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屆書法國展,成了展覽體的大薈萃

2020-12-18 書法田園
十二屆國展面試現場

雖然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已經落幕,但翻看作品集可以看到,十二屆國展上的作品,可謂是技法的大集中、大演示,周秦漢唐、真草隸篆、蘇黃米蔡、魏碑磚銘,林林總總,都有嫻熟精微的表現。

四十年的國展運動,迎來今天書法技法表現的豐富多彩,這首先應該感謝當代印刷技術的發達以及書法競技與展覽,使書法愈來愈像一個技術活,書寫技術功夫若不過關,絕對和國展無緣。

12屆國展展廳

國展上年輕人越來越多

書法的功力不能完全以年齡為限,據筆者了解,七屆國展就有20多歲的年輕人入展。三四十歲左右作者成為展覽入展主體,是在十屆國展後。而學院專業背景的年輕人愈來愈多,則集中體現在十一屆、十二屆國展中。年輕人的靈氣和才學,接受新事物之敏銳,讓人可喜可嘆。

12屆國展作品

翻閱十二屆作品集,發現入過展的書家大概佔五分之二,新人數量不少,有的是年齡稍大的新作者。有人說,十二國展成了新人秀。老作者的面目和原來基本一樣,新人個個「肌肉」閃亮。這「肌肉」也不是尋常能夠「亮」的,也不知道熬了多少夜,費了多少神。

這屆國展草書最好,其次是楷書、行書、篆書、隸書

當代人重性情,喜愛草書的人愈來愈多,此次國展,有些草書作品有守於法又化於法的表現。有些草書作品,能夠放得開收得住,對經典的取法嚴絲合縫,有的人甚至還有發揮。

12屆國展作品

楷書創作,搶眼的作品也不少,這幾年全國楷書水平的進步讓人欣喜。其面目變化之豐富,證明了楷書也有很大的開拓空間。行書創作,不盡滿意,二王,顏真卿,蘇、黃、米、蔡成為主體,往年能看到的倪元璐、張瑞圖、徐渭的風格基本沒有了,但整體還是比篆、隸表現略勝一籌。

篆書、隸書的面目大量雷同,流風嚴重,篆書多是王友誼、高慶春、劉顏濤書風的翻版;隸書作品,有大量人學張建會、劉文華、王增軍等人的風格,當代書法作者在隸、篆創作上的獨立追求明顯不足。

12屆國展作品

國展充分顯示了當代書法重技術的特點

總的來說,十二屆國展,充分顯示了技法屬性在走向極致、文化屬性豐富性不足,因為太像經典、克隆太多,容易使觀者產生疲憊感。雖然這個展覽將歷史上曾經不同風格的作品都體現出來,但依然沒有百花齊放的感覺,感覺在一條路子上走的人太多,同質性、重複性應該引起評委和創作者的思考。

12屆國展作品

創新不足,寫得太熟,沒有「生」的感覺,如何在國展中刺激創新、鼓勵創新,希望以後國展的運籌者思考並能提出一定的措施。

國展創造力不足

國展在當下的導向作用,不容置疑,我覺得愈來愈森嚴的國展評審,評出來的作品,對鼓勵書家個性的弘揚,都是有不足和有缺陷的。十二屆國展評審剛結束,作品集還未出版時,很多入展者就在微信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當時看見很多都是小字堆積之作,在一件件入展的「瑣碎」風格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當代人精神的疲累委頓,看到的是創造力的缺失淪落,看到的是個性因素磨光之後的那種巧妙精微。

12屆國展作品

我們這個時代對傳統技法的掌握的確是惟妙惟肖,但這些瑣碎的作品並不能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激情和神採。

十二屆國展因為沒有設獎,獎勵的辦法也在改變。當下的書法家,愈寫愈像,彼此不分。如果讓古人活轉過來,看看他們的經典,被當下人玩得如此精熟,會作何想?今人玩技法,超越了古人。今人有形,古人有神。今人造作,古人自然。什麼是展覽體,十二屆國展應該可以看作是展覽體的大集萃,這裡的大集萃,是這一屆把前面多少屆的作品形制都集中展現出來了

12屆國展作品

結語

十二屆國展,奔跑了快四十年了,「老隊員」鬆懈了,「新隊員」躍躍欲試,但最後都是一個方向。我認為,連續四十年的書法運動,探索也罷,傳統也罷,整個的審美感覺令人疲勞了,沒有了熱點,也沒有了爭議,這會是誰的問題呢?

