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奔小康」:天津市薊州區對口支援甘肅武威市見成效

2020-12-10 中國甘肅網

  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薊州區委書記王力軍在會上圍繞薊州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開展情況向媒體介紹。

  王力軍表示,天津市薊州區對口支援的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和天祝縣,四年來,薊州堅持扛起政治責任,服務扶貧大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天津市委決策部署,通過資金支持、人才支援、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助力受援兩縣脫貧攻堅。2020年2月,受援兩縣全部脫貧「摘帽」,武威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向薊州區發來感謝信。

  這四年,薊州區重點抓了三個方面工作:

  首先,支援錢、支援人,幫扶幫在「緊要處」。

  一是強化財政支持。累計為受援縣撥付財政幫扶資金3.12億元,聚焦群眾最需要改善的生產生活條件,幫助補齊醫療、教育、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短板,扶持各種幫扶項目141個,援建扶貧車間67個,受益貧困人口達16.09萬人,佔兩縣總人口的26%,讓有限資金髮揮出最大效益。

  二是強化人才支援。根據受援縣實際需求,選派9名黨政領導幹部在兩縣掛職鍛鍊,幫助培訓黨政幹部1071人次、專技人員1758人,切實提升了受援地幹部人才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選派優秀醫生、教師、專業技術人才207人次開展支醫、支教、支技工作,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和醫療幫扶合作,有力提升了受援縣的義務教育、基礎醫療水平。

  三是強化社會動員。廣泛動員組織全區鄉鎮街、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等各種力量,捐款捐物3298萬元,在全區形成共同參與對口支援的濃厚氛圍。

  其次,幫產業、幫就業,幫扶幫在「根子上」。

  一是把發展扶貧產業作為幫扶工作的根本之策,結合受援地實際,將薊州區優勢產業資源導入受援地區,幫助引進企業19家,助推特色產業發展,增強當地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帶動1.09萬人脫貧。目前發展良好的蜂蜜、食用菌、肉蓯蓉、草莓、紅香酥梨等產業,已成為「東部優勢輸入、西部短板補齊、東西相融進步、雙方互惠互利」的標杆。

  二是把消費扶貧作為促進產業發展的有效舉措,建立《薊州區幫扶甘肅古浪縣、天祝縣農產品滯銷響應機制》,在5家「薊州農品」專營店設立扶貧產品專櫃,推動受援地區農產品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赴掛牌督戰縣開展消費扶貧對接,切實緩解受援縣、掛牌督戰縣農產品積壓問題。以「津洽會」「智能大會」「農民豐收節」等活動為平臺,設置獨立單元,推介銷售兩縣農特產品;舉辦「618薊州農品電商購物節」直播帶貨等「媒體+電商助農」活動,豐富線上銷售渠道。2017年以來,累計為受援縣銷售扶貧農產品1.06億元,帶動1.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三是把就業扶貧作為群眾穩定脫貧的重要抓手,加強兩地勞務協作聯動,多渠道收集就業信息,形成「崗位供給清單」,向貧困勞動力精準推送。協助兩縣舉辦專場招聘會18場,提供各類就業崗位5000多個,開展貧困人口技能培訓2908人次,實現來津就業259人,就近就地就業4466人,轉移就業7055人。薊州區事業單位定向招聘兩縣貧困家庭大學生12名,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尤其今年為降低疫情影響,創新招聘形式,與兩縣共同組織3場網絡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並派專車遠赴受援地接務工人員返崗。

  第三,結對子、走親戚,幫扶幫到「心坎裡」。

  一是「結對認親」。在全區範圍內組織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與受援兩縣108個深度貧困村154戶貧困戶結對認親,建立穩定幫扶溝通渠道,幫助結對戶解決最希望辦、最迫切辦、眼下能夠辦好的實際問題。

  二是「萬企幫萬村」。組織59家民營企業與108個困難村結成幫扶對子,投入物資資金90餘萬元,通過產業與就業扶貧、志氣與智力扶貧、捐贈與消費扶貧多種方式精準幫扶,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

  三是全區334個鄉鎮街委辦局、企事業單位與兩縣38個鄉鎮、108個貧困村、4所醫院、337所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在產業發展、消費扶貧、醫療教育服務、基層組織建設等多方面,深化合作交流。培訓致富帶頭人1446人次,實現創業800人,帶動8223人脫貧。

