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徐悲鴻美術館開館 《巴人汲水》亮相

2020-12-16 人民網重慶視窗

  人民網重慶6月19日電(劉政寧、姚於)19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重慶徐悲鴻美術館開館儀式,在江北區石家花園徐悲鴻舊居正式舉行。

  展出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23幅原作

  包括經典代表作《巴人汲水》

  本次藝術展由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區委、江北區政府、徐悲鴻紀念館主辦,展覽作品涵蓋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23幅原作(包括經典代表作《巴人汲水》),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展示藝術家們在特殊的時期利用藝術繪畫來為國抗爭的民族精神,詮釋藝術家們的偉大家國情懷。

  展陳設計上,本次展覽採用繪畫作品原作展出+史料文獻+實景還原+科技互動+雲上虛擬展覽等多重表現方式。展覽時間為6月19日至6月25日專業觀眾觀展,6月26日至9月13日面向公眾免費開放,觀眾需提前關注江北區文旅縱橫微信公眾號進行實名預約,不接受現場預約參觀。

  選址石家花園

  見證徐悲鴻藝術創作生涯的最高峰

  重慶徐悲鴻美術館館長徐驥介紹,徐悲鴻先生1937年隨著國立中央大學從南京內遷於重慶,執教中央大學藝術系。後應重慶工商界名人石榮廷邀請,搬入江北磐溪石家花園居住。在此期間,徐悲鴻為發展美術事業,還於此地籌備創建研究性質的「中國美術學院」。

  「彼時,日軍頻繁空襲,為順利開展教學,徐悲鴻先生只好在地下石室進行研究、創作。在不大的石室裡,他完成了諸多作品。」徐驥介紹,1943年3月19日,「徐悲鴻畫展」在當時的重慶中央圖書館舉辦,展出了國畫、油畫、素描百餘件,轟動山城,三天時間參觀者逾三萬。石家花園見證了他藝術創作生涯的最高峰。

  解放後,石家花園作為石門派出所的辦公地,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並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江北區政府決定修繕「石家祠」徐悲鴻舊居,與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籤訂合作協議,打造重慶徐悲鴻美術館。徐驥表示,本次在石家花園推出展覽,展出徐悲鴻學派的系列作品,既是對呈現在即的美術館形態的初期探索性展示,也是對徐悲鴻與重慶這座立體之城內在聯繫的梳理,還是對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建立的展示。

