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題目最長的一首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2020-12-12 卿卬看文化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也是在民眾中影響最大的唐詩選本,可是你是否知道《唐詩三百首》題目最長的是哪一首詩嗎?這是白居易年輕時候寫的一首詩,我們先看看白居易這首詩的內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裡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這首詩的內容不難理解,就是講述了在戰亂之後,作者和兄弟姐妹羈旅漂泊各處,戰亂給人們帶來流離失所的災難,白居易看見天上的明月,想到「月圓人不圓」的情景,心中感慨萬千,抒發了對兄弟姐妹的思念之情。

不賣關子了,大家仔細看看這個題目,白居易的這首詩的題目叫《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不知道網友們看見這個題目後,有什麼觀感?有沒有頭暈目眩的感覺!這個題目有足足50字,白居易這首七言律詩有56個字,就比這個題目多了6個字。

在這個題目中,作者已經將戰亂背景、流離失所的慘狀以及思念的對象都交代了。「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與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一樣都是表達「明月千裡寄相思」這一主題的典型名句, 區別在於李白更加「自我」一點兒,李白從自身出發通過明月表達對王昌齡的關心。而白居易不僅從自己下筆,也從對方下筆,將自己和兄弟姐妹都融入抒情的環境之中。「五處」指題目中的浮梁、於潛、烏江、符離、下邽這5個地方。白居易此時就在符離。

