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知名作家瓊瑤今日(3月12日)突然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之際,希望不會因為後輩的不舍,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而受折磨,也藉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瓊瑤提到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明年將邁入80歲的她,認為自己沒因戰亂、意外、病痛等原因離開,一切都是上蒼給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並特別發出5點聲明叮嚀兒子,表示無論生什麼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最後再次強調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讓她沒痛苦地死去就好。
瓊瑤說過:「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表示她是抱著正面思考寫下這封信,對於牢不可破的生死觀,現在也該到改變的時候了。另外,瓊瑤還叮嚀她的身後事無須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悼念,火化後採花葬方式,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更說不設靈堂,不要出殯,盼一切從簡。交代完後,瓊瑤透露她可安心計劃她的下一部小說,還打算和孫女的插圖合作,計劃共同出一本關於「喵星人」的書。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臺北市立中山女中。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臺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瓊瑤創作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等。
瓊瑤的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瓊瑤本人還有一個龍鳳胎弟弟。瓊瑤也是作家金庸的遠親,金庸的堂妹為瓊瑤的舅母。是詩人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瓊瑤有兩段婚姻,1959年4月,瓊瑤與慶筠結婚。1961年7月,二人兒子陳中維出生。1964年夏,瓊瑤與慶筠離婚。1979年5月9日,瓊瑤與平鑫濤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