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文學表達:莫言、遲子建、賈平凹等訪談錄

2020-08-28 旅遊小卡醬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走千千萬萬條路,但只有一條路,是人人都會走的路——故鄉的路。無論走得多遠,總會在某一時刻想到心頭牽絆的故鄉,憶起記憶深處的家。

什麼是故鄉?《詩經·小雅·採薇》中這麼記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漢樂府民歌《悲歌》中這麼抒寫:「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唐代詩人王維這麼表達:「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如是故鄉,從古至今,雖表達的文筆不同,可那種對故鄉的思慕之情,卻是一樣的。但有一部分人的故鄉,卻又承載著不同的情感與寄託,那就是作家的故鄉,文學的故鄉。

中國有句老話叫「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白話就是一片故土滋養著一方心靈,我對這句話以往沒有多少感觸,但是讀過《文學的故鄉訪談錄》之後便深感贊同。

像是山東高育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莫言又在此間滋養出了《透明的紅蘿蔔》、《紅高粱》、《豐乳肥臀》、《蛙》等明世之作;再有四川阿壩藏區育出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阿來在這兒寫出了《舊年的血跡》、《月光裡的銀匠》、《塵埃落定》、《空山》、《塵埃落定》等精彩文集。

但不管是莫言的高密東北鄉、阿來的嘉絨藏區、畢飛宇的蘇北水鄉,亦或是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都有不用的文學定義,處於不同的地緣,作家們的風格和風骨各自獨妙,與其說作家選擇了土地,不如說土地選擇了作家。

