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半日本人都在買,這個家居品牌怎麼做到讓宜家和無印良品都...

2020-12-13 天下網商

文/天下網商記者 寧函夏

編輯/範越

在日本,有一個家居企業讓宜家和無印良品都害怕。

這個品牌名叫NITORI(尼達利),成立於1967年的北海道。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日本最大家居連鎖店,同時也是日本家具和室內裝飾品分類零售企業的第一名。

日本Gyokai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2014年NITORI在日本市場銷量第一,佔比超過53%。也就是說,有幾乎一半的日本人,都在去年買過NITORI的產品。而據悉周杰倫和昆凌在結婚前,也被曝曾前去NITORI購置家居用品。

在業界,它被譽為「精華版的宜家」和「平價版的無印良品」。

無論是沙發、餐桌、櫥櫃等大型家居,還是窗簾、地毯、床上用品和家居用品,這個家居連鎖品牌不僅價格優惠,在產品細節的處理上也值得稱道,被網友評價為「在細節上完爆宜家」,「性價比高,售後服務也非常感人」,「如果說MUJI是被推上神壇的,那麼NITORI在任何時候都能讓它跌落神壇。」

2014年NITORI進軍中國大陸,陸續在武漢、上海、杭州等地開店。現在,NITORI在中國大陸已有11家門店。2015年8月,NITORI正式登陸天貓,2016年,店鋪銷售額為2500萬。

像松下幸之助那樣,做些不一樣的事 

20世紀60年代末的日本,經歷了二戰後的重建,正式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NITORI就誕生於這一時期。同一時期,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故事廣為流傳——只接受過4年小學教育的松下幸之助後來卻成為日本商業傳奇,被授予日本政府頒發的勳章,成為《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並獲得早稻田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松下幸之助是一代日本人的偶像,也成為後來創建了NITORI的似鳥昭雄心中努力的榜樣。

似鳥昭雄小時候功課不好,父母經常教導他「想辦法做些不一樣的事」。他回憶說,「大學畢業後,不知要做什麼,我只是看到附近的商店街上沒有家具行,所以決定做這個生意。」於是1967年,大學畢業的他在北海道開了家100平方米的家具店,取名「似鳥家具店」,1985年才更名為「NITORI」。

早期,為了進貨,似鳥昭雄每個月會到臺灣批貨,大量採購沙發、餐桌椅組、床和檯燈等。但開張不久,似鳥昭雄發現,店鋪附近出現了比他規模大五倍的大型家具賣場業態,似鳥家具店正處於危機之中。

似鳥昭雄去了一趟美國,這趟「取經」之旅,也成為改變這家公司命運的關鍵。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似鳥昭雄說,「我發現美國家具店裡少有基本款的大型家具,但是,能夠提高生活品位的地毯、窗簾、寢具等家飾則應有盡有,而且整組幫顧客搭配好,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價格只有日本很多店的三分之一。」

回到日本,似鳥昭雄開始研究如何在產品和價格中做好權衡,而這,也奠定了整個NITORI品牌後來發展的基礎。

完爆宜家、超越無印良品的秘密何在?

如今,NITORI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家居連鎖店品牌。日本Gyokai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NITORI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在2014年達到了53%。

為什麼能取得如此業績?從其發展來看,NITORI做對了兩件事:優化產品、降低成本。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巔峰時期。彼時,家居行業蓬勃發展,無印良品打著「有道理的便宜」的口號誕生並快速佔領市場;瑞典家居品牌宜家進入日本市場有數年,正進一步拓展全球版圖,相繼在法國、西班牙、美國和英國開店。

已經發展了近20年的NITORI則進入關鍵時期。事實上,作為市場上最早一批本土家居品牌,NITORI已經在日本積累了一些人氣。但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穩固住現有地位並進一步開拓市場。

為了降低成本,NITORI實行了「一條龍」式的業務模式,即從產品開發到物流配送,各個環節都建立自有系統。產品方面,其產品由原來的採購制度逐漸過渡到NITORI自己建立海外工廠生產。目前NITORI賣場70%的商品由公司獨立開發,將近9成產品由公司自己製造。

物流方面,NITORI在整個日本有10個物流中心,商品會根據店鋪的需求,從海外直接送到離店最近的物流中心,以店鋪為單位進行保管。這樣的做法可以大幅度減少配送動線,以達到削減成本的目的。

