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心理學:走出傷痛,擁抱幸福

2020-12-17 魯網

ISBN:978-7-115-54959-4

作者:曹雪敏 著

定價:49.8元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曹雪敏,復旦大學心理學博士生、門薩會員。

上海市心理學會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復旦科技園發展研究院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科技園進修學院特聘講師。

新世相《出軌心理學課》講師。

她是中國新生代諮詢師,累計諮詢11年,幫助來訪者1000多人,諮詢時長超過5000小時。同時也是果殼在行百單行家,心理類評分排名第一。主要採用存在主義視角,偏向CBT療法和ACT療法,精於個人成長和親密關係實務領域。

她曾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我自初中起就想要成為一名傑出的心理學家和心理諮詢師,因為我相信心理學可以讓人類更幸福,我也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藉助科學、藉助心理學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更幸福。

曹雪敏多次在《南方周末》、《中歐商業評論》、《Cosmo時尚》等報刊雜誌發表文章;多次作為演講嘉賓出席清華大學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等心理學行業大會。她始終活躍在轉化心理科學為實際應用的道路上,對專業內發展心理科學,對專業外應用心理科學。

曹雪敏

除了愛,更關鍵的是「自我」。在關於愛情的話題上,我們總是把關注點落在「愛」上。 當感情關係走向破裂(分手、出軌、出現嫌隙、逃避、開始冷暴力等)時,我們的疑問也常常是:是不是不愛了?是不是不夠愛?

當我們這麼問的時候,其實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我愛你」 中 的「我」 和「你」 才是最關鍵的,只有當「我」 和「你」都在用真實的、完整的自我相愛時,愛情才能深刻地、穩固地存在於「你」「我」之間。

當感情破裂、親密關係中的愛消失時,曾經堅信的「自我」也在隨之破裂。於是,我們總能在生活中發現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在經歷了一段異常痛苦的感情關係後,再也不相信愛了,他們變得克制、變得小心翼翼,甚至變得冷漠和遊戲愛情。這其實是受傷的、破裂的自我沒有得到重建的表現。

因為有自我,才能有愛情;能獨立,才能有親密關係。很多感情關係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愛」,而在於「自我」。因為自我不夠真實和完整,所以無法真正地相愛;因為自我無法平和地享受獨立,所以強迫性地苛求親密、卻無法擁有真正的親密。

這本《分手心理學》會提到分手、冷漠、出軌、感情消失等是怎麼發生的,但更會集中於「自我」在這個過程中的變化,比如說,當感情發生變化時,你和他,你們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這段時期極為關鍵,因為這是人生的脆弱期,也是重塑你對感情的理解、重建自我的最好的時期——當感情破裂,你對自我、愛和有關人生最深的渴望與意義也都會浮現。所以越是在這樣痛苦的時期,你越需要思考。而好的思考既需要知識,也需要借鑑其他人的經驗。尤其是知識,知識客觀而有溫度,知識和經驗會協助你在「重塑理解」和「重建自我」的這段時期走得更安穩、也更有效率,讓你在重建自我之後變得更自在、更完整、也更強大。經曆本身其實並不能讓人獲得經驗和成長,對經歷的思考和理解才是最有用的東西。

希望這本《分手心理學》能帶給你更好的思考,讓你在讀完以後對親密關係擁有更新、更完整的理解,也讓你的自我更加完整和堅韌。

這本書包含 5 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是重建自我的一步。 第一步和第二步是應急的兩步,好比受傷後的緊急包紮。第三步是包紮後的康復期,這期間我會帶著你重新認識這段破裂的關係。而第四步和第五步,是重新建設自我和認識親密關係的兩步,這兩步需要更多、更深的思考,也是和你整個人生相關的兩步。

我強烈建議你按順序學習每一步,在每小節的最後,我都有為你總結這一節的要點和行動指南,你可以在生活中按指南去思考和行動,改變會在思考和行動中發生。

分手、出軌、家暴、激烈爭吵等發生後,如何走出人生的脆弱期,重建自我?

這是一本讓你走出傷痛的理性療愈書,從心理學和腦科學角度,手把手教你在關係破裂後認清自己、對方和關係。避免錯誤的理解和做法,活出真正的自己,擁有持久的愛與親密。  經曆本身並不能讓人獲得經驗和成長,對經歷的思考和理解才是最有用的。這本書會引導你了解自我、強大自我。

在這些工具的引導下,你的思考會更有效,也會更容易找到真相,解決問題,重新認識親密關係。學會愛自己、愛他人,蛻變後再從容出發!

這本書提供了你在這個階段亟需的心理學知識、理論和在實踐中被證明有效的方法。當親密關係出現波折時,也正是我們看見自我、重建自我的契機!

