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夜最長的一天。許多人都在說,希望這長長的夜,可以長到足以讓人忘記2019年所有的糟糕。
當然,最讓人關心的,還是吃什麼的問題!那麼到底,冬至吃什麼呢?餃子,還是湯圓?或者說,還有其他東西?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亞歲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二日。在古代,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後的天氣。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的意思則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陰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陰天,甚至下雪。
冬至這天,在北方,是要吃餃子的。
北方有句諺語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溫度較低。所需消耗的能量自然也就多了。
而餃子,除了能提供麵食所帶來的能量之外,還可以提供其他的營養成分。所以便也就有了冬至這天吃水餃的習俗。
當然,也不僅僅是如此,冬至吃水餃也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留下的!
那麼在南方,便也就是要吃湯圓了!
因為湯圓以米麵製成,吃湯圓意味著又年長一歲。不僅如此,湯圓還象徵著合家團聚,團團圓圓。
當然,除此之外,在有些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
比如在浙江嘉興,便是要吃桂圓燒蛋。因為啊,冬至夜晚比較長,而桂圓又有暖身滋補的效果,雞蛋這可以飽腹。所以這個習俗也一直留到今天。
再比如大多數廣東人的餐桌上會出現燒臘。全家在祭祖之餘,會準備一些臘肉臘腸吃,以祈求來年鴻運當頭。
還有臺灣千層糕;閩南人的閩南薑母鴨,江西麻餈……
總之,好像在不同的地方,對冬至有著不一樣的習俗,自然,也有不一樣的吃法!
所以,這個冬至,你吃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