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上官雲) 3日,曾一直飽受質疑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揭曉,作家閻真的《活著之上》獲獎。這一結果一時引得一片譁然,更有消息曝出《活著之上》是該獎秘書長蕭夏林在「最後一刻」(11月18日前後)發現並推薦給其他評委的。曾痛批「路遙文學獎」的著名學者肖鷹則拒絕對記者再談此事,只稱其為「醜態畢露的文壇鬧劇」。面對質疑,蕭夏林回應稱評選結果「絕對公正」。
一路風波:路遙之女反對 遭學者痛批
兩年內數度鬧得沸沸揚揚的「路遙文學獎」於2013年1月8日在京宣告啟動,該獎由路遙生前好友高玉濤和收藏家高為華發起,但並未獲得路遙家人的同意和中國文聯的批准。路遙之女路茗茗公開表態不同意目前設立此獎項,也希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要為這個活動捐款捐物。
「我覺得設立一個文學獎項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應該在各個方面都比較嚴謹一些。如果出現了狀況,不僅影響我父親的聲譽,也會辜負了發起者良好的初衷。」路茗茗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一年時間過去。時間推至2014年1月8日,有關「路遙文學獎」的開評儀式等會議在北京舉行,曾在受邀嘉賓名單上的肖鷹痛批其「借獎圈錢」並拒絕出席。據知情人透露,主辦方曾在邀請各路學者出席之時表示該獎「基本獲得路遙親屬同意」、「路遙女兒可能出席」,但事實上是,路茗茗並未現身,而是在兩天後委託北京市大器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韻向發起人高玉濤、高為華發去律師函。
面對路茗茗的律師函,高玉濤則在發布該獎第一次評審公告時重申「路遙文學獎是針對文學的民間獎項,並非斂財工具」、「正在按照嚴格評審制度和評獎程序積極向前推動」。並一再表示該獎絕不會半途而廢。
而對於最終的評選結果,路茗茗一方並未再作出更多回應。
多方說法:解璽璋支持 評委對參評作品仍有所不滿
儘管學者、親屬一再給予質疑與抵制,卻沒能攔住「路遙文學獎」磕磕絆絆的腳步,該獎觀察員、學者解璽璋還堅定地表示了對民間所辦「路遙文學獎」的支持。而且,評委們似乎還一直對參評作品質量不滿,就連著名作家王蒙的新作《悶與狂》也遭到「差評」,身兼「路遙文學獎」秘書長、一審評委等職於一身的蕭夏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不諱的稱其「不像小說」。
該獎評委之一、清華大學教授曠新年透露,自己投了棄權票,因為沒有發現特別拿得出手的作品,「閻真的作品確實是『到了最後一刻』才被發現。評獎標準是有一個現實主義的取向,但是有好的作品也不會太囿於風格。在9個評委中,閻真的小說最終得了五票,說明也不是全部都那麼滿意。」
有趣的是,早前公布的「路遙文學獎」評選條例曾規定「本年度若無滿意作品獎項可空缺」,所以《活著之上》這匹突然出現的「黑馬」也引發了一些疑問。針對此事,蕭夏林告訴記者,雖然最終獲獎作品是他發現的,但他跟閻真並不認識。「路遙文學獎」的評選相當科學公正,「《條例》也不是我一個人制定,而是評委參與、經過多次修改才最終確定,以後也會越來越規範。」
「路茗茗發了律師函之後就沒什麼動靜了,我們沒有再跟她進一步的溝通。」當提到外界對「路遙文學獎」的一些質疑後,蕭夏林毫不猶豫的表示,該獎能得到路遙女兒的認可固然完美些,但對方不同意的話,也不算觸犯法律,「這就是個文學獎。」
獲獎作家:文學獎沒有「關係」、「背景」便是客觀公正
對於似乎從天而降的獲獎結果,作家閻真在驚喜之餘連呼「意外」。評選結果公布時候,閻真正在出差,但對有關「路遙文學獎」所遭受的一些批評和質疑也有所耳聞。
「我以前跟蕭夏林並無任何聯繫。最初是對方管我要過《活著之上》的全文電子版,那會兒這個小說剛在《收穫》上發表了三分之二吧。」閻真回憶,當時自己沒有多想,只單純認為蕭夏林可能需要閱讀全文來寫個評論,「之前也沒想到這個獎會跟我發生什麼關係。」
至於到「路遙文學獎」具體的申報過程和標準,閻真更是「一問三不知」。他說,之前僅通過媒體對該獎有所了解,但自己從來沒申報過,評獎原則也並不清楚,「接到的第一個信息,就是我得獎了。我之前也拿過《當代》、《小說選刊》的獎,也都沒有申報過。」
「《活著之上》描述高校生活,內容絕對真實,基本每個細節都有來歷。」閻真認為,如果從「現實主義」的評獎原則出發,自己的小說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對於其他一些「評獎章程混亂」的爭議,閻真則表示不了解情況,不便發表意見,「我只能說我寫的很認真。」
「其實對於文學獎,沒有『關係』與『背景』便是客觀公正的,因為這種情況下只能看作品質量。我這次的獲獎,便是如此。」閻真最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