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戴這首詩也很孤獨,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意境不輸《江雪》

2020-12-15 塵世曉書僮

唐詩無論是它的文學性,還是它的思想性,那都是令後世只能是高山仰止,而且唐詩也是極為豐富,各個流派,各種不同題材的類型,可謂是比比皆是。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只要一提起唐詩,那自然而然地能夠吟誦幾句,這也正是唐詩最具獨特魅力的一個地方,它可謂是深入人心,裡面一些經典的詩句,更是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用語。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這一千多年來,唐詩它能夠始終為人們所喜愛的原因。

儘管後世還有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可是要論到影響力和人們的喜愛程度,沒有任何一種文學類型可與唐詩相媲美。那麼唐詩裡也有很多直擊人心的作品,尤其是那些描寫孤獨的詩作,更是立馬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偶爾會感動孤獨,也會為這種孤獨而傷感。

說到唐詩裡最孤獨的作品,那自然是柳宗元的《江雪》,這首作品你可以讀到不同的意境,可以是孤獨,也可以是悽美,總之無論如何去解讀,孤獨始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題,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悽美而又孤獨的意境,更是沒有一個行人,猶如整個世界毀滅一斑。除了這首《江雪》之後,那麼還有馬戴的這首《灞上秋居》,同樣也是一首很孤獨的作品,這首詩的孤獨意境並不輸於《江雪》,通篇也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意境。

《灞上秋居》唐代: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馬戴,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人氏,也就是今天陝西華陰縣,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雖然詩歌到了晚唐時期整體開始在走下坡路,但其中還有誕生了好幾位偉大的詩人,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便是有李商隱和杜牧,兩人更是被後世稱為「小李杜」,也就是說他們兩人的才華完全可以媲美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甫。那麼馬戴也正是這一時期的詩人,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孤獨的內心,以及悲痛的處境,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顯得很是孤獨。

第一二句詩人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而又孤獨的意境,「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這兩句詩看似寫得很普通,但讀來卻是令人感傷不已;這灞原上的風雨剛剛停歇下來,到了傍晚時分,更是看到了一行大雁往南飛,而飛過了一群又來了一群。在這兩句中,詩人更是表達了一種感傷之懷。

第三四句更是此詩最經典的兩句,「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詩人在這兩句中,更是直抒胸臆,直接描寫了內心的憂愁之感,我現在一個人生活在這異地他鄉,看到這樹上的黃葉紛紛飄落,更是令我傷感不已,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寒夜裡,只有一盞孤燈照亮我這個孤獨的人。

第五六句詩人又描寫了周圍的環境,這樣的一種描寫,也立馬使得這首詩顯得更加的生動,「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院子裡的菜地裡,白露撒在上面,正在頻頻地往下掉,我現在所居住的隔壁,正好住了一位雲遊四海的野僧。這兩句看上去有些突兀,其實卻是更能夠增加那種孤獨之感。

第七八句詩人又進一步地描寫到了內心的那種孤獨之感,同時也描寫到了內心的那種痛苦,「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我一個人寄宿在這麼一個荒涼的小村子裡,由於時間太久了,以至於內心無比的孤獨,對於我來說只想要報效國家,可是又沒有這個機會,當真是令人悲痛。

馬戴所流傳下來的作品中,描寫的很孤獨的作品就有十多首,而且大部分的詩作也都很感人,而他的這首《灞上秋居》,也是詩人眾多作品中,最為孤獨,也最為傷感的一首,通篇描寫的極為悽美,也無比的感傷,讀來更是令人立馬能夠感受到詩作中的那一份孤獨之感。

