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英雄排座次是梁山上一次「裡程碑」的事件?

2020-09-24 光陰似箭歲月如歌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宋江跟吳用利用宗教事件導演的一出大戲,也是改變梁山命運的一次大事件。這件事情不僅改變了宋江個人的命運,也決定了梁山眾多英雄的命運。

自晁蓋死後,由於晁蓋遺囑的作祟,宋江始終無法名正言順登上梁山的寶座。為此,宋江還曾一度耍性子,撂挑子不幹,但此事終究沒有擺平。雖然宋江和吳用為了防止林衝上位,費了老大的心思,從大名府弄來了盧俊義,沒想到陰差陽錯,半路被盧俊義活捉了史文恭。這下宋江和吳用可傻眼了:立盧俊義吧,心有不甘;不立盧吧,明擺著不守信用,這跟宋江「仁義道德」的人設是格格不入的。好在盧俊義是個懂事的人(此前盧被吳用用計賺上梁山,已經領教過梁山的厲害),打死都不敢坐上梁山寶座。東平府借糧後,盧俊義更是徹底死了這條心。但如果宋江就此登上大位,不光名不正言不順,也不能讓眾兄弟心服口服。為此,才有天降石碣的神奇大戲。

呼保義宋江


梁山泊排座次,在確立了宋江領導地位的同時,也宣告梁山的戰略路線的轉變:從王倫和晁蓋時期的佔山為王,靠搶掠客戶為生到宋江時期的「招安」路線。——「聚義廳」變為「忠義堂」,改變的不僅僅是名稱,更重要的是戰略路線的改變。

這兩件大事,是大多數讀者比較關注的,也是大家討論比較多的,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另外的轉變:組織路線的確立。

排隊眾位頭領的座次,這在王倫和晁蓋時代亦有之,在宋江時代不過分成了天罡星和地煞星而已。梁山座次的排序,是各位頭領在梁山的地位的體現,大部分是根據個人能力而定,當然也參考了其江湖地位和對梁山的貢獻。但是眾頭領在組織內的分工和職責的明確,卻是梁山的首次。

分工後的梁山頭領大致形成了三個階層:領導決策層(高層領導)、各部門領導(中層領導)和輔助型和事務型領導(基層領導)。

智多星吳用


領導決策層(總兵頭領)——呼保義宋江和玉麒麟盧俊義;掌管機密軍師兩員——智多星吳用和入雲龍公孫勝。這四人是梁山的決策力量,梁山的大大小小事務,基本由這四個人決定的(當然公孫勝參與的較少)。

其次是各部門領導。首先是財務部。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財務部門必須是老闆的親信,忠誠是第一位的。從財務部正副部門領導(掌管錢糧頭領)——小旋風柴進和撲天雕李應兩位來看,柴進在宋江危難之際接待和資助過宋江,宋江後來對柴進又有救命之恩,因此,柴進跟宋江的交情是不成問題的。至於李應嘛,都已家破人亡了,梁山是他最後安身立命的場所,忠誠度自不成問題。再者,這兩位可都是地主出身,理財能力那肯定是槓槓的。再說人家都是帶著全部家產來梁山入夥的,算是原始股東,掌管錢糧也算是名正言順。

業務一部:以大刀關勝、豹子頭林衝為首馬軍的頭領。業務二部:以魯智深和武松為首的步軍頭領。業務三部:李俊為首的水軍頭領。

豹子頭林衝


業務部門是一個公司的收入來源,也是一個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梁山的命運掌握在以馬軍為首的將領手裡。這些人的能力如何直接關係梁山的勝敗,也關係著梁山的生死存亡,所以這些人必須要有真材實料,來不得半點虛假。從這些將領的排名和分工來看,除了關勝和林衝以及孫立的排名有爭議外,其它基本都是根據個人能力和特長確定的(關勝首先是沾了祖宗的光;其次有個好外表,相貌堂堂;當然,主要是能夠得到領導的賞識,排名高也能理解)。像林衝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出眾,是梁山攻城拔寨的好手。關勝和呼延灼職業軍官出身,個人武功高超,指揮能力也強,也是梁山的中堅力量。而謝珍、謝寶雖然功夫不如孫立,但是身為獵戶出身的他們有一手攀巖爬壁的好功夫,常為梁山立下汗馬功勞。因此,總體而言,三個業務部分的排序和分工大體還是根據能力和貢獻來的,不是靠關係。


信息和情報是現代戰爭的關鍵要素。在宋代,宋江也非常重視信息和情報的作用,特地成立一個探身息的部門,並任命能夠日行八百的戴宗為總探身息頭領。

基層領導,主要是輔助型和事務型部門,包括類似於秘書的聖手書生蕭讓,掌管紀律的鐵面孔目裴宣等、造船的孟康、神醫安道全、打造兵器的湯隆等等。這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後勤和行政部門。

可以說,經過英雄論座次後,梁山泊開始形成了有決策層、執行層和輔助層的完整組織構架及合理的分工與協作。梁山首次從從」團夥「進化到「團隊」,從一群烏合之眾進化到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紀律嚴明的組織。

