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你是吃餃子還是湯圓?這些地方過冬至花樣更多

2020-12-04 小辣椒帶你看世界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已至春欲來,新年餃好運,願好運跟陽光一樣越來越長。在每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節日到來,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慶祝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個地方的冬至習俗吧!

在泉州這個地方,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冬至的清晨,人們往往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不僅如此,在古代,人們會擇一九日,與九人飲酒相約,因為酒」與「九」諧音想同,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吃東西也有一定的講究哦,一般一年有兩次都要吃丸子,元宵吃的是上元丸,冬至吃「冬節丸」,寓意著頭尾都圓滿,一年到頭順順利利,團圓美滿!

冬至這一天,北方吃水餃,南方吃湯圓,不過現在南方人也會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呢?那是因為古時候的醫聖張仲景把防治凍寒的藥材包在餃子裡,這樣也就不會擔心寒冷了,到後來,也就形成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了。

那南方人冬至吃湯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在南方,人們會用糯米粉搓成麵團,包上各種餡料,有鹹的也有甜的,揉成一顆顆的湯圓。吃下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再喝上一口隨鍋煮出的甜湯,那可以說是人間美味了。「圓」字意味著團圓、圓滿,在冬至吃湯圓也是希望庭的和諧團圓,同時也寄予對幸福的期盼。

