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由於開業不久,在選書方面還是缺乏特色,不夠精細。書店的內核畢竟是書,也是書店品牌建立中最值得關注的因素,也非朝夕之功。
當當網「幹掉」了很多實體書店後,現在自己開起了實體書店。去年噹噹就放出消息說三年之內要在全國開1000家實體書店,如今終於看到了噹噹實體書店的真面目:噹噹梅溪書店。這家書店位於長沙西郊的商業區,於9月3日正式營業。不過據說這並不是噹噹的第一家實體書店,但卻是他們強力主推的。
開業那天的盛況是這樣的:
暢銷書作家大冰的讀者見面會爆滿:
入場時排隊排成這樣:
據噹噹官方的數據,開業當天截至21:00,噹噹梅溪書店累計客流26999人次,圖書營業額20.56萬元,銷售10373冊。而且開業前幾天的營業額都有20多萬。
這家書店除了有「噹噹實體書店」這個看點之外,還是24小時營業,並且圖書與當當網同價。最後這一點似乎可以終結那個「在書店看書,在網上下單」的陋習。不過對於常買書的小夥伴來說,當當網的圖書價格卻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往往最愛在某個「200-80」、「300-100」的活動當天湊單買書。噹噹目前已銷售20億冊圖書,促銷打折肯定激發了不小的購買力。
不過這些都不是促使我想去這家書店看看的因素,吸引我的是,噹噹官方微博發表的頭條文章,說到他們打破了傳統的圖書分類,將圖書分為妹陀、滿哥、歡喜、樂活、異想、主義、發現、他鄉、歲月、浪潮、匠心、傳家、人間、大師14個創新維度。「打破傳統圖書分類!」這膽量可不小,看看這14個「詩和遠方」一般的用詞,就深感槽點滿滿啊!
於是乎真是千裡迢迢來到長沙。結果一進書店不一會兒就蒙圈了,這圖書分類不是挺正常的嘛,如下圖:
兜兜轉轉了一圈,都沒發現那創新的圖書分類,正準備問問營業員,結果終於在偶然一抬頭的剎那間看到了「妹陀」和「滿哥」以及其他的「小夥伴們」:
真的是要努力才能看到呢,看看我偷拍的妹子和這個書架的比例:
這張照片雖然是豎拍的,但那幾個關鍵詞還是留在了照片之外。再來看看什麼樣的圖書能配上這些「大詞」。為了方便展示,我把「大詞」和相應的圖書放在同一張圖片裡了:
這裡的「人間」據說是「閱世間,嘆人生」的意思。把吳曉波的《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和錢穆的《人生十論》放在一起還蠻有意思的,要是兩本書一起讀,肯定能達到「閱世間,嘆人生」的效果,「滄海桑田啊!」
「大師」、「大家」、「名師」、「名家」,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在這裡就不評價了。
「傳家」這裡的註解是:「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便是讀書」。這句話本是中國出版家張元濟晚年所寫的對聯,不過這裡把「還」改成了「便」,似乎增加了讀書這件事的「在場性」,抑或只是抄錯了?
「浪潮」這裡的注釋是:「無引領,不跟隨」。擺放的一看就是經濟、社會類的圖書,用「浪潮」這個詞來形容還挺貼切的。但是「無引領,不跟隨」又透著一股文藝青年的傲嬌勁兒,誰知道要表達什麼呢?所以說這種花哨的圖書分類多半是設計者玩得比較開心,受眾卻很難領略其中的用意。展示賣弄的意義更多一些。
噹噹這家書店還有一大特色是根據當當網湖南地區的大數據來推薦圖書。噹噹大數據顯示,「長沙人民偏愛政治和軍事類圖書,而休閒愛好、運動體育類圖書相對閱讀少。」下圖是書店內湖南地區閱讀大數據的排行榜,但是因為開業前幾天生意太火爆,所以導致這個書架幾乎空了。
我個人很反感「大數據選書」這種做法。為什麼「其他湖南人讀什麼,我這個湖南人就讀什麼,」這毫無道理嘛。地域性的大數據對賣家是有用的,但是要把這個概念試圖輸出給讀者,就有點可笑了。但是普通讀者經受不住「同儕壓力」,不知道要讀什麼的時候,還是會跟隨所謂的「大數據榜單」。這家書店一進門可以看到的推薦書是這樣的:
尤其是上面兩本書在這一年中的各大網站、書店出鏡率太高了,已經令人有些「作嘔」。堆在角落裡還沒上架的也是這一類別的「網紅」圖書:
如果都按照大數據讀書,那最終就是這樣的結果:閱讀的單一化和同質化。不過這家書店目前看來總體的定位是偏年輕化的,主展區展示的多是這樣的書:
除了圖書區可以吐槽之外,這家書店的文創區域似乎也有些準備不足,略顯可愛,例如下面的這隻玩具狗狗。「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不是真的狗狗!但我還是嚇了一跳。」
特別認真地陳列水彩筆,但感覺《秘密花園》引起的塗色潮已經消退了不少啊。
這個應該是給小朋友看的,但更像是很單純的商品陳列:
吐槽這麼多,這家書店是否有可取之處呢?其實從硬體上講還是不錯的,基本可以滿足文藝青年對一家書店的想像。書店一共有四層,從外觀看上去也是養眼的:
最喜歡它家座椅的設計,散落在圖書區的各個角落,很適合安靜地閱讀,並且沒有強制消費飲品的要求。如果加上濾鏡,這樣的閱讀環境可能真的很「誘人」。
還有這樣放置在四周的方凳,很像一種山楂糕,坐上去也很舒服:
臺階也可以入座,並且很貼心地放有軟墊,避免坐久了屁股痛。
收銀臺也很「大氣」,不過人氣的確沒有開業時那麼旺了。
牆上寫字是文藝範的殺手鐧:
書櫃美感很強,只可惜頂部的書怎麼也望不到,只能用來做倉儲了。
書的陳列也有一種儀式感:
看起來很溫馨的親子閱讀區域:
目前這家書店還是24小時營業。據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每晚會有8個左右的讀者。雖然運營成本不低,但是24小時的營業策略短期之內不會改變。這家書店的圖書現在平均以6.2折的價格銷售,相對於其他實體書店來說還是具有相當的價格優勢。在明年5月1日前,還有多家噹噹實體書店將在不同的城市開業。還不知道這樣的價格優勢對其他實體書店是否會有衝擊。
總結一下這次的書店測評:這家書店的建築設計和內部的閱讀空間設計還是有不少值得借鑑的地方,顏值在短期之內也不會被嫌棄。但可能由於開業不久,在選書方面還是缺乏特色,不夠精細。書店的內核畢竟是書,也是書店品牌建立中最值得關注的因素,也非朝夕之功。(文/阮玄默)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