水泊梁山


可以說,經過梁山泊英雄論座次後,梁山泊不但確立了自己的領導人,形成了自己的戰略路線,也有了合理的組織路線,為此後的徵戰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梁山泊英雄論座次是梁山上一次「裡程碑似」的事件,經過此次事件,梁山泊才真正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生力軍。

相關焦點

  • 讀《水滸傳》有感:梁山上的英雄排座次原來規則非常多
    小時候看《水滸傳》時對英雄排座次這一回基本上忽略了,因為當時的想法是不管怎樣排名,反正大家都是英雄好漢,誰在前誰在後都不會影響好漢們之間的感情。最近又讀了一遍《水滸傳》原著,感覺和最早的理解大不一樣了。首先意識到英雄排座次不但重要,而且特別重要。
  • 程定國:梁山泊排座次的玄機
    梁山寨事業一派興旺,投身梁山的各路英雄好漢共有一百零八位之多。 這就使得給英雄們排一個座次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因為眾好漢們雖然每人屁股下面都有一把交椅可坐,但是也還得有個尊卑先後,否則這忠義堂裡怎麼擺布呢,總不能亂鬨鬨的沒個體統吧。 可別把排個座次當成無足輕重的小事,這其實是一項宏大工程,一門高深的學問,是梁山寨壓倒一切的政治。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選擇離去,梁山從此再無真情
    後來,宋江上了梁山,排座次的時候,公孫勝位列第四。相當於梁山副軍師,也沒有虧待他。可是為什麼排完了座次,公孫勝就找了一個藉口,一去不回頭呢?原來,公孫勝「能掐會算」,一眼就看穿了宋江要走「投降路線」。宋江坐大,晁蓋手下「變了心」,梁山已經不是原來他心目中的梁山,所以他選擇了離開。
  • 《水滸傳》排座次的玄機
    決對不能按宋江剛上梁山時說的「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誰功大,那個功勞小,標準是什麼?宋江和其心腹思忖著。聽「天意」吧,「天意」不可違,上天的安排,你們還有意見嗎? 要保證自己的主位不旁落。
  • 梁山好漢座次排名,很多人不服,但是英雄也是要看出處的
    「座次表」形成的潛規則,是指座次表上各位頭領位置先後的依據,這裡要討論的座次表,實指經過三任梁山領袖多達六次排座次中依據的原則,以及每次排定座位規則的變化規則。1.聲望高低,是決定座次先後的重要條件。更有甚者是宋江,論武功平平,論相貌一般,但是「及時雨」的美譽,令天下英雄折服,甘願馬首是瞻,成為梁山第三代領導人。
  • 梁山108將,武松為什麼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麼排座次的
    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名,其實既不是按照武功人品,也不是按照資歷戰績,更不是那塊誰I都能刻得出來的「石碣」——那玩意兒就是宋江吳用合計出來的,入雲龍公孫勝可能也參與了,那是宋江吳用等人為盧俊義準備的:如果盧俊義先拿下東昌府,那麼刻著一百單八將座次名單的「石碣」就會提前出現,宋江「遵照天意」,還是梁山老大。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宋江排座次後,公孫勝知曉其中的含義,毅然選擇離開。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宋江上梁山,晁蓋欲讓位一首《西江月》其實是宋江心情不佳時所作,但卻因此而引火燒身。在做這一首詩之前,他尚沒有「落草為寇」的打算,而詩卻被標上「反詩」的標籤,讓他因此而身不由己。
  • 領導車牌號就是水泊梁山排座次?
    為了表示尊卑有序,我國歷來時興「座次學」。這在官場最為突出。就連農民起義的宋江集團,在水泊梁山時,也搞了一個「忠義榜」,給108名好漢依次編上號碼,排了座次,宋江由此名正言順地坐穩了第一把交椅。  流風所及,當前的官場,凡第一把手在排序上必然是1號。
  • 水泊梁山八輪排座次,從自然秩序到「由想像所建構的秩序」的變革
    王倫胸無大志,沒十分本事,杜遷、宋萬武藝稀鬆平常,三人的精神氣質淺陋、局氣,與「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裡」梁山泊豪氣形勝很不契合。第二輪座次排位,是在《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水亭施號箭,林衝雪夜上梁山」。林衝是京師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提起禁軍教頭,名頭響,拿出來一杵挺嚇人,但其實官並不大,也就八品的芝麻綠豆官,比縣太爺還低一級(奈何!京城教頭太多了,少說也有幾千人)。
  • 你只知道梁山忠義堂石碣排位,但你知道梁山一共排了多少回座次?
    我們都知道梁山排位次,尤其是在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被很多人熟記。宋江借著石碣,假借天意,對梁山的108個頭領進行論功行賞。這一次也是梁山最後一次排位次,梁山的108好漢也是在這次排位後正式確立。這次排位之後,梁山泊也完成了自己內部人員的整合,擁有了一個完整的人才構架!
  • 《水滸傳》最高光時刻,梁山好漢排座次,其中大有學問,值得收藏
