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我國四大經典小說之一,也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神志小說。小說主要講述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去正經普度眾生的故事,相信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大家最喜歡的角色都應該是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吧!至於擁有金蟬子、唐王御弟、大唐高僧等等稱號的唐玄奘,我想很多人對他並不喜歡。而他屢次不聽孫悟空的勸言,甚至趕走孫悟空時更是讓人感到生氣。讀過《西遊記》的人更是知道,原著中的唐僧是一個非常不堪的人,但是歷史上的唐玄奘你了解嗎?
當你知道後你就會發現小說終究還是小說,且容我細細道來。
一、千裡取經,只為「教材」
《西遊記》中的唐僧是受觀音大士點撥後指派到西天拜佛求經,而歷史上的唐玄奘家鄉在河南,本名叫陳禕(yī)。因為小的時候家境不好,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看破了世間紅塵,隨後遁入空門。
當時的唐朝佛教可謂是非常火熱的教派,許多人一想不開便想入教(調侃胡謅的),唐玄奘入了佛門後如魚得水,很快變成了有名的高僧。但是當時東土的佛教有點「亂」,因為當時的佛經是從印度傳來的,在傳經過程中由於經過了許多人之手,翻譯時便出了許多的岔子,所以佛經的內容就存在比較嚴重的失真。故支撐唐玄奘千裡迢迢去印度取經的動力,不是來自觀音的勸導,而是想要一本正宗的佛經「教材」。
二、「情深義重」別大唐,出門即是無人煙
在電視劇裡唐太宗李世民在唐僧臨走時候,不僅送金缽和白馬更是親自送別,可謂是對唐僧「情深義重」。但是歷史上當時的大唐要打仗了,唐太宗下令封鎖國門閉關,不管是誰都不能往西走。故所以唐僧當時根本不可能正大光明地走出唐朝的,而是偷渡出的唐朝。
除此之外,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名氣太大了,不管走到哪裡都能被認出來。不過作為西行主角,每次都能度過難關。因為有許多人都幫助他,這些人有地方官吏、富紳,甚至連外國人都要幫助他。而這個外國人叫石磐陀,孫悟空的靈感也來源於此處,不過這個人就非常不靠譜了,還沒有出大唐就自己先跑路了。
好不容易出了大唐,在《西遊記》裡這時候就該是九九八十一妖怪登場了,可是現實中他出去後連只鳥都沒有看見,荒無人煙,更糟糕的是連食物和水都沒有,因此差點餓死、渴死在路上。
三、主角光環一路保,千難萬險至佛教
一路上唐僧可謂是充分發揮了主角光環的作用,下面就介紹一下。
1. 在路上由於沒有補給,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居然硬生生扛了四天五夜。
2. 在他即將死去的時候,在他眼前突然出現了「生命的綠」。
3. 唐僧遇到一心向佛的高昌國王,想把唐僧留在國內,如果不肯便威脅要將他送回大唐。可是唐僧根本不怕,絕食明志。無奈之下國王只能放行,除此外還好心贊助了唐僧,給他一幫子手下和一大筆路費。
4. 四年後唐僧終於到了印度的那爛陀寺,在那他遇見一名叫做戒賢的禪師,並跟隨他學習佛經解開了許多困惑。幾年後他便將當地許多的佛經帶回了大唐。唐太宗一看唐玄奘帶回這麼多的寶貝,便給他修了大雁塔。此後玄奘便在此塔中翻譯佛經。
這便是歷史中真正的大唐高僧唐玄奘,對此你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