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展不但歡迎「燒雞體」還歡迎「石如體」,12屆國展他一箭雙鵰

2020-09-05 小白撩書法

書法國展歷來是看作是展示自我的神聖殿堂,自從中書協成立以來,總共舉辦了12屆國展,每一屆國展都會留下很多話題,尤其是12屆國展,不僅投稿量具大,首次以面試的方式進行國展選拔,有效的杜絕了書法造假現象,讓一些有書法愛好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楷書成功地打入了12屆國展,同時有歐亦有柳,刷新了我們的認識,而且還打破了常規做法,可以一人多種書體投稿,正是這些新鮮的特點,更更多的書法愛好者一展風採,而他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在12屆國展中「一箭雙鵰」,兩種書體同時入展,他就是來自湖南湘西的田斌,外表粗獷的他,書法卻很細膩,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位書法家的書法吧。

12屆國展,由於一人可以多種書體同投,他以楷書和隸書同時入展,從他的隸書來看,12屆國展不但歡迎「燒雞體」,還歡迎「石如體」,對於有過投稿經驗的書法家來說,尤其是愛好隸書的朋友都知道,歷屆國展都歡迎「燒雞體」,「燒雞體」也成為了國展的一種代名詞,很多擅長隸書的朋友,只要是嫁接了「燒雞體」,基本上都可以入展,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他卻別開生面,取法上選擇了「石如體」,一樣成功入選,他的隸書以鄧石如隸書為主要格調,貫徹了「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布局方式,同時參以吳昌碩的筆意,讓線條更加堅實有力,更加有豐富,而且富有情感,入12屆國展。

這是一位有想法的書法家,不僅在歷史上別開生面,在楷書上也做到了獨到,他的楷書「棄大歐取小歐」,以歐陽通楷書為主要基調,同時融入了于右任的筆意,寫出了一種敦厚寬博的氣象,從他的楷書上能夠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難怪能夠在12屆國展中脫穎而出,原來除了實力之外,還在取法上作足了文章。

12屆國展也為書法界棗了不少「新星」,而且他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對于田斌的書法,請分享你的見解。


