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2屆書法國展「一箭雙鵰」,楷書霸氣,隸書厚重

2020-09-06 書法苑

書法國展,是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最高規格的展覽,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之後,現在已經到了第12屆。這40年間,無數書法愛好者通過國展的舞臺,成長位知名書法家,也有的成為書法界的領軍人物。

12屆國展入展作者田斌

第12屆書法國展因為允許作者每種書體各投一件作品,所以便出現了一些多件作品入展的作者,其中最多的有人同時3件作品入展。湖南湘西書法家田斌在12屆國展上,一件楷書作品及一件隸書作品同時入展,也成為「多體皆擅」的書法家之一,展現了其在多種書體上的創作實力。

田斌12屆國展楷書作品

田斌在12屆國展入展的楷書作品,規格為八尺整紙的大作品。與作品規格的大相吻合的是,他的楷書單字也很大。在這件高240釐米,寬120釐米的宣紙上,他在主體部分寫了38個字,以字徑看屬於大楷。

田斌的這件楷書作品帶有鮮明的歐體風格。這裡說的歐體,並非歐陽詢的楷書,而是歐陽通的楷書,尤其是《道因法師碑》的風格還是很明顯的。歐陽通的楷書和其父歐陽詢雖屬一脈,但區別也是很明顯的。小歐的楷書,在筆畫上又更多的隸書意味,在結構上也不像歐陽詢的楷書那麼嚴謹。所以,學習小歐的楷書,更容易寫出風味。

田斌楷書作品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歐陽通書法遺蹟,多是小字,至多為中楷,如果單僅是拿小字的寫法來放大書寫,肯定是不合適的。如何以小歐楷書為基礎來寫大字,讓田斌苦惱了很久。直到又一天他閒暇時候翻閱于右任的墨跡,那種寬博敦厚的氣象汩汩而來,在讓他震撼之餘,也讓他對如何創作大字楷書豁然開朗。

於是他借著這頓悟得來的靈感,慢慢找到寫大字的方法,在幾個月後終於小見成效。於是就有了這件國展上的楷書作品。

田斌12屆國展隸書作品

田斌在12屆國展入展的隸書作品,以清代鄧石如書風為基調創作的,鄧石如有個重要的理念——「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從田斌的這件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對鄧石如這種觀念的認同與執行。這件作品在筆法上還摻入了吳昌碩隸書的元素,使得線條質感更加豐富。

這樣的隸書作品看似以學一家為主,顯得並不太難。但通過田斌自己對創作構思的介紹,就知道這期間也是費了很大週摺的。田斌介紹說:起初,他以漢碑和漢簡互相印證墨跡與石刻之間的差異,稍微有些心得後,又以漢碑和清代隸書相互比對,思考如何化古為新。一番折騰後,終於創作出這件隸書作品。他原本的意思是寫出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但現在看來,仍然沒能跳出古人的窠臼。

田斌作品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田斌的這兩件作品,都是用羊毫書寫的。羊毫在所有毛筆中屬於偏軟的,控制起來極難,但有個很好的特點,就是一旦用好了,寫出來的字線條質量很好。田斌的這兩件作品,醇厚寬博,氣象渾穆,就得益於對羊毫的熟練把控上。

