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極簡主義的設計,但你是否體驗過極簡主義的生活?

2020-10-20 漫小文

這事兒要從前段時間搬家說起,為什麼我們討厭搬家?因為雜物實在是太多呀!有換季打折淘來的衣服,有當時很喜歡實際買回來穿不了幾次的高跟鞋,有各種風格的購物袋,還有當時保留下來覺得以後可以用來回憶人生的各種機票、火車票、景點門票之類的,還有一堆當時覺得以後可能會用到而保留下來的東西。實際上呢,搬家清理東西時才發現當時以為以後會穿的衣服鞋子,以後再也不會穿,以後會用到的東西實際上再也不會拿出來用,它們被束之高閣,漸漸的填滿了我們的居住空間。

鑑於搬家緊迫,這些東西在戀戀不捨之下被無情的丟棄了。搬到新的居住地後,生活並沒有因為我丟棄大量東西而發生不便,相反,我驚訝的發現家裡的柜子沒有塞滿東西這讓我覺得很舒服,這些丟掉的東西都是我不需要的,看著家裡簡潔有序覺得生活都是美美噠。

這之後,每次買東西回來,只把東西留下,什麼漂亮的包裝盒呀、裝飾什麼的一律扔掉。舊的物件不要想著以後拿來做什麼用途,直接扔掉,扔完神清氣爽。

回到正題,我們會發現極簡主義的設計很多,極簡主義的生活卻很少。極簡主義的生活就是要通過砍掉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從而改善你的生活。減少這些生活中無益的事情,從而騰出時間精力來留給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極簡主義的核心。

1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在消費時代,物質的豐富和經濟的提升,再倡導極簡生活是不是有種社會倒退的嫌疑,其實不然,仔細梳理,生活需要的物品並不多。舉個簡單例子,通常我們剛開始用智慧型手機或者說新換了一個手機時,我們會下載安裝很多APP,什麼新聞天氣外賣、遊戲音樂電子書、運動健身網購等等,實際上等你真正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一堆一頁頁的APP中,你經常登錄的只有那幾種,其他都是無用擺設。

極簡主義的生活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東西,更少的物品,更單一的風格。

俗話說開源節流,證明源頭很重要,特別是我們女生,喜歡買買買,要避免廢物堆積就要從源頭杜絕,忍住購買慾望,避免購物過多實際你的生活並不需要的東西。

《賈伯斯傳》裡說,賈伯斯年輕的時候住在啥也沒有的一空房間裡。老喬那陣子日子過得不好嗎?沒有,事業上他在做改變世界的事情,生活上和朋友彈吉他玩玩唱唱啥也不耽誤。他的生活很好,儘管屋子裡空無一物。

其次,極簡不代表苦行。相當一部分極簡主義者仍然用著他們認為最好的手機,穿著可能昂貴但絕對耐用的皮鞋。而且,你在無用的物品上省下了錢,就可以在你認為值得的地方多花一些。

2

信息的精簡

精簡信息輸入源頭,減少使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

定期遠離網際網路、遠離手機,避免信息騷擾。

減少不必要的通知與打擾,少刷朋友圈,不因無聊和人進行無謂的閒聊。

不關注與己無關的娛樂、社會新聞。遠離獵奇類,娛樂類,民生類等無營養新聞,多有針對性的主題搜索學習。

3

更少的人際交往

慢生活。不做無效社交。

對朋友做清晰的定位深交或淺交,合理分配精力。

忌交淺言深,不懂裝懂。無利害關係下,真實表現自我,會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

遠離負能量、道德敗壞,三觀不搭,消極拖延的人,把時間分給他們,是浪費生命的表現。

打造自己比打造人脈重要,你牛逼了,到哪都會有人脈。當你能給別人提供價值的時候,維護朋友關係將變得簡單。

4

更常規的生活習慣

讀書、學習,

鍛鍊,

穿著簡潔,

少吃含有添加劑的食品,

喝白水和純果汁,一切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5

表達極簡

寫東西、說話,

儘可能簡單、直接、清楚。

多用名詞、動詞。

少用形容詞、副詞。

6

工作極簡

使用有效的方法,不拖延。

及時清理電子郵件,不要讓它們堆積起來。

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

人常說睜開眼睛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決定了一天的生活品質:

1、 精神奕奕地起床 ,簡單洗漱後出門晨跑。

2、 燒水間隙洗臉刷牙,然後準備一頓豐盛又營養的早餐。

3、換上提前準備好的衣服,化一個簡單幹淨的妝。

4、半睜著酸脹的眼睛刷會兒朋友圈,渾身沒力氣,起不來。

5、鬧鐘響亮,非常習慣地關掉,直到睡過頭,從床上彈起來,衝出門時,眼皮腫著,油光泛著。

以上五種生活場景,如果早晨經歷的是4或者5,那麼這一整天想過得有品質很難,如果長期都是這種狀態,那必然會陷入一種糟糕的惡性循環。

這些問題是什麼造成的呢?那就從今天開始試試極簡主義的生活吧,親身經歷看看一段時間後會有那些美妙的變化。

相關焦點

  • 極簡主義傳播了嗎?你的生活「極簡」?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構件的使用甚至所接收到的信息等方面提倡「極簡」。他們相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主義不是虐待狂,而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經濟化、輕鬆愉快的生活方式。當然,雖然極簡主義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有很多擁躉,但也有很多人冷思考這種生活方式。
  • 極簡主義蔓延,而你的生活「極簡」了嗎?
    「極簡主義」這種生活方式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使用器物甚至所接受的信息等等方面崇尚「極簡」,篤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當然,極簡主義雖然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擁有不少擁躉,但對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冷思考的也不乏其人。
  • 你最應該過的極簡主義生活
    從此,小編就走上了極簡主義生活的「不歸路」.......嗯!小美就是我的大恩人啊!!! 話說,極簡主義生活,是一種很特殊的生活狀態。
  • 別天真了,極簡主義生活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既然我們覺得生活是如此煩悶,那麼那些覺得幸福的人都有些什麼樣的體驗呢?他們的生活是否就有某種真知在裡面?2020 年《世界幸福指數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s)於3月20號新鮮出爐,五個北歐國家又一次不出意外地躋身前十名。
  • 少即是多 生活中的極簡主義設計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設計界最為流行的詞就是「極簡主義」。從平面、空間、建築、時尚再到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細節,設計師們為此絞盡腦汁,甚至患上重度失眠。極簡主義風格之所以很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其中不僅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和生活態度,其實還別有洞天。
  • 日本極簡主義在UI設計中的應用
    通過本文,一起來深入地探究極簡主義,研究這個理念在產品UI設計中的定義以及關鍵原則。 極簡主義根植於日本藝術 談到極簡主義時,首先聯想到的可能是日本的室內和平面設計。日本極簡主義植根於傳統的禪宗佛教美學,極簡主義運動的宗旨是通過關注最基本的東西來保持生活的簡單和整潔。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極簡主義:時機已到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恰好又是直播電商火熱的一年,所以想藉此契機唱唱反調,重提下極簡主義。 這是我個人要踐行的生活方式,並且我相信未來也會是越來越多人會選擇的消費和生活的方式。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極簡主義、極簡設計風格來源、極簡主義運動的發展,並踐行極簡主義生活,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幫助。
  • 關於極簡主義設計
    極簡主義這個詞被使用在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中:建築、藝術、攝影、文學、音樂、UI設計,甚至食物。Merriam-Webster 詞典種對於它的解釋是「在音樂、文學和設計領域中以極其平衡簡潔而著稱的一種風格或技術」。如今極簡主義已經成為UI設計的一個新方向。
  • 設計上的極簡主義
    不簡單的極簡極簡主義怎麼也不算是個時興的詞,好像從現代設計伊始,它就如同奏低音般存在於各個時代與思潮中,也總在某些關鍵節點上成為發聲的角色。對現代設計的整個歷程越了解,就越難以用簡單幾句話概括極簡主義,存在廣義的放之四海皆準的極簡主義嗎?阿道夫·魯斯的「裝飾即罪惡」是不是極簡的濫觴?密斯·凡·德·羅的「少即是多」是不是極簡的宣言?
  • 日本極簡主義的數字產品UI設計
