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0天馬上就要到冬至了。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冬季有兩個節氣是很重要的,一是立冬,二是冬至。許多朋友會將冬至和立冬兩個節氣搞混,一般立冬是在11月,冬至是在12月。」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北方提到冬至總是少不了這道美食。那麼就有朋友要問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關於冬至吃餃子呀,還有一個小故事。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傳說,張仲景告老還鄉的那年冬天,南陽大雪紛飛,白河邊上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衣不遮體,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命人在南陽東關架鍋,將祛寒的食材與藥材在鍋裡煮熬,撈出來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下鍋煮熟後,施捨給乞藥的病人。這就成了餃子的來歷,而那一天,恰好是冬至。後來每到冬至這天,人們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包餃子吃。人們說是吃了冬至的餃子就不會凍耳朵了。
餃子
冬至不光吃餃子。在我國南方冬至還吃湯圓。相傳古代在南方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時至今日,冬至吃圓子寓意團圓、祈禱平安,逐漸演化成「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無論工作多忙碌回家的路多擁堵都要與家人享受豐盛晚宴暢敘天倫之樂所以,冬至回家團聚變成一個幸福的習俗團聚既溫暖陪伴既幸福還是古語說的好啊!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與至愛的人靜靜相守,與家人靜靜相伴,一起吃個湯圓或者餃子,感受蔓延的溫暖,守候一生的吉祥幸福。在外的遊子,也一定記得電話回家,一聲問候,一句祝福,讓遠方牽掛的心感受到你的關切和了解你的近況。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改變,家人愛你的心,永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