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髮髻圖鑑:朝雲近香髻、凌虛髻……原來古髮髻這麼多學問!

2020-12-04 高特精鑄

對面臨「脫髮危機」的90後而言,擁有一頭美麗濃密的秀髮是多麼令人心動的事。

而縱觀古代女子髮髻:「雲鬢花顏金步搖」、「倭墮低梳髻,連絹細掃眉」、「雲髻峨峨,修眉聯娟」、「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眼前展現的一幅幅美人髮髻圖,令人驚豔又令人嫉妒。

而我們現在為了漢服要重新撿起古代髮髻,開始了盤頭大計。

那麼,你知道古代髮髻有哪些嗎?不同朝代屬什麼樣的髮髻嗎?

關注我,滿滿的乾貨,帶你領略上下千年髮髻之美。

一、歷代髮髻的變化

原始時代的女子可裝飾頭飾很少,但卻簡單又不失美麗。經常會用樸素好看的石頭、玉石、翠竹等稍加雕琢便成為裝飾品,而髮型也只是簡單的盤發或者散發,雖然沒後世女子髮髻精妙復繁,但卻隱約有種野性的美和神秘的意境。

秦漢時期的髮髻比起原始時代種類豐富了不少,主要是以高、大、端莊為特色。這是個崇尚仙境蓬萊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們生來就有一種豪氣,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連帶著女子的髮型也是端莊大氣,有種令人不敢褻瀆的美。

林志玲版小喬髮髻

《鴻門宴》劉亦菲版虞姬髮髻

到了隋唐時期,大唐天朝經濟文明高度發展,風氣開放,從男子角度來說,出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等一系列大詩人才子,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唐詩三百首》,而從女子的角度來說,既有以美豔聞名的了千古四大美人之一楊貴妃,更有留下無字碑功績留後人評說的千古女帝武則天。這個時代的唐朝仕女是很美豔、自信的,髮型也是千變萬化,以高大著稱,髮飾極盡繁麗。

武則天髮髻畫像

影視劇中的楊貴妃髮髻

殷桃版楊貴妃髮髻

宋代很講究禮數,服飾需要按照周制定製服飾,有嚴格的等級身份之分,不可逾越。宋朝以「窮」著稱,歷代皇帝都提倡節儉,不許女子們身著奇裝異服,也不能佩戴貴重的頭飾首飾。因此髮型和髮飾都不如唐朝那麼華麗炫目,但是女子愛美之心非常人可量,即使不能大變,小小的創意也使得髮型繽紛多姿。

圖為李清照

遼、金、元時期,女子髮型多和中原交匯融合。遼代貴族女子們喜歡佩戴金銀冠,人們常愛作貂裘頭巾、發縷飄拂的裝扮,元代時依舊流行宋代的髮髻。

明朝女子髮型種類不如唐宋時期多樣,但也有自己的風格,更加顯得端莊和高貴。明朝較為流行的叫做一窩絲,就是把滿頭青絲不加編辮也不捆綁直接盤在頭上,遠遠看去就像圓卷的雲朵,若是再用一個絲網網住,就叫做「纘」(zuǎn),然後再盤上髮髻。

這一類的在高麗也就是現在的韓國比較流行常見。

到了清代,女子的髮型服飾依舊沿襲明代樣式,但少了幾分明朝女子的「嚴厲」志之氣,多了幾分「柔弱」之感。而且開始流行旗頭,又叫大拉翅,也就是一字頭、二字頭等。

二、古代女子髮髻圖鑑

古代女子髮髻總的可以分成六類:結鬟式、擰旋式、盤疊式、結椎式、反綰式、雙掛式,主要手法有梳、綰、鬟、結、盤、疊、鬢,再以笄、釵、簪、步搖、發冠、珠花等首飾固定和裝飾。

第一類:結鬟式。這算是我們常見的一類髮髻了,股市女子會先把頭髮梳攏至頭頂,再分股用絲繩纏繞繫結,使之彎曲成鬟,託以支柱,高聳在頭頂或者兩側,叫做結鬟式。

結鬟式又有細分,結寰式的髮型形狀主要有這幾種:垂髫分肖髻、高髻、雙髻、平髻等。再不同形狀的髮型範疇之下就是具體固定的髮髻了,古代才子佳人常會甚是美觀的髮髻取一些很有詩意的名字,如飛仙髻、凌雲髻等。具體可看下圖。