相關焦點

  • 他在12屆書法國展「一箭雙鵰」,楷書霸氣,隸書厚重
    書法國展,是中國書協主辦的書法最高規格的展覽,自1980年舉辦第一屆之後,現在已經到了第12屆。這40年間,無數書法愛好者通過國展的舞臺,成長位知名書法家,也有的成為書法界的領軍人物。12屆國展入展作者田斌第12屆書法國展因為允許作者每種書體各投一件作品,所以便出現了一些多件作品入展的作者,其中最多的有人同時
  • 國展不但歡迎「燒雞體」還歡迎「石如體」,12屆國展他一箭雙鵰
    書法國展歷來是看作是展示自我的神聖殿堂,自從中書協成立以來,總共舉辦了12屆國展,每一屆國展都會留下很多話題,尤其是12屆國展,不僅投稿量具大,首次以面試的方式進行國展選拔,有效的杜絕了書法造假現象,讓一些有書法愛好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楷書成功地打入了12屆國展,同時有歐亦有柳,刷新了我們的認識,而且還打破了常規做法,可以一人多種書體投稿,正是這些新鮮的特點,更更多的書法愛好者一展風採
  • 他先斬第四屆蘭亭佳作獎,又憑藉隸書摘12屆國展,隸書厚重大氣
    在當今書壇,活躍著一大批年輕的書法家,這批年輕的書法家中,以80後居多,而且他們這一代人已經成為了當今書壇裡的主力軍,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引領著書法沿著傳統的正脈發展,在這些80後中,無疑,他也是一位佼佼者,雖然年輕,但是卻是一位國展「老手」,他先後獲得過全國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
  • 書法博士王書峰兩件作品入12屆國展,楷書厚重,行書灑脫,佩服
    在12屆國展,有這樣一位書法博士特別惹眼,尤其是他的兩件作品同入國展,成為國展中最閃耀的明星,其中一幅楷書,取法魏碑,寫得非常厚重,而其行書作品灑脫飄逸,他就是王書峰,提到這個名號,可能很多人都熟悉這樣一位書法家,因為他擁有別人沒有的那種頭銜和書法水平,王書峰,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 他的2件書法同時入國展,楷書雄強,隸書飄逸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四川成都書法家龔斌的楷書、隸書兩件作品同時入展,成為這屆國展上,為數不多的多件作品入展的書法家。龔斌12屆國展入展楷書作品我思考該以怎樣的方式去參與這一場文化盛宴。龔斌12屆國展入展隸書作品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一個人可以同時投多體書作,並可多體同時入展。
  • 54歲的他,在書法國展「一箭雙鵰」,草書隸書同時入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貴州畢節書法家雷俊芝兩件作品入展,分別是草書、隸書。雷俊芝出生於1965年,去年他入國展時,已經54歲了。雷俊芝其實早在此前,他已經在第二、三、五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 ,全國第三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上入展
  • 12屆書法國展,成了展覽體的大薈萃
    12屆國展展廳國展上年輕人越來越多書法的功力不能完全以年齡為限,據筆者了解有人說,十二國展成了新人秀。老作者的面目和原來基本一樣,新人個個「肌肉」閃亮。這「肌肉」也不是尋常能夠「亮」的,也不知道熬了多少夜,費了多少神。這屆國展草書最好,其次是楷書、行書、篆書、隸書當代人重性情,喜愛草書的人愈來愈多,此次國展,有些草書作品有守於法又化於法的表現。
  • 柳體楷書入12屆書法國展,他是唯一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北京書家王廣傑的楷書入展。他的楷書作品,取法柳公權,而且是學得很像。他的作品堪稱十二屆國展的唯一,為何如此說?王廣傑在十二屆國展展廳作品前十二屆國展唯一的柳體作品本百家號書法田園在國展期間
  • 寫草書不如意,他改寫楷書,隨後入12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江蘇無錫江陰書法家蔣君慧的楷書作品入展。蔣君慧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有意思的是,蔣君慧以前曾入展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第八屆全國展、三屆蘭亭獎、二屆青年展、二屆冊頁展、首屆手卷展等等展覽。近年來專攻草書,卻很少入展。
  • 楷書比較「低級」?12屆書法國展,最出彩的是件柳體作品
    十二屆國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幅柳公權楷書作品入展。十二屆國展入展的柳體作品多少年來,書法國展風雲變幻,書法風潮不停地變化著,從殘紙風到王鐸風,從二王風到米芾風十二屆國展歐體楷書作品我們說,國展作為全國書法界除了蘭亭獎以外最權威的一項國家級展覽活動,它所具有的導向性是顯而易見的
  • 年輕的「老藝術家」,以楷書入12屆書法國展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浙江書家張利安以楷書入展。張利安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張利安1974年出生於浙江溫州,現居河南鄭州。除了十二屆國展,他還入展過全國第十、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全國第二屆手卷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書法小品展、第二屆全國隸書大展、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全國第一、二、四屆扇面書法展覽、全國第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等等一系列大展30餘次。