相關焦點

  • 《分手心理學:走出傷痛,擁抱幸福》
    這是一本讓你走出傷痛的理性療愈書,從心理學和腦科學角度,手把手教你在關係破裂後認清自己、對方和關係。避免錯誤的理解和做法,活出真正的自己,擁有持久的愛與親密。     她曾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我自初中起就想要成為一名傑出的心理學家和心理諮詢師,因為我相信心理學可以讓人類更幸福,我也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藉助科學、藉助心理學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更幸福。
  • 《分手心理學》:重塑自我是走出傷痛,擁抱幸福的必經之路
    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學》一書中說:人生的這段脆弱期,是重塑你對感情的理解、重建自我的最好的時期。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去發現自我,認識自我,最後重塑自我。1.發現自我曹雪敏在《分手心理學》中告訴我們:你之所以會感到自己的內心是受傷的,是因為你沒有被愛,被需要,被真正地看見的感覺,即使身邊有人相伴,但依然感覺自己孤獨且無助,甚至無法把這些空虛和感受說出口。於是,你會沒有自我價值感,你會失去對生活的掌控。
  • 分手心理學:走出分手的傷痛,成為更好的自己,五個步驟重建自我
    那麼,怎樣才能化悲痛為力量,化絕望為希望,走出分手的傷痛,獲得成長,重新擁抱幸福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心理學著作《分手心理學》,就是教大家如何理性思考、重建自我的。這本書的作者將引領讀者分五個步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讓讀者在自我認知和親密關係方面不斷重建自我,進而走出傷痛,真正明白:有自我,才能有愛情;能獨立,才能有親密。
  • 《分手心理學》:在傷痛中成長,需要時間,但更需要方法
    我很慶幸,等到了我的藥:《分手心理學》。《分手心理學》,書如其名,這是一本教人走出傷痛的理性療愈書,從心理學和腦科學角度,手把手教人在關係破裂後認清自己、對方和關係,避免錯誤的解讀和處理、活出自己,為迷茫中急切尋找答案的人帶來理性之光。這本書的作者,曹雪敏女士是復旦大學心理學博士、上海市區心理學會成員,從事心理諮詢工作11年。
  • 《分手心理學》:療愈受傷的心靈,帶你走出情感沼澤,重建自我
    明明傾盡了全身的力氣去愛、去付出,卻被分手,被家暴,被棄之如敝履。相信每一個經歷過分手傷痛的人都知道,心瞬間支離破碎的感覺。有人為此憤怒,有人為此沉淪,更有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如何才能走出感情的沼澤,重建內心秩序,活出內在安寧,找回那個曾經朝氣蓬勃的自己呢?
  • 分手心理學解讀:《愛的釐米》徐秀蘭為什麼會誤解丈夫整整30年?
    在情感生活中,遇到分手、誤解如何解開心結,走出傷痛,擁抱下一站的幸福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之一。《分手心理學》是作者曹雪敏新近出版的一本書籍,剛出版就受到不少讀者的好評。這本書被喻為「走出傷痛的理性療愈書」。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愛人,更要學會如何從一段失敗的情感中走出來,重建更好的自我。
  • 走出失戀、離婚、死亡的傷痛,《心的重建》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逃避只會讓我們陷進傷痛裡愈來愈深。不要覺得面對失去和傷痛是件丟臉的事,也不要當它們不存在,更不要揪著失去和傷痛不放,正面面對接受並感受傷痛,學會用積極的自我肯定去釋放傷痛,才是讓我們走出傷痛的必經之路。而這也是《心的重建》這本書問世的主要目的:尊重愛,而不是傷痛。
  • 《分手心理學》:治癒失戀之痛的,不是時間而是成長
    再理智的人,面對分手這件事,都難逃痛苦這一劫,就算你是提出分手的那個人。為什麼分手會讓人那麼痛苦?面對分手後的傷痛,我們是該交給時間慢慢恢復,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應對措施讓我們更快走出失戀的陰影,從容迎接新的生活和新的戀情?
  • 人生最艱難的時候,是分手時,人生最精彩的時候,是走出後
    其實後者有時也包括在前者中,本文就以《分手心理學》一書的內容,向大家介紹下第一種情況。01.愛情破碎雖惋惜,但絕不是一無所獲在面對愛情破碎時大多數人是沒有準備的,雖然愛情破碎了,但你知道嗎?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別只看見它帶給你的傷害,這次傷害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你進步的可能。
  • 12生肖中這些分手後,用新歡讓自己走出傷痛,典型的「渣女」
