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禹鈞瓷——鐵鏽色窯變釉概念

2020-12-09 瓷器名家

鐵鏽色窯變釉在概念上有一些複雜化,其顯著特徵有兩點。一是局部存在,多是在口部存在,口沿部分有很明顯的一周鐵鏽色窯變釉,看起來比較明顯,其他部位出現鐵鏽色窯變釉的情況很少見。二是鐵鏽色窯變的可控性,在口沿存在的鐵鏽色窯變由內而發,特別均勻,不會超過一定範疇,而且根據觀察來看多是外壁口沿部比較明顯,這顯然是在突顯鐵鏽色窯變釉,而內壁鐵鏽色窯變釉則比較輕微。

當然也有擴散至器物整體的情況。由此可見,鐵鏽色窯變釉顯然是可以控制的。這兩個特點使鐵鏽色窯變釉與整體釉色相差比較大,一般情況下對比都比較強烈,如鐵鏽色窯變釉的口沿之下很多情況是天藍釉,而在很窄的天藍釉之下才是天青釉的主色,當然其他的情況也有見,不過這些都說明鈞瓷鐵鏽色窯變釉是有意識燒造而成的,而不是一種缺陷,是一種利用釉色的裝飾。從色彩穩定程度上看,鐵鏽色窯變釉在色彩上比較穩定,從宏觀上看基本上都是呈現出類的鐵鏽色,只是在深淺濃淡程度上不同,在色彩上可以分為濃深、較淺、淺淡等色彩,鑑定時應當注意分辨。從微觀上看,鐵鏽色窯變釉在細微之處變化非常大,在石灰鹼釉上存在著萬變的色彩,在具體的色彩上,如黃、褐、紫等色斑都有見,但最終這些色彩聚合在一起形成了鐵鏽色窯變釉,但並未見有突破鐵鏽色窯變釉的情況。

另外,在色調的濃淡程度上也是不斷依次存在著微小的變化,使得鐵鏽色窯變釉的鈞瓷在釉面上具有宏觀統一性,在微觀上具有萬變性。從個體特徵上看,鐵鏽色窯變釉在同一器皿之上趨於求同,但在不同器物之上區別還比較大,鑑定時要注意分辨。

