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薊州區對口幫扶甘肅天祝縣藏醫院 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2020-12-10 瀟湘晨報

高原反應,曾是來天祝縣藏醫院交流幫扶的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彭宇最為頭疼的事情。

2019年12月,當彭宇帶著行李、喘著粗氣來到天祝縣藏醫院,還來不及平復缺氧帶來的劇烈心跳,就被醫院落後的技術設備驚住了。

「當時,醫院面臨專業技術人員水平不足、醫療設備陳舊老化、檢查手段缺失等問題。」彭宇坦言:「問題很棘手。」

憑著對「醫者仁心」信念的篤定,彭宇克服種種困難,不僅醫治好了很多患者,將自己的經驗技術傾囊相授,而且爭取了新藥品,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

「為病人排除危險隱患,醫生心裡才會踏實。」彭宇說。

幫扶不到一年,彭宇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學教授給大家。其中,麻醉科的藏族醫生李萍元學得最認真。

「薊州區的幫扶醫生為我們帶來了迫切需要的技術和經驗。」李萍元說,「過去因為缺少經驗,麻醉科的醫生最怕做神經阻滯、臂叢麻醉等手術。如若手術過程中定位和用藥量不準確,麻醉效果就會不理想。」

找問題、抓典型,手把手指導。彭宇通過理論培訓、臨床實踐,努力提高麻醉科醫務人員的業務能力,還為麻醉科協調爭取了羅哌卡因等療效更好的藥。「現在,有彭老師手把手指導,我們科室的神經阻滯、臂叢麻醉手術效果特別好。大家都覺得底氣足了,膽子大了。」李萍元說。

截至目前,薊州區先後選派影像、麻醉、婦產等專業剛性幫扶專家8名,藥劑、檢驗等專業柔性幫扶專家12名,對天祝縣藏醫院進行了多領域、多形式、全方位和持久性協作幫扶。

「醫院放射科開展了頭頸CTA、大血管CTA、下肢動脈CTA、肺動脈CTA以及泌尿系統CTU檢查等,填補了CT檢查手段的空白點。」天祝縣藏醫院院長朱青學說。薊州區幫扶醫療工作隊的成績單上碩果纍纍,不僅為醫院送來了優質治療資源,而且幫助培訓醫療人才。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留下了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如今,早已適應了高原反應的彭宇說:「看著天祝縣藏醫院的條件越來越好,診療水平越來越高,打心眼裡高興,再也不會『頭疼』了。」

