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一」假期,為讓市民享有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海口市旅文局攜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打造的中國兒童劇海口嘉年華活動正式啟動。9月30日至10月8日,《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三隻小豬·變變變》《罐頭小人》4部優秀作品,在海口灣演藝中心、東方環球大劇院、龍華區文化館演出19場。因演出水準高,且票價優惠,此次活動在孩子、家長間廣受好評。
海口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黨組書記王如龍表示,在今後的寒暑假期間,海口將繼續堅持高品質、低票價、公益性的原則,把更多國內外優秀的兒童劇作品送到孩子的身邊,打造永不落幕的「兒童劇嘉年華」。
用誠心引來「國字號」表演團隊
激活旅遊市場,促進旅遊消費,「雙節」長假是最佳機會。海口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提前對旅遊市場進行調研分析,發現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大家的出遊意願都非常強烈。其中,親子遊將成為假期旅遊市場的主力軍。
「抓住了親子遊,也就相當於抓住了旅遊市場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流,所以我們要為這個群體量身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旅項目。」王如龍介紹,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的推動下,9月初,海口市副市長凌雲帶隊赴北京拜訪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爭取將國家級劇院的優秀作品送到海口孩子們的身邊,用藝術陪孩子們過「雙節」。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代表的是國內少年兒童藝術作品的最高水準。在和地方政府合作過程中,自然要考慮演出效果和反響。同時,國慶長假也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表演最為忙碌的時候,多個城市都在積極爭取。
對此,在拜訪過程中,凌雲一行充分介紹了在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海口文化旅遊市場迎來的巨大機遇。同時承諾,海口將拿出最好的演出場地,並做好全程的宣傳保障服務,確保演出能呈現出最好的效果。
經過實地拜訪和多次電話溝通,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被海口市政府部門的誠心打動,專門預留出國慶檔期,挑選出多次獲獎的4部優秀作品,並派出骨幹演員來到海口演出,為海口市民遊客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大宴。
兒童劇嘉年華」打造成海口特色文化品牌
因兒童劇通常為一家三口共同前往觀看,若票價過高,會打擊市民遊客觀劇的熱情。對此,海口市旅文局將此次兒童劇海口嘉年華納入惠民演出,對票價進行補貼,票價從30元到70元不等,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10月1日下午,《小蝌蚪找媽媽》在海口灣演藝中心上演。演出現場,當看到青蛙媽媽跳進深洞的一刻,不少觀眾眼泛淚光。「不愧是國字頭劇院帶來的高水準演出,舞美精湛、劇情感人,我們全家都很喜歡。」帶著兒子來看劇的海口市民曾女士說,本以為劇情是大家熟悉的童話故事,但其實對內容做了很大改編,非常貼近現在孩子的生活,「所以看的時候覺得既熟悉又新鮮,真的是笑中帶淚。」
中國兒童劇海口嘉年華,讓不少市民和孩子第一次走進劇場,感受話劇的舞臺魅力。「很多家長和孩子看完《小蝌蚪找媽媽》,覺得非常震撼。結束後,立馬找到我們的工作人員,問後面幾場的演出的票在哪裡買。」海口海旅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斌認為,親民的票價、高水準的演出,給了更多孩子走進劇場的機會,從小就能接受到話劇表演藝術的薰陶。
海口市場對兒童劇的高度認可和歡迎,也給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出團隊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場演藝活動的運作周期至少要40天的時間,而海口從洽談到首場演出,僅用了20天的時間。雖然時間短,但19場演出的均上座率超出預期。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趙寒冰感慨:「沒想到海口兒童劇市場這麼火爆,希望接下來能和海口市政府深入合作,打造更好的劇目演出活動。」
王如龍介紹,海口市旅文局將把「兒童劇嘉年華」的打造工作列入明年的工作計劃,爭取從春節開始持續推動「兒童劇嘉年華」項目。在每年的寒暑假和「六一」兒童節前後引進高品質兒童劇目,同時培養本土兒童劇表演團隊,努力把兒童劇打造成海口的特色文化品牌。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海口牽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打造永不落幕的「兒童劇嘉年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