    極簡主義對日本藝術有著根深蒂固影響:Illustration by插圖來自Ani Chitishvili阿尼 · 齊季什維利當我們想到極簡主義,可能我們首先想到日本的室內設計和平面設計。日本極簡主義起源於傳統禪宗美學,這種極簡主義運動的使命是通過專注使生活保持簡單和整潔。
  • 極簡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極簡主義會流行?
    極簡主義貌似最近幾年非常流行,可謂是萬金油,被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消費極簡主義、思想極簡主義、設計極簡主義等等。但究竟什麼是極簡主義,很多人反而是一頭霧水。當你在知網搜索「極簡主義」時,會發現「極簡主義」通常與設計有密切關係。
  • 極簡主義,當代藝術的新體驗
    極簡主義的概念在近幾年頗為流行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滲透著極簡主義的理念從家居設計到我們的日常服飾今天我們來聊聊藝術層面的極簡主義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習慣。家居簡單地說「少就是多」,極簡主義可以幫助你的房間集中你想要的心情或主題,畫面也很漂亮,極簡主義強調的是空間的純粹性與單純性去除無謂的裝飾將家居空間極至簡化用光線、牆面等基礎進行空間構成。
  • 「極簡主義」生活因簡而美好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習慣。極簡主義追求生活以及藝術上極致簡約,捨棄華而不實的裝飾,保留純粹的生活所需,是精神生活的簡化。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極簡主義就像是一股清流,滌蕩著人的內心,將人們的欲望從物質轉移到自己和身邊的人身上,因此,簡單的生活最幸福。這幾年,極簡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 以簡馭繁——極簡主義
    概念簡介極簡主義風格的居室設計極簡主義(Minimalism),並不是現今所稱的簡約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又可稱為「Minimal Art」(微模主義),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借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
  • 極簡主義生活從家具開始
    極簡主義認為擁有物品的數量的的多少和生活幸福感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有以為自己還會看的學生時期教科書;顏色各異的品牌包包衣服;在電商購物節因為打折買了很多以為但實際上沒有用的、對自己來說沒有意義的東西,過後才後悔自己的衝動型消費是多麼不合理。
  • 極簡主義——靈魂主義的設計形式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設計界最為流行的詞就是「極簡主義」。從平面、空間、建築、時尚再到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細節,設計師們為此絞盡腦汁,甚至患上重度失眠。極簡主義風格之所以很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其中不僅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和生活態度,其實還別有洞天。
  • 今天你極簡主義了嗎?
    例如,現在人們所追崇的北歐風格日式風格設計、扁平化設計,以及「斷舍離」生活方式,其本質都是極簡主義。2.發展極簡主義是一場藝術運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藝術,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20世紀現代藝術重要流派之一,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的美國視覺藝術中尤為突出。
  • 極簡主義藝術?你確定不是在建材商場?
    我們生活中如今到處可以看到極簡主義,從建築、家居、手機等物質層面的變化,到斷舍離、低欲望、宋代美學等生活觀念的流行,極簡主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風潮。但極簡主義藝術和生活中的極簡主義並不是一回事。而極簡主義藝術強調你要在展覽的空間內看,作品的位置、高度、光線等因素都很重要,你的感知要散發在整個空間裡。徐文的收藏裡,極簡主義藝術佔了三分之一,為什麼會如此鍾情?徐文說,我們處於信息爆炸的時代,物質豐富,過多的信息,會讓人懵了,現在我們連微信文章稍微長點都看不下去。
  • 請停止你的偽「極簡主義」
    (來源:John Pawson)在平常的生活中,極簡主義意味著一種專注,工作時,忘掉不相干的一切,專注於眼前的事務,和朋友聊天時,放掉手中的一切事務,回歸各自的內心,感受內心深處的靈魂交錯,哪怕你周末打開電腦,想看一部電影,也要保持足夠的安靜,把手機放得遠遠的,專心熒幕可能有人在說,看電影本來就是放鬆自己,幹嘛弄的那麼緊張,其實並沒有讓你緊張,因為當你想放鬆自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