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是有別於漢魏質樸書風而成自家體系,中國整個書法史上凡是能成名大家者無不受其影響。王羲之真跡雖然不存,但還是有諸多精良的摹刻本流傳。透過這些摹刻本可以讓後人一睹「書聖」風採,也向後人展了「書聖」王羲之書法的高深造詣及風貌,讓後人領略著王羲之書法的精彩奇妙處。
王羲之流傳的名篇作品有很多,最負盛名的便是有「天下第一行書」美稱的蘭亭序,令無數的書法人們心馳神往,有別於章草稱謂今草名草書《十七帖》。小楷名作有《黃庭經》、《樂毅論》、《孝女曹娥碑》、及《東方朔畫贊》,這些小楷名作不僅有著極高的書法藝術欣賞價值,還是很優秀的小楷臨習的最佳法帖範本。
有王羲之小楷第一之稱的《樂毅論》四十四行,是上乘的楷書名帖。唐代楷書大家褚遂良在《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將其列為右軍小楷第一。《樂毅論》據傳是王羲之精心書寫給其子王獻之的習書範本。
此帖結構或小或大、或側或正,用筆恰好實時或收或放,每個字靜穆中見逸韻,盡顯一派生機,通篇字勢逸宕凝神,寫得雍容和雅,兼具有大字的格局,這就是王羲之書法造詣高超之處,筆勢精妙,備盡楷則,行筆自然,真正地將漢字演繹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
唐代楷家大家褚遂良臨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