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我家吃的卻是粽子,做法方式告訴你

2020-11-27 姬月大家

冬至這天,微博圈、朋友圈你會看到關於吃餃子或吃湯圓相關的風俗信息,在其當中,會發現一條很突出的朋友圈:關於冬至吃粽子的習俗。是的,家在廣西藤縣的我,冬至習俗吃的是粽子,而不是餃子與湯圓。而它的由來未聽到老人們的述說,仍待考究,但包粽手法和形狀與市面上普遍看到是不一樣的,所用到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一、浸泡糯米變成黃色且使更脆口的灰水材料,是由黃梔樹、黃豆樹、楓樹等樹枝組成,燒成灰後用熱水浸泡一段時間,過濾得出。

黃梔樹

二、採摘回來的粽子葉去掉頭尾部,洗乾淨放入熱水中直至完全變色撈出放水中浸泡,這個粽葉會有一股清香味道。

粽子葉

三、把竹子割成條形狀,放入熱水中直到變色後撈出,放入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使其更有韌性捆綁粽子不易斷裂。

竹子條

四、把炒香的花生去皮與芝麻敲碎後拌勻,五花肉切成條形,材料備好後就可以包粽子啦。

粽子包法:掌心上放上3張粽葉,放一層浸泡好的糯米後加層花生芝麻餡,加塊五花肉,用花生芝麻餡蓋住五花肉,用糯米把餡料覆蓋,加一片粽葉,用準備好的竹條捆綁上,一個傳統家鄉粽就此產生。