然而,真正讓消費者選擇NITORI的原因,還是在於它對於產品功能和細節的把握。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大家具,NITORI會把產品規格、零件、使用方法等詳細列出,供顧客全面了解。例如一個衣櫃,從板材到螺絲零件,都會標好數字和相對應的組裝流程。對於品牌來說,如果出現品質問題,他們會從商品的規格式樣書、構造、生產說明書等各個環節進行確認,找出問題點進行具體改善。對於消費者來說,一份人性化的說明書有助於更好的了解和使用產品,提高用戶體驗。

來中國,期待線上爆發

如今,NITORI把它對產品這種嚴謹的態度也帶到了中國。今年1月,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關於NITORI產品的用戶體驗帖,獲得3700多條評論,轉發量高達16000次。微博中稱,NITORI在細節上超過宜家,例如「安裝時螺絲有塑封標明」、「提供了備用緊固件」、「每一個安裝部件上面有貼紙,標明序號」。

2014年,NITORI以3876億日元(約229億人民幣)的銷售額,超過無印良品,位列日本家具(室內)裝飾品業界銷售排行榜第一,市場份額佔比53%。在《福布斯》富豪榜中,似鳥昭雄榜上有名。

同年,NITORI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於12月在武漢開業。NITORI希望把在日本市場的成功,向中國複製。

不過,這個已在日本風靡多年的第一家居連鎖品牌,來到中國後顯得謹慎小心。「沒有業績的時候,說第一是很蒼白的。」似家家居CEO褚藏告訴天下網商。

褚藏之前在NITORI中國總部的廣告部工作,於2015年創建似家家居,而後專門負責NITORI在中國的線上運營權。對比之下,NITORI在日本擁有官網和樂天兩個電商平臺,而在美國、中國臺灣則是由品牌官網做線上運營。專門設立一家網際網路渠道公司來運營線上業務,足以顯示出NITORI對中國電商市場的重視程度。

青木在NITORI任職已有10年。2015年8月他從日本來到中國並擔任杭州二店的負責人,「中國的電子商務很強,網絡支付也很發達,店裡面60%以上的人都會用支付寶。」他會說簡短的中文,對中國電商發展很是看好。 

在中國的NITORI門店買到的產品,價格和日本基本一致,個別款式價格甚至比日本本土還要便宜。「因為物流、倉儲地在中國,」褚藏告訴天下網商。

「事實上,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我們吃了很多虧。」店長三多回憶說,開店初期,因為缺乏包裝經驗,曾有顧客兩次收到的收納盒都是破的。其他產品,如藤製籃、骨瓷等,都在物流過程中出現了破損的情況。為此,公司還特地組織員工去其他天貓商家那兒學習包裝技巧。

另一方面,由於產品眾多,NITORI一開始就上架所有產品並不實際。因此,NITORI學習了女裝上新的做法,即每周上新兩次,每次10款左右產品。

上新產品以節氣和場景為主題,通過收納、防潮、保暖等關鍵詞,以及匹配臥室、廚房、客廳等場景,搭配組合產品。而在線上測試到的熱賣特供款產品,也會嘗試在門店展出銷售。目前天貓店內商品SKU為5000,佔整個NITORI品牌商品的30%,在產品結構上,較為熱賣的家紡佔比最高,達到了40%。