第二類:擰旋式。光聽名字就知道區別於結寰式的「絲繩繫結」,而是採取一種「擰」致使髮髻旋轉固定的髮型。這類髮髻的梳編法是將頭髮分為幾股,然後像擰麻花一樣吧頭髮蟠曲扭轉,使之盤結於頭頂或者兩側,再以簪釵等固定。

擰旋式常見髮型有側擰、交擰、疊擰,具體出名的髮髻有朝雲近香髻、隨雲髻、凌虛髻等。

朝雲近香髻

第三類:盤疊式。這類髮髻梳編法是將頭髮分股繫結攏起,再盤疊在頭頂或者兩側,主要以柔順的青絲盤疊為主,只「螺」不「旋」,又稱為「螺髻」。

主要有單、雙螺、百合螺、盤桓螺等出名髮髻。

第四類:結椎式。這類髮髻是最普遍的髮髻了,古代很多女子都會梳這個髮髻。

梳法主要是先把頭髮聚攏在頭頂或頭前或腦後或者兩側,用繩子捆住,使之盤捲成一椎或者多椎,再用簪子、髮釵等貫住,使之聳豎在頭上。

這類髮髻的取名較為貼合現實,也少了幾分第一二類的仙氣,叫做高椎髻、墮馬髻、傾髻、牡丹頭、拋家髻等。

第五類:反綰式。這類髮髻在古裝宮廷劇中較為常見,主要是把頭髮在頭頂捆住,再反綰成各種形式,較為出名的主要有驚鴻髻、元寶髻、高髻、雙刀髻、朝天髻等。

唐·周舫《簪花仕女圖》中多為高髻

第六類:雙掛式。這類髮髻很顯青春氣息,是將頭髮從頭頂分為兩大類,梳結成對稱的髻或者環,再垂掛在兩側。常見的有雙丫髻、雙掛髻、垂掛髻、雙平髻等。

有人或許會問,這都21世紀了,還有必要知道古代的髮髻嗎?

當然有必要。如果古裝劇全都是漢服女子搭配大波浪披髮、梨花頭、學生頭,這種劇你還看得下去嗎?

就算不從娛樂價值來說,但從考古和歷史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某地古墓中新出土一副不知名人士的女子畫像圖,我們便可以從畫中女子的髮型和服飾,比較直觀地辨識出畫中女子的年齡和身份,甚至能由小及大反映到當時的朝代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等。