  • 國展不待見楷書?他的楷書一身正氣,清秀俊朗,憑此入選12屆國展
    在歷屆國展中,我們雖然都能夠看到楷書的影子,但是入展率不高,而且入展的作品中,往往比較歡迎魏碑,或者具有魏碑筆意的楷書,而純粹的唐楷似乎不怎麼受待見,導致很多喜歡唐楷的書法愛好者或者書法家們就要遠遠避之,要想投稿國展就要避開唐楷,使得自己脫離初衷,而他卻不是這樣,他的楷書,以唐楷為底子,寫出了一派清新氣象,字裡行間透著一身正氣
  • 12屆書法國展上,這件大字楷書很有功力,但缺點同樣明顯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安徽桐城青年書法家李鼎的楷書作品入展。李鼎1984年出生,算得上比較年輕的書法家了。而且,他是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本科生,後來又在書法專業雜誌工作,可以說是走了一條很專業的書法道路。
  • 他的隸書取法趙之謙,篆書精湛,12屆國展下了「雙黃蛋」,佩服
    縱觀歷屆國展,我們會發現,能夠憑藉一種書體入展就已經是做到了極致了,而很少有書法家能夠憑藉多種書體同時入展,而在12屆國展中,卻有了特殊之處,不僅有兩種書體同時入展的情況,而且還有三種書體同時入展的書法家,而他就是這樣一位書法家,他憑藉精湛的篆書和隸書,在12屆國展中下了「雙黃蛋」,叩開了12屆國展的大門,他的隸書取法於趙之謙,寫出了一股雄強之氣,當然篆書也是非常精湛,他就是劉嘯,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他的隸書取法趙之謙,篆書精湛,12屆國展下了「雙黃蛋」,佩服
    ,我們會發現,能夠憑藉一種書體入展就已經是做到了極致了,而很少有書法家能夠憑藉多種書體同時入展,而在12屆國展中,卻有了特殊之處,不僅有兩種書體同時入展的情況,而且還有三種書體同時入展的書法家,而他就是這樣一位書法家,他憑藉精湛的篆書和隸書,在12屆國展中下了「雙黃蛋」,叩開了12屆國展的大門,他的隸書取法於趙之謙,寫出了一股雄強之氣,當然篆書也是非常精湛,他就是劉嘯,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 他既是中書協副主席,又是12屆國展評委,其書法不錯,法度嚴謹
    在當今中書協,可以說是大咖雲集,有隸書別開生面,自成一體的毛國典,有創新精神的李嘯、有楷書獨當一面的盧中南等等,而今天要走進我們視野地也是這樣一位大咖,他既是中書協副主席,又是12屆國展評委,其書法相當有水平,他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引領當代書法,他就是顧亞龍,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他的書法走的是一條碑帖結合的道路,其融合度之高,而且在傳統的基礎上,兼具個人之風格
  • 12屆書法國展:有行書,有草書,為何缺少行草書?
    每四年一屆的全國書法篆刻展,把投稿類型分為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篆刻、刻字幾大類。筆者認為,這種把參展書體分為篆、隸、楷、行、草五體的做法是不科學也是不合理的。12屆國展行書作品中國書協也曾連續舉辦全國行草書法展,因此,我認為作為四年舉辦一次的國展,人為地把參展書體和標準設定為篆書
  • 他取法蘇軾行書,藏巧於拙,竟以楷書入選了12屆國展,讓人羨慕
    在眾人關注的十二屆國展中,有一批書法家另闢蹊徑,作品成功入選十二屆國展的朋友,他們有的取法魏碑,卻寫出了別樣風採,有點的取法行書,卻以楷書入選,而他就屬於後者,他借法蘇軾行書之妙,將楷書寫到了極致,並成功入選了十二屆國展,他就是來自安徽的一名實力派書法家洪雪青,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 他自學書法13年,楷書醇厚雅致,靈秀壯實,憑此入了12屆國展
    在12屆國展中,一件「壯實」的楷書作品入選了,這則消息不脛而走,讓他感慨而激動,不禁流下了淚水,這是13年自學書法的結晶。「壯實」的楷書作品入12屆國展,也打破了楷書屆了的原有的平靜!這件「壯實」的楷書作品的作者就是楊方華,一位在書法上默默耕耘者,憑藉著一股堅韌的勁走到了今天,也走上了國展的舞臺,楊方華,現為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長沙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實力型青年書法家,他的楷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壯實」,寫出這樣的字跡,還源自.....
  • 學習楷書30載,連入4屆書法國展,這位書家實力強!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濟南書家王凱以八尺大幅楷書入展。要知道,王凱從第九屆國展開始就連續入國展,連入四屆國展,可是12年的時間。這表明他在十餘年的時間裡,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激情。後來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這位出手不凡的青年書家,為他對書法的深刻理解和執著精神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