此外,線上客服也會定期去線下培訓,參與門店工作,比如貨品擺放、顧客解答等問題。

現在,NITORI在中國共有11家門店。NITORI計劃2020年在中國開設100家門店。

相關焦點

  • ...日本_財經|名創優品|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美國|設計師|原研哉|床墊
    雖然我總吐槽MUJI,但想當年它可是帶我入圈的日本家居行業大佬,怎麼能說涼就涼呢?!還好後來仔細看了新聞發現說的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破產倒閉」,而是申請了破產保護。受美國疫情影響,MUJI美國已經負債6400W美元,所以這次要關閉19家中的18家商鋪。
  • 直面宜家 無印良品能否玩轉家裝?
    2019年12月21日,MUJI無印良品首次在中國推出家裝服務品牌——MUJI INFILL,6天後的12月27日,位於青島的MUJI INFILL中國首店青島店即將開業,每月產能僅為十幾單。進軍家裝,無印良品將與已有家裝業務的北歐家居巨頭宜家正面接觸,在中國市場業績增長壓力下,無印良品能否玩轉家裝?
  • 雜貨品牌狹路相逢,無印良品的追趕者在賣什麼?
    「雜貨店」這個概念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大到百貨商場,小到家門口前販賣柴米油鹽的小鋪子,都可以稱作「雜貨」商店。但若從這兩年零售市場的狹義概念上來看,雜貨店實際上指的是「雜貨品牌」——譬如像是「無印良品(MUJI)」這種,以品牌運營的方式來賣雜貨的概念店。
  • 無印良品在中國失去的市場份額,這個日本品牌能搶到嗎?
    這個夏天有點「熱」。先有宜家中國的首個城市店在上海靜安寺開張,後有日本知名生活雜貨連鎖品牌LOFT中國首店落戶上海徐匯美羅城。據了解,這是LOFT在海外,也是中國的第一家直營店。在日本,LOFT和MUJI(無印良品)、niko and...被視為「雜貨三巨頭」。每年,不少去日本旅行的遊客,都會去這幾個品牌的店鋪逛一逛,以體驗日本當地的雜貨文化。
  • 無印良品的中國式敗退:教會徒弟 餓死師傅
    核心導讀: 1.無印良品在中國遭遇了哪些問題? 2.無印良品的中國學徒分為哪兩派?3.面對競爭,無印良品應該怎麼做?直到今天,日本家居連鎖品牌無印良品,依然在中國有著強有力的品牌心智,深受中國年輕群體的「置家」喜好。不少人甚至會在知乎等在線社區平臺,表達自己逛無印良品,會有「布置美好家庭」的現場幸福感。
  • 無印良品的中國式敗退: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不少人甚至會在知乎等在線社區平臺,表達自己逛無印良品,會有「布置美好家庭」的現場幸福感。中國家居製造和零售業的同行,甚至包括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內的中國商界大佬,都對無印良品有著很高的評價。類似「匠人工藝」的商品策略,啟發了很多中國企業。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正式進駐中國。
  • 8個小眾卻充滿匠心的日本家居品牌,完爆MUJI和無印良品
    這是月球第159篇原創文章收集全世界的家居好物說起最熟悉的日本家具品牌,大多數人都會填上MUJI無印良品。2008年,深澤直人(無印良品設計師)加入該公司,並發布了體現了日本傳統美學的廣島系列。很多人感覺現在的家不如以前溫暖、熱鬧,所以與其買性冷淡的家居,不如來幾件類似IDEE這樣帶有治癒感的家居,衝淡孤獨感。
  • 無印良品要涼涼?日本平價品牌到中國卻定位輕奢品,消費者不答應
    自200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日本知名家居連鎖品牌無印良品,憑藉門店精緻的家居布局,很快令中國消費者感受到了別樣的零售體驗。同時,由於當時國內的家居品牌寥寥無幾,市場競爭較少,無印良品得以迅速發展。
  • 無印良品: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無印良品,是幾乎所有家居用品設計師膜拜的對象,從1980年到現在,無印良品在日本乃至全球家居用品設計領域一直佔據重要席位,可以這麼說,無印良品就星巴克一樣,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中國80後新興消費人群的崛起,帶火了很多快時尚家居、生活類品牌,比如目前店鋪遍布核心商圈的名創優品、諾米,以及KK等,我們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無無良品的影子,更不用說中國就有家搶註「無印良品」中國商標的那家企業了,蹭了多年流量,讓很多人誤以為就是正宗的日本「無印良品」。說無印良品在設計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估計沒人反對。
  • 是日美好事物|無印良品跨界聯名電動車,宜家與泰國設計師合作冰冷...