他們每個人的作品,都有他們故鄉的痕跡,他們將自己故鄉的山河草木、四季變遷,記錄在一部部作品中,可以說,故鄉,是作家創作的原點。

攝影師:須風

《文學的故鄉訪談錄》共記錄了6位當代文學巨匠的故鄉,每一位文學作家的故鄉,都有著不一樣的寄託,也有著不一樣的風骨和節氣。

因是故鄉矗立在冰雪北國,雪野、白樺林,當冬季冰封了黑龍江和松花江,遲子建說:「我文學的根就是冰雪根芽」。「感覺山裡每一粒雪花都在向我訴說......」

因是故鄉盛開在山原,草地、森林、當故鄉隨著大地變遷改變地貌、植被,阿來說:「整個川西北高原——如果我不能說是整個藏區的話,我都把它看成是我的故鄉」。

因是故鄉隱藏於山勢連綿的秦嶺,山脈、河流,連綿不絕,賈平凹說「一條龍脈,橫亙在那裡,提攜了長江黃河,統領著北方南方」。

因是故事停泊在洶湧奔騰的黃河邊,黃沙、平原,一望無際,劉震雲「故鄉在我腦子裡的整體印象,是黑壓壓的一片繁重和雜亂」。

因是故鄉坐落在蘇北盈盈的河網內,隨風飄蕩的菜花、隨波逐流的水花,所以畢飛宇自稱沒有故鄉,但他又說「只要我在那個大地上書寫過,我就有理由把它稱作我的故鄉」。

你看,這些中國版圖上的一處風景,便是當代文學版圖裡的一塊支撐,也是作家們生活過的故鄉,是故鄉的文學表達方式。

相關焦點

  • 莫言、賈平凹、阿來……他們的文學與故鄉
    7月26日,紀錄片《文學的故鄉》在央視紀錄頻道落下帷幕,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莫言依次出場。這些當代作家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詳,而其作品中文學精神的誕生,往往要追溯至現實與精神的故鄉。、阿來的四川高山、遲子建的大興安嶺、畢飛宇的蘇北水鄉、劉震雲的延津世界、莫言的高密東北鄉,在文學地圖中塑造出鮮明的風景線,成為作家風格的特殊註腳。
  • 《文學的故鄉》熱播:跟隨莫言、賈平凹等作家,尋訪文學故鄉
    ,文學的故鄉就一直深藏在那裡。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六人,當我們打開中國美如畫的文學捲軸時,會發現:每個有成就的作家身後,都有一個故鄉的背影。重回故鄉,看到不一樣的文學追隨著賈平凹的腳步,穿越秦嶺,來到他的故鄉商洛棣花。
  • 莫言賈平凹阿來遲子建劉震雲畢飛宇,帶你抵達文學的故鄉
    莫言筆下四季變幻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描寫的山勢連綿的秦嶺商州,阿來講述川西嘉絨風格各異的地形地貌,黑龍江流過遲子建的冰雪北國,黃河穿越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故鄉是水盈盈的河網、黃燦燦的菜花……作家就是當代說書人。那麼,作家的故事誰來講述?2016年夏天開始,系列紀錄片《文學的故鄉》總導演張同道帶領團隊跟隨上述六位作家來到他們的故鄉,記錄下他們文學作品誕生的地方。
  • 歸鄉|文學訪談錄
    》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出品的,講述茅盾文學獎得主賈平凹、劉震雲、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幾人文學創作背後故事的紀錄片。《文學的故鄉訪談錄》就是這樣一本書,厚重,樸實,帶你領略故事背後的故事。全書分為6大模塊,分別對應莫言、賈平凹、阿來、劉震雲、遲子建、畢飛宇的訪談錄文字記述。
  • 央視紀錄片《文學的故鄉》,帶你了解莫言、賈平凹、阿來等著名作家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
  • 莫言的高密、賈平凹的商州、遲子建的冰雪北國……作家如何成了「故鄉代言人」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作家們生活過的故鄉,也化作了中國當代文學版圖裡的動人風景最近,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紀錄片《文學的故鄉》帶觀眾跟隨六位作家重返故鄉,走進他們文學夢萌芽的地方,同名圖書《文學的故鄉訪談錄》日前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推出。
  • 他們將生活故鄉變為文學故鄉
    日前,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紀錄片製作人張同道的新書《文學的故鄉訪談錄》出版,該書是同名紀錄片的文字版,書中六位「茅獎」作家莫言、賈平凹、阿來、畢飛宇、劉震雲、遲子建難得袒露心扉,將幽深精神世界裡那些妙不可言的東西一一分享給讀者。
  • 央視紀錄片《文學的故鄉》:隨莫言、賈平凹、阿來等一同尋訪故鄉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這些中國當代文學版圖裡的風景,是作家故鄉的真實描寫,還是藝術想像?他們的故鄉如何孕育出偉大的小說?
  • 莫言、賈平凹當「演員」,是什麼感覺?
    故鄉是作家們文學成長的酵母,為文學的創作提供營養源。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秦川沃野,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這裡的泥土造就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著名地標,也成了《文學的故鄉》。
  • 《文學的故鄉》系列紀錄片之《賈平凹》在央視9套播出
    ——賈平凹《文學的故鄉》是國內紀錄片界首次深度聚焦中國當代文學和作家,以紀實影像為載體尋找文學的發生與萌芽,為中國當代文學存像。《文學的故鄉》紀錄片於2020年7月20-26日20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每天一集。
  • 父母都是鄉村教師:走進賈平凹、阿來、莫言的文學生涯
    作者 | 西子望月(孔網店鋪:西子望月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央視9套正在每晚8點播出系列專題《文學的故鄉》,讓我們伴著六位如今仍深耕文學厚土的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莫言的足跡,走近他們的故鄉,走進他們的的文學生涯。
  • 《文學的故鄉》,讓我重新認識了一遍賈平凹
    文學的源頭是什麼?有文學研究者說:「一個作家一生所描述的,其實都是他自己的故事。」他的故事從哪裡來?毋庸置疑,從成長的環境中來,從故鄉中來。「故鄉」對於作家來說,是寫作的起點,是風格的錨地,是糾纏一生的愛恨交織。
  • 央視紀錄片《文學的故鄉》:跟著文學大家回故鄉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這些中國當代文學版圖裡的著名風景,是作家故鄉的真實描寫,還是藝術想像?這些「故鄉」,是如何孕育出那些偉大的小說?
  • 紀錄片《文學的故鄉》合集
    中國當代文學已經成為世界文學版圖的重要風景,像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劉震雲的《延津》、阿來的《嘉絨藏區》
  • 紀錄片《文學的故鄉》:跟隨莫言賈平凹等6位作家返鄉,與文學重逢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秦川沃野,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這裡的泥土造就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著名地標,也成了《文學的故鄉》首發:9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博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片土地是我們的故鄉。
  • 賈平凹、莫言、遲子建......作家們為什麼都熱愛寫故鄉?
    ——賈平凹隨著紀錄片《文學的故鄉》在央視紀錄頻道的熱播,6位文學大家的故鄉風景也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賈平凹的秦嶺和商州、遲子建的雪野北國、阿來的川西北高原、劉震雲的中州故土、畢飛宇的江淮水鄉、莫言的高密東北鄉的紅高粱大地......」
  • 回到作家的故鄉,看文學如何起航
    這部作品講述當代作家如何把自己的故鄉轉化為文學的故鄉,創造出獨特的文學風景:如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商州鄉村,阿來的嘉絨藏區,遲子建的冰雪北國,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蘇北水鄉。這些知名的文學風景與作家的故鄉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說,也許《文學的故鄉》稱得上一場精神探險。
  • 《文學的故鄉》:背井離鄉是作家的宿命
    《文學的故鄉》採訪的當代作家分別是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和莫言,一人一集,莫言獨佔上下兩集,每集50分鐘左右,攝影機記錄著他們返鄉的見聞與訪談,企圖挖掘出故鄉、文學、作家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繫。
  • 《文學的故鄉》:背井離鄉是作家的宿命
    《文學的故鄉》採訪的當代作家分別是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畢飛宇、劉震雲和莫言,一人一集,莫言獨佔上下兩集,每集50分鐘左右,攝影機記錄著他們返鄉的見聞與訪談,企圖挖掘出故鄉、文學、作家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繫。
  • 跟著文學大家回故鄉
    莫言筆下四季變幻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描寫的山勢連綿的秦嶺商州,阿來講述川西風格各異的地形地貌,黑龍江流過遲子建的冰雪北國,黃河穿越劉震雲的延津世界,畢飛宇的故鄉是水盈盈的河網、黃燦燦的菜花……作家就是當代說書人。那麼,作家的故事誰來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