相關焦點

  • 唐詩裡一首異常孤獨的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讀來很是孤獨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孤獨的詩作,例如柳宗元的《江雪》,這便是大家公認的一首描寫孤獨的詩作,而且這首詩相信大家可以從中讀出很多不同的感受來;再有李白的《獨坐敬亭山》,這同樣的也是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另外王績的《野望》,也是一首非常的孤獨的詩作。這三首詩,那都可以說是唐詩裡描寫孤獨的傑作。
  •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此詩是作者客居灞上時見景有感所作。首聯,頷聯,頸聯,皆是對環境的描寫,從而引起讀者感情共鳴。灞原上秋氣蕭瑟,風雨剛過,遍地是落葉,夜晚來臨,雨後寒夜又添加幾分悽涼,孤獨之感不言而喻。尾聯是抒發情感,感慨自身懷才不遇,仕途渺茫的情感。
  • 唐詩裡很孤獨的一首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描寫的入木三分
    那唐詩也是非常的豐富,各種題材都有,極為豐富,可以這麼說,只要是你能夠想到的,那麼在唐詩裡面都是可以找到,這也正是唐詩另一大特點,而且一些唐詩可能初讀的時候會覺得很平淡,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一些作品它其實同樣的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例如馬戴的這首《灞上秋居》,那同樣也是一首極為悽美的作品,詩人描寫的很是孤獨,把自身的那種感受描繪的淋漓盡致。
  • 這個季節,在外打拼的我們,最能理解「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而我們很多人都在異鄉孤身打拼,只為了那遙不可及的夢想和未來。在外打拼,孤獨的堅守很辛苦面對冬天和即將到來的新年,我們的內心非但不會覺得盼望和驚喜,反而內心充滿恐懼。而在此時,一些詩詞,是我們的安慰。而此時的我們,更容易理解一句「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馬戴的《灞上秋居》,原文如下: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這首古詩就是馬戴的《灞上秋居》,是晚唐一首非常經典的唐詩。尤其是這其中的一句「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寫出了多少天下遊子羈旅天下的悲苦。再加上對應的晚唐時代,這樣的一首古詩更顯出悲涼。「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唐詩的一開始,詩人借物起興。把原上的秋風細雨剛剛停下來,傍晚的時候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南飛去都描繪出來。雁群從來不曾駐足,看到天邊飛去的大雁,詩人想到了在他鄉漂泊的自己。
  • 40條落寞的古詩詞: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李白5、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6、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你說你孤獨,就像很久以前,火星照耀十三州府。——海子13.清夜何湛湛,孤燭映蘭幕。——江淹14.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 不著名詩人所寫的一首「思鄉」詩,全篇構思精妙,意境不輸名作
    除此之外,有位不著名的詩人也曾寫下了一首思鄉的作品,全篇構思精妙,其中意境不輸名篇,現在我們不妨就一起來品讀這首詩。除夜有懷唐·崔塗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裡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崔塗是我國晚唐時期的詩人,不得不說的是他也是一位仕途坎坷的漂泊遊子,曾長期在巴、蜀等地客居。這首詩是作者最為典型的「思鄉」代表作,風格蒼涼哀怨,讀來感人肺腑。首聯先寫內心憂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作者身在異鄉,所以在瞭望江南的時候不禁產生了縷縷鄉愁。
  • 立秋之後秋風起,絲絲灑下思鄉愁,這首唐詩頷聯10個字值得品味
    尤其是這首唐詩中的頷聯,10個字寫出秋日裡他鄉漂泊之苦,讓很多人想到自己的生活,實在是精彩至極。且看: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灞上秋居》,作者是唐代詩人馬戴。這首詩是一首典型的思鄉詩,尤其是頷聯的一句「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雖然只有10個字,卻寫盡在外打拼之人秋日裡的他鄉漂泊之苦,值得每一個遊子細細品味。開篇兩句就呼應題目,寫詩人當前所處的位置。
  • 古詩詞中最孤獨的7首詩,每一首都無比悽涼,將孤獨寫到了極致!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推薦7首古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古代文人心中的孤獨和悲涼。1、灞上秋居唐代: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點評:柳宗元的這首《江雪》一直都被讀者奉為最孤獨的詩篇,說實話千年來還真沒幾首詩詞能超越它。詩人僅僅用了20個字便勾勒出一幅無比孤獨的景色,整個畫面幾乎毫無生機,只有一個孤獨的老人在冰天雪地獨自垂釣。