相關焦點

  • 華禹鈞瓷——對於鈞瓷,你一定要了解什麼是鈞釉
    鈞釉,即鈞瓷釉,是鈞瓷製品坯胎表面的一層釉, 主要特點是釉厚、乳濁、呈色複雜多變。鈞釉是一種藝術釉,它除具有上述普通釉的特徵外,還具有多種顏色、紋路、開片、乳光、圖畫等。鈞釉是由特殊的化學成分組成,是以銅、鐵為著色劑在高溫還原氣氛下燒制而成,並因窯內溫度、氣氛的變化而形成色彩多變、紋路奇特、意境無窮的窯變效果。
  • 華禹鈞瓷——鈞瓷天藍釉概念(上)
    釣瓷天藍釉在概念上比較明確,顧名思義像蔚藍的天空一樣的藍色,實際上這種以天空為終極色彩的情況並非只是鈞瓷家,如與鈞瓷同時期的汝窯在釉色上也是這樣,模仿的是「雨過天晴雲破處」的天空色彩,所以鈞瓷模仿蔚藍天空色彩應該也是受到當時尚的影響,進而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天藍釉色彩。
  • 華禹鈞瓷——「瘋狂」的鈞瓷柴燒大師崔松偉
    提起崔松偉在鈞瓷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最為著名的便是他痴迷柴窯燒制的鑽研精神,眾所周知柴燒鈞瓷人力物力投入成本非常高,且成品率極低,從商業角度來講利潤很低,不划算,但柴燒的鈞瓷是所有鈞瓷中最有韻味和古典的,最能還原古代鈞瓷的那種大雅之風和大美藝術。
  • 華禹鈞瓷——製作鈞瓷的工藝流程竟然這麼繁瑣
    鈞瓷自古以來就有「七十二道工序」的說法,主要就是突出其製作過程的繁瑣。如以現代生產工序劃分,鈞瓷生產大多會通過原材料加工、造型設計、制模、成形、素燒、釉燒、檢選這幾大工序。鈞瓷生產工序多,燒制就不簡單。
  • 釉中無雙—窯變釉
    說到窯變,首推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中的鈞窯,比如"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掛紅,價值連城,鈞不掛紅,一世受窮「等等。可見窯變釉的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備受世人推崇。
  • 文化發現|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
    為什麼說「釉上釉」,是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清楚什麼是鈞花釉?什麼是釉上釉?「窯變釉」,是通過不同性質的底釉和面釉而實現的。,開創了中國陶瓷史上自然窯變的先河,成為鈞瓷自然窯變「鈞花釉」的前世今生,為鈞瓷釉面裝飾技藝洞開了無限空間。
  • 天青霞紫-鈞瓷窯變之美
    始燒於唐代,盛於北宋晚期,金元時繼續燒造,以燒制乳濁釉青瓷為主,兼燒黑瓷及白地黑花瓷,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鈞窯土脈細,釉彩有兔絲紋:紅的像胭脂丶朱沙,青翠的像蔥,紫色如紫玫瑰等多種顏色,俗稱海棠紅丶梅子青丶茄皮紫丶天蘭等色彩。鈞窯瓷器常發生窯變,除本色釉外還會變出其他顏色。
  • 鈞瓷的窯變
    鈞瓷之美,美在窯變。鈞瓷的窯變現象主要指鈞釉的各種變化。鈞瓷施釉入窯燒成以後,產品上出現不同的色彩、紋路、圖畫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稱之為鈞瓷的窯變。鈞瓷窯變,一窯中沒有釉色完全相同的產品,&39;'即指此。
  • 鈞瓷研究院:鈞釉、汝釉、官釉的工藝和藝術特徵分析
    釉層對人的光的反射強度減弱的主要原因與釉層 中小液滴的大小、氣孔、未熔石英等因素有直接關 系。因此,鈞釉的厚釉特徵和不混溶結構形態,使其具有較高的反射率和散射係數,可產生良好的乳 濁綜合光感。(3)鈞瓷的窯變窯變是鈞瓷最重要的特徵,也是鈞瓷區別於其 他瓷種的關鍵因素,是鈞瓷之魂。
  • 華禹鈞瓷——金鈞的特徵
    金代鈞窯瓷器的特徵:金代鈞窯瓷器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1.釉色:金代鈞瓷是在民窯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金代鈞瓷體現和延續了北宋民窯鈞瓷的特點,釉色以純色或者天青、天藍、天灰加紫紅窯變斑為特徵,除了無法燒造出通體紅紫
  • 鈞瓷,你不知道的欣賞的藝術和收藏的價值
    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裡有紫,紫中有藍,藍裡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掩映,宛如蔚藍的天簾中出現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輝映。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
