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詩味雋永,頸聯更是備受稱讚

2020-12-14 騰訊網

談到杜甫,讀者眼前立刻浮現出一位憔悴的老者形象:他滿鬢霜發,卻關心社稷存亡、也一直心系蒼生;他形容枯槁,卻有詩膽豪氣,他的詩篇更是千吟不衰。

詩聖就是這樣博愛,即使自己的茅屋為秋風所破,卻高呼要大庇天下寒士;詩聖就是這樣深情,即使身陷囹圄,也望月思親。下面介紹的是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詩味雋永,頸聯更是備受稱讚。

恨別

唐代: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杜甫寫此詩時,距天寶十四年的安史之亂爆發已有五六個年頭。在這幾年中,叛軍鐵蹄蹂躪著中原,各地都是生靈塗炭,隨處可見百姓流離失所,杜甫看在眼裡,痛在心中。

首聯點明思家和憂國的題旨,「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詩人非常注意鍊字,「一別、長趨」表達出叛軍的囂張氣焰,也抒發了詩人心中的幽怨和無奈。「四千裡」,恨離家之遠;「五六年」,傷戰亂之久。個人的困苦經歷、國家的艱難遭遇,都體現在這些數量詞中。

頷聯描述詩人流落蜀中的情況,「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草木變衰,暗示出詩人已經流落此地很長時間;兵戈阻絕,更展現出詩聖渴望結束漂泊的處境,也希冀國家和百姓都早日結束動蕩不安的困境。

成都杜甫草堂旁邊的浣花溪終日奔流,從遠古奔向近古,從盛唐奔向現代,似乎還在敘述著杜甫那些憂傷的往事。

杜甫哪怕自己生活艱苦,也盼望萬家團圓。「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詩人在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晝時臥看行雲,倦極而眠。

作者通過宵立晝眠、憂而反常的細節描寫,曲折地表達了思家憶弟的深情。同時這種坐臥不寧的舉動,也突出了題意的「恨別」。

尾聯抒發自己盼望和平的急切心情,「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當時檢校司徒李光弼懷州城下大破叛軍安太清,一個月後又破史思明於河陽西渚。

杜甫聽到唐軍連戰連捷的喜訊,盼望儘快破幽燕、平叛亂,早日讓百姓們過上平安團圓的日子。詩篇以充滿希望之句作結,感情由悲涼轉為歡快,顯示了杜甫寬廣的胸懷。

縱觀這首詩,作者在短短的詩行中表達了思鄉戀親、感時憂國之情,同時又傷感垂暮體衰、以及飄零憔悴的悲悽。

這首七律敘事抒情言近旨遠,作者把個人遭際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每一句都蘊蓄著濃鬱的深情,值得反覆吟味。

雖然沒有杜甫的《登高》著名,但細味頸聯,依然可以感受詩人深厚的詩歌功底。「思家」和「憶弟」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白晝倦極而眠,讓讀者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憂傷之情,詩味雋永,手法含蓄。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領悟生活的艱難,更體會到百折不撓與開放胸襟的真意。

