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的「國展體」書法,已偷偷超越了我們

2020-09-03 墨法書韻

有些人還停留在

80後叛逆90後腦殘的印象

卻未曾發現

00後已悄然長大…

這些10多左右的孩子寫的書法作品,

已偷偷超越了我們

先看看小學生作品

你別太自責~~

十一歲的小學生的作品

取法絕不是簡單的複製顏真卿

國展引領的形式製作(亮點是中間的紅線)

十一歲的小朋友怎麼會有此想法?

變歐體的中宮收緊,

為顏體的放射狀,無意為之?

乾淨,憨態可掬。

有小孩子的天真無邪在裡面。贊!

都說楷書、隸書、篆書適合初學入門,

也是書法的基礎。

小朋友的行書都寫這樣了,

楷書、隸書、篆書入門用了多長時間?

《曹全》+《鮮于璜碑》

學書路線老師設計的很好呀。

自信,成熟,用筆、結字遊刃有餘。

漢隸寫正文,書譜來落款。

一靜一動,

小學生得下了什麼樣的苦工?

不止是臨帖,妥妥的創作。

後生可畏!

這會不會是出自指導老師之手?

我實在無法相信小學生能有這水平!

書法界怎麼可能出現神童?

小學生臨《書譜》,牛不?

印章多,形式搶眼,滿滿的國展味?

硬是把《智永千字文》給拉長了,

是不是有意為之?

整齊劃一,裝飾美?

中間紅線是亮點,字的變化有點少了。

但願所有的書法老師

對每一個孩子都是點燃而不是灌輸,

畢竟書法可以教,

書法家是教不出來的。

可愛。

這小朋友已經在玩「墨法」了,

控墨力不輸大人,超強。

挺老辣的,也挺自信嫻熟,

整體寫的著急了點。

章草落款,牛啊!

線條、結體設計感明顯,

貴在隨心!隨心!

小孩寫得巨幅單字,

書寫現場是不是很「曾翔」?

「伊秉綬大師」的一年級版,服不服?

二年級把篆書都寫這樣了。

願你50歲歸來仍是少年。

讓褚字雄強起來。

誰敢這樣幹?

九歲的小孩他就敢。

這大約才是小學生的字,可愛。

中學組的作品

把米字寫熟,然後揮灑章法。

取法清人顏字,另闢蹊徑。

誰教的?可行嗎?

超出一般學生。線條老辣。

不能再大膽的白留。

任性得不相信你是十幾歲的學生。

國展上的魏碑老路。屢試不爽。

這篆書學的誰?

《張黑女》長大後,就成這樣了!

功夫「嚇」到了。


西和麻紙價格不菲,評委喜歡就不貴。


技術稚嫩,打動評委了的是什麼?

氣息?自信?


這留白設計的挺好。


《禮器碑》如何寫出拙氣,學學小朋友吧。


自信。


用筆不怪,結字稚拙,小孩寫得別有風味。


國展是種時尚?

小孩也跟風?



「少年強、則國強」

中小學生的書法展,實力忒強

但是不是有「小孩學說大人話」的嫌疑?


