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鑽石供應過剩
中科院人工培育出鑽石
戴比爾斯鑽石被迫降價5%
眼看著即將年底,珠寶市場狂歡之際,鑽石傻眼了,接二連三的負面消息即將引爆市場。
秋冬季節,正是婚嫁高峰,鑽石銷售旺季,國內諸多珠寶商都想趁機大幹一場,一年的利潤差不多就在這年底實現一半以上。你來這麼一出,不是讓賣家抓狂嗎?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未來鑽石是否能保持「寶石之王」的地位?
這不得而知,但小編要告訴大家,前車之鑑不遠矣。
01
讓我們把視線投向一款寶石,它曾經在珠寶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一度成為紅寶石代替品,至今卻淪落底層。它就是鋯石。
關於鋯石,也有著不少古老而神秘的神話。古羅馬詩人奧微德在《變形記》中說,紅鋯石是美少年許阿鏘託斯的鮮血變的。他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寵兒,死者的頭髮變成了風信子。
古希臘時候,人們極其喜愛鋯石,傳說猶太主教胸前佩戴飾品的12種石頭其中就有鋯石。
中世紀的歐洲,鋯石象徵智慧、情感穩定、幸福和成功。
曾經歐洲上層社會無不以佩戴鋯石首飾為榮,特別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據說能增強人的智力和記憶的鋯石,被稱為「哲人石」,不僅上層貴族夫人喜愛,這浪潮也蔓延到了民間。
古印度人認為鋯石有「消災免難」的功效。在當時歐洲皇室也有不少珠寶首飾是由鋯石製成,部分皇冠也有鋯石的成分。
然而,合成立方氧化鋯的出現改變了鋯石地位。
國內,從82年開始,人工鋯石經歷了自無到有,自小到大的發展過程,目前,國內僅廣西梧州一地,人工鋯石產量佔全世界產量40%以上。伴隨著人工鋯石的普及以及應用,鋯石首飾也從中等落到低檔首飾。它的搭配對象,也變成了銀、塑料、衣服配飾等等。
1952年珠寶產業理事會還把鋯石作為12月份生肖石,在人工鋯石技術突破,鋯石泛濫後,美國寶石學院(GIA)退出的生辰石圖表中,鋯石的影蹤蕩然無存。12月份生肖石就僅僅剩下了代表成功的綠松石。現在市場上,提到鋯石,已被認定為低檔寶石,甚至個別人還不認為它是寶石。
同樣的故事,還有琉璃(玻璃),還有鋁,難道鑽石也會如前輩一樣,走向落幕嗎?
02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珠寶商來講,國內的鑽石,老早就失去了神秘色彩,所謂的天然鑽石,只不過是矇騙消費者的一個噱頭。
戴比爾斯為了壟斷交易市場,千方百計的設計出來雷射防偽這種標識。
每顆1然鑽石都有唯一雷射碼來加以識別。
但這個身份認證的基礎在於戴比爾斯是最大天然鑽石產地這個讓人信服的地位上。
2018年9月份,當戴比爾斯推出人工鑽石「Lightbox Jewelry」時,它作為裁判員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科技的發展,全球經濟衰退,單純以愛情為象徵,以婚戀作為賣點的鑽石在這個快節奏時代顯得過於單薄。
每年逐步下降的結婚率、各大珠寶品牌在婚戀上競爭,使得戴比爾斯不得不考慮把鑽石首飾變為大眾日常消費品,人工鑽石就是他們的試探之舉。
一年時光過去,市場反饋給了答案,珠寶商不願意採購天然鑽石,銷售下滑。
曾經的鑽石,不僅是作為一個消費品存在,更多的作為一個高檔保值品在市場銷售。針對它昂貴的身價,珠寶銷售員無不拿保值、升值、天然而又稀少等說法引誘客戶。
國內現在鑽石銷售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最常見的是萬元以內的、不到1克拉的鑽石,這樣小於1克拉,沒有防偽標識的鑽石首飾,裡面的鑽石几乎大多數都是合成鑽。
據《中國黃金珠寶》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已有7000臺製造工業級合成金剛石磨料的六面頂壓機,其中2000臺的生產能力就足夠滿足工業用途,剩下的5000臺因競爭激烈,尚處於停工狀態。一旦合成鑽石市場需求上漲,剩餘的機器可以迅速轉型,投入寶石級合成鑽石生產,屆時產能將大規模增長。
03
珠寶的定義:其中一個最大特點是稀有,只有稀有的才配稱之寶石,只有稀有才能保持自己高貴的身姿。
失去了稀有的特性,鑽石還是「寶石之王」嗎?
戴比爾斯的鑽石騙局,鼓吹鑽石稀缺保值,把消費品和保值品概念混淆,強行附加情感價值,讓消費者花更多的錢買一個日常消費品。
目前,全世界探明的鑽石儲量表明,鑽石並不稀少,放開了開採,每個人至少可分到十幾公斤,幾乎和地上土塊沒什麼兩樣。
鑽石和碳結構相同,中科院人工培育鑽石已經成功,那鑽石也失去了不可再生的性質,寶石的另一概念再次打破。
不稀少,可再生的鑽石還是鑽石嗎?機靈的商家尋找接盤俠,把手中鑽石出售。這不單單是「鑽石供應過剩」,是聰明者在出手鑽石,減少採購。
我們無法預測鑽石這個衰落周期有多長時間?但也可從一點點徵兆看出:
自從偏遠山區小鎮婚紗店也開始「拍婚紗照送鑽戒」的宣傳時,當所有人都在鼓吹鑽戒,結婚必買鑽戒時,當各別珠寶回收店默默取下回收鑽石的標識時。不過,對於咱普通老百姓來講,或許鑽石從雲端落入地面是件好事,不久的將來,鑽石首飾或者和鋯石首飾一般,變為大眾日常消費品,普通人也能欣賞到它那璀璨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