    要說《水滸傳》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不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不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不是武松景陽岡打虎、也不是梁山好漢劫法場,而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公司不是越大越好,人也不是越多越好,科學家分析得出,一個人的熟人圈子極限是150人,梁山已經很接近這個數了,再發展第一是梁山的環境受不了,因為他們畢竟只有梁山一塊地;第二是宋江受不了,馬上就要超出管理的極限了,那些面熟的還認識,可很多生面孔就不好說了,你能一下說出李雲的綽號、星位和座次嗎,我們說不出,宋江也說不出。
  • 殺李鬼殺錯了,在梁山英雄中,李逵殘暴排前列,智力排第幾位?
    他就是因為賭博打架才亡命江湖,最終跟著宋江上了梁山。李逵在梁山上屬天罡星,排名第二十二位。所有的好漢都明白,他這座次是排高了。他除了力氣大,膽子大,基本沒什麼武功。別說不會騎馬,不會射箭,在梁山好漢前五十位裡,除了文人,他一個都打不過。不說他在潯陽江被浪裏白條張順咽得半死,就說梁山排名第九十位的青眼虎李雲,他也打不過。
  • 梁山排座次,武松為啥排在魯智深和楊志中間?二龍山因此覆滅
    梁山好漢排座次是《水滸傳》當中一個重要的故事情節,當時宋江、吳用等人假借順應天意之名,從挖出的石碑中發現了三十六天罡和四十六地煞的排名,事實是幾人設下的一計,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排名的威信度,讓眾人不好出來質疑。
  • 梁山好漢排座次之宋江
    梁山的排名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先說的是第一位:呼保義宋江。為什麼是宋江當了老大,而不是晁蓋?你會說晁蓋死了,對,那麼宋江為什麼沒死呢?也許你會以為我要講陰謀論。那只是某些人的推測。梁山經歷了三個領袖,第一位王倫,他有手段,但沒有大的格局,在江湖上沒有大的威望不足以服眾。從他被林衝殺後,居然沒有人幫他報仇就可以看出這一點。當然他做事也不夠果決,既然不同意林衝入夥,就應該果斷的把潛在危機給排除。猶猶豫豫絕不是幹大事的料。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喜好結交江湖上的朋友,有一次在經他手處理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一事時,他提前告訴了晁蓋官府對他們的懲罰,讓他們有可逃之機,此事過後,晁蓋為了感謝他給他送來了感謝信並黃金一百兩,宋江出於考慮而沒有收這百兩黃金,只是留下了書信和一條黃金。
  • 《水滸傳》梁山排座次中的貓膩,天罡星中的最大關係戶竟然是他!
    說起《水滸傳》,劉歡老師的「大河向東流啊」就會縈繞在耳邊,今天咱們聊聊梁山排座次中的那點兒事。新版《水滸傳》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會被小說中的兄弟義氣所感動,而其中特別重要的一個情節就是梁山排座次,一百單八將上應星辰
  • 蕩寇志就這點靠譜:發現梁山好漢排座次的詭異之處並給出了答案
    梁山好漢排座次,有很多令讀者不滿意的地方,比如真正能領導三山秒殺黃信、人品武功一流的花和尚魯智深,只排在了第十三位,幾乎寸功未立的大刀關勝,就憑著一個認來的祖上武聖關羽(龐德的後代殺光了關羽後代),就爬到了林衝頭上,而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功勞都很渣的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就是個打獵的,居然也成了天罡正將
  • 論出身,呼延灼勝過秦明,上了梁山,為什麼呼延灼排在秦明後面?
    梁山大聚義排座次時,秦明排在第7位,又屬「五虎上將」第3位;呼延灼排在第8位,又屬「五虎上將」第4位。兩人在上梁山之前都為朝廷命官,秦明是青州指揮司統制,呼延灼是汝寧郡都統制,這在官位上相差無幾,但是,根據《水滸傳》小說記載,呼延灼是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身份要比秦明尊貴不少,地位也要比秦明顯赫,不過,上了梁山,為什麼秦明就排在了呼延灼前面?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 揭秘梁山108好漢的座次!為啥林衝、武松排名這麼低?李應卻很高
    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排座次的環節是整本書的高潮部分!同樣也是從這裡之後,梁山的好漢開始走下坡路,這也驗證了那句老話,那就是「盛極而衰」!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們或許就不由得要問:為什麼像林衝、武松、魯智深這樣英雄為啥排名都比較落後,而像李應、朱仝、秦明等這些出場比較少的人,排名都比較武松、魯智深的高。那麼這一百零八將的座次排名,又是按什麼排的嗎?
  • 水滸傳中,梁山三十六天罡的座次,怎樣排才算合理?
    相信每一位《水滸傳》的讀者,多多少少對書中梁山好漢的座次都有意見。每位讀者的人生閱歷不同,性格德行不同,對108位梁山好漢也都有各自的偏好。今天,「史書凌軒閣」就用這篇文章來聊聊梁山三十六天罡的座次排序,究竟怎樣排才算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