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時報記者 李才武
貴州赫章是時代楷模文朝榮的故鄉,以「苦甲天下」而聞名於世。1985年5月29日,新華社記者劉子富因一次探索之旅,闖進了赫章縣海雀村。而這一闖,為海雀、為赫章、為畢節帶來了改革、發展與希望。「當時,海雀村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死氣沉沉。」劉子富回憶說。「我在村裡連續走訪了2個組11戶人家,家家戶戶缺糧斷炊。揭開飯甑一看,一塊塊木板已經開裂發黴了!」他走進苗族大娘安美珍家裡,老人的模樣十分怕人:「三根筋挑著一個腦袋,似乎風大點就會把她會吹倒。」她家4口人,丈夫、兩個兒子和她,窮得只有3個碗,全家終年不見油腥,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已經斷糧5天……1988年,由海雀村而來,中國貴州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成立。幾十年來,在各級各部門和各民主黨派中央的大力幫助與支持下,赫章縣發揮畢節試驗區精神,克難攻堅,戰貧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成功打造世界唯一的雲上花海以來,正在大力發展以歷史文化興縣的赫章,愈加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1988年以來,作為畢節試驗區發祥地,赫章縣構築了以文朝榮精神為代表的赫章精神。目前,赫章正在舉全縣之力,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向」擺脫貧困的最後一公裡衝刺」。如何在構建了精神高地之後,再構建文化智慧的高地?任誰也想不到,在我國歷史上,赫章作為彝語記載的「柯洛倮姆」,西南地區的中央大城,曾是深重影響到西漢王朝開闢南方古絲綢之路,漢武盛世宏篇謀定之後決定夜郎命運的轉折之城,在西南絲綢之路上西漢王朝特意開置的經濟特區。「柯洛倮姆」富甲天下。漢唐盛世後隨著絲路沒落。昔日富甲天下的「柯洛倮姆」也沒落了,夜郎故裡赫章也成為中國南方「苦甲天下」的地方。
歷史煙雲變幻。夜郎故裡從昔日「富甲天下」到畢節試驗區成立之前「苦甲天下」。在發生巨大變化的基礎上,新時代的赫章也正處在一個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當前,國家正在實施「一帶一路」偉大戰略,赫章縣應如何融入民族復興的新絲路戰略,重振夜郎故裡雄風?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後,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贏政陸續滅掉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鹹陽。
中國經歷春秋戰國時期,從奴隸制國家,過渡到封建專制國家。經過長期的戰爭,國力很是薄弱。秦王贏政稱帝後,秦始皇發動戰爭,擴大了秦朝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始皇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但由於焚書坑儒,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大興土木,修築阿房宮和驪山陵墓,以及長城,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破壞了正常的農業生產。繁重的賦稅和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酷的刑法給人民帶來了無比的痛苦和極大的災難。
秦朝統一後,秦始皇派將軍蒙恬北伐匈奴,並修築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長城。匈奴,是威脅秦的最強力對手。
可樂彝族苗族鄉老百姓家攝到的秦磚。劉廣軍攝
秦暴政。漢滅秦後,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到了漢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漢武帝將地方的鹽鐵經營權、鑄幣權,收歸中央;中央統一鑄造發行五銖錢,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實現了經濟上的大一統。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想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擊控制著西域的大部分地區的匈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沒有達到,但增進了對西域的大部分地區的了解,探明了路線。