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已至春欲來,新年餃好運,願好運跟陽光一樣越來越長。在每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節日到來,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慶祝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個地方的冬至習俗吧!
在泉州這個地方,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冬至的清晨,人們往往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不僅如此,在古代,人們會擇一九日,與九人飲酒相約,因為酒」與「九」諧音想同,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吃東西也有一定的講究哦,一般一年有兩次都要吃丸子,元宵吃的是上元丸,冬至吃「冬節丸」,寓意著頭尾都圓滿,一年到頭順順利利,團圓美滿!
冬至這一天,北方吃水餃,南方吃湯圓,不過現在南方人也會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呢?那是因為古時候的醫聖張仲景把防治凍寒的藥材包在餃子裡,這樣也就不會擔心寒冷了,到後來,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了。
那南方人冬至吃湯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在南方,人們會用糯米粉搓成麵團,包上各種餡料,有鹹的也有甜的,揉成一顆顆的湯圓。吃下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再喝上一口隨鍋煮出的甜湯,那可以說是人間美味了。「圓」字意味著團圓、圓滿,在冬至吃湯圓也是希望庭的和諧團圓,同時也寄予對幸福的期盼。
冬至不僅有吃餃子和湯圓的習俗,有些地方還流行吃羊肉和火鍋哦。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是一年之中黑夜最長的一天,在這一天我們怎麼能不好好吃一頓來表示慶祝呢?而且從明天起,白晝就要變長了,所以好好吃一頓吧。夜晚那麼長,不吃頓好的,怎麼能熬到天亮呢,未曾看過世界的千姿百態,我們又如何懂得團圓的百般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