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也不是盧俊義

2020-09-14 絲竹曼舞

大家看《水滸傳》中,對於吳用應該是並不陌生,這個人算是軍師。畢竟在梁山好漢當中,大部分都是草莽一樣人物,大多數都是有勇無謀,而在這些人當中,他顯得比較特殊。而梁山若是要想要正常運轉,甚至一步步發展,都離不開這個人。一直以來世人公認的梁山老大是宋江,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某種程度上,真正「一把手」是吳用

吳用在梁山好漢當中,有一個外號叫「智多星」,就是讚賞他智慧。他平時讀的書比較多,擁有廣博知識。有時候在大家束手無策之時,能夠突發奇想,想出什麼計劃。梁山好漢每次攻打城池,若是制定計劃,或者出現什麼困難時,好多計策,都是出自他的計劃。由此可見這個人,能力可以說是非常強,無論是梁山一把手是晁蓋,還是宋江,他在梁山地位基本上不可撼動。

很多人不明白,既然他這麼有能力,為什麼當年沒有參加科舉考試。這種說起來,都是淚水,大家翻閱《水滸傳》中,他最開始是在財主家當家庭老師,教幾個周邊村裡孩子讀書。書中第一次出現,就是秀才打扮,看著就是文弱書生,其實他略懂武功,手中拿著羽扇就是武器。在北宋那個朝代,比較講究重文輕武,在那個時代讀書人本身很受追捧。為什麼吳用,就淪為一個造反之人呢?

吳用祖籍位於鄆城,父親在當地知名度頗高,學識特別高。早年他也有報國志向,曾經參加科學考試,以他的才華,成績很不錯,哪怕是出身貧寒,應該也無大礙。明代詩人楊基有《感懷》詩: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原本大宋朝應該多了一個叫吳用狀元,誰料蔡京嫌棄他沒有給自己送禮,於是大筆一揮,直接將此人免了。皇上開了金口,此人永不錄用,無疑算是斷絕他的科舉之路。於是轉而學習別的知識,跟隨一位高人學周易和兵法,並且廣結各路草莽人士。

無疑這段期間,為他日後起兵反朝打好基礎。吳用畢竟是個文人,只能做「二把手」,真正上陣殺敵還是指望別人。而晁蓋算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兩人合作第一件事情就是「截取生辰綱」,算是正式走上造反之路,其實這個故事很多人應該是聽說過,幕後之人就是吳用出主意,而晁蓋,阮氏三兄弟等人動手,算是一個群體行動。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說是將自己神機妙算,表現得淋漓盡致。此後他的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晉書·姚襄載記》:「洛陽雖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智激林衝殺王倫,大破祝家莊等,都離不開他的手筆。雖然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個沒有多少戰鬥值的書生,不過能力可不小看。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在梁山穩坐第三把交椅。

吳衝之所以這麼做,也有自己想法,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反心。畢竟宋朝這一朝,奸臣當道,而自己無法在官場有所作為,若是想要改變這個境況,只能靠起兵反朝。而智取生辰綱以後,更是有了充足資本,於是選擇揭竿起義。後面事情發展,無疑是按照他事先預料一樣,一步步走到今天成就,梁山好漢事業能夠發展這麼大,離不開吳用的嘔心瀝血,若是沒有他的努力,哪裡會有今天的梁山泊。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並非宋江,也不是盧俊義

後來他及時察覺到宋江和晁蓋之間矛盾,於是選擇靠邊站,保證梁山泊整體穩定。難的是吳用雖然是讀書人,不過並不是愚忠,這點要比諸葛亮要好很多,最起碼不會死保一個人。這點讓他在梁山好漢中,權利比較大。其實梁山好漢中,有很多人都是他用計招來的,以至於發展到後來,很多人感覺他就是「幕後一把手」。無疑這也讓他,引起統治者忌憚。

有時候英雄要是碰到一個昏庸的君主,無疑就是一個人間悲劇,畢竟這時就是奸臣當道。哪怕吳用能力這麼強,依然改變不了這個趨勢。雖然他不是一把手,依然不被統治者所容納,選擇自盡算是一個好的結果。

參考文獻:

明代詩人楊基有《感懷》

《晉書·姚襄載記》

相關焦點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並非宋江,也不是盧俊義
    一直以來世人公認的梁山老大是宋江,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某種程度上,真正「一把手」是吳用。後面事情發展,無疑是按照他事先預料一樣,一步步走到今天成就,梁山好漢事業能夠發展這麼大,離不開吳用的嘔心瀝血,若是沒有他的努力,哪裡會有今天的梁山泊。
  • 吳用直到自盡前一刻,他才想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根本不是宋江
    吳用直到自盡前一刻,他才想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梁山共有兩代頭領。第一代是晁蓋吳用等劫生辰綱的幾人為主體,他們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所以他們要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甚至可以推翻北宋朝廷,從未想過要受到朝廷的招安。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盧俊義
    因此,曹操才那樣憂愁。《水滸傳》中,雖然梁山上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108位好漢,有晁蓋和宋江這樣的核心領導,又有吳用、林衝、盧俊義和李逵等謀士與將士,但卻缺少將帥和賢臣,其三缺二,所以才沒能將宋朝推翻。
  • 直到吳用自盡前一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並非宋江
    顯然不是。可以看出梁山好漢中有不少是曾在朝中做官的,比如林衝,盧俊義,宋江等,然而呢?宋江在梁山的出現使得梁山集團的權力分配發生變化,宋江坐上了僅次於晁蓋的二把椅。後來,晁蓋在戰鬥中遭遇暗算,臨終前不得不將梁山託付給宋江,由原本的權力分配徹底改變。
  • 吳用自殺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一把手,並非宋江,也非盧俊義
    其中智多星吳用最後自盡,在死前他突然明白梁山上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更不是盧俊義,當他明白是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吳用落草為寇看起來有些突兀,實際上梁山這個團體要是沒有吳用這號人物是萬萬不可的,這一切早就有了暗示。後來梁山遇到了很多的艱苦困難,正是因為有了吳用的存在才可以度過。主導梁山起義其實吳用在奪得生辰綱之前就已經起了反心,但是吳用作為一個聰明人清楚的知道要是想要造反就必須要資本。
  • 吳用直到自盡前一刻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在這其中,坐在第三把交椅上的智多星吳用也是一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叛亂失敗之後,選擇以自盡的方式追隨宋江而去。直到最後一刻他才明白,整個梁山真正意義上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可惜的是,此時才想明白這一點已經晚了。
  • 水滸傳裡,身為「梁山軍師」的吳用自盡前才醒悟,宋江並不是老大
    在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後,梁山一夥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最初的奮鬥目標甚至可以說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而作為軍師的吳用,自然對這一切也是看在眼裡,一直到他自殺那一刻,他才發現,原來造成梁山結局的這一切,其實並非宋江,而另有其人。
  • 直到吳用自殺前,他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更是不能接受,於是便在宋江的墳前自盡,希望在黃泉路上能與之為伴……然而也是直到吳用自盡時,他才猛然醒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很多人都認為梁山真正的老大是吳用自己。咱們來分析一下吳用是幕後真正的老大,是有跡可循的,吳用是一位關鍵人物,是他推動了梁山的發展之路:梁山是忠義之士聚集之地,雖然有不少好漢是走投無路才來投奔的,但是都有替天行道的夙願。
  • 直到吳用自盡前,他才明白,梁山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在很多讀者看來,吳用是一個腦袋靈光、老奸巨猾的人,他飽讀詩書卻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雖有宋江的智謀,但沒有足夠強大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將梁山這個大梁挑起的人物。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是比較片面的,也是讀者未深入了解吳用所得出的結論。包括吳用自己也沒有想到,梁山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直到吳用自盡前,他才明白這個道理。
  • 直到吳用自盡的前一刻,他才覺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他們就是我們熟知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然而直到吳用自盡的前一刻,他才覺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公孫勝甚至因為這件事憤下梁山。自此,宋江就和吳用一起,並稱為梁山的二把手。但是宋江上梁山是被逼無奈,如果有機會的話他還是想回去當官的,於是吳用開始扶持宋江。晁蓋已經看出了吳用的心思,但是當時宋江在梁山已經建立威信,自己根本無計可施。後來,晁蓋想要借攻打曾頭市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卻在這一場戰爭中喪命了。