(吳川淮)

相關焦點

  • 浙江企業家,以「轉基因」書法,入12屆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浙江溫州龍灣區書協主席王天津的行書作品入展。其實,在十二屆國展入展之前,他還曾在中國書法蘭亭獎上,獲得「蘭亭七子」的稱號,足見其在書法創作上的實力。屆國展入展行書作品王天津是位70後,正處於年富力強的歲數。
  • 他在12屆書法國展「一箭雙鵰」,楷書霸氣,隸書厚重
    書法國展,是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最高規格的展覽,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之後,現在已經到了第12屆。這40年間,無數書法愛好者通過國展的舞臺,成長位知名書法家,也有的成為書法界的領軍人物。屆國展入展作者田斌第12屆書法國展因為允許作者每種書體各投一件作品,所以便出現了一些多件作品入展的作者,其中最多的有人同時3件作品入展。
  • 他在12屆書法國展「一箭雙鵰」,楷書霸氣,隸書厚重
    書法國展,是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最高規格的展覽,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之後,現在已經到了第12屆。這40年間,無數書法愛好者通過國展的舞臺,成長位知名書法家,也有的成為書法界的領軍人物。12屆國展入展作者田斌第12屆書法國展因為允許作者每種書體各投一件作品,所以便出現了一些多件作品入展的作者,其中最多的有人同時
  • 書法精於「醜」才是亮點?才能入國展?12屆國展給出了這樣答案
    或許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行為藝術,這種以「醜」為美的心理讓很多人坦然接受了,而在書法上也興起了這種所謂的「行為藝術」,我們稱這種為「形式藝術」吧,在國展,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東倒西歪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也能夠入國展?很多人都犯過這樣的嘀咕,可是現實是確確實實入了國展,難道是書法精於「醜」才是亮點嗎?才能入國展?
  • 12屆書法國展:有行書,有草書,為何缺少行草書?
    12屆國展行書、草書展廳這裡僅就行草書體而言,在古人書論中早已有明確論述,清劉熙載《書概》云:「行書有真行,有草行12屆國展行書作品中國書協也曾連續舉辦全國行草書法展,因此,我認為作為四年舉辦一次的國展,人為地把參展書體和標準設定為篆書
  • 柳體楷書入12屆書法國展,他是唯一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北京書家王廣傑的楷書入展。他的楷書作品,取法柳公權,而且是學得很像。他的作品堪稱十二屆國展的唯一,為何如此說?王廣傑在十二屆國展展廳作品前十二屆國展唯一的柳體作品本百家號書法田園在國展期間
  • 年輕的「老藝術家」,以楷書入12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浙江書家張利安以楷書入展。張利安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張利安1974年出生於浙江溫州,現居河南鄭州。除了十二屆國展,他還入展過全國第十、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全國第二屆手卷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書法小品展、第二屆全國隸書大展、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全國第一、二、四屆扇面書法展覽、全國第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等等一系列大展30餘次。
  • 12屆書法國展,最出彩的是件柳體作品
    十二屆國展入展的柳體作品多少年來,書法國展風雲變幻,書法風潮不停地變化著,從殘紙風到王鐸風,從二王風到米芾風十二屆國展歐體楷書作品我們說,國展作為全國書法界除了蘭亭獎以外最權威的一項國家級展覽活動,它所具有的導向性是顯而易見的
  • 12屆書法國展,大字草書有四個亮點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入選的220件草書作品中,大字草書約佔半壁江山,其中八尺整紙大小的大字作品就有80餘件,如此數量的大字草書入展,成為有別於歷屆國展草書創作的最顯著的一個特點。12屆國展草書作品一是講究用筆。
  • 當代書法英雄榜汲古齋主人對話11屆書法篆刻國展獲獎書家王大禾
    書法篆刻作品參加: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大展、當代書壇名家系統工程500家精品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書法蘭亭獎、當代篆刻藝術大展、全國第五、六屆篆刻展、全國首屆行書大展、全國首屆草書大展、全國第二屆扇面展、全國第二屆行草展、全國第二屆冊頁展、全國第四屆正書展、全國第四、五屆楹聯展、全國首屆篆書大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展、全國第五屆新人新作展、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