相關焦點

  • 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細膩真實,頸聯更加含蓄巧妙
    有時李白飄逸而至,有時杜甫沉吟賦詩,既有開元盛世的歡歌笑語,也有安史之亂的慷慨悲歌。下面就一起欣賞杜甫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細膩真實,頸聯更加含蓄巧妙。恨別唐代:杜甫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杜甫寫此詩時,距安史之亂爆發已有五六個年頭。在這幾年中,叛軍鐵蹄蹂躪中原各地,生靈塗炭,這是杜甫深為憂慮的事。當時杜甫在成都,聽到前線傳來勝利的消息,寫下這首《恨別》,表示了對戰局發展的看法。杜甫的家在洛城,洛城就是當時的東都洛陽,洛陽離成都相隔約四幹裡。
  • 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
    、杜甫的七律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杜甫的七律,不但內容深刻,同時格律齊整,可謂唐文學殿堂中的精品之作。杜甫一生作詩很多,七律大約有155首。本文節選了杜甫最著名的7首七律詩,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老杜的詩歌風格,尤其是最後一首,被譽為「唐人七律之冠」,非虛言也。1、 秋興八首(其一)《秋興八首》一共有八首,都是七律。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甚至有人說:「這些構成了唐朝文化的興盛和發展,說起詩詞立足於初唐,盛唐,晚唐,相信每個時期都有形形色色的詩人,不過每類詩派代表的人物卻大有不同。
  •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
    王維很有名的一首七律詩,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意義很深刻!文|小航的紅樓詩歌夢在唐詩的海洋中,七律詩,五言詩一直是詞碑。今天我們來說下七律詩詞的代表意義,第一次講到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的印象是杜甫,杜甫的詩代表著一種濃重的歲月感,他的七律詩是空前絕後的,讀起來慷慨,特別解心事。七律向來是唐詩長河中最有韻味的,但並不是杜甫的才算是好作品。其實七律之前也有個非常著名的,他幾乎是可以和杜甫並駕齊驅的。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魄雄偉,頸聯更是值得反覆閱讀
    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魄雄偉,頸聯更是值得反覆閱讀。安定城樓唐代:李商隱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這首詩就抒發了作者開闊的胸懷,體現了義山青年時期的奮發精神。正是草長鶯飛、桃紅柳綠,到處都是一排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詩人來到涇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仕途受阻,讓他情緒低落,但當時義山畢竟還很年輕。短暫調整之後,他便積極地準備尋找新的機會。這一天他閒來無事,獨自登上涇源的古城頭。
  • 黃庭堅的一首七律,全篇情真意切,頸聯14個字更是雅麗精絕
    談到宋詩,自然會提到王安石、蘇軾、陸遊、楊萬裡等,但其實黃庭堅更是一位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大文豪。宋詩講究議論和說理,以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更是變俗為雅、以故為新,講究脫胎換骨、點鐵成金,更提倡無一字無來處。 黃庭堅自小聰慧、博聞強記,進士及第後就成為國子監的教授。
  • 羅隱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結構工巧,堪稱精雕細琢的精品
    下面介紹羅隱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結構工巧,堪稱精雕細琢的精品。綿谷回寄蔡氏昆仲唐代:羅隱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詩人有一次遊覽了成都風景名勝之地錦江後,又向成都東北行至綿谷(今四川廣元縣),神思仍為勝遊的美好情景所紫繞,乃援筆吟哦,寫成此詩,寄給共遊的友人蔡氏兄弟。首聯平平而起,「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這兩句毫不渲染,似脫口而出,卻如行雲般舒展,又似流水般暢達。
  • 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詩歌創作首先要注意通篇的構思,力求整體為佳構,同時還要用心鍊字造句,讓片言也成佳句,就像杜甫所言,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麼如何錘鍊佳句,從而讓全篇也因此而顯得熠熠生輝?一首詩有一兩句驚人之句,當屬不易。七律的創作中也有很多技巧,比如修辭手法,還有對仗方式等都很有講究。蘇軾就曾有名句,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其中青州指美酒,烏有是虛擬的人物,而青州六從事、烏有一先生,卻巧妙地用人名進行對仗。其實蘇軾並非首創,早在晚唐時就有一位詩人進行了積極嘗試。下面介紹韋莊水平高超的七律,妙語雙關,對仗工巧,不愧為晚唐的佳作。
  • 史上最難超越的一首詩,被封為「七律之冠」,今天才讀懂它的含義
    唐朝的李白、王維等詩人的七律詩,很多地方都存在重字之誤。而到了中唐時期,杜甫重新開闢了律詩的新天地,很多經典的七言律詩一時間風靡了整個唐朝。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代表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詩,這首詩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深受後人的讚揚,並且被譽為我國歷史上的「七律之冠」。這首詩完美地詮釋了「七律」的要求,可謂是教科書級別的詩作。