形式美作為一種訓練本是沒錯。

如果是投其所好地「投展」

就不見得是好事了。


蘇格拉底說: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

熱愛書法的小朋友們,

多年後,願你歸來仍是少年…

註:本文轉載自書法家園,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10歲孩子的「國展體」書法,已偷偷超越了我們
    10歲孩子的「國展體」書法,已偷偷超越了我們 有些人還停留在 80後叛逆90後腦殘的印象 卻未曾發現 00後已悄然長大… 這些10多左右的孩子寫的書法作品, 已偷偷超越了我們 先看看小學生作品
  • 國展不但歡迎「燒雞體」還歡迎「石如體」,12屆國展他一箭雙鵰
    書法國展歷來是看作是展示自我的神聖殿堂,自從中書協成立以來,總共舉辦了12屆國展,每一屆國展都會留下很多話題,尤其是12屆國展,不僅投稿量具大,首次以面試的方式進行國展選拔,有效的杜絕了書法造假現象,讓一些有書法愛好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楷書成功地打入了12屆國展,同時有歐亦有柳,刷新了我們的認識,而且還打破了常規做法,可以一人多種書體投稿,正是這些新鮮的特點,更更多的書法愛好者一展風採
  • 10歲孩子們的國展作品,個個風神瀟灑,出入皆法,水平不輸大咖
    我們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尤其是在當今書壇,10歲孩子都能夠寫出大師的水平,這不,這些10歲孩子的書法作品,個個風神瀟灑,出入皆法,個個都是書法的一幅好手,這些書法作品,雖然不能說件件是精品,但是其書法水平也是不低的,甚至有些已經達到了「國展」水平,無論從整體上看,還是從個別字的用筆上看,都是書法高手所能做到的,下面就讓我們一同欣賞一番這些10歲孩子的「國展級」作品吧。
  • 國展為什麼如此歡迎「燒雞體」?何紹基書法對後世的影響真這麼大
    縱觀歷屆國展你會發現,行草書依然是國展的重頭戲,也是投稿量最多的一種書體,而在國展中要脫穎而出,並非一件容易事,最起碼,書法作品要有出處才行,在有出處的前提下,要有自我創新,這才是真正的主格調,眾所周知,國展並不是臨帖展,而是一種創新展,是一種基於傳統的創新,為此,很多書法家在這樣的基調下進行國展創作,從投稿中我們可以看到,以
  • 12屆書法國展,成了展覽體的大薈萃
    四十年的國展運動,迎來今天書法技法表現的豐富多彩,這首先應該感謝當代印刷技術的發達以及書法競技與展覽,使書法愈來愈像一個技術活,書寫技術功夫若不過關,絕對和國展無緣。12屆國展展廳國展上年輕人越來越多書法的功力不能完全以年齡為限,據筆者了解,七屆國展就有20多歲的年輕人入展。
  • 妙筆小星名師學堂—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少兒書法研修班
    活動主旨為貫徹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本著「傳承書法藝術,提高教學質量」的宗旨,在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年度大展「五月光華」之際,由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主辦,吳傳麟藝術工作委員會、北京國展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妙虎科技有限公司協辦,邀約多位書畫名家及書法教研組老師集中授課培訓,激勵每一位書法工作者向專一性
  • 跟風二王的書法國展,帶給我們3點思考,每一點都深到靈魂
    除了一些初習者之外,一些本來臨摹顏體、趙體、米體並有一定功力的人,也都易帖二王。現在到書法國展展廳,行草雖也有取法其他名家的,但絕大部分仍然是二王一系。這個現象所帶來的問題,值得思考。其二,書法事業和其他事業一樣,不可能永久地靜止在一個狀態,更不可能永久地包容在一種形式之內。這一階段以二王藝術風格為基礎,下一階段則未必。沒有實際功力,最終逃脫不出被動的結局。其三,一個書法家的綜合素質,不是對古代書法家的精湛模仿,而是突破性的超越。
  • 正體書法「國展」秀佳作
    他說,正體書法,篆、隸、楷諸體都有極強的藝術個性表現力,同時又具有極強的「範式」、「法度」制約性;它們的創變空間,既大又小,因而如何在繼承中開掘意蘊、突顯個性,對於書家來說,就是一個既是基礎性的也是綜合性的大考。在他看來,正體書法對於書者的要求相當高:「既需廣取博學,溯本求源,精研法度;又須靈心獨照,精思敏悟,在神思暢想中捕捉靈光。
  • 他是書法的開宗立派之人,創立了「何體」,國展中最受歡迎的書體
    清朝書法在整個書法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中國書法史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他卻是一位書法的開宗立派之人,是清朝書法的最典型代表,他的書法被後人稱之為」何體「,也成為了當今國展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書體,原因很見到,一提到書法,都是以唐朝書法為宗的,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這樣以來,在國展中往往會出現」撞車「現象,這個時候就很難勝出,為了能夠在國展中有所突破,很多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們就以清朝他的書法為宗
  • 一個畫畫的,書法那麼好,還入了十二屆國展
    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創作手記■王剛我從小喜歡書法、繪畫,可能這一切來源於父親的影響。記得小時候每年春節,父親會給左鄰右舍寫春聯,那時候我就悄悄地迷戀上了書法。父親寫,我就在旁邊靜靜地看,經常偷偷地在父親抽菸的紙上,在地上,在滑石板上寫字、畫畫。