  四是深化文化合作。藉助「津企隴上行」「金秋旅遊節」「天津融媒體粉絲狂歡節」,宣傳推介受援地區。協助天祝縣舉辦「天祝·抓喜秀龍第三屆草原風情暨民俗文化旅遊節」,期間景區接待遊客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50萬元,帶動91戶建檔立卡戶增收。

  下一步,按照中央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要求,結合兩縣實際需求,深化改進措施,鞏固幫扶成效。

  一是在產業合作上再加力。結合兩縣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產業」新模式,持續推廣「企業+市場+合作社+貧困戶」等產業增收模式。

  二是在教育、醫療支援上再加力。持續推廣搭建遠程醫療平臺,複製我市「組團式」、「院包科」、「師帶徒」醫療援助模式,藉助「網際網路+教育」平臺,推動遠程教育共享,幫助兩縣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醫院診療水平。

  三是在消費扶貧上再加力。支持兩地農業龍頭企業、供銷社、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定購銷合作關係,探索結對鄉鎮間農產品互銷模式,拓寬兩縣農特產品銷售渠道。

  四是在勞務協作上再加力。充分發揮兩地勞務協作聯合辦公室職能作用,積極做好就業安置、保障工資福利權益等各項工作;在兩縣持續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脫貧內生動力。(龍洲、王詠梅)

