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2020-11-24 安徽網

「百川歸海、一葉知秋、草木皆兵、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都出自淮南。近日,淮南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成語典故是最能體現漢語優點的一種語言結構,寥寥數語,蘊意無窮。奇妙的是,成語典故既在古代中國的學術思想中佔據重要地位,也在普通百姓的生產生活中盡情呈現;既流淌在文人墨客的篇章中,也活躍在城鄉百姓的口耳間。數量龐大的成語,凝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也為後世佐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

見微知著鮮活如初

一座歷史悠久的八公山,一座可以鮮活如初的壽州古城,一部鴻篇巨製《淮南子》,承載了厚重的文化積澱。

淮南成語眾多、典故豐富,首先讓人記起的典籍便是《淮南子》。目前,《漢語成語詞典》收成語約1.02萬條,《古今漢語成語詞典》收成語1.5萬條。而僅這兩部詞典從《淮南子》一書中摘錄的成語就達122條。「絕代奇書」《淮南子》(亦稱《淮南鴻烈》)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有著極其獨特的地位,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中國成語典故的寶庫。僅《語出淮南子》收錄源於淮南的成語主詞條就有400條(其中源於《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多條,累計逾1000條。「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許多重要成語典故源發於此,最早記載於《淮南子》的「四大神話」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共工觸山等成語故事更是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民族耳熟能詳的常用詞語。

源自壽州古城的成語典故同樣不勝枚舉。春秋時期,蔡國在淮南延續國祚半個世紀之久;戰國時期,楚文化遺存豐厚,影響深遠。此後,壽州古城始終是淮南重鎮,一方之都會。春申君遭人暗算留下「門裡人」的訓誡,鐫刻在城門之上;淝水之戰留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歷史故事,婦孺皆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家喻戶曉,鐫刻在城門之內的石刻,告誡人們做人做事必須持有一顆平常心;散見於「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子(拐子,壽縣方言,小巷或支巷)」那些有形或無形的成語典故流傳得更為廣泛,每一條街巷都沉澱了數不清的故事。

「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這是一條大眾耳熟能詳的成語。八公山是一座歷史名山,細說它的歷史,「老當益壯」的廉頗,因奸人誹謗而「一飯三遺矢」,埋骨在放牛山下,冢墓巍然;「三千珠履」誇富趙國,「當斷不斷」而身受屠戮的春申君黃歇長眠於斯,留下深切的歷史遺憾。「春申還道三千客,寂寞無人殺李園」的憤懣之情至今引人深思;從「投鞭斷流」的豪氣幹雲,到「草木皆兵」的進退失據,一場發生於此的東晉淝水之戰衍生出眾多成語故事,至今廣為流傳。

琅琅成誦傳習不廢

成語典故作為體現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融歷史、哲學、文化於一爐,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漢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徵和獨特的心理結構,其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和價值體系,至今仍有廣泛基礎和應用,有些成語直到現在還有著深刻影響。

很多《淮南子》成語典故,堪稱語境下的正能量教化。西門豹治鄴的典故是《淮南子》原創,司馬遷《史記》記載時附載了許多傳說。西門豹以誠信對待老百姓,受到一致擁戴,使北方邊境得到鞏固。這樣的能吏不僅當世受到稱頌,而且在歷史上深有影響,成為治理一方的楷模。與之相對應的是「解扁勞民」,典出《淮南子·人間》,寓意這種折騰百姓、竭澤而漁的苛政是不可能持久的。「一葉障目」「掩耳盜鈴」「刻舟求劍」等等不知機變的成語故事還有很多,都是日常成語,耐人尋味。

八公山淮南王的成語典故琅琅成誦。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所發生的淝水之戰,是一場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相對於其它的歷史事件,淝水之戰留下大量成語故事,其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圍棋賭墅」等等,在中國文學史及文化史上影響巨大。

源自壽州古城的成語典故是活著的教材。「優孟衣冠」,典出《史記·滑稽列傳》,來源於楚國循吏孫叔敖的故事。「珠履三千」,典出《史記·春申君列傳》,是富甲一方的寫實,同時也形容虛榮炫富行為。「時苗留犢」,典出《三國志·魏書》。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居於統治地位,朝廷選任官員,「孝廉」是其標準之一,「時苗留犢」看似簡單,實為社會主流意識的一種體現。「當面鼓,對面鑼」是壽州諺語,也是鮮活在人們口頭的成語,典出《壽州志》,寓意是有話當面講,說話要算數,「當面鼓,對面鑼」敲出了誠信之意。