  • 白居易夜裡值班,這首七律技巧高超,頷聯更是被後世齊聲稱讚
    下面要分享的是兩位好友之間的贈詩,白居易夜裡值班,這首七律技巧高超,頷聯更是被後世齊聲稱讚。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唐代:白居易銀臺金闕夕沉沉,獨宿相思在翰林。長安與江陵相聚千裡,詩人雖然也感到寂寞,但聯想到對方一定也很孤獨,就寫下這首詩寄給元稹,希望可以慰藉一顆愁怨之心。 白居易坐在值班室,想起了當年他與元稹的交往,那時他們都很年輕,也很稚嫩,以為自己才華出眾,必然有一天可以實現平生抱負。沒成想如今卻相隔遙遠,再也不可能像從前那樣,面對面地隨意調侃了。
  • 杜甫最後一首七律詩
    杜甫生於公元 712 年,逝世於 770 年,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一生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深遠悠長,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 王禹偁水平高超的一首七律,辭清句麗,更在平淡中見神奇
    唐代詩歌作品極其高超,傑出的人才也是層出不窮。可是由晚唐涉五代,詩風氣格柔弱,逐漸淪於鄙俚。北宋初期屢有作者希望變革萎靡的文風,可是長時間形成的習尚實在難以轉移。直到後來有一位才子力振斯文,學聖人之言,並繼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逐漸斥浮偽、去陳言,改變了當時的文風。這位才子擅長各種文體,還開創了宋初的一代文風,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表現出不俗的成就。
  • 王維最著名的一首七律,幾乎可以和杜甫比肩,境界高遠
    論及唐詩中的七律,代表其最高水平的當屬杜甫;杜甫的七律,氣象深廣,境界開闊,乃七律中最上乘作品。杜甫七律的名句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等等,都是驚世駭俗、空前絕後的絕句。
  • 《慶餘年》範閒鬥詩,一首《登高》拔頭籌,杜甫這首七律有多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最近很火的那部電視劇《慶餘年》,其中有一個鬥詩的劇情,主角範閒以一首《登高》豔壓群芳,獲得滿堂喝彩,過後悄悄說,杜甫的這首七律可謂是古今七律第一,史上無人能及,那麼這首獲得後世極高讚譽的七律究竟說了什麼呢?
  • 唐代才子的一首七律,一個憂字貫穿全篇,頸聯更是千古名句
    雨是古詩詞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它可以表達一種希望和寄託,比如杜甫的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還有韓愈的經典,「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都抒發了詩人對美好的一種憧憬。下面介紹唐代才子的一首七律,一個憂字貫穿全篇,頸聯更是千古名句。長安雨夜唐代:薛逢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溼無聲。
  • 劉禹錫最著名的一首七律,不輸詩仙李白,比肩詩聖杜甫!
    劉禹錫的詩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些優秀詩作可和李白、杜甫相媲美,人稱「詩豪」。劉禹錫的文章也寫得十分好,著名的《陋室銘》即出自其手。劉禹錫擅長寫七律、七絕詩,曾寫過一首《西塞山懷古》的七律詩。此詩以其深沉的歷史感、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歷來受到詩家的高度好評。《西塞山懷古》全詩如下: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 司空曙水平高超的一首詩,鍊字講究,細膩傳神,頷聯更是千古名句
    下面介紹司空曙水平高超的一首詩,鍊字講究,細膩傳神,頷聯更是千古名句。雲陽館與韓紳宿別唐代:司空曙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這首詩描寫詩人與朋友多年後重逢,短暫相聚卻又要分別。首聯先回顧前次的分離,一別多年,山川阻隔,音信不通。司空曙生活的時代戰亂不息、諸侯割據,朋友間分別很久,一開始可能還有些記掛,但多年之後也就淡忘了。每個人都各自艱難地活著,人海茫茫,來去匆匆,很難猜測到另一個人的歸宿。
  • 李白見之斂手的《黃鶴樓》,與杜甫的《登高》,哪個居七律之首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小時候我們都學習過這首詩,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是唐朝的詩人崔顥寫的一首詩,千百年來被大家所傳頌,甚至於有人將這首詩評為七言律詩之首。當然也有爭議的聲音,有人說居七言律詩之首的是杜甫的《登高》。那麼這兩首詩到底哪首詩相對來說境界更高一點兒呢?《黃鶴樓》與《登高》哪首詩更好?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七律,足以比肩詩聖杜甫,是宋詩中的千古名篇!
    他的七律被視為古典詩歌中的巔峰之作。例如杜甫用七律寫的組詩《詠懷古蹟五首》《諸將五首》,《秋興八首》等,可以說都是古典詩歌中的登峰造極之作。他以律詩,特別是以七言律詩來寫組詩,極大地擴展了律詩的表現力,為古典詩歌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 陸遊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哲理深刻!
    無疑是陸遊,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平生作詩近萬首(乾隆作詩三四萬首,因水平實在有限,不在此列)。陸遊的詩歌,風格多樣,體裁廣泛,涉及面十分深廣。陸遊寫過一首《遊山西村》的七律,該詩可謂陸遊七律的最高峰,歷來廣為流傳。《遊山西村》全詩如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