相關焦點

  • 瑞安與阿壩:千裡大走親 攜手奔小康
    瑞安市地處東海之濱,阿壩縣位於雪域高原,兩地對口交流是一場東與西的協作、山與海的對接。自2015年與阿壩縣建立對口支援關係以來,瑞安市加大對接頻度、提升幫扶精度、拓展援建深度、延展合作廣度,累計資金支援1534萬元,援建項目10個,有力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援青陽光」灑滿熱貢大地——天津市對口支援黃南州工作紀實
    今日視點  2010年,天津市援青幹部攜帶著天津各族幹部群眾對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誼,離開家鄉,踏上了黃南這片廣袤的土地,擔負起對口支援任務。藉助援青平臺,黃南州進一步深化對口支援內涵、促進了對口支援成果。  為了實現了兩地商品的相互流通,援青幹部出謀劃策,在天津、西寧分別建立了青海省特色產品銷售中心,另外,在天津市西青區古鎮楊柳青鎮建成「熱貢藝術館」,成功舉辦「唐卡藝術走進天津大學」「聖境雪蓮熱貢唐卡藝術展」等系列活動,文化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 跨越湖山 同奔小康 陽澄湖鎮赴坪山鄉開展對口幫扶交流活動
    2020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年。為進一步落實相城區與石阡縣結對鄉鎮對口幫扶工作,近日,陽澄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王豐帶隊,鎮黨委委員、派出所所長周利春,鎮黨委委員、經濟發展局局長吳曉莉,結對村有關同志及相關企業家赴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坪山鄉開展對口幫扶交流活動。王豐一行實地考察了銅仁市萬山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阡飛地產業園、佛頂山村市級鄉村振興示範點、坪山鄉大坪村、大坪村新華社援建茶廠。
  • 江蘇吳江區桃源鎮赴木黃開展「攜手奔小康」活動
    「我們今年有5000畝的清脆李將量產,豐產果林每畝能產近4000斤,外銷市場亟待拓展,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5月16日上午,吳江區桃源鎮——印江縣木黃鎮「攜手奔小康」座談會上,木黃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安益志提出了幫扶訴求。
  • 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年 助推黃南州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是天津市對口援助青海省十周年。十年來,雙方聚焦發展短板,創新支援模式,拓寬支援路徑,天津對口援青工作在探索中發展,在實踐中前行。通過資金注入、項目援建、產業扶持、智力幫扶等「十聚力」方式,全方位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為青海省經濟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和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有力助推黃南州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成為黃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
  • 津隴同心興產業 東西協作奔小康——「網絡精準扶貧—原產地探訪...
    &nbsp&nbsp&nbsp&nbsp為進一步推動網絡扶貧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深度融合,甘肅省委網信辦聯合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合作交流辦指導推出「網絡精準扶貧——原產地探訪計劃」甘肅站活動,於9月18日至21日在我省慶陽市圓滿舉辦。
  • 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暨攜手奔小康座談會在吉首召開
    紅網時刻湘西6月5日訊(記者 田園 通訊員 王剛)6月4日,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暨攜手奔小康座談會在吉首召開,湖南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肖紅林,省扶貧辦副巡視員、社會扶貧處處長鄒序樹,濟南市殘聯巡視員劉曰泉,上海市殘聯辦公室副調研員龔佳韜出席,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長董懷敏致辭,市州及縣市區殘聯負責人代表等人出席會議,座談會由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譚奇元主持
  • 蔡奇:以首善標準加強扶貧協作 京冀兩地攜手奔小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京冀交流合作十分密切,北京市在對口精準扶貧脫貧、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環境汙染聯防聯控聯治、北京冬奧會籌辦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給予河北大力支持,取得顯著成效,河北人民永遠銘記在心。王東峰說,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是河北必須全面完成的政治任務。
  • 「深度報導」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
    11月21日,甘肅宣布最後8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標誌著甘肅從此撕下「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籤。這一天,不僅是甘肅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樣也是天津永載史冊的重要時刻。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
  • 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隴模式」
    天津市河東區對口幫扶的迭部縣達拉鄉次哇村。  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渤海浪奔浪湧,見證了新時代津隴對口扶貧協作的新篇章;巍巍黃土高原,見證了隴原告別絕對貧困的歷史性時刻。  5年來,天津、甘肅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雙向協作,匯聚合力,共同書寫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 重走紅軍路 攜手奔小康!2020永嘉·紅原心連心活動在紅原縣舉行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軍長徵精神,進一步加強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深入開展永嘉、紅原協同發展,促進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9月25日,「重走紅軍路攜手奔小康」——2020永嘉·紅原心連心活動在紅原縣邛溪鎮熱坤村啟幕。
  • 漫評:多力齊發,蘇銅攜手戰貧奔小康
    真可謂,扶貧不懼關山遠,蘇銅攜手奔小康。在蘇銅攜手奔小康的路上,江蘇做到了多力齊發,全方位努力,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中西部地區的扶貧相關要求,主動壓實擔子、搭穩臺子、拓展路子,幫助貴州銅仁地區大步走在了全面小康路上,甩掉了落後的「窮帽子」,讓貴州的農副產品「身價翻翻」,農民實現了增收致富。壓實擔子,扶貧不懼關山遠。
  • 【深度報導】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
    從渤海之濱到西北隴原,山海千裡,血脈相連,跨越千裡山海情,津隴攜手拔窮根。渤海浪奔浪湧,見證了新時代津隴對口扶貧協作的新篇章;巍巍黃土高原,見證了隴原告別絕對貧困的歷史性時刻。  5年來,天津、甘肅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論述,雙向協作,匯聚合力,共同書寫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 深圳寶安 河池都安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決戰決勝走基層、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深圳寶安 河池都安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廣東廣西緊密協作,其中深圳市寶安區對口援助河池都安,雙方聚焦貧困村、貧困戶,共同發力,讓瑤山同胞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 天津薊州區對口幫扶甘肅天祝縣藏醫院 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高原反應,曾是來天祝縣藏醫院交流幫扶的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彭宇最為頭疼的事情。2019年12月,當彭宇帶著行李、喘著粗氣來到天祝縣藏醫院,還來不及平復缺氧帶來的劇烈心跳,就被醫院落後的技術設備驚住了。
  • 天津市薊州區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調查問卷
    天津市薊州區禁毒工作群眾滿意度調查問卷 2020-12-0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榮程集團張榮華榮獲天津市2020年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進個人
    日前,在第七個「全國扶貧日」之際,天津市舉行2020年「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頒獎儀式」,52個先進集體和71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榮程集團董事會主席張榮華榮獲天津市扶貧協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個人榮譽稱號,獲大會表彰。
  • 國家發改委發文介紹天津市與長春市對口合作成效及經驗做法
    4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文介紹天津市與長春市對口合作成效及經驗做法,這是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成效及經驗做法介紹的第六篇。  具體內容如下:  天津市與長春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和國務院關於開展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工作有關要求,堅持「市際統籌、協同聯動,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突出特色,重點突破、示範帶動」的基本原則,務實推進津長合作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 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原標題:四川小金縣:津金同心奔小康   「在蘋果
  • 「共畫同心圓·攜手奔小康」採風交流活動走進四川
    >begin-->▲採風團在木裡縣康塢牧場為生動展現湖州對口扶貧工作成果,增進提升湖州與對口扶貧工作地區的文化交流,近日,市文聯組織文藝家分別赴四川、青海開展「共畫同心圓·攜手奔小康」主題採風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