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底該吃餃子還是湯圓

2020-12-17 溫柔派大星

再過20天馬上就要到冬至了。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冬季有兩個節氣是很重要的,一是立冬,二是冬至。許多朋友會將冬至和立冬兩個節氣搞混,一般立冬是在11月,冬至是在12月。」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北方提到冬至總是少不了這道美食。那麼就有朋友要問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關於冬至吃餃子呀,還有一個小故事。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傳說,張仲景告老還鄉的那年冬天,南陽大雪紛飛,白河邊上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衣不遮體,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命人在南陽東關架鍋,將祛寒的食材與藥材在鍋裡煮熬,撈出來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下鍋煮熟後,施捨給乞藥的病人。這就成了餃子的來歷,而那一天,恰好是冬至。後來每到冬至這天,人們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包餃子吃。人們說是吃了冬至的餃子就不會凍耳朵了。

餃子

冬至不光吃餃子。在我國南方冬至還吃湯圓。相傳古代在南方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時至今日,冬至吃圓子寓意團圓、祈禱平安,逐漸演化成「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無論工作多忙碌回家的路多擁堵都要與家人享受豐盛晚宴暢敘天倫之樂所以,冬至回家團聚變成一個幸福的習俗團聚既溫暖陪伴既幸福還是古語說的好啊!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與至愛的人靜靜相守,與家人靜靜相伴,一起吃個湯圓或者餃子,感受蔓延的溫暖,守候一生的吉祥幸福。在外的遊子,也一定記得電話回家,一聲問候,一句祝福,讓遠方牽掛的心感受到你的關切和了解你的近況。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改變,家人愛你的心,永不變!