  • 國展中「燒雞體」為何成為新寵兒,看起來「醜醜」的卻得評委垂愛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評價是否能夠成為書法家的標準,主要看其作品能否入國展,在入中書協的標準中就有這樣的規定,至少有兩次入國展的經歷,這也讓一些喜歡書法的朋友有了新的追求,那就是投稿入國展,不過很多人卻屢戰屢敗,雖然這樣但是依然是堅持著,可是有些人卻投稿一次就能夠入展,甚至有些人連續投稿都能夠入展,讓很多愛好書法的朋友很是迷茫,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啟功最欣賞的書法作品,瀟灑飄逸、出神入化,可惜難以入國展
    以《蘭亭序》為例,布局天機錯落,具有瀟灑流麗、優美動人的無窮魅力,所以才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至今無人能超越!邵巖的漁網書法包括書協副主席劉洪彪先生說的:我們已經超過古人,只是不好意思而已!看來說啟功書法不好的根子找到了,原來是創新不夠啊!啟功先生書法,還真是跟一位「館閣體」大師學的,他就是被譽為「最美行書」之一的梁詩正。
  • 國展上的書法,為何難以動人?裝腔作勢,失去藝術本真
    12屆書法國展作品我們今天在展廳中看到成千上萬件製作精緻乃至「鴻篇巨製」的書法作品,卻難得有如《祭侄文稿》《自敘帖》《寒食帖》乃至八大、弘一等那些自然真實、質樸無華的尺幅之作感人至深而過目難忘皆因為展廳中的那些作品都是為入展而以應試心態為之;為得「周郎」一顧而以媚時心態為之;為驚動俗眼而以殫思竭慮之心為之;意設計、做作、擺布,是有意於佳的心態下機心呈露、自欺飾偽之作,時人譏之為「展覽體」。
  • 國慶備國展,書法名家為全省各地作者「拔高」
    楚天都市報10月8日訊(記者夏雨)國慶備國展,勤學過中秋 。10月6日、7日,湖北省青年書協聯合湖北省草書專業委員會,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全國第五屆正體書展、全國第五屆青年展正書、行草書看稿會。來自全省的一百多位書法作者攜其創作的國展投稿作品齊聚武漢,書法名家現場指導,助力作者們衝刺國展。
  • 保安大爺「瘦金體」告示,為何能勝過書法國展的作品?
    保安大爺的「瘦金體」生活中總有些人給我們帶來超出意料的驚喜,就如一個河南某小區的保安大爺,因為在門口掛的一個手寫告示「火」了。國展上的瘦金體作品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有一件瘦金體作品入展,這在書法國展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在湖南長沙觀看展覽時,面對大部分作品不是小楷,就是魏碑的楷書作品,忽然之間發現一件瘦金體作品,還是很令人驚喜的。
  • 「燒雞體」行書成為國展中的「新寵兒」,而其楷書為何備受冷落?
    從近幾屆國展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奇怪現象,「燒雞體」行書在國展中大受歡迎,成為了國展中的「新寵兒,而其楷書卻備受冷落?為何?眾所周知,書法國展對於很多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賽事,為了能夠入展,很多人不僅在形式上大搞創新,而且還在取法上大搞突破,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很多人最終尋找的結果就定位在清朝大書法家何紹基身上,尤其是他的行書,在國展中頻現他的蹤影,但是,唯獨不見其楷書的蹤影呢?為何?
  • 他是書法名家、老評委,在近80歲時,仍入國展、獲蘭亭獎
    ,也是中國書壇成名已久的書法名家。77歲獲蘭亭獎,79歲再入國展書法國展對於金伯興先生並不陌生,1987年時他就曾入展第三屆國展,此後更是在國展中連續多次入展。甚至在第八屆國展時,他已經開始出任評委。1940年出生的金伯興先生,當時已經77歲。2019年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79歲的金伯興先生再次入展。現在的書法大展,對於書法名家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一是這些書法家成名後,已經不用通過書法展覽的入展獲獎擴大自己的名氣;二是成名的書家礙於面子不會參評;三是有些書法家成名後書藝長進不大,再參展也沒什麼意義。
  • 8歲孩子寫字堪比國展,書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書法本身有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使得孩子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感受美,實踐美一個美的環境對於陶冶孩子的心靈和性情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一起看看書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孩子學書法提高注意力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的孩子來說,學習書法可以改善這些習慣。
  • 他寫「孩童體」也能入國展,這是啥路數?奇態百出,顛覆你的審美
    我們在欣賞一些國展獲獎作品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和日常書法不太一樣的作品,這些作品主要特點就猶如「娃娃體」,或者是「孩童體」,其書寫和孩子們的塗鴉有的一拼,就這樣的作品還是會出現在國展的神聖殿堂中,讓很多人感到不解,這不,在國展中就見到了這樣的作品,很多網友都質疑,難道這樣的「孩童體」也能夠入國展,這是啥路數?
  • 周劍初:習五體是應對書法亂象的「靈丹妙藥」
    十二屆國展有三個方面的創舉:一是重鑄書法審美;二是強化藝文兼備;三是推動「五體」兼善。其實「五體」並不只是十二屆國展的「專利」,歷屆全國書法展中均有不同的呈現。2008年10月,我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周劍初五體書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