【來源:每日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武威市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留下一支...
    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高原反應,曾是來天祝縣藏醫院交流幫扶的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彭宇最為頭疼的事情。2019年12月,當彭宇帶著行李、喘著粗氣來到天祝縣藏醫院,還來不及平復缺氧帶來的劇烈心跳,就被醫院落後的技術設備驚住了。「當時,醫院面臨專業技術人員水平不足、醫療設備陳舊老化、檢查手段缺失等問題。」彭宇坦言:「問題很棘手。」
  • 「攜手奔小康」:天津市薊州區對口支援甘肅武威市見成效
    王力軍表示,天津市薊州區對口支援的是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和天祝縣,四年來,薊州堅持扛起政治責任,服務扶貧大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天津市委決策部署,通過資金支持、人才支援、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助力受援兩縣脫貧攻堅。2020年2月,受援兩縣全部脫貧「摘帽」,武威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向薊州區發來感謝信。
  • 援藏紀行|德陽為阿壩基層衛生院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德陽醫衛系統對口幫扶阿壩縣以來,採取切實措施,真正為當地基層衛生院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貧困鄉衛生院檢驗科從無到有7月的阿壩,乍暖還寒。受自然按條件和技術水平的限制,阿壩縣垮沙鄉中心衛生院一直沒有規範、健全的檢驗科。
  • 天津「組團式」援甘 「師帶徒」培養醫療人才
    在甘南州人民醫院內的顯著位置,天津援甘醫療專家簡介、天津援甘專家學術講座安排表和專家出診表一一註明。甘南州衛生計生委主任王武介紹說,天津醫療隊到達州人民醫院後,該院的門診量、手術量和床位使用率都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他說:「天津專家到達後,州人民醫院在全州人民心中的影響力明顯上升了,現在群眾有病不急著往省會蘭州跑了,因為家門口就有天津的專家。」
  • 市四院迎來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對口幫扶專家醫療隊
    4月12日,市四院迎來了2020年度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對口幫扶醫療隊8名專家。4月16日,我院召開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對口幫扶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座談會,院領導班子成員、麥積區衛健局副局長張輝、幫扶醫療隊專家以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座談會。會議由院長崇復生主持。
  • 今天的《甘肅日報》通版報導了武威這些事!
    (甘曜毓)1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高原反應,曾是來天祝縣藏醫院交流幫扶的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彭宇最為頭疼的事情。幫扶不到一年,彭宇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所學教授給大家。其中,麻醉科的藏族醫生李萍元學得最認真。「薊州區的幫扶醫生為我們帶來了迫切需要的技術和經驗。」李萍元說,「過去因為缺少經驗,麻醉科的醫生最怕做神經阻滯、臂叢麻醉等手術。如若手術過程中定位和用藥量不準確,麻醉效果就會不理想。」
  • 留下帶不走的力量:深圳龍崗區對口幫扶廣西那坡縣紀實
    謝燊攝種桑養蠶規模化發展過程中,龍崗區對口幫扶發揮了重要作用。那坡縣素有種桑養蠶傳統,但專業技術和飼養環境不足導致蠶繭產量低、質量不高、價格不穩定、種養規模不大。2016年,龍崗區扶貧幹部發現這一特色農業的潛在價值,分析當地環境條件,協調幫扶資金和資源,對接專業技術團隊提供指導,因勢利導推動規模化種養。龍崗區在清華村投入財政資金幫扶建起15間集中大蠶房,配套提供相應蠶具。
  • 三醫大新橋醫院專家醫療隊在武隆開展對口幫扶
    三醫大新橋醫院專家醫療隊在武隆開展對口幫扶 2017-06-27 16:34:00來源:央廣網
  • 濱醫附院支醫援助努力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外幫扶援助,通過多種方式努力提升受援醫院醫療水平,為受援醫院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這是我們幫扶的最終目的。」濱醫附院院長李建民介紹說。截至目前,醫院選派60餘人次開展援外、援疆、援青、衛生強基等工作。2020年,醫院榮獲山東省首批幫扶成效突出「業務院長」選派單位稱號,健康扶貧工作受到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報導。
  • 柳鵬周偉帶隊赴北京上海天津匯報對接扶貧工作
    每日甘肅網11月5日訊 據武威日報報導10月27日至29日,市委書記柳鵬,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偉帶領市委辦、市政府辦、市扶貧辦和古浪、天祝縣委主要負責同志,赴中國化工集團、天津市薊州區、交通銀行匯報對接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 解放軍第113醫院醫療隊七年援疆紀實:幫扶之路無止境
    他們此行的唯一目的,就是對口支援哈巴河縣醫療工作,為當地同胞送去先進醫療技術,提升全縣醫療衛生水平。   真心幫扶見深情   第113醫院援疆醫療隊到達哈巴河縣的第二天一早,當地各族同胞聞訊而來。一聲聲「薩拉木」「薩拉木」……是哈薩克族同胞用祝福語向遠道而來的113人致以親切問候。
  • 為老區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
    新華社合肥11月24日電題:為老區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聯勤軍醫老區行」服務側記李鵬、保鵬濤、李傑11月中旬,在聯勤保障部隊「聯勤軍醫老區行」活動中,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專家醫療隊一行
  • 西藏昌都藏醫院完成首例經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
    天津援藏醫生翟浩宇經過結腸鏡的詳細檢查,考慮患者為直腸癌,病理回報為腺癌。 患者患病多年,曾在昌都市縣醫院就診和治療,考慮手術難度太大、醫療條件有限,縣醫院醫生建議其去大醫院就診,患者最後抱著一線希望來到昌都市藏醫院外科。 經指肛檢查,天津援藏醫生李月光發現腫物距肛緣只有4cm,必須切除肛門,手術風險大,且缺乏相關器械。
  • 解放軍南京總醫院專家醫療隊赴革命老區開展醫療幫扶活動
    銘記歷史,不忘初心。17日,紅色古城迎來了一群身穿白大褂、內襯綠軍裝的白衣戰士,他們帶著回饋社會、服務人民的感恩之心而來。  走在隊伍最前列的,是解放軍南京總醫院史兆榮院長、楊國斌副院長、護理部張愛琴主任。在北京學習的徐寶龍政委,參與審定了對口幫扶活動計劃,並對活動組織、精準幫扶提出了指導意見。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對口幫扶!小康路上不讓...
    「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與經濟社會建設同步推進,不讓健康問題成為小康路上的「絆腳石」,不讓任何一個群眾因為健康問題而掉隊。為破解區域間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我國通過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工作,進一步提升貧困縣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助力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楊敦幹:在西藏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楊敦幹說:「如今的援藏工作由原先遊擊式操作改變成複合型團隊馳援,團隊是20~40人不等,充分體現配套和整體性,以院幫科,絕對幫扶的方式,全國一共有64家支援醫院,馳援當地8家醫院。」 楊敦幹還表示:「此外,這次醫療援藏更加重視西藏本地人才的培養模式,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幹、師傅帶徒弟,一共幫帶720個醫療團隊、2027名本地義務人員,培養3119名醫療骨幹,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 甘肅撕下「苦甲天下」標籤 「天津親戚」幫了不少
    原標題:明月何曾是兩鄉——天津市攜手甘肅打造脫貧攻堅「津隴模式」天津市河東區對口幫扶的迭部縣達拉鄉次哇村天津支教老師楊靜和靖遠鄉村的孩子們在一起天津市武清區幫扶涇川縣朱家澗村建設的蔬菜產業園天津市在天祝縣幫扶建設的產業園
  • 「村子變好了,他卻走了」——記天津理工大學駐村幫扶幹部張成銀
    聽聞村裡曾經的駐村書記張成銀以身殉職的消息,天津市薊州區漁陽鎮東馬坊村、西馬坊村的村民哭成了一片,「村子越來越好,可是他卻走了」。201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市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幹部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時任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的張成銀成為第一批駐村書記,來到位於薊州區漁陽鎮的東馬坊村、西馬坊村。這兩個村共有600多戶2000多人口,耕地面積不足600畝,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
  • 嶽陽醫院開展第二輪援黔中醫藥對口幫扶工作,幫扶專家團展開巡迴...
    嶽陽醫院開展第二輪援黔中醫藥對口幫扶工作,幫扶專家團展開巡回醫療活動 2020-06-10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口支援一家親,蕭山中醫院高質量推進對口幫扶工作
    對口支援一家親,蕭山中醫院高質量推進對口幫扶工作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裡市中醫醫院、從江縣中醫醫院和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民族中醫院,是蕭山區中醫院的對口幫扶醫院。  今年以來,蕭山區中醫院高質量推進對口幫扶工作,加大落實幫扶措施,為東西部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蕭山中醫院力量,不僅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肯定,而且在受援三地的醫院和群眾中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因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區中醫院被評為2016~2018年對口幫扶黔東南州醫療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其中3人獲評先進個人;前不久,又被評為2019年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