相關焦點

  •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時間:2019-12-21 18: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 每年的冬至,我國南北方的朋友都會為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開始據理力爭,其實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習俗,冬至吃什麼?大家不一定非要爭一個 的答案,下面惠農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和感受下南北方地區的     原標題: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蘇州人的冬至大於年?
    冬至的前一天,辦公室的好幾個同事像過年一樣早早的下了班,外地的夥伴就不理解了,為什麼蘇州人說冬至大於年,可是在日曆上明明他們早一天過冬至呢,小夥伴說這是冬至夜,家裡已經準備好了羊糕、滷味、冬釀酒,還有各種口味的湯圓,芝麻餡兒、流沙餡兒、還有肉餡兒的,北方的寶寶驚呆了,擦了一下口水想想還是吃餃子比較好
  • 臨沂人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一個新的問題出現
    臨沂人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一個新的問題出現時間:2018-12-23 10:20   來源: 今日臨沂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臨沂人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一個新的問題出現 2018年12月22號這天是冬至,不少臨沂市民也開始嚷嚷著吃餃子了。但有一部分的臨沂市民卻選擇吃湯圓。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今日冬至,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12月22日,農曆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冬至,不僅代表著一個節令,它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說起冬至,在我們老百姓心中,終究逃不過一個「吃」字。在北方,冬至這天,老人們都有句俗語,那就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在我們北方,每逢冬至,我們一早就起來忙活包餃子了,從調餡兒、擀皮兒再到包餃子,我們都是純手工的,再配上一碗餃子湯,為的就是讓家人吃得暖和一些。」
  •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一張圖神終結!
    廣東人向來都說,冬至大過年 每到節假日,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在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 在江南,冬至湯糰又叫「冬至團
  • 冬至還沒到,南北方人又吵起來了!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南北方每年都會因為一些飲食的分歧而引發爭論,到了冬至時節,吃湯圓的南方人和吃餃子的北方人就會開槓了!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南方人說「冬至是媽媽口中吃了湯圓又長一歲的甜蜜」。但無論吃餃子還湯圓,都是以食物來都是用來象徵團圓周,一家人在一起共享此時。  南方人冬至除了湯圓還吃什麼?  南方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南方地區民諺云:「冬節大如年」、與過年一樣,冬至也是個團圓的日子。
  • 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誰才是冬至真正的正統?
    即使在明朝人已經分得清,餛飩,餃子,扁食,湯圓四種食物的情況下,你很難說一個讀書人說的餛飩到底是什麼,無法確定這裡是不是套用古稱來當做一個泛指。餃子和餛飩於古人應該是不分家的,《顏氏家訓》說天下通食,形如偃月的餛飩很多人認為可能就是餃子,但是今天沙縣扁食其實也是類似的形狀。唐朝人有了比較明確的角子,也就是餃子的概念。
  • 冬至是該吃餃子還是吃湯圓?這些故事你可能都不知道
    其後冬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有很多傳統的習俗,像是吃餃子、吃湯圓等等。其實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背後都有著有趣的故事,且聽我向大家分享。人們吃下去後,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也得到了好轉。此後,「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嬌耳」也演變成我們常吃的餃子。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至今仍有「冬至不吃餃子小心凍掉耳朵」的說法。
  • 冬至|南湯圓北餃子,是誰先成為的冬至代表,古代人在這天吃什麼
    就像端午節的粽子是鹹是甜、洗澡該不該用澡巾一樣,冬至這一天,應該吃餃子還是湯圓,也在網絡上掀起了南北派誰才是正統之爭。北方因天氣寒冷,從冬至開始,進去「數九」,所謂數九寒冬。北方民間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叫「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這天,全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聊著天,一邊和面、擀皮、剁餡。
  •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
    每年一到冬至就不免讓人想到「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話,其實不管凍不凍耳朵,就衝著這欲罷不能的人間美味,冬至這天怎麼著也得吃頓熱騰騰的餃子。且不論如今有關冬至的傳統習俗還剩下多少、記得多少,這吃餃子絕對是冬至日裡最無法撼動的節日儀式感。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哪個最正宗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是中國24節氣之一,也是中國農曆中最重要的節氣,而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很多地區人們把冬至叫做冬節。那麼每年冬至是吃什麼食物最好呢?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他們喜歡吃的食物也不相同,下面小編就會專門為大家介紹這個問題。
  • 過年到底該吃湯圓還是吃餃子?
    南方和北方生活習慣的差異讓過年到底吃餃子還是吃湯圓爭論不休,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個習慣而已,沒有太多的講究,吃什麼根據自己的習俗和意願來就是,吃餃子香在自己心裡,吃湯圓也美在自己心裡,別人也體會不到。然後初一一大早還要繼續吃餃子,初五是破五要吃餃子,出正月了要吃餃子,反正大事小情都應該用一頓餃子來紀念一下,不然總覺得缺點什麼似的。但是,我們過正月十五元宵節卻真要踏踏實實吃一次元宵(湯圓),我的印象裡一年好像就正月十五才是正兒八經吃元宵的日子,其它時間吃的話那不是節日的需要,屬於「加餐」。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
  • 今日冬至|你家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節氣。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呈現晝最短夜最長的現象,冬天的進程也走過了一半。由於地域差別的不同,我國南方人冬至佳節是以各式各餡的湯圓為主,而北方則是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餛飩或餃子。北方人說:「冬至不吃餃子就要長凍瘡!」南方人說:「冬至吃湯圓,就長一歲;不吃,長兩歲!」
  • 「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來歷與湯圓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還有我們的傳統諺語也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說法。民間甚至流傳「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那餃子又是怎麼來的呢?之後每年的冬至,鄉親們也學著做各種餡的「嬌耳」,並把他們叫做「餃子」。漸漸地便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了。那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大概從明清時期開始,南方人在冬至吃湯圓的習俗便固定了下來,在冬至這天,人們會用糯米粉和面,包上豆沙等餡料搓成丸子狀。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在我國北方,每年冬至這一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冬至吃餃子主要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餃子作為麵食,有饅頭、烙餅、麵條所不能比擬的優勢,那就是食物種類齊全,兼具穀類、蔬菜類、動物性食物(肉、蝦、蛋)、油脂類。吃一頓餃子,至少能攝入4種食物,更符合食物多樣化、平衡膳食的原則。
  • 冬至這一天,除了餃子湯圓,還會吃什麼呢
    今天冬至,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夜最長的一天。許多人都在說,希望這長長的夜,可以長到足以讓人忘記2019年所有的糟糕。當然,最讓人關心的,還是吃什麼的問題!那麼到底,冬至吃什麼呢?餃子,還是湯圓?或者說,還有其他東西?
  • 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我們的的答案是……
    在中國,自古就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有許多講究的「儀式」:在北方,冬至要吃餃子,寓意"新舊交替、更歲交子"。全家人攢火圍爐,夾起熱氣騰騰的餃子,肉餡鮮嫩多汁,從舌尖沁入到心房,暖意瞬間直達心底。
  • 冬至你是吃餃子還是湯圓?這些地方過冬至花樣更多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已至春欲來,新年餃好運,願好運跟陽光一樣越來越長。在每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節日到來,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慶祝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個地方的冬至習俗吧!在泉州這個地方,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