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朗讀》節目是高郵市融媒體中心打造的一檔全民參與的朗讀節目,無論您是什麼年齡、職業,只要您熱愛朗讀,都可以來到我們的錄播室,用您的聲音分享您喜愛的文字……
《今天我朗讀》等你來參與!!!
今年是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汪曾祺先生是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為紀念這位文學大師,《今天我朗讀》節目特別推出汪曾祺鄉情詩詞聯誦,讓我們共同去感受和品味那濃濃的故鄉情。
汪曾祺先生眷念家鄉,親近本源,創作了大量以家鄉高郵為背景的詩文,「高郵故事」頗具特色,最具思想性和藝術性,奠定了他在當代中國文壇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高郵水鄉的水影響了他的性格和作品風格,水也成了「高郵故事」的第一特徵。
水鄉
作者:汪曾祺 朗讀者:陸曄
少年橐筆走天涯,贏得人稱小說家。
怪底篇篇都是水,只因家住在高沙。
文遊臺是汪先生兒時玩耍的樂園,也是孕育他童年夢想和文人情致的搖籃。詩作《文遊臺》展示了汪先生對家鄉高郵民俗風情的美好記憶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文遊臺
作者:汪曾祺 朗讀者:賈懷景
年年都上文遊臺,憶昔春遊心尚孩。
臺下柳煙經甲子,此翁精力未全衰。
高郵因郵建城、因郵而名,盂城驛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古驛站之一,也是汪先生尋覓古城遺風的常去之地。他的詩作再現了盂城驛的昔日繁盛,雖歷經滄桑,但古風猶存。
盂城驛
作者:汪曾祺 朗讀者:趙淳
盂城驛建在何年?廨宇遺規尚宛然。
遙想幡旗飄日夜,南船北馬何喧喧。
高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在音韻、文學、訓詁校勘等專門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把訓詁學的研究探求帶上了歷史頂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高郵王氏紀念館
作者:汪曾祺 朗誦者:溫長雲 嵇一梵 張可馨
皓首窮經眼欲枯,
自甘寂寞探龍珠。
清芬誰繼王家學,
此福高郵世所無?
「無意雕言琢句,有益世道人心」,汪老的語言平淡質樸,而又詩意凝練,特別在描寫高郵舊城殘跡和舊日風情民俗的字裡行間,到處都可尋覓到他那魂牽夢縈的鄉思、鄉戀、鄉愁。
宋城殘跡
作者:汪曾祺 朗讀者:潘秋萍、陳力
城頭吹角一天秋,聲落長河送客舟。
留得宋城牆一段,叫人想見舊高郵。
千年古剎,勝境猶存,汪先生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寫下了《鎮國塔偈》,格調清雅,富有情致。
鎮國塔偈
作者:汪曾祺 朗讀者:張振群
海水照壁傾不圮,高郵城西鎮國寺。
至今留得方磚塔,塔影河心流不去。
紀念汪曾祺
作者:張擁軍 朗讀者:張振群、聖宇、賈懷景、溫長雲、嵇一梵 、張可馨
長河淖水浪追螢,
橐筆凌雲赴遠庭。
四十二年離故國,
花開時節動蘭亭。
沉山巖積噴千裡,
鄉水波柔漾九溟。
攜手詞宗遊甓社,
秦郵玉宇仰文星。
朗讀者介紹:陸曄、張振群、趙淳、賈懷景、聖宇、溫長雲、潘秋萍、陳力、嵇一梵 、張可馨,我們來自「金秋之聲悅讀會」,因為愛好朗讀,我們走到了一起。在朗讀的天地裡,我們用心去感知文字的魅力,用聲去傳播文字的心意。朗讀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憧憬,傳遞給我們的是最真實的感動。因為誦讀,所以快樂。
參與方式
方式一:關注公眾號「視聽高郵」,將您的朗讀語音發送給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後臺(語音時長:30秒以上),提交時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
方式二:您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文字作品或者錄製好的音頻作品參與節目,並附上作者或者朗誦者的個人簡介和聯繫方式。
朗讀,是傳播文字
朗讀,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