唐 周舫《簪花仕女圖》中女子為高髻

而且,隨著國風流行,漢服逐漸被大眾認識和喜愛,穿漢服的人士也越來越多,而髮飾通常是與服飾、妝容通常是連在一起的,一個豔麗美豔的髮髻能往往是女子畫龍點睛之筆。

最後,關注+私聊我就打包六大類髮髻匯總小禮包送給你哦~

相關焦點

  • 古代的髮髻長什麼樣?看到靈蛇髻後,真好奇沒有髮膠怎麼定型?
    古代的髮髻長什麼樣?看到靈蛇髻後,真好奇沒有髮膠怎麼定型?說到古代歷史的女人,其實和現在我們的女性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除了在生活和感情方面,她們不夠自由之外,很多時候他們都是要操持家務的。不過其實古代大戶人家的女兒和妻室也是有丫鬟專門伺候的,特別是普通家庭想都不要想的梳妝打扮,都是有專人來設計和盤扎。就像很多古裝影視劇中的角色一樣,古代女子的髮型也是千差萬別,那麼古代的髮髻到底長什麼樣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古代的幾款髮髻。
  • 古代女子髮髻圖解:個個都很漂亮!
    這種髮式多用於宮廷侍女、丫環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從秦開始,延續及近代, 其中最典型的是雙丫髻及雙掛髻,這種髮式在存世的古畫中特別多見。據《國憲家猷》記載:「陳宮梳隨雲髻。」這種髮式生動靈轉,頗為仕女所好。 鳳冠 ,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 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於婚禮時。
  • 高聳入雲的半翻髻,宮廷女子如何把頭髮盤的那麼高?
    這種單刀半翻髻是古代女子髮髻中高髻的其中一種,款式就是高聳入雲的髮髻的一側彎曲呈現一定的幅度,在最頂端位置又微微向前往下彎曲,感覺上整體造型就好像一把大刀,所以名字為單刀半翻髻,這款髮型凸顯一種高貴且不失婉轉的美感。
  • 唐朝文化——千姿百態的唐朝女子髮髻
    髮髻是婦女頭部的重要裝飾,能增加其儀容的俊美。古代婦女髮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歷代相承,不斷變化,從簡至繁,又從繁複簡,往返交替,有關記載甚多,僅就《髻鬟品》記載就不下百餘種。唐朝婦女在服飾髮髻的創新上給人以極高的藝.....
  • 組圖:雲髻鳳釵 中國古代女子髮式及髮飾賞析
    :   古代女子髮飾多種多樣,有笄、簪、簪花、釵、梳釵、環、步搖、鳳冠、華盛、發鈿、金鈿、銀鈿、梳蓖等。   笄(讀ji,一聲)   「笄」是古人用來綰定髮髻的長針。從周代起,滿15歲,古代女子就被看作成人,如果已經許嫁,便可梳成人的髮髻了,這時就需要使用發笄。古時稱女子成年為「及笄」就是這個意思。
  • Cosabella髮髻床丨綰髮成髻,見之難忘
    論起現代詩史上對江南女子柔美描繪之動人,
  • 雲髻墜,鳳釵垂——說髮髻
    西安高新一中高二11班賀妍同學以髮髻為切口,以文學為土壤,探尋髮髻文化的歷史發展,解讀髮髻與政治、文化的絲絲關聯,為我們了解閨怨詩歌和古代女子的生活狀態提供了一個細膩又精準的視角。髮髻是什麼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雲髻墜,鳳釵垂,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
  • 這6款古裝髮髻美到窒息,會梳的都是仙女級美人!你會幾個?
    今天,小雯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驚豔歷史的那些漢族古代髮型,領略古典之美。①飛仙髻飛仙髻,古代漢族婦女的一種髮式,始見於漢代,其式綰髮於頂,呈飛動狀,據《炙轂子》記載:「漢武帝時,王母降,諸仙髻皆異人間,帝令宮中效之,號飛仙髻。」多用於仙女與未出室少女。凌雲髻屬於高式的單鬟。
  • 古代仕女雲髻高聳之謎
    但如此多、重的髮飾想必要有「驚人的發量」與之相配,貴族婦女們難道個個擁有濃密驚人的發量?  並非如此。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頭髮數量是有限的,如何確保能梳理出高高聳立的髮髻,承擔起如此沉重的髮飾呢?  這個問題,沒有難倒我國古代聰明的女性們。
  • 古代女子髮型演變史終章:明清婦女髮髻大PK,您更鍾意哪一款?
    對古代人來講,一頭長長的黑髮不僅是身體的一部分,「更是頑強的具有極大民俗慣性的心理載體」(出自《中國古代妝容配方》),山以草木為本,人以頭髮為本,古人對頭髮的看重是我們很難想像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第三篇對明清婦女髮簪的介紹。
