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應該過的極簡主義生活

2020-12-14 騰訊網

還記得那一年的畢業季,小編把自己東西收拾回家的那天,真是傷心到無法自拔.....

我的位置上,滿滿都是以前瘋狂剁手的各種生活用品。我把我的行李箱塞滿了之後,卻發現自己還有一大堆東西被扔在了地上.....

天啊! 我大學這幾年可以丟掉的東西有那麼多.....

這時候,室友小美隨手扔給了目瞪口呆的我一本名叫《斷舍離》的書。冷漠地說了句:「自己慢慢體會「。

從此,小編就走上了極簡主義生活的「不歸路」.......嗯!小美就是我的大恩人啊!!!

話說,極簡主義生活,是一種很特殊的生活狀態。聽起來挺奇怪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也並不是那麼遙遠啊。

極簡主義生活並不代表著「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這是極簡生活者最喜歡說的一句話。

假如有一天,你悲劇地遇上了地震,你只能選擇帶走一行李箱東西。你會發現,其實你生活中80%的東西都是可以拋棄的。

不過,小編想說的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並沒有你擁有的多。你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和你擁有多少物品毫不相關,終究還是會一切隨風。

2016年4月,有人在豆瓣上發起了一個「30天極簡挑戰」。活動規則十分簡單,第一天捨棄1件物品,第二天2件,逐日增加,直到月底的30件。

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這種活動是一些極端主義者或者文青才會做的。不過,小編嚴肅地告訴你們,極簡主義生活是可以融入我們正常生活之中的。(認真臉)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人生。

你們是不是經常覺得......

智慧型手機裡有幾十個APP,但經常用到的不足10個;

經常跟別人組團網購一大堆紙巾,洗髮水,家裡需求根本不到10%;

買回來大量衣物,卻發現自己穿來穿去都是那幾件;

囤積了大量被種草的化妝品和護膚品,卻發現根本不符合自己的膚質;

總覺得自己很窮,剛剛剁手的東西,自己都不需要;

微信裡有那麼多好友,能聊天的卻沒幾個;

關注那麼多資訊,自己根本沒有時間看;

每天要做的事情那麼多,卻發現自己不知道應該從哪裡做起;

……

沒關係!!!

接下來,小編將要施展懶人必備的「極簡生活」大法來幫助你們解決這些難題啦。

欲望極簡

了解自己的真實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響,不盲從,不跟風。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如提升專業素養、照顧家庭、關心朋友、追求美食等。(美食!!!)

小編寄語:

人們最應該了解的是自己,只有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和道路

精神極簡

了解、選擇、專注於1-3項自己真正想從事的精神活動,充分學習、提高。不盲目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小編寄語:

一個人學習和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專注,同時這也是節省你時間和精力的最大武器。

物質極簡

將家中超過一年不用的物品丟棄、送人、出售或捐贈。比如看過的雜誌、書,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種禮物或裝飾品。

明確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買不需要的物品。確有必要的物品,買最好的,充分使用它(例如AMii家的衣服)。不囤東西,不用便宜貨、次品。

用布袋,代替塑膠袋和紙袋。用一支好用的鋼筆,替代堆積如山的中性筆。用瓷杯、鋼杯代替紙杯。用電腦寫東西,少用紙。養成紙質文件掃描、存檔的習慣。

整合、精簡電源線、充電設備。不重複購買電子產品。精簡出門行頭,只帶「身手鑰紙錢」。精簡銀行卡,僅保留一張借記卡一張信用卡。

小編寄語:

極簡生活=精緻生活,並不是過著節儉生活。生活應該注重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信息極簡

精簡信息輸入源頭,減少使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少看微博、朋友圈。定期遠離網際網路、遠離手機,避免信息騷擾。不關注與己無關的娛樂、社會新聞。

精簡電子郵箱數量。關注少而精,寧缺毋濫。時間線乾淨。APP使用少而精,刪除長期不使用的應用。

小編寄語:

汲取的知識量越大,你忘記的速度就越快。應舍則舍。

表達極簡

寫東西、說話,儘可能簡單、直接、清楚。

多用名詞、動詞。少用形容詞、副詞。

小編寄語:

與人溝通,估計是世界上最難的學科。簡單、直接、清楚。足矣。

工作極簡

使用有效的GTD方法,不拖延。及時清理電子郵件,不要讓它們堆積起來。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儘可能不做Multi-task。

小編寄語:

克服萬惡的拖延症,你應該成為行動上的「巨人」。

生活極簡

慢生活。不做無效社交。鍛鍊。穿著簡潔、不花哨。

少吃含有添加劑的食品。喝白水和純果汁,不喝添加了大量化學成分的碳酸飲料和果汁。

實踐極簡主義的方法、角度有很多,關鍵是還是要行動起來。

小編寄語:

生活作息健康,也是極簡生活的一部分。

欲望極簡、物質極簡、精神極簡、信息極簡、表達極簡、工作極簡、生活極簡

無一不體現出「斷舍離」這三個字的精髓。

End

相關焦點

  • 極簡主義蔓延,而你的生活「極簡」了嗎?
    「極簡主義」這種生活方式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建築設計、使用器物甚至所接受的信息等等方面崇尚「極簡」,篤信「Less is More」,讓生活方式回歸簡單純粹。極簡主義者認為,極簡生活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經濟的、環保的、輕鬆愉悅的生活方式。當然,極簡主義雖然在中產階級和白領中擁有不少擁躉,但對這種生活方式進行冷思考的也不乏其人。
  • 極簡主義傳播了嗎?你的生活「極簡」?
    想要過極簡主義生活的人經常掙扎:那我的傳家寶呢?那麼孩子的玩具呢?戀人寄來的紀念品呢?與極簡主義的思想類似,日本有一個名為「斷舍離」的名詞。「斷舍離」是日本雜項管理顧問山下幸之助提出的人生概念,其中,打破:永不需要東西;放棄:放棄多餘的浪費;離開,遠離對事物的執迷。
  • 你聽說過極簡主義的設計,但你是否體驗過極簡主義的生活?
    回到正題,我們會發現極簡主義的設計很多,極簡主義的生活卻很少。極簡主義的生活就是要通過砍掉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從而改善你的生活。減少這些生活中無益的事情,從而騰出時間精力來留給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極簡主義的核心。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極簡主義」生活因簡而美好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習慣。極簡主義追求生活以及藝術上極致簡約,捨棄華而不實的裝飾,保留純粹的生活所需,是精神生活的簡化。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極簡主義就像是一股清流,滌蕩著人的內心,將人們的欲望從物質轉移到自己和身邊的人身上,因此,簡單的生活最幸福。這幾年,極簡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 為什麼說極簡主義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本期就聊聊近年來風行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極簡主義」究竟意味著什麼?怎樣做能簡化生活和環境?以及「極簡」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變化和收穫。如果你也曾為繁瑣所累,那麼一定會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極簡生活」應當實現的是一種自控的快樂,而不是刻意的束縛,否則,就是讓精神走入了另一個「牢房」。「極簡主義生活」的標準無法統一,正如我們對人生最珍貴的事物可以有很多選擇,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對人生本質的追求與回歸,是閱盡鉛華之後的平淡和自由。
  • 《極簡主義改變了我》:過有使命感的人生是回報最豐厚的生活方式
    這時,臃腫會再次找到你,你的人生就如同那費了多大勁也瘦不下來的身體。因為,堆積如山的物品會化成堆積如山的問題:如何將這些東西塞進箱子?要話費多少時間去清洗和打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人喬舒亞·貝克爾十年前開始實踐極簡主義生活方式。他創辦了「成為極簡主義者」的網站,激勵他人通過擁有更少的東西來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 日式極簡主義,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日式極簡主義,正是遵循這樣的一種原則,由繁複至簡單,於喧囂歸寂靜,打造「少即是多」的生活狀態。真正的日式極簡主義,指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狀態,是需要你從擁有的足夠多,到如今擁有的足夠精簡,待真正靜下心來才發現,極簡才是極美。
  • 別天真了,極簡主義生活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正是為了這種幸福感,前有超體驗主義作家梭羅在1845年的春天,在自己老家的瓦爾登湖旁邊建了一個小木屋,過著自耕自食的生活。現在也有不少年輕人尋一偏僻鄉村,過著大家想像中的美好生活,比如李子柒。更有不少生活在大都市的年輕男女們大發宣揚以及踐行「極簡主義生活」,拍攝100天不買衣服,極簡穿搭的VLOG.
  • 極簡主義生活,就從斷舍離開始!
    賈伯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別人而活。」同樣,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雜物而活。近年來,從北歐和日本等國家開始,極簡風潮也燒到了國內。極簡主義是什麼?許多人接觸極簡主義都是從斷舍離開始,但把東西丟光光就是斷舍離嗎?其實極簡生活的主要的目的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與浪費。極簡主義可以讓我們不被物質欲望迷惑,得到時間與真正的自由。然而極簡生活的訣竅是什麼呢?先來戒掉錯誤的斷舍離觀念吧!