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到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匈奴各國擺脫了匈奴的統治,9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增進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這次出使西域受到了各國的歡迎,中原的絲綢、瓷器等物品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馬、香料及水果等特產傳到了中原,西域各國紛紛譴使來漢,開始了廣泛交流。漢武帝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在可樂彝族苗族鄉,秦磚,是一道歷史遺留得風景。劉廣軍攝
應該看到的是,漢高祖時百廢待興,經濟上無明顯起色,駕崩後惠帝即位,但是呂后專權,惠帝實際是傀儡,等文帝即位後崇尚節儉,開始休養生息,之後是景帝,即所謂的「文景之治」。漢武帝時開始大規模的和匈奴開戰,文景之治幾十年積攢的財富在漢武帝朝全都打光,所以到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對於西漢王朝來說,和西域做生意,是天大的事。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進攻匈奴,取得勝利。但之前後,漢武政權一直想做的事,是要改變北有匈奴虎視眈眈,南有南越伺機而動這個局面。
秦磚。劉廣軍攝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使者唐蒙出使南越。在南越王的招待宴席上,唐蒙吃到了一種名為「枸醬」的小吃,頗為好奇。唐蒙對於蜀地的物產能夠跨越重重山水運到南越之地感到不解,便特地向南越王詢問貨物運輸的路線,南越王告訴唐蒙:「道西北戕牁(今北盤江),戕牁廣數裡,出番禺城下」。唐蒙回到長安以後就急忙向漢武帝報告了他的「新發現」,同時建議漢武帝發兵攻打南越,唐蒙設計的行軍路線就是由巴蜀進入戕牁江畔的夜郎地區,然後沿戕牁江南下,打南越一個措手不及。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拜唐蒙為中郎將,出使夜郎。唐蒙智取夜郎,在夜郎設置郡縣,唐蒙親自鎮守柯洛倮姆。後漢武帝借夜郎之兵,徵服南越(囊括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越南北部在內。)這樣,從長安(今西安)開始,經川蜀地之成都、重慶,到今貴州境橫江河谷地帶的可樂,再沿昆明到大理。西漢王朝開闢出了早於北方絲綢之路200多年的西南絲綢之路。而沿彝族古文獻所指勒姑倮姆(成都)、儲奇倮姆(重慶)、柯洛倮姆(今貴州省赫章縣可樂彝族苗族鄉)勒波倮姆(昆明),這幾大倮姆中,柯洛倮姆被稱作中央大城,是當時幾大倮姆中最大的倮姆(彝語所稱大城市)。
赫章可樂考古出土文物。摘自網絡
公元前135年,夜郎君長多同接受封侯,稱「夜郎侯」。積極配合西漢中央政府修建國道(五尺道)——蜀身毒道,使夜郎成為中國西南大通道。多同接受封侯後,夜郎故地與西漢政權完全融合,經歷一個較長時期,公元前111年,多同應詔赴長安,接受封王,稱「夜郎王」。公元前111年,西漢完全平定夜郎後,發兵徵服南越。西漢武帝年間,以夜郎王多同為代表的各部族首領,在「大一統」精神的感召下,順應歷史潮流,向化從風,歸服中央王朝;嗣後,多同又應詔親赴長安,接受漢武帝敕封、授印,使夜郎這塊蠻荒、僻遠之地,走上了與主流文化會合的道路,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裡,發展了夜郎文化。西漢王朝開闢西南絲綢之路,唐蒙的智慧、多同的明智,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執政時期,漢武帝兵不血刃收服夜郎,一棋定乾坤,夜郎「柯洛倮姆」成為轉折之城我國歷史上出現了最早的西南絲綢之路。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看到了對外貿易的前景。漢武帝在北有匈奴虎視眈眈,南有南越伺機而動,且多年爭戰國力大耗這樣一個國情下,採用先打匈奴,後擊南越的戰略,出奇不意智取夜郎,立穩腳跟後,兵出夜郎,徵服南越,從而既達到開疆拓土,廣開貿易源流的目的,使西漢武時期,達到漢武盛世的景況。可以這樣說,漢武帝在夜郎問題的處理上,是深謀遠慮的,漢武帝採用了攻心為上的策略,給夜郎候多同以厚待,設置柯洛倮姆,其時的漢陽縣,可以看作是當時西漢王朝在夜郎設置的經濟特區。這是我國歷史上運用文化智慧的一個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