    很少有人的愛情能夠一帆風順,分手也是人們生活中必須要修煉的一個課題,所以如何在分手後走出傷痛,就成了許多人要面臨的困難。在十二生肖中以下四個生肖分手後,讓自己走出傷痛的方法就是趕緊另尋新歡,讓自己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屬鼠:轉移注意、屬鼠人其實是非常專情的一類人,只要他們認定的愛情就不會主動提分手。所以屬鼠人每次感情破裂,都是對方的原因。
  • 《分手心理學》:感情破裂不可怕,重新認識自我,才能有未來幸福
    在《分手心理學》一書中就指出,愛情不該忽略更重要的東西「你」、「我」。只有兩個人是做真實的自己,才能讓愛繼續持久下去。所以,當感情出現危機時,那個曾經堅信的「自我」也才隨之破裂。失去愛的人,開始變得傷痛不已,又小心翼翼,甚至對以後的愛情變得冷漠,或者當做遊戲。
  • 清華教授:心理學研究發現,男女分手後各自的心理差異
    但我意外地發現,這兩位詩人的作品都是在愛情結束後寫出來的,應該是分手後的傷心之作。由此可見,在一段感情中,儘管女性在選擇伴侶上極其嚴格,但如果遇人不淑,分手會給她們帶來更大的傷害。 不過,儘管分手會給女性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傷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們最終會徹底走出情傷;尤其是一旦她們意識到必須堅強
  •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無論多麼痛苦,都不要做這件事
    文/學乃身之寶分手,是痛苦的,無論是提出分手的一方,還是被分手那一方。因為結束一段親密關係,本身就帶著傷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於有些人來說,分手就像被刀子割傷一樣,帶著傷痛生活,但這時無論多麼痛苦,都不要做這件事,那就是自我傷害,因為太不值得。
  • 心理學:分手後前任為什麼能立馬找到新歡?
    為什麼兩人明明分手了,還要暗自較勁,看看誰先脫單呢?難道誰先脫單,就意味著誰取得勝利嗎?殊不知,誰先脫單,並不意外著誰先走出失戀陰影,也有可能是陷入了「反彈式關係」。心理學中「反彈式關係」指的是:當一段重要的浪漫關係結束後,立刻開始的一段新的關係,並且與前一段關係相關的感情還沒有完全被解決。
  • 分手後,如何放下對他的執念?這4點帶你走出困境
    和自己喜歡的人分手,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分手後難免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我又會想起他?」「為什麼我總是觸景生情?」。於是就開始埋怨自己沒骨氣,責怪自己為什麼放不下他。繼而更加想要逼迫自己去放下、去忘記,但結果卻往往不如意。
  • 每一個認真愛過的人,分手時總會瞻前顧後
    一直到沒辦法了,才會踏出分手這一步。 每個人都不想失去自己苦心經營的愛情,分手自然會瞻前顧後。對待自己曾經認真愛過的人,是沒辦法說斷就斷的。 我記得有過這樣一個心理學試驗: 一個斷腿的人和一個中了500萬的人,一年後的幸福指數是相同的。 斷腿的人只會在剛開始殘疾的幾周或幾個月裡痛不欲生,中大獎的人會因為突然的驚喜幸福幾個月。
  • 走出傷痛的賈乃亮,你別再拼命了
    為了走出被出軌,離婚的傷痛。對於當時的賈乃亮來說,只有投入到工作中,才能讓他暫時忘記傷痛。沒想到他的工作竟然做得如此好,不光《聲臨其境》這個綜藝收穫了超前好評,而且直播帶貨也破記錄。現在的賈乃亮真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不知不覺,就在成功中,走出了離婚的傷痛。現在賈乃亮的面相,比剛離婚時好了很多,人看起來也有精神多了,他的能量又回來了。
  • 心理學:適度撫摸和擁抱身邊的人,對身體有積極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些親密行為是兩個人之間關係親密的表達,擁抱、親密接觸可以促進雙方感情的升溫。 對於一對戀人來說,他們可以通過擁抱感受到彼此內心的感覺,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 如何增強自己的復原力,走出童年創傷,重建幸福人生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童年,有的人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有的人小時候卻經歷著父母離婚、親人離世、家庭暴力、校園霸凌等各種不幸。有調查數據顯示,大約有75%的人曾經歷過童年創傷,而這些童年創傷會對成年之後的事業發展、親密關係、親子關係、社會交往等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 分手後如何走出放不下的痛
    但,這兩種方法的弊端在於:用時間慢慢淡化情感,走不出來的人會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痛苦過程,甚至還是走不出來;「快速尋找下一個替補對象」這個方法如果找對了自己喜歡的人或許真的可以能夠快速走出這種折磨。但,如果找錯了人,往往是另一場悲哀的開始。並且,喜歡的人也沒有那麼好找,而且作為沒有走出來找的替補本身這個人基本屬於走腎不走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