淮南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嶽葆春介紹,淮南市成語文化氛圍濃厚,民眾參與度、認可度較高。「淮南人,個個能說成語典故;淮南客,人人樂聽成語典故。」如今,當地既編輯出版了《淮南成語典故詞典》《淮南成語典故全書》等較為權威、專業、全面的淮南成語典故資料叢書,還編輯出版了《淮南成語典故故事叢書》《淮南成語典故漫畫叢書》等通俗讀物。讓專業和通俗兼顧,研究和普及並存,呈現「成語在身邊,典故隨時學」的文化氛圍。「身邊看,耳邊聽,嘴邊說」,讓成語故事成為流淌在淮南大街小巷的一抹絢麗的色彩。

革故鼎新生生不息

申報和建設「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淮南這座煤炭之城、工業之城轉型帶來了新契機。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到「十二五」末,淮南人均GDP達到5200美元,居民文化需求進入井噴期,群眾文化需求日益提高。文化需求的激增對淮南城市文化發展提出了新挑戰。同時由於國家發展戰略轉變,要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所以對於淮南來說,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設創新型城市已勢在必行。如何改變淮南發展模式,創新淮南發展路徑,成為新課題。

淮南市「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申報和建設工作作為一項城市文化主題建設工作,涉及文化、旅遊、歷史保護、城市建設等城市發展的諸多方面,利用成語典故之城+文化、成語典故之城+科技、成語典故之城+金融、成語典故之城+旅遊等多種模式,可實現經濟社會各領域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的多樣融合。成語典故+文化,旨在進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文科學繁榮,提升區域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成語典故+旅遊,彰顯成語典故主題要素集聚功能,通過挖掘成語典故內涵,謀劃高品質文化旅遊項目,打造「成語典故」旅遊產品體系,豐富文化旅遊發展業態。

如果說成語是文化的精華,那麼文化則是城市的靈魂。嶽葆春認為,城市的日常生活、市民風尚、城市風情和城市精神,藉助成語和典故連綴成章,城市精神和文化認同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得以生成或拓展。既要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記憶,還要讓城市的記憶成為城市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淮南的成語典故實際上就是淮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在城市空間中的存在與延續,城市精神在日漸沉澱中浸潤著每個市民,也涵養著這座城市的獨特品格。當地將按照活化利用和活態保護、和諧共生的規劃理念,以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為著力點,以文化發展和旅遊發展為抓手,以孕育城市精神、復興城市記憶、展現城市品格、塑造城市風貌景觀為目標,力爭把淮南打造為具有多元要素的「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題圖:壽縣古城。本報記者陳明攝

·連結·

出自《淮南子》的常用成語典故摘登

一葉知秋

典出:《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一寸光陰一寸金

典出:《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元代同恕《送陳嘉會》詩:「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

化幹戈為玉帛

典出:《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的相關傳說在上古奇書《列子·湯問》《淮南子·覽冥訓》《山海經》上均有記載。其中《淮南子·覽冥訓》有:「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樂極生悲

典出:《淮南子·道應訓》:「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史記·滑稽列傳》:「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百川歸海

典出:《淮南子·汜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

眾議成林

典出:《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高誘註:「眾人皆議平地生林,無翼之禽能飛,凡人信之以為實然也。」

迅雷不及掩耳

典出:《淮南子·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兔死狗烹

典出:《淮南子·說林訓》:「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藏。」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臨水羨魚