相關焦點

  • 國展為什麼如此歡迎「燒雞體」?何紹基書法對後世的影響真這麼大
    縱觀歷屆國展你會發現,行草書依然是國展的重頭戲,也是投稿量最多的一種書體,而在國展中要脫穎而出,並非一件容易事,最起碼,書法作品要有出處才行,在有出處的前提下,要有自我創新,這才是真正的主格調,眾所周知,國展並不是臨帖展,而是一種創新展,是一種基於傳統的創新,為此,很多書法家在這樣的基調下進行國展創作,從投稿中我們可以看到,以
  • 「燒雞體」行書成為國展中的「新寵兒」,而其楷書為何備受冷落?
    從近幾屆國展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種奇怪現象,「燒雞體」行書在國展中大受歡迎,成為了國展中的「新寵兒,而其楷書卻備受冷落?為何?眾所周知,書法國展對於很多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賽事,為了能夠入展,很多人不僅在形式上大搞創新,而且還在取法上大搞突破,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很多人最終尋找的結果就定位在清朝大書法家何紹基身上,尤其是他的行書,在國展中頻現他的蹤影,但是,唯獨不見其楷書的蹤影呢?為何?
  • 國展中「燒雞體」為何成為新寵兒,看起來「醜醜」的卻得評委垂愛
    其實,我們發現,投稿不僅要取法上明確,而且還有選準取法的名人,從歷屆國展中,我們卻看到「燒雞體」卻能夠死守國展,並且每一次都能夠成為國展的新寵兒,那麼這種看起來「醜醜的」的「燒雞體」為什麼能夠贏得評委們的「芳心」呢?一致都能夠得到評委們的垂愛?
  • 他是書法的開宗立派之人,創立了「何體」,國展中最受歡迎的書體
    清朝書法在整個書法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中國書法史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他卻是一位書法的開宗立派之人,是清朝書法的最典型代表,他的書法被後人稱之為」何體「,也成為了當今國展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書體,原因很見到,一提到書法,都是以唐朝書法為宗的,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這樣以來,在國展中往往會出現」撞車「現象,這個時候就很難勝出,為了能夠在國展中有所突破,很多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們就以清朝他的書法為宗
  • 他的行書嫁接「燒雞體」筆意,連續入選第十、十一、十二級屆國展
    能夠入國展的書法家,絕對都是一流的書法家,而能夠連續入選國展的書法家,那更是天之驕子,書法界裡的精英,而他就是這樣的一位書法家,他憑藉精湛的行書,連續入選第十、十一、十二級屆國展,成為名副其實的三連冠,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書法家可謂是寥寥無幾,而他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就是來自湖南的歐陽維忠,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國展不待見楷書?他的楷書一身正氣,清秀俊朗,憑此入選12屆國展
    在歷屆國展中,我們雖然都能夠看到楷書的影子,但是入展率不高,而且入展的作品中,往往比較歡迎魏碑,或者具有魏碑筆意的楷書,而純粹的唐楷似乎不怎麼受待見,導致很多喜歡唐楷的書法愛好者或者書法家們就要遠遠避之,要想投稿國展就要避開唐楷,使得自己脫離初衷,而他卻不是這樣,他的楷書,以唐楷為底子,寫出了一派清新氣象,字裡行間透著一身正氣
  • 浙江企業家,以「轉基因」書法,入12屆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浙江溫州龍灣區書協主席王天津的行書作品入展。其實,在十二屆國展入展之前,他還曾在中國書法蘭亭獎上,獲得「蘭亭七子」的稱號,足見其在書法創作上的實力。屆國展入展行書作品王天津是位70後,正處於年富力強的歲數。
  • 12屆書法國展:有行書,有草書,為何缺少行草書?
    又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應是楷隸行草多體兼容;再如蘇軾《前赤壁賦》,也是行楷書法兼融的典範;再如高二適先生晚年所作也是諸體合一於其筆下的。12屆國展行書、草書展廳這裡僅就行草書體而言,在古人書論中早已有明確論述,清劉熙載《書概》云:「行書有真行,有草行
  • 12屆書法國展,成了展覽體的大薈萃
    12屆國展作品翻閱十二屆作品集,發現入過展的書家大概佔五分之二,新人數量不少,有的是年齡稍大的新作者。12屆國展作品國展充分顯示了當代書法重技術的特點總的來說,十二屆國展十二屆國展評審剛結束,作品集還未出版時,很多入展者就在微信中展示自己的作品,我當時看見很多都是小字堆積之作,在一件件入展的「瑣碎」風格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當代人精神的疲累委頓,看到的是創造力的缺失淪落,看到的是個性因素磨光之後的那種巧妙精微。
  • 他在12屆書法國展「一箭雙鵰」,楷書霸氣,隸書厚重
    書法國展,是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最高規格的展覽,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之後,現在已經到了第12屆。這40年間,無數書法愛好者通過國展的舞臺,成長位知名書法家,也有的成為書法界的領軍人物。屆國展入展作者田斌第12屆書法國展因為允許作者每種書體各投一件作品,所以便出現了一些多件作品入展的作者,其中最多的有人同時3件作品入展。