冬至不僅有吃餃子和湯圓的習俗,有些地方還流行吃羊肉和火鍋哦。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是一年之中黑夜最長的一天,在這一天我們怎麼能不好好吃一頓來表示慶祝呢?而且從明天起,白晝就要變長了,所以好好吃一頓吧。夜晚那麼長,不吃頓好的,怎麼能熬到天亮呢,未曾看過世界的千姿百態,我們又如何懂得團圓的百般滋味呢!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12月22日,農曆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冬至,不僅代表著一個節令,它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說起冬至,在我們老百姓心中,終究逃不過一個「吃」字。病人吃下嬌耳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爛耳朵的病症也就好了。次日,人們慶祝新年,同時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做成食物,稱之為「餃耳」或「餃子」。此後,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形成了。「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啥,總感覺吃完餃子後身體真的會變暖和,夾起一隻熱乎乎的水餃,蘸點醋,再來瓣蒜,從裡到外就都妥妥貼貼的了。」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蘇州人的冬至大於年?
    冬至的前一天,辦公室的好幾個同事像過年一樣早早的下了班,外地的夥伴就不理解了,為什麼蘇州人說冬至大於年,可是在日曆上明明他們早一天過冬至呢,小夥伴說這是冬至夜,家裡已經準備好了羊糕、滷味、冬釀酒,還有各種口味的湯圓,芝麻餡兒、流沙餡兒、還有肉餡兒的,北方的寶寶驚呆了,擦了一下口水想想還是吃餃子比較好
  • 冬至到底該吃餃子還是湯圓
    再過20天馬上就要到冬至了。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冬季有兩個節氣是很重要的,一是立冬,二是冬至。那麼就有朋友要問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關於冬至吃餃子呀,還有一個小故事。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藥而流傳下來的。傳說,張仲景告老還鄉的那年冬天,南陽大雪紛飛,白河邊上許多無家可歸的人衣不遮體,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命人在南陽東關架鍋,將祛寒的食材與藥材在鍋裡煮熬,撈出來切碎。再用麵皮包成耳朵狀,下鍋煮熟後,施捨給乞藥的病人。這就成了餃子的來歷,而那一天,恰好是冬至。
  • 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誰才是冬至真正的正統?
    《酌中志》談及冬至日,提到明宮中此日要吃,醃製的豬蹄尾,鵝脆掌,羊肉包,扁肉,餛飩,尤其是特別重視冬筍,不惜高價購買。而這些吃食,尤其是冬筍就是取陽生之意。那麼什麼是陽生呢,不妨先說說冬至的另一個標準活動,九九消寒圖。從這天開始上至帝後,下至大觀園的主子丫鬟們,人人都開始填九九消寒圖。消寒圖的式樣眾多,有書畫等不同,很多地方是用九瓣梅花,每天一瓣,待塗滿九朵,就是春暖花開之日。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哪個最正宗
    1、餃子  餃子是最適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地區,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餃子是中國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著吃,也可以蒸著吃,人們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區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
  • 今天冬至,你是要這碗餃子還是這些湯圓……
    今天冬至,寒虐似虎,在這個寒冷的日子,無論大家在哪裡,一定要吃頓好的犒勞自己。大家都說「南湯圓,北餃子」,意思是在冬至這天,北方人會吃餃子,而南方地區則是湯圓那麼今天,你是選擇餃子還是湯圓呢?由於地方習俗的不同,在北方有話說,「平安包皮如意餡,冰天雪地不覺寒」。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餃子,驅除寒意,同時也是紀念「醫聖」張仲景。而在南方,大家會吃湯圓,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圓」寓意「團圓,圓滿」。
  • 只知道冬至吃餃子湯圓,你知道這些美食嗎
    >南方吃湯圓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冬至只吃餃子和湯圓嗎?冬至這天的口福遠不止這些接下來請看這些地方人的表演嘉興土生土長的人,大多選擇吃桂圓燒蛋過冬至夜,聽當地的老人說,不吃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被餓醒。
  • 冬至還沒到,南北方人又吵起來了!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很多地方過冬至比過年還要隆重,從南到北,作為第22個出場的節氣——冬至是這一年即將收尾的最莊重的節氣。  南北方每年都會因為一些飲食的分歧而引發爭論,到了冬至時節,吃湯圓的南方人和吃餃子的北方人就會開槓了!
  •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時間:2019-12-21 18: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南北方各地冬至習俗匯總 每年的冬至,我國南北方的朋友都會為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開始據理力爭,其實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習俗,冬至吃什麼?大家不一定非要爭一個 的答案,下面惠農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和感受下南北方地區的     原標題: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作為農耕社會節氣中的重要一員,從古至今都深受百姓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具有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我國的冬至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異。由於不同地區製作食物的原料和方法不盡相同, 以及風俗習慣和飲食喜好的差異, 因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北方—水餃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每個地方的習俗都是不同的,你家冬至吃餃子還是其他的囊?
    本文由《吃瓜神探》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轉載,侵權必究!   冬至這天,每個人家鄉的習俗都是不同的,你家冬至吃什麼呢?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臨沂人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一個新的問題出現
    臨沂人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一個新的問題出現時間:2018-12-23 10:20   來源: 今日臨沂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臨沂人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一個新的問題出現 2018年12月22號這天是冬至,不少臨沂市民也開始嚷嚷著吃餃子了。但有一部分的臨沂市民卻選擇吃湯圓。
  • 冬至吃餃子?南方人說我們冬至是吃湯圓的
    今天是冬至,朋友圈裡被北方朋友們的餃子刷屏了。但是很多南方的朋友提出了質疑「我們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啊!」冬至日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這是南北方的習俗差異,但是其寓意都是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 上海習俗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今日,冬至。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既然是節,就和吃有關係。民以食為天嘛,為了吃,幾千年來演繹出很多悲壯、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一夫振臂,萬人揭竿響應,可以改朝換代。
  • 冬至是該吃餃子還是吃湯圓?這些故事你可能都不知道
    今天是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漢書》中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意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值得大家慶賀的吉日。其後冬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有很多傳統的習俗,像是吃餃子、吃湯圓等等。其實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背後都有著有趣的故事,且聽我向大家分享。
  • 冬至到底是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又叫大冬、正冬。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者「小冬」,冬至節比夏至節的歷史更為悠久,周、秦時期都曾以冬至為歲首,就是新年的開始,這也是民間至今仍把冬至節視為「過年」、「過小年」的歷史原因。每年一到冬至就不免讓人想到「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話,其實不管凍不凍耳朵,就衝著這欲罷不能的人間美味,冬至這天怎麼著也得吃頓熱騰騰的餃子。且不論如今有關冬至的傳統習俗還剩下多少、記得多少,這吃餃子絕對是冬至日裡最無法撼動的節日儀式感。
  •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一張圖神終結!
    冬至來啦!爸媽喊你回家吃飯啦! 廣東人向來都說,冬至大過年 每到節假日,到底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 上海習俗|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有人推銷圓子,有人推銷餃子,都借著冬至的名頭做起了生意。生意經是五花八門的,你信就買。時間一長,居然,有個別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也起勁地在圈子裡曬起餃子的照片。更有趣的是,家門口開的某餃子店,到了冬至這天,排起長長的隊伍,馬路上,寒冷的空氣裡瀰漫著一股股韭菜味……仿佛,上海人到了冬至,一律吃餃子。於是,有人在圈裡貼出帖子:冬至,上海人應該吃圓子。馬上有人跟帖:應該吃餃子。那上海人,冬至究竟吃圓子還是餃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