  • 馬戴這首思鄉詩,寫盡思鄉之痛而餘音嫋嫋,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
    唐代詩人馬戴但是實際上,馬戴的詩作很有味道,之前我們曾經賞析過他的詩作《灞上秋居》,對其中的名句「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進行了賞析。那一首詩,這兩句可謂是寫盡了思鄉之苦,在後世贏得了很高的評價。不過,除了那一首《灞上秋居》之外,馬戴還有一首著名的思鄉詩,情真意厚讓人想家,被後世評論為「在晚唐詩篇中鶴立雞群」。全篇如下:孤雲與歸鳥,千裡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 唐代詩人馬戴《灞上秋居》:秋風秋雨,長夜孤燈,客居他鄉
    馬戴,是今天這篇推文的主人公。他是唐代的一位詩人,估計不少人沒有聽過他的名字,誰叫他置身於文星璀璨的唐詩世界呢,不為大家所熟知也算情有可原吧。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這位非著名詩人。馬戴雖說詩名不可與唐代一流大詩人相比,但是一個詩人名氣不夠大不能說他就沒有好的作品,比如馬戴的這一首《灞上秋居》,才情意境超凡脫俗,實屬上等佳作。《 灞 上 秋 居 》唐·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 李奕明毛體書法:唐詩300首第3集五律之73馬戴《灞上秋居》
    《灞上秋居》唐代:馬戴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海縣)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灞上為作者來京城後的寄居之所。作者進身無門,困居於此,有感於秋節變換,身世落寞,作此詩慰藉愁情。  整首詩篇好似一幅形象鮮明、藝術精湛的畫卷。
  • 孤獨是一首首詩,十首孤獨詩詞,送給孤獨的你!
    每個人都會經歷孤獨的一段時光,孤獨是一種心境,是一種狀態,是一個人的思考。正因為有了古代詩人的孤獨與寂寞,才留下一首首千古絕唱的詩篇。 孤獨是一首首詩,十首孤獨詩詞,送給孤獨的你!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 「詩詞鑑賞」孤獨是一首首詩,十首孤獨詩詞,送給孤獨的你!
    每個人都會經歷孤獨的一段時光,孤獨是一種心境,是一種狀態,是一個人的思考。正因為有了古代詩人的孤獨與寂寞,才留下一首首千古絕唱的詩篇。孤獨是一首首詩,十首孤獨詩詞,送給孤獨的你!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裡,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
  • 晚唐詩人馬戴的代表作,為何真切感人?妙在感情反向鋪墊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寫作背景:灞上,作者來京城後的寄居之所。詩人進身無門,困居於此,有感於秋節變換,身世落寞,作此詩慰藉愁情。我們來仔細讀。落葉2、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 名氣比詩人大的3句詩,味道雋永,流傳千百年
    關注我,一起來欣賞名氣比詩人大的3句詩,味道雋永,流傳千百年。第1句,一生辜負看花心。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張又新的詩句:「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他在婚後寫下這首詩,不無後悔之意:「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牡丹本是國色天香,一朵牡丹便足以傾國傾城,何況滿欄 牡丹盛開,何等美麗!奈何我已經娶了醜妻,心境不同,處境不同,無法再享受牡丹的溫柔,真是辜負一生開花心啊。」
  • 晚唐詩人馬戴背井離鄉考試總不中,作詩一首,異鄉人讀之落淚
    因為有這樣的情感與人生經歷,所以寫的詩能夠真切地反映情感與現實,而非流於空想、無病呻吟。晚唐詩人馬戴,可算是這樣的詩人。馬戴早年屢次應試,總是不中,但他仍在尋求著從仕的希望,直到四十五歲時,才終於登榜。在此期間,他到過多地,從南至北,從西到東,也有長時間滯留在長安及關中一帶,以待時機。
  • 唐末一首悲秋思鄉詩,題材常見卻極富藝術感染力,入選唐詩300首
    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唐詩,產生於唐代末期,是一首題材很常見的悲秋思鄉古詩,但是卻極富藝術感染力,還入選了唐詩300首。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這首唐詩的題目是《灞上秋居》,作者是唐代知名詩人馬戴。這個詩人生活在晚唐時期,和李商隱几乎處於同一時代。而且他的命運和李商隱也很相似,為了求取功名常年客居在外。尤其在這悽冷的秋天當中,感受到蕭瑟的秋景也感受到自己未來的毫無指望,再加上對於故鄉的思念,寫下了這首以情動人的詩篇。
  • 柳宗元另一首孤獨的詩,同樣寫得很悽美,意境不輸於那首《江雪》
    現在提起柳宗元的《江雪》,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孤獨」,這首詩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會緊扣「孤獨」二字,所以也被人稱為是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無人能夠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