  • 吳用自盡前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
    自盡前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另有其人!梁山這麼大一個集體,又和朝廷相對立,自然得不到朝廷的救助。但梁山這麼多號人要吃要喝,如果放任不管,極容易產生內鬥。作為梁山的老大,宋江無奈之下只得和朝廷合作,接受朝廷的招安。
  • 吳用直到臨終才想通,梁山真正的老大,其實並非宋江,更不是晁蓋
    事實上,這一起悲劇,早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筆,宋江雖然落草為寇,但實際上去朝廷獲得高官厚利,封妻蔭子才是他的真正心願。而他最終也因為這個心願,喝下毒酒身亡,然而即便是如此,宋江還迫使李逵同樣喝下了毒酒,逼得吳用和花榮自縊,這幾個核心人物的離世,也就意味著了梁山的徹底消亡。
  • 吳用自盡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蓋
    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起義集團,也面臨瓦解。最終,梁山軍師吳用在昔日的哥哥宋江的墓前自縊而亡。而此時的他才明白,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並不是宋江,也不是晁蓋,而正是他自己。在小說中,吳用擁有滿腹經綸,通曉文韜武略,可謂是足智多謀。作為整個梁山集團的軍師,吳用在起義軍中起到的作用無疑是舉足輕重的。
  • 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說起梁山好漢,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水泊梁山108將,個個都是英雄好漢,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直到今日仍然令眾人稱羨。而說起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必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可是人人盡知啊,招安的這條路,基本都是宋江帶領著走出來的。不過事實上,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這個答案直到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
  • 吳用自殺前夕,他才明白,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談到梁山好漢,大家都很熟悉,水泊梁山108將,人人都是英雄,快意恩仇,替天行道,至今仍為世人稱頌。而且說到梁山的老大,很多人自然反應那就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的名聲,那就是人人都知道的啊,招安這條路,基本上都是宋江領著走出來的。
  • 吳用臨死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但是即使像吳用這麼聰明,直到死的時候,才知道水泊梁山真正的老大到底是誰。要想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明白吳用經歷過怎樣的事情。之後吳用上了梁山展示出他的智慧,他的智慧遠遠不只是一個小小的私塾先生那樣,恰恰相反,像一個真正有雄才大略的軍師。
  • 吳用直到臨終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晁蓋,更不是宋江
    這些問題不僅僅讀者搞不清楚,連吳用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直到他最終臨死前才想明白——因為他搞明白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梁山的真正老大究竟是誰?其實他不是宋江,也不是晁蓋,更不是盧俊義,而是一個大家都忽略了的人,正是由於這個梁山的真正首領的存在,導致了梁山最後走向招安,走向滅亡。 要搞清楚梁山上真正的首領是誰,我們首先就得搞清楚梁山上到底有幾個小團體,誰又是真正能夠在這幾個小團體當中都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為這個人最終是能夠決定宋江的招安政策能不能實行下去的關鍵因素。那麼梁山上到底有多少個小團體呢?
  • 吳用自殺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
    在我們讀這個盪氣迴腸的農民起義故事時,有很多細節我們其實都在讀的時候自動忽略了,就比如吳用自殺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一直都不是宋江,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無論是晁蓋領導時期,還是宋江領導時期,吳用都是當之無愧的二把手,梁山泊之所以能夠在江湖上聲名赫赫,也絕對少不了吳用的足智多謀。而且在水泊梁山的有些戰役之中,吳用的話比宋江還要管用。而且在宋江勢力壯大的過程中,吳用還不斷地邀請英雄好漢上梁山來牽制宋江的勢力。
  • 水滸傳:吳用臨死前才明白,梁山真正的頭把交椅,從來都不是宋江
    在宋江的墓前,吳用選擇了自縊,直到臨死前的那一刻,他才幡然醒悟,原來梁山真正的頭把交椅,從來都不是宋江!其實梁山真正的老大,正是吳用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正是在吳用的左右下,才會導致梁山好漢最終以悲劇收場。
  • 臨終前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或晁蓋
    然而上任沒過多久,宋江和盧俊義都被皇帝賜毒酒給毒死了。臨終前吳用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或晁蓋。梁山真正的老大-吳用當年晁蓋、吳用等人共同截取了生辰綱,上了梁山落草,晁蓋擔任頭領時,遇到重要的事情,都是找吳用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