    記者 | 陳奇銳編輯 | 周卓然1無印良品跨界合作Gogoro VIVA Plus電動車在無印良品的MUJI to GO商店搜尋出遊裝備,早已成為不少人在打包離家前的固定程序之一。這款名為「Gogoro VIVA Plus「的電動車與臺灣電動車品牌Gogoro聯名,由黑白雙色裝飾的車身延續無印良品對簡約生活方式的追求。車殼選用與品牌收納系列相同的Polypropylene材質製成,但加工過程的不同為其賦予了更高的耐用性。車頭處精細的三燈設計以及小巧的把手、控制盤和後視鏡,均讓人聯想起臺灣文藝片中主人公環島騎行的場景。
  • 日本5代人都喜歡的無印良品,為什麼在中國越來越不行了?
    大家會發現,其實這5代人對於無印良品、優衣庫和GAP的喜愛程度都很高, 但是與優衣庫和GAP不同,無印良品受到了5代人的喜愛,而且這個喜愛程度是逐代遞增的。設計總監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說過一段話,裡面說很多人對於無印良品其實抱有潛在的好感,產生好感的理由卻各有不同。有的人覺得它符合生態學,也有人鍾情於它便宜的價格,還有人喜好簡潔的設計,甚至還有很多人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愛用無印良品。
  • 最前線 | MUJI推設計裝修一條龍,無印日式風和宜家北歐風終於撞上了
    早在2000年,無印良品就在日本推出了MUJI HOUSE計劃,不僅直接蓋房賣房,還向消費者提供家裝服務。MUJI INFILL 0將現有的生活推至原點,只保留房屋框架和窗戶;MUJI INFILL + 服務則負責為整個家配置家具和門具,自由編輯生活布局。這一次,雙服務合一的MUJI INFILL也將從日本進入中國百姓家。
  • 中國版無印良品造作家居電商被曝大規模裁員
    藍洞新消費消息,2月28日,有消息人士向藍洞透露,被稱做中國版無印良品的國內中高端設計師家居電商品牌 很多讀者應該和藍洞一樣並不熟悉這個品牌,造作可以看做是家居類的一個新消費品牌,通過籤約全球設計師設計個性化產品再找中國南方工廠製造出產品,再賣給用戶,並講究調性。很明顯,這符合我們的研究對象。 於是我們對造作進行了一番了解,發現一些有趣的信息。其實當我們和被裁員工交談時已經感受到這家公司的有趣。
  • 一個月致癌一次,年年上315黑榜:無印良品,你當不了國產標杆!
    前幾天,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畫公布了2018/2019 年第三季度的財務簡報。2018 年 9 月~11 月,無印良品在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了 4.1%,比第二季度跌得更慘了。過去幾年,無印良品一直以「降價」的方式挽回中國消費者的心,但業績始終大不如前。越降價,越沒人買。
  • 日本商界「常勝將軍」:在東洋所向披靡,卻偏偏輸在中國市場?
    要知道,家居裝飾及家具行業的銷售額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如此之大的市場不僅催生了許多本土品牌,還吸引了不少外企在華經營,包括有宜家、無印良品、尼達利。宜家和無印良品相信不用多介紹,這兩家企業在華備受追捧,但說到尼達利對國內很多人來講應該是一頭霧水。要知道,它可是日本最大的家居連鎖店。
  • 無印良品沒有秘密-虎嗅網
    放眼今天的世界,ZARA、優衣庫、宜家、711便利店……做得好的零售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全是SPA模式,而其中,無印良品的品類跨度最大,覆蓋了食品、服飾、日用雜貨,既開餐廳、經營酒店,也設計房屋改造,去年還在大阪開出全球最大生鮮賣場。
  • 要做中國版「無印良品」的造作和它「去網際網路化」的這一年
    但現在也許就是造作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點」:它還在為自己做著「加法」和「減法」,同時也在努力褪去「線上品牌」的概念。這家被稱作擁有「中國版」無印良品、「中國版」宜家潛力的家居品牌公司能走向哪裡?在造作過去一年的發展和變化裡,也許我們能夠找到答案。
  • 二線城市年輕人眼中高品質生活代表的無印良品,是否值得買?
    公司旁邊有一家無印良品,本格壓力大的時候最喜歡在裡面晃蕩,可能什麼都不買,但就在裡面逛個半小時,看著那些被用棉布條整齊捆好的被套、床單,或者去文具區挑兩支籤字筆。作為一個非強迫症患者,無印良品乾淨整潔的陳設以及半透明的亞克力製品都讓人感到舒心。
  • 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上海無印良品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的「空」概念及東方簡約設計簡析
    而生活館這一形式在宜家的商業帶動下,更是成了現如今十分受人們推崇的購物形式,無印良品和宜家,總是能給人帶來生活的嚮往,而有趣的是,作為兩個品牌的對比,戲言道「宜家的每樣產品生怕自己沒有名字,無印良品的每樣產品,生怕自己有名字;宜家的東西,貴了賣不出去,無印良品的東西,便宜了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