相關焦點

  •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回到重慶 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開館亮相
    6月19日上午,「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開館儀式在重慶徐悲鴻舊居石家花園隆重舉行。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原作,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完美詮釋偉大藝術家的家國情懷。
  • 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開館《巴人汲水》等抗戰時期繪畫作品展出
    圖為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內場景。 鍾旖 攝中新網重慶6月19日電 (記者 鍾旖)「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開館儀式19日在重慶市江北區舉行。展覽展出了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繪畫原作精品,如《巴人汲水》《牧童與牛》《立馬》等,以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藝術大師的22幅原作,展示了藝術家們在抗日戰爭時期利用藝術繪畫來為國抗爭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他們的家國情懷。
  • 徐悲鴻美術館在重慶江北開館
    ·重慶開館儀式在重慶市江北區舉行。本次畫展由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區委、江北區政府、徐悲鴻紀念館主辦,江北區文旅委、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承辦,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協辦。展覽作品涵蓋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23幅原作(含代表作《巴人汲水》),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展示了藝術家們在特殊的時期利用藝術繪畫來為國抗爭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他們的民族擔當和家國情懷。
  • 細說徐悲鴻《巴人汲水》圖
    《巴人汲水》的美術史意義在於突出的現實性。人們熟知的徐悲鴻經典國畫巨作《田橫五百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多以古代詩文傳說題材入畫,更多的是一種由古典題材而來,融合時代背景要素之作,至於其以雄獅、駿馬、雄鷹等動物為表現對象的作品,雖然有現實情懷在內,但基本遵循的是中國傳統的「比興」手法,畫面意象的象徵意義大於現實意義。
  • 23幅徐悲鴻原作等你打卡 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開館
    6月19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開館儀式在徐悲鴻居住過的江北盤溪石家花園舉行。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原作,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完美詮釋偉大藝術家的家國情懷。
  • 揭秘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首展:多件作品首次公開展出,重慶元素豐富
    6月19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開館儀式,在徐悲鴻故居——江北盤溪石家花園舉行,《巴人汲水圖》《牧童與牛》《立馬》等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創作的精品,以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正式與重慶觀眾見面。這次展覽有哪些看點?
  • 23幅徐悲鴻繪畫原作精品亮相重慶
    圖為徐悲鴻的繪畫原作精品《巴人汲水》吸引市民眼球。周毅 攝 6月23日,不少市民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內參觀。近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繪畫原作精品,如《巴人汲水》《牧童與牛》《立馬》等一一亮相,吸引眾多市民前往參觀。
  • 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珍貴原作展出
    六月十九日,江北區石家花園徐悲鴻舊居,重慶徐悲鴻美術館舉行開館展覽。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6月19日,重慶徐悲鴻美術館展出的徐悲鴻名作《巴人汲水》。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本報訊 (記者 韓毅)《巴人汲水》《牧童與牛》《立馬》……6月19日,「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重慶徐悲鴻美術館開館儀式,在江北區石家花園徐悲鴻舊居舉行。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珍貴原作,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藝術大家的22幅精品原作,為重慶帶來一場高水平的藝術盛宴。
  • 徐悲鴻重慶舊居升級美術館,開館展展出全部作品均為原作
    ·重慶開館儀式在重慶徐悲鴻舊居石家花園隆重舉行。開幕式現場展覽作品涵蓋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23幅原作(含代表作《巴人汲水》),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在各種艱苦的條件下,他完成了《巴人汲水》《巴之老婦》、《群奔六駿》、《會師東京》、《日暮倚修竹》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 十八梯記憶——國畫大師與《巴人汲水圖》
    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1937年,著名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來到十八梯,映人眼帘的第一道風景,是一行行到江邊取水的漢子和婦女看著他們吃力的步履和被水桶壓彎的扁擔,徐先生深刻地感受到那份生活的艱辛,和這片土地上的重慶人世代相傳的抗爭精神。徐大師心潮起伏,以十八梯上的所見所聞,奮筆創作了《巴人汲水圖》這幅國畫巨製。2010年,翰海秋拍慶雲堂近現代書畫專場中,這幅被譽為徐悲鴻最具人民性和時代精神,真實記錄民眾階層生存景象的藝術珍品,以1.71億元的成交價,刷新了中國繪畫拍賣成交的世界紀錄。
  • 揭秘百年老宅裡的美術館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的前世今生
    此次在去重慶採訪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開館儀式暨「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的火車上,我仍舊在讀。文內引述的廖靜文先生的文述,都來自於她對磐溪、石家祠的深切回憶。這裡的磐溪、石家祠,就是我們慣常提到的中央美術學院教育框架的搖籃,也是中國美術的重要發源地。
  • 徐悲鴻在重慶
    巴人汲水 徐悲鴻這一時期,徐悲鴻的創作題材偏向於現實生活中的底層人民。《巴之貧婦》,取材於除夕夜,他下課後在嘉陵江邊所見身背竹簍、衣衫襤褸、步伐蹣跚的拾荒老嫗;而《巴人汲水》也是他每天上下課的路上常能觀到的場景,徐悲鴻還將自己畫進了圖中。1946年夏日,徐悲鴻離開重慶時完成了他藝術人生的蛻變,山城歲月也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 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
    徐悲鴻先後聘請了在渝的數位畫家張大千、吳作人、李瑞年、沈逸千、馮法稷、孫宗慰、宗其香等,後來很多人成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的奠基者。值此1862徐悲鴻美術館改建進行中,我們在重慶徐悲鴻舊居暨石家花園推出徐悲鴻學派的重慶歲月展覽,既是對呈現在即的美術館形態的初期探索性展示,也是對徐悲鴻與重慶這座立體之城內在聯繫的梳理,也是對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建立的展示。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真跡在重慶聯合展出
    中新網重慶11月7日電 (記者 鍾旖)「往來千載間——白石、悲鴻、大千的世界」主題展7日在中國美術學院舊址——重慶市江北石家花園開展。展覽匯聚中國畫壇巨匠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47幅真跡作品,這也是三位藝術大師作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聯展。
  • 去重慶三峽博物館看徐悲鴻抗戰時期繪畫展
    徐悲鴻《泰戈爾像》中國畫.繪畫大師抗戰時期作品系列展之「回歸望鴻」徐悲鴻抗戰時期繪畫作品展,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主辦,展覽將持續至10月31日。徐悲鴻畫作回望1937年11月,徐悲鴻大師隨中央大學西遷至重慶,他與重慶的淵源便由此開始,從1937年到1946年,在重慶的這十年,是徐悲鴻藝術創作的高峰時期。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真跡在重慶聯合展出「組圖」
    展覽匯聚中國畫壇巨匠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47幅真跡作品,這也是三位藝術大師作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聯展。史料多有記載,齊白石、張大千同徐悲鴻是莫逆之交,三人之間有許多交往間的佳話美談。三位藝術家都是推崇師法自然的改革派,一改明清以來陳陳相因、缺乏創造力的人文畫,成為上世紀中國藝術界領軍人物,但在各自的藝術路徑上,三人和而不同,互為欣賞。
  • 重慶珍檔 | 80年前徐悲鴻來到重慶 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一個高峰隨之...
    ▷抗戰期間徐悲鴻在重慶巔峰之作:《巴人汲水圖》▼▷舊時重慶挑水工的生活 圖片來源:網絡徐悲鴻連草稿都沒打,叫兩個學生牽著畫紙,一氣呵成了《巴人汲水圖》。這幅高300釐米、寬僅62釐米的畫卷,懸掛起來更顯嘉陵江岸的陡峭峻險。
  • 再聚首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作品在重慶聯展
    「往來千載間——白石、悲鴻、大千的世界」主題展開幕式在重慶中國美術學院舊址江北石家花園舉行新華網 劉磊 攝  新華網重慶11月7日電(劉磊)時隔70餘年,11月7日,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三位藝術大師作品再次聯展。  11月7日,「往來千載間——白石、悲鴻、大千的世界」主題展開幕式在重慶中國美術學院舊址江北石家花園舉行,此次展覽匯聚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47幅作品,這也是三位藝術大師作品在1947年後的首次聯展。
  • 三巨匠作品「聚首」重慶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作品展開幕
    首席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11月7日,「往來千載間——白石、悲鴻、大千的世界」主題展開幕式在中國美術學院舊址江北石家花園舉行。此次展覽匯聚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47幅真跡作品,這也是三位藝術大師作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聯展。即日起至2021年1月4日,市民可前往近距離感知中華傳統藝術,欣賞大師珍品。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真跡在渝聯展 系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
    中新社重慶11月7日電 (記者 鍾旖)「往來千載間——白石、悲鴻、大千的世界」主題展7日在中國美術學院舊址——重慶市江北石家花園開展。展覽匯聚中國畫壇巨匠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47幅真跡作品,這也是三位藝術大師作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聯展。  史料多有記載,齊白石、張大千同徐悲鴻是莫逆之交,三人之間有許多交往間的佳話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