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斷流、風聲鶴唳」等成語典故出現在淮南公交上!

2021-01-15 騰訊網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近日,市民在乘坐公交車時,發現車廂內多了許多製作精美、起源於淮南的成語典故宣傳牌。記者從淮南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為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該公司利用公交車,積極打造以起源於淮南的「成語典故」為主題的車廂文化,讓乘客感受淮南特色文化的同時,也為淮南市爭創「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營造濃厚的氛圍。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歷史文化源地之一,各類辭書和典籍收錄的與淮南有關的成語典故多達1000餘條。為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淮南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結合車容車貌、線路走向等因素,在通往壽縣、八公山、高新區等地的29路、121路、628路及市區主幹線路3路、9路等共8條公交線路上打造了以起源於淮南的「成語典故」為主題的車廂文化,共安裝了200餘塊成語典故宣傳牌。記者看到,每塊宣傳牌上都對成語典故進行了闡釋,並對每一句成語名句配有譯文、出處及近義詞。

以起源於淮南的「成語典故」為主題的車廂文化,受到廣大市民乘客的好評。家住田家庵的王女士對記者說:「公交上的成語典故宣傳牌讓我感到耳目一新,仿佛能聞到車廂內飄著的書香味。」王女士介紹,帶孩子乘車時,她把車上這些起源於淮南的成語典故講給孩子聽,不僅緩解了一些乘車的無聊,也讓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對我們這座城市的熱愛。

淮南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交車廂內的這些成語典故,不僅從視覺、聽覺、心理感知上讓乘客受到淮南特色文化的感染和薰陶,也為淮南市爭創「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通過公交這個文明窗口,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全社會宣傳普及,使「10米車廂」真正成為傳文明、提素質、促和諧的流動窗口。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淮南市公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推進特色車廂文化建設,先後推出了「國學經典」、「弟子規」、「安徽好人」、「文明公益」、「成語典故」等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主題車廂文化,使公交車廂真正成為宣傳城市文明、弘揚時代新風尚、傳遞社會正能量的「流動道德課堂」。