  • 古代女人打扮起來有多用心?商代「婦好墓」竟然有近千件首飾
    現在的美女人化妝可怕,那古代呢?呵呵,古代更可怕,現代畢竟生活節奏快,即使是女人也沒那麼多時間打扮,所以這方面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是在古代那個慢節奏生活當中,女人們有的是時間慢慢磨(當然,這裡說的是富貴人家,窮苦人家就算了)。北宋司馬光在《西江月》寫道: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
  • 唐代女子偏好高髻 據說峨髻高的可達一尺以上
    ◎劉春聲  關鍵詞:唐人髮飾  唐女對高髻的偏好,我們還可以從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中領略一二,畫面中的五位女子均著高髻。《簪花仕女圖》傳出自唐代畫家周昉筆下,也有五代作品一說,但即使是五代作品,也距盛唐不遠,畫作用的是寫實筆法,比較可信。這種高髻樣式在唐代也稱為峨髻,峨的本義是指山形高大,唐人將女子高聳的髮髻稱為峨髻,真是生花妙筆。
  • 心理測試:史上最全古代髮髻圖,測一下你穿越到古代是誰?
    測測穿越回古代,你是傲嬌小王妃、還是巾幗女將軍!妖氣君溫馨提示:選好了再看最下方的答案哈。1、 飛仙髻,多是兩側結高鬟。據《炙轂子》記載:「漢武帝時,王母降,諸仙髻皆異人間,帝令宮中效之,號飛仙髻。」多用於仙女與未出室少女。2、 靈蛇髻,始自魏、晉時期。髻式變化無常態,蓋隨時隨形而梳繞之,據說是由曹魏文帝妻甄后所創。
  • 不同朝代女人的髮髻,髮型精美好看的古代美女手繪圖片
    不同朝代女人的髮髻髮型,包含有魏晉、清朝、民國、明朝、西漢、盛唐、元朝、先秦、大宋等精美好看的古代美女手繪圖片,讓你一睹古代麗人的風採。早年清宮貴婦的髮型,以小兩把頭為主。宋代婦女很喜歡高髻,她們為了使自己的髮髻變得高一點,就在裡面摻上假髮,據說宋朝婦女的高髻還有高達兩尺的危髻,這些都是追趕時髦的結果。髮飾造型大致可分為高髻、低髻。高髻多為貴婦所梳,一般平民婦女則為梳低髻。「朝天髻」需用假髮摻雜在真發內。所以在當時還出現了專賣假髮的店鋪。
  • 古代女人沒有髮夾、髮膠,是怎麼保持高聳髮髻持久挺立的?
    今天小編為您帶來的便是古代女子在髮型上的小學問!唐代女俑的高聳髮髻古代女子是很有智慧的,雖然沒有髮夾、髮膠、發包,但她們有小巧精緻、用以固定盤發的各種規格的髮簪、頭油、具有粘性的魚膠等,再加上頭巾、綸巾等配飾,富貴人家的女子更會使用假髮
  • 明代首飾 | 髻與頭面
    多用銀絲、金絲或馬尾、篾絲、頭髮等編成(也有用紙或織物做的),外面通常覆以黑紗,形似圓錐,罩住頭頂的髮髻。  說淺白些,髻就是明代婦女常用的新式假髮髻。它一般是用鐵絲編成一個圓框架,在上面編上假髮,形成一個高大的假髻。中間是空的,使用時把它罩在頭頂的髮髻上,用簪子別住就可以了。 頭箍是一種新的飾物。最初的頭箍,與網巾有些相似,也是用棕絲或馬尾結成網來罩住頭髮。
  • 「墮馬髻」到底有多好看?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經過之前的一些講解之後,想必大家對於古代女子的髮髻類型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了吧!
  • 當苗族髮髻「撞上」唐代仕女俑…
    髻,緫髮也。從髟吉聲。古通用結。古詣切。數千年來,中國女性一直以梳髻為美,也衍變出了花樣繁多的髻式。具有相同特點的舟溪苗族髮髻和唐代仕女俑的髮髻有著跨越千年、遙遙相望的默契,冥冥之中透著一種歷久彌新的傳承感。
  • 你知道古代女子如何打扮嗎?宋代女子喜歡高髻,三國時期流行胭脂
    女人天性愛美,古代女子更是如此。儘管當時的社會思潮對她們有諸多限制,但整裝修容、追求外貌的姣好,一直是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環節。古代的服飾、首飾與化妝,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說完服飾,對於古代女子來說,髮型也是非常重要的裝飾。這裡的髮型指的是髮髻的形狀,因為古代婦女很少有短髮一說,而如果留長髮,就要梳攏成髻,不可披頭散髮,尤其是端莊穩重的大家閨秀更應如此。那時的女子以長發為美,將長發梳成各種各樣的髮髻。唐代詩人常常在詩句中描述女子髮型,「峨峨秦氏髻」(韋莊),「時世高梳髻」(白居易),都是在誇詠高髻式樣。
  • 關曉彤「縫紉機」髮型花樣多,很誇張?其實古代女子髮髻更誇張!
    原本以為就爆出來的這一個,沒想到劇裡關曉彤幾乎是花式玩轉「縫紉機」髮型~左偏可以,右偏自然也可以~~能頂縫紉機的腦袋,自然也能頂一個手提包不是~~有大,自然也有小的,話說這個小一點,不那麼誇張的,看起來就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