  • 12屆書法國展上,這件草書盡顯樸素質樸之氣
    在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展上,安徽作者趙廣曙以草書作品入展。他的草書,用的是章草——一種高古、簡便的書體。與我們常規意義上的草書相比,章草仍保留很多隸書的用筆特徵,所以顯得更為質樸。但歷代以章草成名的書家並不太多,遍數書史,也僅僅數人而已。
  • 雅致的行書,入12屆書法國展,看作者如何「炫技」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山東聊城書法家趙書陣的行書作品入展。趙書陣是近些年在創作上成長很快的山東書家,一手蘊藉雅致的二王風格的行書,很能見功力。趙書陣12屆國展入展作品趙書陣在十二屆國展上入展的作品,就是一件行書作品,篇幅巨大,洋洋灑灑幾百字,一看就是用心之作。
  • 作者在紙上「炫技」,以雅致的行書,入12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山東聊城書法家趙書陣的行書作品入展。趙書陣是近些年在創作上成長很快的山東書家,一手蘊藉雅致的二王風格的行書,很能見功力。趙書陣12屆國展入展作品趙書陣在十二屆國展上入展的作品,就是一件行書作品,篇幅巨大,洋洋灑灑幾百字,一看就是用心之作。
  • 國展成了健美比賽,新人個個「肌肉」閃亮.
    十二屆國展,規則愈來愈細,先後制定了《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評審辦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評審流程》《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評審行為守則》,嚴格規範評審程序和工作行為,全體人員籤訂自律《承諾書》。評了近一個月,成為書法展覽評審的「馬拉松」。
  • 國展不但歡迎「燒雞體」還歡迎「石如體」,12屆國展他一箭雙鵰
    書法國展歷來是看作是展示自我的神聖殿堂,自從中書協成立以來,總共舉辦了12屆國展,每一屆國展都會留下很多話題,尤其是12屆國展,不僅投稿量具大,首次以面試的方式進行國展選拔,有效的杜絕了書法造假現象,讓一些有書法愛好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楷書成功地打入了12屆國展,同時有歐亦有柳,刷新了我們的認識,而且還打破了常規做法,可以一人多種書體投稿,正是這些新鮮的特點,更更多的書法愛好者一展風採
  • 11屆國展他斬獲最高獎,12屆國展行書草書同時入展,香不香?
    一提到國展,有不少書法家感到很頭痛,原因很簡單就屢戰屢敗,甚至是喪失了投稿的信心,可是對於他來說,獲獎入國展似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在11屆國展中斬獲了最高獎,而在12屆國展中又以行書、草書兩種書體同時入展,成為一位國展佼佼者,他就是來自河南安陽的王志立,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安陽師範學院特聘教授,成為兩屆國展最為優秀的創作者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書法世界
  • 蘇州80後教師,1500字行書大作,入12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蘇州外國語學校的老師鮮海平的行書作品入展。在這屆國展上,蘇州市的入展作者數量和入展作品的數量,都居全國前列,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個美麗城市的文化積澱之深、書法實力之強。鮮海平12屆國展入展作品任何成績的獲得,都離不開平日的付出。
  • 憑藉魏碑入國展是「投機取巧」?劉紅衛楷書真精緻,入12屆國展
    對於很多書法愛好者們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書法作品要想入選國展,不能單純地靠唐楷,唐楷也是入選國展的最大障礙,在很多書法家的思想中也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除此之外,他們還認為,楷書入國展必須另闢蹊徑,最好選擇魏碑,魏碑也是國展最為受歡迎的書體形式,這種看法看樣子也不是空穴來風,其實,這都是在談關於國展入選的經驗而言
  • 90後書法碩士是書法界最強「後浪」,摘12屆國展,斬大廈杯獎
    2019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對於書法界來說,先是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即我們所說的12屆國展,後有首屆「中國書法大廈杯」,在這樣的年份裡,有不少的書法家為此忙碌著,也收穫著,對於這位90後來說,不僅僅是歷練,更是收穫,90後書法碩士憑藉強大的書法實力,先摘得第十二屆國展大獎,又斬獲首屆中國書法大廈杯獎
  • 書法博士王書峰兩件作品入12屆國展,楷書厚重,行書灑脫,佩服
    在12屆國展,有這樣一位書法博士特別惹眼,尤其是他的兩件作品同入國展,成為國展中最閃耀的明星,其中一幅楷書,取法魏碑,寫得非常厚重,而其行書作品灑脫飄逸,他就是王書峰,提到這個名號,可能很多人都熟悉這樣一位書法家,因為他擁有別人沒有的那種頭銜和書法水平,王書峰,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