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宋江跟吳用利用宗教事件導演的一出大戲,也是改變梁山命運的一次大事件。這件事情不僅改變了宋江個人的命運,也決定了梁山眾多英雄的命運。
自晁蓋死後,由於晁蓋遺囑的作祟,宋江始終無法名正言順登上梁山的寶座。為此,宋江還曾一度耍性子,撂挑子不幹,但此事終究沒有擺平。雖然宋江和吳用為了防止林衝上位,費了老大的心思,從大名府弄來了盧俊義,沒想到陰差陽錯,半路被盧俊義活捉了史文恭。這下宋江和吳用可傻眼了:立盧俊義吧,心有不甘;不立盧吧,明擺著不守信用,這跟宋江「仁義道德」的人設是格格不入的。好在盧俊義是個懂事的人(此前盧被吳用用計賺上梁山,已經領教過梁山的厲害),打死都不敢坐上梁山寶座。東平府借糧後,盧俊義更是徹底死了這條心。但如果宋江就此登上大位,不光名不正言不順,也不能讓眾兄弟心服口服。為此,才有天降石碣的神奇大戲。
呼保義宋江
梁山泊排座次,在確立了宋江領導地位的同時,也宣告梁山的戰略路線的轉變:從王倫和晁蓋時期的佔山為王,靠搶掠客戶為生到宋江時期的「招安」路線。——「聚義廳」變為「忠義堂」,改變的不僅僅是名稱,更重要的是戰略路線的改變。
這兩件大事,是大多數讀者比較關注的,也是大家討論比較多的,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另外的轉變:組織路線的確立。
排隊眾位頭領的座次,這在王倫和晁蓋時代亦有之,在宋江時代不過分成了天罡星和地煞星而已。梁山座次的排序,是各位頭領在梁山的地位的體現,大部分是根據個人能力而定,當然也參考了其江湖地位和對梁山的貢獻。但是眾頭領在組織內的分工和職責的明確,卻是梁山的首次。
分工後的梁山頭領大致形成了三個階層:領導決策層(高層領導)、各部門領導(中層領導)和輔助型和事務型領導(基層領導)。
智多星吳用
領導決策層(總兵頭領)——呼保義宋江和玉麒麟盧俊義;掌管機密軍師兩員——智多星吳用和入雲龍公孫勝。這四人是梁山的決策力量,梁山的大大小小事務,基本由這四個人決定的(當然公孫勝參與的較少)。
其次是各部門領導。首先是財務部。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財務部門必須是老闆的親信,忠誠是第一位的。從財務部正副部門領導(掌管錢糧頭領)——小旋風柴進和撲天雕李應兩位來看,柴進在宋江危難之際接待和資助過宋江,宋江後來對柴進又有救命之恩,因此,柴進跟宋江的交情是不成問題的。至於李應嘛,都已家破人亡了,梁山是他最後安身立命的場所,忠誠度自不成問題。再者,這兩位可都是地主出身,理財能力那肯定是槓槓的。再說人家都是帶著全部家產來梁山入夥的,算是原始股東,掌管錢糧也算是名正言順。
業務一部:以大刀關勝、豹子頭林衝為首馬軍的頭領。業務二部:以魯智深和武松為首的步軍頭領。業務三部:李俊為首的水軍頭領。
豹子頭林衝
業務部門是一個公司的收入來源,也是一個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梁山的命運掌握在以馬軍為首的將領手裡。這些人的能力如何直接關係梁山的勝敗,也關係著梁山的生死存亡,所以這些人必須要有真材實料,來不得半點虛假。從這些將領的排名和分工來看,除了關勝和林衝以及孫立的排名有爭議外,其它基本都是根據個人能力和特長確定的(關勝首先是沾了祖宗的光;其次有個好外表,相貌堂堂;當然,主要是能夠得到領導的賞識,排名高也能理解)。像林衝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出眾,是梁山攻城拔寨的好手。關勝和呼延灼職業軍官出身,個人武功高超,指揮能力也強,也是梁山的中堅力量。而謝珍、謝寶雖然功夫不如孫立,但是身為獵戶出身的他們有一手攀巖爬壁的好功夫,常為梁山立下汗馬功勞。因此,總體而言,三個業務部分的排序和分工大體還是根據能力和貢獻來的,不是靠關係。
信息和情報是現代戰爭的關鍵要素。在宋代,宋江也非常重視信息和情報的作用,特地成立一個探身息的部門,並任命能夠日行八百的戴宗為總探身息頭領。
基層領導,主要是輔助型和事務型部門,包括類似於秘書的聖手書生蕭讓,掌管紀律的鐵面孔目裴宣等、造船的孟康、神醫安道全、打造兵器的湯隆等等。這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後勤和行政部門。
可以說,經過英雄論座次後,梁山泊開始形成了有決策層、執行層和輔助層的完整組織構架及合理的分工與協作。梁山首次從從」團夥「進化到「團隊」,從一群烏合之眾進化到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紀律嚴明的組織。
水泊梁山
可以說,經過梁山泊英雄論座次後,梁山泊不但確立了自己的領導人,形成了自己的戰略路線,也有了合理的組織路線,為此後的徵戰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梁山泊英雄論座次是梁山上一次「裡程碑似」的事件,經過此次事件,梁山泊才真正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