  • 極簡主義,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極簡主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今年已經是我踐行極簡的第三個年頭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沒有過去那麼混沌,生活的目標慢慢變得明晰起來。,我當時不以為然,覺得學習成績才是最重要的。
  • 少即是多 生活中的極簡主義設計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設計界最為流行的詞就是「極簡主義」。從平面、空間、建築、時尚再到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細節,設計師們為此絞盡腦汁,甚至患上重度失眠。極簡主義風格之所以很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其中不僅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和生活態度,其實還別有洞天。
  • 極簡主義生活從家具開始
    極簡主義認為擁有物品的數量的的多少和生活幸福感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有以為自己還會看的學生時期教科書;顏色各異的品牌包包衣服;在電商購物節因為打折買了很多以為但實際上沒有用的、對自己來說沒有意義的東西,過後才後悔自己的衝動型消費是多麼不合理。
  • 極簡主義——一種生活方式
    極簡主義者是一種人群的代名詞,這個人群無論以什麼樣的外向性體現,都是同一種以「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而根據不同的實踐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六類人群:視覺向極簡主義者—Aesthetic Minimalists:這類人群的所有一切均和極簡主義的美學視覺相關,他們不一定真的只擁有很少的東西
  • 極簡主義是什麼,為什麼極簡主義會流行?
    極簡主義貌似最近幾年非常流行,可謂是萬金油,被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消費極簡主義、思想極簡主義、設計極簡主義等等。但究竟什麼是極簡主義,很多人反而是一頭霧水。當你在知網搜索「極簡主義」時,會發現「極簡主義」通常與設計有密切關係。
  • 極簡主義是什麼?這幾點應該牢記!
    極簡主義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詞,但它究竟意味著什麼?根據不同人的觀點,極簡主義可以涉及許多不同的事物。例如,人們開始喜歡建造小而美的房子,這是由一種嚮往簡單生活的想法驅動導致的。這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要求人們反思他們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樣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方面都可以減少混亂。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如果可以,我想購買簡單
    300人自願成為倡導並踐行簡約生活的小組成員。「如果你覺得自己是打折購物狂、山寨愛好者,或者有雜物收集癖,那麼嘗試極簡主義生活方式或許是一劑良藥。」「Kent Zeng」說。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介紹,極簡主義與西方清教教義有著一定淵源,並逐漸衍生出一種新的文藝流派、設計理念和生活方式。而這種衍生,又與中國傳統哲學相呼應。
  • 日本人的極簡主義生活,都是什麼樣的?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看了今天日本ins的分享,那些熱衷「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日本人,在經歷過泡沫經濟之後,開始從物質生活的極大富裕,轉向追尋「少即是多」的極簡生活。比起囤積,他們更加的熱衷生活空間的斷舍離;比起極多,他們更加認可極簡主義的生活。
  • 今天你極簡主義了嗎?
    例如,現在人們所追崇的北歐風格日式風格設計、扁平化設計,以及「斷舍離」生活方式,其本質都是極簡主義。2.發展極簡主義是一場藝術運動,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藝術,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20世紀現代藝術重要流派之一,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的美國視覺藝術中尤為突出。
  • 極簡主義:時機已到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恰好又是直播電商火熱的一年,所以想藉此契機唱唱反調,重提下極簡主義。 這是我個人要踐行的生活方式,並且我相信未來也會是越來越多人會選擇的消費和生活的方式。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極簡主義、極簡設計風格來源、極簡主義運動的發展,並踐行極簡主義生活,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