典出:《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亦作「臨川羨魚」「臨淵羨魚」。

相關焦點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
    9月15日,「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儀式在淮南市政務中心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程建軍向淮南市授牌。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出自《淮南子》和壽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語典故多達千餘條。為傳承優秀歷史文化,淮南市自2016年起開始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今年5月8日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授牌當天,「淮南成語典故研究院」也揭牌成立,「淮南與成語典故」紀念郵冊同日首發。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品讀楚漢風韻!
    淮南:六條旅遊線路帶您暢遊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語出〈淮南子〉》一書中收錄源自《淮南子》的成語349條,源於「淮南國」的成語29條,源於八公山的成語22條,成語主詞條合計400條,與主詞條同義或字序不同的有600餘條,累計逾千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域傳統文化的發掘保護,以成語典故為媒,2018年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文化為魂,旅遊為體。
  • 愛我淮南,娛樂圈網紅齊力轉發:淮南申報【成語典故之城】
    千百年的璀璨文明史,激蕩出光輝燦爛的文明之光。含陽藏霧的八公名山,孕育著流播千古的思想精萃;淮土遺珍,蔡楚流光,一座壽州古城從兩千多年的歷史深處走來。文章千載,漢韻依依,一部鴻篇巨製《淮南子》牢籠天地,博極古今。這一切,為淮南這座閃耀華東的能源之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屐痕;更為中華民族,沉澱下無數韻味悠長的成語典故。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 紀念郵冊同日首發
    原標題: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9月15日,「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儀式在淮南市政務中心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程建軍向淮南市授牌。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出自《淮南子》和壽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語典故多達千餘條。
  • 淮南深入推進「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打造城市新名片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發源地之一,語出千古奇書《淮南子》和壽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語典故多逾千條。為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助力城市轉型發展,我市自2016年起便開始運作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事宜。經過相關部門一年多的共同努力,淮南市於今年5月8日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一張獨具特色、富含深意的「國字號」文化新名片從此落戶紮根,靚麗示人。
  • 淮南打造少兒的「成語典故之城」
    淮南網訊 「來,我們一起學習『少兒成語數字平臺』上的成語故事!」近段時間,八公山區一小的張老師每天下班回家後,都會打開手機,帶著剛讀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學習10分鐘的成語故事。「淮南市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我們的孩子理應了解、掌握家鄉的成語故事,市少兒圖書館打造的『少兒成語數字平臺』非常好!」張老師說,「少兒成語數字平臺」可以提高孩子學習成語的興趣,加深孩子的學習印象,為孩子們營造出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成語的氛圍。
  • 淮南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進展順利
    據市場星報訊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的與成語典故有深厚淵源城市的一項榮譽稱號。目前,國內已有河北省邯鄲市、河南省開封市、山西省曲沃縣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名城、之鄉)」稱號。對照邯鄲、開封、曲沃等地申報與資源利用等相關情形,我省淮南市具備爭創「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條件和優勢。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淮南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再添靚麗新名片
    原標題:打響文化資源牌 再添靚麗新名片淮南成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5月16日,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評審組考察論證,決定命名淮南市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淮南:細品成語典故 看盡城市春秋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重要的歷史文化源地之一,其中千古奇書《淮南子》便貢獻了眾多成語,這既是淮南人引以為傲的文化符號,同時也成為淮南爭創「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條件和優勢。「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的與成語典故有深厚淵源城市的一項榮譽稱號。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
  • 淮南市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全面啟動
    中安在線訊 據淮南網報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是源於八公山的成語;「兔死狗烹、塞翁失馬」,這是源於《淮南子》的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源於淮南國的成語。這些耳熟能詳、流傳甚廣的成語,帶著歷史文化的深深印痕,也是淮南深厚歷史文化的獨有「標籤」。
  • 伴著成語遊中國之安徽篇 邊旅行邊長知識,一個成語了解一座城
    公元809年,唐始置宿州,秦末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楚漢相爭,垓下決戰均發生於此。成語典故「鴻鵠之志」就出自於此。《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不為五鬥米折腰東至縣位於安徽省南部,素有「堯舜之鄉」之美譽。境內,有一個千年文化古鎮,名曰東流。
  • 淮南市全力做好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迎檢準備
    中安在線訊 據淮南網報導,4月18日下午,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迎檢調度會在市政務中心召開。副市長陸晞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評審組將於4月26日至28日赴我市考察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工作。會議宣讀並討論了考察工作方案及任務分解方案。陸晞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的與成語典故有深厚淵源城市的一項榮譽稱號。近年來,我市圍繞成語典故這一歷史文化遺產做了大量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申報工作受到全市上下充分關注。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豆腐為媒,金秋盛會即將華彩揭幕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授牌 市長張孝成致辭,市政協主席蔡宜驊出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程建軍向淮南市授牌,副市長陸晞主持。市政協副主席楊天標,市政府秘書長夏智明等出席。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語出千古奇書《淮南子》和壽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語典故多逾千條。為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助力城市轉型發展,我市自2016年起便開始運作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事宜。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等你來戰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淮南市人民政府發布微信獲悉,淮南市發布通知,舉辦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做大做強淮南「中國成語典故之城」品牌,形成傳播中華成語典故文化熱潮,淮南市定於2019年12月舉辦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市內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 、市內義務教育階段在校中學生、市內義務教育階段4-6年級在校學生均可參加。
  • 我市招商引資抓早抓緊開局良好|申報「中國成語典故之城」論證評審...
    希望淮南藉助申創「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契機,做好近期中期遠期規劃,將成語典故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結合,講好成語故事,深入挖掘提升,推動成語典故產業化、市場化、生活化,讓文化遺產體現當代價值,打造全國成語典故的研究中心。
  • 舉辦成語典故大會 擦亮淮南金字招牌
    淮南網訊 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決賽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十四小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斌,副市長陸晞,市政協副主席楊天標到會觀賽並頒獎。我市自被授予「中國成語典故之城」以來,從成語典故+文化、+旅遊、+城市建設等方面持續用力,積極開展與成語典故相關的文化活動,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擦亮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本次大會,由市委宣傳部、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市教育體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局、淮南廣播電視臺和淮南成語典故研究院共同主辦,通過淮南發布客戶端淮南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 「投鞭斷流、風聲鶴唳」等成語典故出現在淮南公交上!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近日,市民在乘坐公交車時,發現車廂內多了許多製作精美、起源於淮南的成語典故宣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