灰水大粽

你家鄉的冬至習俗又有何不同之處呢?歡迎各位留言述說。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南方人說我們冬至是吃湯圓的
    今天是冬至,朋友圈裡被北方朋友們的餃子刷屏了。但是很多南方的朋友提出了質疑「我們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啊!」冬至日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是南北方的習俗差異,但是其寓意都是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 冬至到了,為何北方吃餃子,南方卻吃湯圓呢?
    時值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同樣也是中國傳統的一個節氣,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我是北方人,從小長輩就告訴我,到了冬至這一天,一定要吃餃子,否則,冬天可能會凍掉耳朵。據說,北方人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其實起源於張仲景為驅寒所制的「嬌耳」。東漢末年,時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悲天憫人,常常為當地百姓除疾治病。有一年,當地突然瘟疫盛行,張仲景便在衙門口支上大鍋,舍藥救人,從此深受長沙百姓愛戴。
  • 各地冬至吃什麼 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吃什麼?除了南方的湯圓北方的餃子,其實冬至更適合吃這些!
    想必大家今天的手機日曆上都赫然寫著「冬至」這兩個字吧,是的,今天就是冬至,而小編還在苦逼上班!額,跑偏了,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 「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來歷與湯圓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還有我們的傳統諺語也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說法。民間甚至流傳「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那餃子又是怎麼來的呢?在冬至這天,張仲景帶著徒弟,把這種耳朵形狀的藥煮熟,送給凍傷了耳朵的鄉親們。鄉親們喝完之後全身都暖洋洋的,於是就問,這個湯叫什麼名字?他們回答說,這叫做「祛寒嬌耳湯」,裡面這個耳朵形狀的就叫做「嬌耳」,而且告訴鄉親們,喝了這個湯,他們的耳朵也會很快的好起來的。
  • 今日冬至,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在北方,冬至這天,老人們都有句俗語,那就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我們北方,每逢冬至,我們一早就起來忙活包餃子了,從調餡兒、擀皮兒再到包餃子,我們都是純手工的,再配上一碗餃子湯,為的就是讓家人吃得暖和一些。」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冬至當天,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
    冬至已到,關於吃什麼,南北方的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最大的一點就是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除此之外,在一些具體區域,會有當地自己的習俗。冬至吃水餃,防止凍耳朵,相信北方的很多朋友都聽過這句話,在北方,到了冬至這天,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至於吃了之後,能不能防止凍耳朵,這裡就不在過多深入探究,而餃子餡也是多種多種,常見的豬肉蘿蔔、豬肉大蔥、豬肉白菜等,還有牛肉餡、羊肉餡以及素餡的,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選擇。
  • 冬至這天到底吃什麼?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這個地方要吃狗肉
    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可見中國人對吃十分講究,每到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各個地方的吃法更是大有不同。南方和北方的冬至飲食習慣各不相同。南方人在這一天要吃湯圓,北方要吃餃子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風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北方食餃,南方食粑。
  • 冬至:吃湯圓?吃餃子?別糾結了,看看古人怎麼選
    「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作為一年中的小團圓日子,冬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那麼在這一天,究竟應該吃什麼慶祝呢?吃餃子?吃湯圓?還是……小孩子才急著做選擇,不妨先來看看古人的答案。湯圓「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湯圓的「圓」寓意「團圓」,「圓滿」,南方人冬至吃湯圓寄寓家庭團圓,闔家歡樂的心願。此外,南方盛行「吃過冬節圓,就算大一年」的說法,因此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廣為流傳。
  • 冬至習俗不能少,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習俗?
    冬至這天吃餛飩,最廣為人知的含義是為了祭祀祖先,不過這裡還有個故事:傳說在漢朝時,北方有一些匈奴就像強盜一樣,經常侵犯邊疆,傷害那裡的百姓,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希望能早日把他們消滅,過上平安的生活,於是就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的諧音,稱作「餛飩」,煮熟吃掉,因為最初製成餛飩就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每年到了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一碗餛飩吃
  • 冬至節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與眾不同的浙江人吃什麼呢?
    眾所周知,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不過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既然堪比過年,那肯定少不了美食,很多外國人經常說,中國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節日,就是為「吃」找個正當的理由罷了,在中國的冬至節那天,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南方人則喜歡吃湯圓,那麼在浙江省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蘇州人的冬至大於年?
    冬至的前一天,辦公室的好幾個同事像過年一樣早早的下了班,外地的夥伴就不理解了,為什麼蘇州人說冬至大於年,可是在日曆上明明他們早一天過冬至呢,小夥伴說這是冬至夜,家裡已經準備好了羊糕、滷味、冬釀酒,還有各種口味的湯圓,芝麻餡兒、流沙餡兒、還有肉餡兒的,北方的寶寶驚呆了,擦了一下口水想想還是吃餃子比較好
  • 冬至話習俗 南方祭祖北方吃餃子
    中國天氣網訊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又存在差異,比如在我國南方地區有祭祖的習俗,北方地區則有吃餃子的習俗。具體習俗有哪些,一起繼續往下看。1、南方地區偏愛糯米製品。
  • 冬至北方人吃餃子,為什麼南方人吃湯圓
    冬至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每年這時候都會吃餃子,北方天寒地凍,傳說不會凍壞耳朵。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的時候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天氣是非常的寒冷,再回鄉的途中遇到不少衣衫襤褸的百姓,耳朵都被凍爛了,心聲憐憫,於是就讓弟子找一個地方紮起了大棚,用一些可以驅寒的藥材和食物用麵粉和成麵團包成了像耳朵一樣的形狀,最後煮熟分給了百姓吃。大部分百姓因為吃了這個驅寒的餃子形狀的麵食耳朵都好了,於是後來就把這個習慣和對張仲景的感恩每年冬至都會包一些這種麵食來吃。
  • 明日冬至北方吃餃子 南方吃湯圓 多吃這樣的湯圓 全身暖乎乎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冬至這一天除了要慶賀祭天祭祖外,南方地區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南方冬至有人吃餃子,有人吃湯圓,更多人卻在吃「它」,軟糯鮮美
    導讀:南方冬至有人吃餃子,有人吃湯圓,更多人卻在吃「它」,軟糯鮮美。冬至到了,不管是生活在南方,還是北方,都在這天做著符合他們當地習俗的美食,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每年的冬至都是吃著軟糯鮮美的冬至粿長大的。
  • 冬至到底該吃餃子還是湯圓
    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北方提到冬至總是少不了這道美食。那麼就有朋友要問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關於冬至吃餃子呀,還有一個小故事。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傳說,張仲景告老還鄉的那年冬天,南陽大雪紛飛,白河邊上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衣不遮體,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命人在南陽東關架鍋,將祛寒的食材與藥材在鍋裡煮熬,撈出來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下鍋煮熟後,施捨給乞藥的病人。這就成了餃子的來歷,而那一天,恰好是冬至。
  • 今日冬至:告訴孩子,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和餃子?
    不止神草三七居深山,還有百味珍饈等你嘗!關注「文山百味」看文山民族風情,品文山百味珍饈大家好,我是過日子從不記日期的文小七,冬天都到了,深圳還和春天一樣暖和。要不是看到朋友圈有人吃湯圓,我都不知道今天是冬至了。家裡剛好剩下點糯米麵,臨時興起,要做一回有餡的湯圓,要不然都對不起揮霍掉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