  • 他在12屆書法國展「一箭雙鵰」,楷書霸氣,隸書厚重
    書法國展,是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最高規格的展覽,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之後,現在已經到了第12屆。這40年間,無數書法愛好者通過國展的舞臺,成長位知名書法家,也有的成為書法界的領軍人物。12屆國展入展作者田斌第12屆書法國展因為允許作者每種書體各投一件作品,所以便出現了一些多件作品入展的作者,其中最多的有人同時
  • 他的書法歪歪斜斜,卻兩次獲蘭亭獎,融米黃筆意,嫁接「燒雞體」
    在我們生活周圍有不少書法大咖,但是有的書法大咖,自從接觸書法以來,卻總是徘徊在國展之外,而有的書法家卻能夠輕鬆入國展,談起國展,他應該是一位國展老手,20多次入選國展,還兩度斬獲中國書法蘭亭獎,其實,他的書法乍一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歪歪斜斜的,可是仔細觀察起來,卻越看越耐人尋味,他的書法不僅融合了
  • 11屆國展他斬獲最高獎,12屆國展行書草書同時入展,香不香?
    一提到國展,有不少書法家感到很頭痛,原因很簡單就屢戰屢敗,甚至是喪失了投稿的信心,可是對於他來說,獲獎入國展似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在11屆國展中斬獲了最高獎,而在12屆國展中又以行書、草書兩種書體同時入展,成為一位國展佼佼者,他就是來自河南安陽的王志立,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安陽師範學院特聘教授,成為兩屆國展最為優秀的創作者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書法世界
  • 他寫「孩童體」也能入國展,這是啥路數?奇態百出,顛覆你的審美
    我們在欣賞一些國展獲獎作品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和日常書法不太一樣的作品,這些作品主要特點就猶如「娃娃體」,或者是「孩童體」,其書寫和孩子們的塗鴉有的一拼,就這樣的作品還是會出現在國展的神聖殿堂中,讓很多人感到不解,這不,在國展中就見到了這樣的作品,很多網友都質疑,難道這樣的「孩童體」也能夠入國展,這是啥路數?
  • 100餘字的八尺楷書大作,將唐楷寫靈動,入了12屆書法國展
    他的這件作品,書體為楷書,融合了多家風格,並且將靜態的楷書寫得更加靈活。能夠入國展當然是好事,也他的作品也有一些缺陷,下面我們就從優點、缺點分別來分析一下這件作品。謝紅兵12屆國展入展作品優點:取法多樣、靈動飛揚我們都知道,楷書寫規矩易
  • 四大楷書國展的尷尬
    據我所知趙體楷書入國展的少之又少,其實不僅趙楷,四大楷書甚至唐楷入國展的都極少。原因是唐楷特別是歐顏柳已經是楷書極則,可供別出機杼另出新裁的地方少之又少,規規矩矩寫又無法超越。加之趙楷風格媚俗,小楷尤甚,這個特點是犯了國展大忌的。縱觀歷屆國展,是寧醜勿媚的,所以人多詬病國展是「醜書」發源地,此生題外話。而且這麼多屆國展下來,國展作品已經逐漸形成展覽體,——行書以二王、楷書以魏碑為主要體裁形式。
  • 他是唯一一位憑柳楷入12屆國展的書家,其「啟功體」也相當不錯
    在12屆國展中,有一件作品贏得評委們的一直認可,該作品是一幅柳楷作品,該作品的入選,打破了一直以來的一種魔咒,那就是楷書很難入國展,尤其是柳楷作品,這幅柳楷作品不僅贏得了滿堂彩,而且還為很多喜歡楷書,尤其是為喜歡柳楷的朋友樹立了信心,而這位憑藉柳楷入選12屆國展的作者就是王傑,提到王傑,很多朋友都了解,這是一位年輕的書法實力派,他不僅擅長柳楷,還擅長書法諸體,而且是諸體皆精,經常在抖音中看到他
  • 憑藉魏碑入國展是「投機取巧」?劉紅衛楷書真精緻,入12屆國展
    對於很多書法愛好者們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書法作品要想入選國展,不能單純地靠唐楷,唐楷也是入選國展的最大障礙,在很多書法家的思想中也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除此之外,他們還認為,楷書入國展必須另闢蹊徑,最好選擇魏碑,魏碑也是國展最為受歡迎的書體形式,這種看法看樣子也不是空穴來風,其實,這都是在談關於國展入選的經驗而言
  • 他既是中書協副主席,又是12屆國展評委,其書法不錯,法度嚴謹
    在當今中書協,可以說是大咖雲集,有隸書別開生面,自成一體的毛國典,有創新精神的李嘯、有楷書獨當一面的盧中南等等,而今天要走進我們視野地也是這樣一位大咖,他既是中書協副主席,又是12屆國展評委,其書法相當有水平,他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引領當代書法,他就是顧亞龍,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他的書法走的是一條碑帖結合的道路,其融合度之高,而且在傳統的基礎上,兼具個人之風格
  • 柳體楷書入12屆書法國展,他是唯一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北京書家王廣傑的楷書入展。他的楷書作品,取法柳公權,而且是學得很像。他的作品堪稱十二屆國展的唯一,為何如此說?王廣傑在十二屆國展展廳作品前十二屆國展唯一的柳體作品本百家號書法田園在國展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