在《唐詩三百首》中,題目最長的就是白居易這首詩,不知網友們看完這首詩的題目後,有何感想?該怎麼斷句?讀得通順嗎?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早已陪伴著我們從年幼走到現在,甚至會陪伴我們走完一生。對於《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詩,你還記得是哪一首嗎?《感遇十二首·其一》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它也是目前最經典,銷量最大,蘅塘退士選本《唐詩三百首》中的第一首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兩種自古以來就是清雅高潔代表的春蘭和秋桂,也表達了詩人如同春蘭秋桂般堅貞清高的品格,抒發了自己遭受排擠的憂思。「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 《唐詩三百首》的最後一首詩,你知道是哪一首嗎?幾乎人人會背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是《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所說的一句諺語。姑且不談這句諺語的可操作性,因為當中的「吟詩」可不是背詩,而是作詩。不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唐詩三百首》是會陪伴著他從年幼走到年長,甚至走完一生。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311首經典唐詩中,還有三首詩是無名氏所作,其中一首民謠、一首怪詩,還有一首被張冠李戴的名作。且來欣賞這三首無名氏的詩作,看看有何高明之處能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哥舒歌》本是盛唐時西北邊疆的一首民謠,署名中的「西鄙人」意為西北邊疆人,名副其實的無名氏!詩中所寫的是盛唐時期多次打敗吐蕃的名將哥舒翰。這首詩之所以能入選《唐詩三百首》,是因其以短小的篇幅刻畫出一代名將的英勇善戰和赫赫武功。
  • 《唐詩三百首》中最特殊的三首詩,一首民謠、一首怪詩、一首絕唱
    ,還有三首詩是無名氏所作,其中一首民謠、一首怪詩,還有一首被張冠李戴的名作。這首詩是《唐詩三百首》中唯一一首明確標註「無名氏」的詩作,題材是思鄉詩,相比唐詩中很多思鄉名作,此詩並非特別出眾。但此詩有一奇特之處。讀詩講究斷句,一般的七絕斷句大多都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三」的方式。
  • 一首沒有題目的詩,卻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它憑什麼被認可?
    讀一首好詩,能齒有餘香,心曠神怡;誦一首好詞,能心馳神往,趣味盎然。比如下面這首有點冷門的小詩: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這首詩的作者大家也比較陌生,叫劉昚虛。
  • 《唐詩三百首》第一首詩,你知道是哪首嗎?
    來源 | 詩詞世界(shicishijie)《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相當廣泛,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詩,你還記得是哪一首嗎?
  • 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太少了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
    說到《唐詩三百首》,幾乎無人不知,連三歲小孩子都能背誦。 上學的時候,誰沒有為那些背不完的唐詩而頭疼呢? 年歲漸長,才漸漸讀完唐詩,才知道這本書的難得。
  • 《唐詩三百首》究竟有多少首詩?90%的人都不知道
    可是,你知道《唐詩三百首》共有多少首詩嗎?收錄了位多少詩人呢?其中收錄的詩人誰的作品最多呢?其中哪首詩最長呢?今天,詩詞君來跟你一一揭曉。唐代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名家輩出,唐詩數量約有五萬多首,後世多有選本。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選擇了的唐詩中最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既好讀又好背誦的作品,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餘首,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唐詩三百首》。
  • 77位詩人,318首詩,《唐詩三百首》竟然不是三百首詩?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寶庫的一顆明珠,對後世的文學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唐詩三百首》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唐詩三百首有多少首詩。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編撰,《唐詩三百首》每有增補,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我們對三百一十八首的版本進行盤點。《唐詩三百首》共收錄77位詩人,318首詩,涉及五言古詩、樂府詩、七言古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共7種體裁。
  • 「解密」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詩?壓軸必有妙用,催人奮進
    之前我們講了唐詩三百首的作者以及創作背景,還解釋了為什麼偏偏就是三百首,而不是二百首,也不是四百首?!上期我們講過了唐詩三百首中的第一首,以及為什麼選這一首作為開篇第一首。今天我們再來聊唐詩三百首的最後一篇,關於這一篇,一個好消息,一個更好的消息,大家先聽哪一個?
  • 《唐詩三百首》:杜甫爺爺,唯有一首詩被選入,原來是難得的經典
    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都有巨大意義,《唐詩三百首》是古詩中最為經典的作品集合。其中杜甫的作品就有三十五首,但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唯一被選入的作品。杜審言生活在初唐時期,也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後來也遭到貶謫。在《杜審言集》中,收錄了他的詩作共計四十三首。但是為什麼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只有一首,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唐詩三百首七絕最特殊的一首詩,乃是書法大家塑造的另一個桃花源
    在唐詩三百首當中,匯聚了最出色詩人的最出色的作品。李杜白等人有很多詩詞被收錄,但是另外還有一些詩人,雖然只有那麼一兩首詩歌入選,但是依然可成為傳世經典。比如唐詩三百首七絕最特殊的一首詩,乃是書法大家塑造的另一個桃花源。而且這首唐詩三百首中的經典七絕,也是這位書法大家入選唐詩三百首的唯一一首詩作。且看: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一首詩,1100年後,卻依然是個謎
    《唐詩三百首》共收錄了三百一十餘首經典唐詩。
  • 《唐詩三百首》中標題最長的一首詩,正文56字,標題就有50字
    古詩詞的題目大多簡明扼要,往往在10字之內。短的標題僅有一二字,如李商隱的《蟬》、王維的《畫》、杜甫的《望嶽》、李白的《春思》。再長點也不過六七字,稍加交代寫作目的,如《沙丘城下寄杜甫》、《登金陵鳳凰臺》等等。但有些詩人作詩時也會取一個超長的標題,將作詩的目的、涉及的人物、時間、地點、時間等等交代清楚。
  • 他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 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 例如張若虛,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兩首,但是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壓李白杜甫,登上了唐詩頂峰的頂峰。
  • 唐詩三百首賞析之五絕:詩人名氣小作品少,卻依靠一首詩奠定地位
    但是這個唐代詩人,卻寫出了一首五絕名篇,而且還是僅有的一首詩,還入選了唐詩三百首,奠定了其在唐詩當中的地位。且看: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題目是《春怨》,是金昌緒唯一一首留下的詩篇。
  • 《唐詩三百首》張旭的一首七絕,美妙的意境,讓人十分嚮往
    比如熟讀過唐詩的人,對待一件事情能出口成章地闡述出自己的觀點,讓人頓時刮目相看,畢竟有首詩中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唐詩三百首》中很經典的一首《桃花溪》。《桃花溪》是一首七絕詩,全詩用短短28個字,便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景色,創造了一個美妙的意境,讀完以後令人十分嚮往。
  • 《唐詩三百首》張旭的一首七絕,美妙的意境,讓人十分嚮往
    中國古典詩歌有著幾千年的傳承,而唐詩又是古典詩歌中的一顆閃亮的明星,千百年來給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個中華兒女,喜讀唐詩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不僅可以傳承文化,更能夠陶冶情操,升華氣質。比如熟讀過唐詩的人,對待一件事情能出口成章地闡述出自己的觀點,讓人頓時刮目相看,畢竟有首詩中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唐詩三百首》中很經典的一首《桃花溪》。
  • 《唐詩三百首》中哪一首最為悲壯?
    《唐詩三百首》中哪一首最為悲壯?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九年蘅塘退士孫洙在《千家詩》的基礎上進行增刪,出版了《唐詩三百首》,收錄77家詩311首,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啟蒙教本,一直流傳至今,也是當今小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最好的入門教材。
  • 唐詩三百首僅收錄這位詩人一首詩,卻寫出了讓我們感同身受的滋味
    古典詩詞當中,唐詩宋詞元曲,佔了古典詩詞的絕大部分。尤其是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雖然版本各自有些出入,但是其中確確實實匯聚了這一類別中最精髓的作品。比如唐詩三百首,雖然只收錄了這位詩人一首詩,卻寫出了讓我們感同身受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