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6月19日上午,「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鴻與民族美育的時代理想」藝術展開幕式暨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開館儀式在重慶徐悲鴻舊居石家花園隆重舉行。23幅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原作,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完美詮釋偉大藝術家的家國情懷。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 宣布開館揭幕
中共江北區委書記 李維超 致辭
策展人 徐驥 致辭
本次畫展由中共重慶市江北區區委、江北區政府、徐悲鴻紀念館主辦,江北區文旅委、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承辦,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協辦。
策展人 徐驥(左),江北區人民政府區長代小紅(右)向徐悲鴻美術館·重慶館授牌
開幕式現場
展覽作品涵蓋徐悲鴻在重慶時期的23幅原作(含代表作《巴人汲水》),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張安治等大師的22幅原作,展示了藝術家們在特殊的時期利用藝術繪畫來為國抗爭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他們的家國情懷。
石家花園 攝影/宗海平
石家花園 攝影/宗海平
石家花園 攝影/宗海平
展覽呈現方式上採用繪畫作品原作展出+史料文獻+實景還原+科技互動+雲上虛擬展覽等多重表現方式。還原展示了名人故居美術館未來形態的探索性,開啟了徐悲鴻舊居—石家花園的時空大門。
一樓展廳
畫室
畫室
書房
書房
本次展覽時間為6月19日至6月25日專業觀眾觀展,6月26日至9月13日對公眾開放,觀眾需提前關注江北區文旅縱橫微信公眾號進行實名預約,不接受現場預約參觀。
多媒體展覽一
當年圖書館籌備處場景,與廖靜文先生在這裡相識
多媒體展廳二,在磐溪帶學生寫生
徐悲鴻1937年隨著國立中央大學從南京內遷於重慶,執教中央大學藝術系。後應重慶工商界名人石榮廷邀請,搬入江北盤溪石家花園居住,在此期間,徐悲鴻為發展美術事業,在這裡籌備創建中國美術學院,也就是中央美術學院的發源地之一。
徐悲鴻展廳現場
徐悲鴻展廳現場
徐悲鴻,《雙奔》,羅紋紙,6.1cmx4cm ,1943年
彼時,日軍頻繁空襲,為順利開展教學,徐悲鴻只好在地下石室育人、作畫。在各種艱苦的條件下,他完成了《巴人汲水》《巴之老婦》、《群奔六駿》、《會師東京》、《日暮倚修竹》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李可染展廳現場
李可染展廳現場
李可染,《看山圖》,24.5x16cm(圖),24.5x16cm(字),年代不詳
1943年3月19日,「徐悲鴻畫展」在當時的重慶中央圖書館舉辦,展出了國畫、油畫、素描百餘件,轟動山城,三天時間參觀者逾三萬。石家花園見證了他藝術創作生涯的最高峰。
解放後,石家花園作為石門派出所的辦公地,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並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江北區政府決定修繕「石家祠」徐悲鴻舊居,與時代悲鴻(北京)文化藝術中心籤訂合作協議,打造徐悲鴻美術館·重慶。
李斛展廳現場
李斛展廳現場
李斛,關漢卿,宣紙,64cmx46cm,1962年
本次在石家花園推出徐悲鴻學派的展覽,既是對呈現在即的美術館形態的初期探索性展示,也是對徐悲鴻與重慶這座立體之城內在聯繫的梳理,還是對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系建立的展示。
宗其香展廳現場
宗其香展廳現場
宗其香,《重慶夜景》之一,宣紙,43.5cm x 59cm,1948年
據悉,近年來,江北區大力推動文旅融合供給創新。推進文創變景,加快第十兵工廠遺址建築群打造洋炮局1862文創園;推進景區增文,加快長嘉匯大景區江北嘴片區重點文物保護與修繕,打造測候亭氣象博物館,實施明玉珍睿陵陳列館內裝陳列布展改造升級工程;推進品牌塑造,分類打造特色主題體驗空間等。
張安治展廳現場
張安治展廳現場
張安治,《風景寫生》之二,水彩紙,38cm x29.2cm ,1943年
接下來,該區將積極融入構建成渝互通互送的遊客集散中心體系,推出川渝旅遊「一卡通」、川渝區域文旅環線,通過文旅融合試點示範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標準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加快測候亭氣象博物館建設,加快明玉珍睿陵改造升級,加快第十兵工廠遺址建築群打造洋炮局1862文創園等。
大眾觀展請於6月19日上午9點後關注江北文旅縱橫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進入微信公眾號後,點擊「觀展預約」,即可預約觀展日期和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