甚歡,交談中,張大千得知他最近正在自學中國水墨畫,之後畢卡索拿出他臨摹的作品,竟是齊白石的花鳥魚蟲畫,更讓張大千吃驚的是,畢卡索雖然自學,但仍用的是西方的畫筆,於是,張大千將中國的毛筆介紹給他,還解釋中國畫講究「書畫同源
  • 張大千與畢卡索不得不說的故事
    雖然這麼短的時間裡只能零星地介紹一些中國畫 技法知識,但畢卡索卻聽得頻頻點頭,求知若渴的態度很讓張大千感慨。一個堂堂的西方畫壇領軍人物以75歲的高齡還能這麼虛心地向相關姊妹藝術學習,這種對 中國藝術的仰望和學習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啊!待張大千把畫冊全部看完,也講解完畢,畢卡索垂下眼帘認真思考了一會兒,似在細細體味張大千所說的中國畫藝術的高妙之處。
  • 張大千和畢卡索以畫會友
    在此期間,他還拜訪了著名的抽象派畫家畢卡索,受到對方的熱情招待,並結為摯友。畢卡索對中國的書畫藝術頗為喜歡,並時常刻意模仿。兩人見面,相談甚歡,畢卡索還請張大千到私人畫室來參觀,並拿出100多幅用毛筆水墨仿齊白石風格畫的花鳥蟲魚等作品給張大千欣賞。
  • 你喜歡張大千還是畢卡索?
    張大千與畢卡索的對話,毫無疑問是中西繪畫藝朮的一次高峰論壇。如果說畢卡索是西方繪畫藝術的代表,那麼,張大千就是東方藝術的代表。每一個站在峰巔的藝術家,都是思想家,都會進行東西文化比較,都會站在世界的視野思考自己如何落筆。就如華山論劍的武林高人,都有一種「獨孤求敗」的精神,而不會滿足於自己已經獲得的藝術成就。
  • 他是畢卡索最崇敬的東方藝術大師,畫作曾創國內字畫拍賣最高紀錄
    齊白石早期作品《蝦圖》,署名「阿芝「齊白石做了十多年的木工,也練了十多年的繪畫,直到二十七歲時,他才認識了當地有名的文人和畫師齊白石在青年時代就建立了寫實主義的繪畫特點,為他後來的藝術創作打下來堅實的基礎。四十歲以後,齊白石曾經五次遊歷南北各地,足跡遍及五嶽名山、長江洞庭、珠江及黃河流域等地。他在遊歷過程中畫了很多山水畫稿,後來加以整理充實,編撰了一本有四十多幅畫作的畫冊,這就是他早期作品中比較有名的《借山圖》。
  • 張大千送了幅墨竹給畢卡索,畢卡索回了一幅畫,網友大呼:虧大了
    文/博白本文我們來介紹上個世紀的兩位藝術大師,一位是我國的張大千,另一位則是西班牙的畢卡索。我們先來對這兩位大師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先來看看畢卡索。畢卡索是抽象派的藝術家,他以畫畫和雕塑聞名於世。作為現代藝術的創始人,畢卡索是西方現代繪畫的標誌性人物。畢卡索的一生創作了許多作品,他的藝術生涯貫穿了他一生。最難得的是,畢卡索對自己的藝術,一直在尋求突破。因此,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來形容畢卡索的藝術生命力。
  • 一次很有意義的見面,張大千是如何追上畢卡索的
    張大千先生之所以在各國開畫展,主要是為了把中國畫介紹給西方文人。在巴黎展出敦煌壁畫臨品的現場中,他和西方的繪畫大師畢卡索有一次會面。當時,他主動跟畢卡索打招呼,張大千先生說:「因為我不懂外國話,必須要求助在巴黎的朋友,他們好像都面有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