  • 窯變釉的機理、配方和應用
    一、定義  窯變釉指釉料在高溫燒成的過程中,多色組分相互流淌或擴散,出窯後呈現出色差反差、圖案花紋變化莫測、獨一無二的釉色效果。  二、機理  窯變釉中多色組分在高溫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導致顏色變化;藉助分解反應產生的氣體攪拌作用,產生細微紋理;通過分相、結晶得到各種花紋;利用熔融釉料的流淌和不同顏色組分的相互擴散形成獨特、自然的流紋。
  • 窯變鈞瓷的偶然之美
    :一是窯變單色釉;二是窯變彩斑釉;三是窯變花釉。窯變單色釉以宋元時期的具有藍色乳光的月白、天藍、天青、豆綠釉為代表;窯變彩斑釉以宋元時期的天藍紅斑釉為代表;窯變花釉以官鈞紫紅釉為代表。當代鈞瓷窯變釉早已不再局限於這三大類,新的釉色品種不斷湧現,種類更加豐富多彩。
  • 入窯一色 出窯萬彩——燦若煙霞的窯變釉瓷器
    宋 鈞窯盤 翰海拍賣1996年秋窯變釉最早起源於宋代五大名窯中的鈞窯,從宋代到元代都有燒制,歷經約三四百年。截止元末,鈞窯是在全國範圍內唯一刻意將銅元素摻入釉料燒制瓷器的窯口。但因兩個因素使得鈞瓷並不完美:一是在燒造過程中釉料的自然流動。
  • 華禹鈞瓷——柴燒名家崔松偉
    為弘揚中國傳統工藝文化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且在各種大賽中獲得了各項榮譽,得到了收藏界以及鈞瓷愛好者的好評和青睞。藝 術 生涯1984年至1994年師承於劉國安、劉富安學習鈞瓷配釉、燒成、造型等技藝,並在紅石橋辦瓷廠擔任管理、技術工作。
  • 稀世之寶《鈞瓷窯變雙系尊》
    鈞瓷的窯變現象主要指鈞釉的各種變化。鈞瓷施釉入窯燒成以後,產品上出現不同的色彩、紋路、圖畫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稱之為鈞瓷的窯變。鈞瓷窯變,一窯中沒有釉色完全相同的產品,「鈞不成對,窯變無雙」即指此。鈞瓷之美,美在窯變。鈞瓷的窯變現象主要指鈞釉的各種變化。鈞瓷施釉入窯燒成以後,產品上出現不同的色彩、紋路、圖畫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變化,稱之為鈞瓷的窯變。
  • 華禹鈞瓷——鈞瓷的時代
    鈞瓷在時代上的特徵比較清晰,有鈞瓷特徵的瓷器最早見於唐代魯山,在花釉瓷器上有一些藍釉窯變色彩的斑塊,應為鈞瓷的祖型,顯然此時的鈞瓷還未燒造成功。不過從發掘的情況來看,最晚在北宋已經出現成熟的鈞瓷,並且在燒造技術上迅速達到鼎盛,如鈞臺窯和八卦洞窯就曾為宮廷燒造瓷器,燒造的瓷器精美絕倫,工在宋代的基礎之上繼續燒在燒造技術上主要模仿宋代所以與宋代鈞有頗多相似之處,但在燒造質量上明顯下降,而鈞瓷的成分在增加,其陳設和觀賞性在減弱,餐具大量出現,特別是鈞瓷碗在這一時期規模化的進程發展很快,使得釣瓷完全世俗化了。
  • 窯變釉瓷 驚豔之美
    但也有一些在意料之外,比如在窯爐之中突然發生的變化,是工匠始料未及的,這種情況便稱為「窯變」。正如明代學者王圻編撰的《稗史彙編》中所說:「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遂成異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謂窯變。」因為窯變,瓷器也得以擁有一種獨特的釉色,窯變釉。事實上,早在唐代以前的青瓷上便有窯變出現。只不過,那時的窯變被視為失敗之作而被砸碎,銷毀。
  • 窯變釉有何特殊之處?
    窯變釉,一直有著窯變無雙的美贊。窯變釉雖然並不是人力可以為之,但是出窯後的色澤更加讓世人心醉,賞心悅目。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窯變釉的特殊之處,通過各方面知識綜述,使您深入了解這種獨具藝術魅力的瓷器。一、窯變釉-基本概念所謂的窯變釉,是指器物在燒造過程中,由於釉料的配方等原因出現了非人為能控制的,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窯變釉的變化莫測,獨一無二,因此也有「窯變無雙」的俗語說法。
  • 升譽禾正拍品-鈞窯變釉花口洗
    窯變釉,顧名思義,是器物在燒成過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 於窯中含有多種呈色元素,經氧化或還原作用,瓷器在出窯後可能呈現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窯變釉出現出於偶然,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只知於窯內焙燒過程變化而得,故稱之為「窯變釉」,俗語有「窯變無雙」,就是指窯變釉的變化莫測,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