來源:中安在線-淮南網

相關焦點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僅《語出淮南子》收錄源於淮南的成語主詞條就有400條(其中源於《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多條,累計逾1000條。「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許多重要成語典故源發於此,最早記載於《淮南子》的「四大神話」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共工觸山等成語故事更是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民族耳熟能詳的常用詞語。
  • 淮南:細品成語典故 看盡城市春秋
    在眾人努力下,以《淮南子》精髓為核心、八公山典故為重點、歷史故事為主題的系列書籍、戲劇、電視、電影、動畫等成語典故表現形態,及與淮南地方成語相關的文化產業和文藝精品也相繼出現。「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八公山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這些成語典故一直根植於中華民族文化靈魂之中,而這些成語典故均源自具有燦爛古代文化的淮南大地。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千古奇書《淮南子》就貢獻出眾多成語典故,如「一葉知秋」「百川歸海」「塞翁失馬」「樂極生悲」等;八公山上,也留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發生於此的淝水之戰,則留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圍棋賭墅」等成語,一直膾炙人口;壽州古城,則留下壽春令清官時苗的「留犢淮南」及地方傳說「當面鑼、對面鼓」「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廣袤的淮南大地,正是這些大家耳熟能詳、流傳甚廣的成語典故的誕生和推衍之所。
  • 跟著成語遊淮南|品讀「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背後的故事
    淮南八公山 宋桂全 攝 說起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淝水之戰」是其中之一。可您知道「淝水之戰」古戰場在哪裡嗎?與「淝水之戰」相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今天,記者帶你一起走進「淝水之戰」古戰場,品讀「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成語背後的故事。
  • 愛我淮南,娛樂圈網紅齊力轉發:淮南申報【成語典故之城】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是因為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而出的,壽州城裡因為名叫時苗的清官而生出了成語「時苗留犢」。還有「好自為之」、「人盡其才」、 「身體力行」、「月裡嫦娥」、 「塞翁失馬」「一葉知秋」等等。前人為淮南留下了瑰麗的文化寶藏,今日的淮南人也將成語典故融入了城市景觀和生活點滴。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品讀楚漢風韻!
    淮南:六條旅遊線路帶您暢遊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語出〈淮南子〉》一書中收錄源自《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成語主詞條合計400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餘條,累計逾千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域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以成語典故為媒,2018年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文化為魂,旅遊為體。
  • 一城人文典故 千年魅力楚都「跟著成語遊淮南」旅遊線路發布
    淮南市,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歷史文化源地之一,「草木皆兵、一葉知秋、風聲鶴唳……」等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源發於此。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淮南大地上留下了一連串的成語典故,時至今日仍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最早記載於《淮南子》的「四大神話」(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共工觸山)等成語故事廣為流傳。
  •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成語出於此山——八公山
    相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個成語大部分人都聽過,說得是歷史上的淝水之戰。這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發生在我國公元4世紀。 秦軍逃跑時,聽見夜間風的響動,鶴的叫聲,也以為是晉兵追來,驚慌萬分,由此留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歷史典故。
  • 創造「投鞭斷流」成語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投鞭斷流,大致的意思是只要人或者力量足夠多,就可以讓長江斷流。乍一聽是一個很振奮人心的成語,使人聯想起聞雞起舞、鑿壁偷光這些勵志的故事。 但,投鞭斷流的歷史背後,卻是一個貶義的、悲傷的故事. . . . . .
  • 投鞭斷流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投鞭斷流,《晉書·苻堅載記》:苻堅攻打東晉時驕傲地說,我的士兵把馬鞭投到江裡,都能把江水截斷。比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出自:《晉書 苻堅載記》:「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何險之足恃?」投鞭斷流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分句;形容兵眾勢大。
  • 淮南深入推進「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打造城市新名片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市長張孝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淮南將推動文化旅遊向深層次融合,圍繞八公山、壽縣古城建立一批以成語典故為精髓的歷史文化旅遊區,開發與成語典故相關的旅遊產品。市政協專門召開界別協商座談會,邀請文藝、新聞出版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前來,圍繞「建設成語典故之城、助推城市轉型發展」這一主題建言獻策,提出了深入推進「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7條建議;市政協文史委和淮南師範學院聯合共建「淮南成語典故研究院」,依託安徽省《淮南子》研究會,設立安徽省《淮南子》研究會成語典故專業委員會;市委宣傳部多次召開新聞宣傳專題協調會議,邀請中央和省級媒體來淮採訪報導,安排部署本地主流媒體持續刊播相關宣傳片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
    9月15日,「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儀式在淮南市政務中心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程建軍向淮南市授牌。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出自《淮南子》和壽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語典故多達千餘條。為傳承優秀歷史文化,淮南市自2016年起開始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今年5月8日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授牌當天,「淮南成語典故研究院」也揭牌成立,「淮南與成語典故」紀念郵冊同日首發。
  • 舉辦成語典故大會 擦亮淮南金字招牌
    淮南網訊 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決賽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十四小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斌,副市長陸晞,市政協副主席楊天標到會觀賽並頒獎。我市自被授予「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以來,從成語典故+文化、+旅遊、+城市建設等方面持續用力,積極開展與成語典故相關的文化活動,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擦亮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本次大會,由市委宣傳部、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市教育體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局、淮南廣播電視臺和淮南成語典故研究院共同主辦,通過淮南發布客戶端淮南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 淮南打造少兒的「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網訊 「來,我們一起學習『少兒成語數字平臺』上的成語故事!」近段時間,八公山區一小的張老師每天下班回家後,都會打開手機,帶著剛讀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學習10分鐘的成語故事。記者在市少兒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上打開「少兒成語數字平臺」發現,該平臺包含大量出自淮南本地的成語以及相關的各類文化資源。平臺分為五大板塊:成語解讀、成語動畫、成語悅聽、成語連環畫、圖書資料。學習成語既可以閱讀文字、收看視頻、收聽語音,也可以看圖片「小人書」等。「我最喜歡看成語動畫和成語連環畫!」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等你來戰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淮南市人民政府發布微信獲悉,淮南市發布通知,舉辦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做大做強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品牌,形成傳播中華成語典故文化熱潮,淮南市定於2019年12月舉辦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市內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 、市內義務教育階段在校中學生、市內義務教育階段4-6年級在校學生均可參加。
  • 成語解讀:風聲鶴唳
    【成語名字】風聲鶴唳【成語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成語釋義】風聲鶴唳是一個漢語成語,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意思是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帥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釋義:苻堅的潰兵聽到風聲鶴叫,以為是追兵呼喊。後遂用「風聲鶴唳、風聲鶴警、驚聞鶴、鶴唳風聲、鶴唳心驚、鶴唳、風鶴」等形容疑懼驚慌,一有風吹草動便神經極度緊張。【成語造句】1.抗日戰爭時期,神出鬼沒的遊擊隊員們讓日本鬼子感到風聲鶴唳。
  • 淮南市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全面啟動
    中安在線訊 據淮南網報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是源於八公山的成語;「兔死狗烹、塞翁失馬」,這是源於《淮南子》的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源於淮南國的成語。這些耳熟能詳、流傳甚廣的成語,帶著歷史文化的深深印痕,也是淮南深厚歷史文化的獨有「標籤」。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 紀念郵冊同日首發
    原標題: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9月15日,「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儀式在淮南市政務中心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程建軍向淮南市授牌。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出自《淮南子》和壽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語典故多達千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