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讀了很多唐詩宋詞,還是感覺易安居士的詞最佳,雖有悽美之閨怨,但情到深處,才能給詞附加靈魂,才顯得別有一番滋味,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一首詞是李清照的閨情作詞《浣溪沙》
浣溪沙宋代:李清照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鍾已應晚來風。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開頭寫「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嘛意先融」,以「深」杯「濃」酒來消愁,其愁緒綿綿可想而知。但其中「莫許」二字頗費解,「許」當與「訴」形近而誤。「莫訴」是勸酒的意思,這裡作者是自勸自飲。
「未成沉醉意先融」意謂酒雖然沒有喝多少,心卻已經醉了。可見是借酒澆愁愁更愁了。詞人傳世詞作僅幾十首,然而寫飲酒,醉酒之作頗多, 藉以抒發內心情懷:「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轉調滿庭芳》表達落寞之情;「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如夢令》抒發惜春之感;「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醉」《菩薩蠻》寫亂世思鄉之情。本詞開頭以飲酒說愁訴恨,情思深沉,卻又似不甚經意,這種淡中寓濃、似淡實濃的詞句,頗為絕妙。
「疏鍾已應晚來風」的「鍾」當指古代計時器,成語有「鐘鳴漏盡」是說晨鐘已鳴,夜漏將盡,喻時光流逝,「鍾」前冠以「疏」字,就將深夜不寐的人兒之主觀感受寫盡——鐘漏遲遲,沉夜漫灠,愁思綿綿。而這沉沉的夜,遲遲的鐘又與徐徐夜風相應相和,這裡以風聲鐘聲襯託了女主人公的長夜不眠,從而表達了纏綿悱惻的傷懷之情。這種景中情,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瑞腦香消魂夢斷,闢寒金小髻鬟松」兩句則是進一步描繪女主人公輾轉不寐的綿綿愁思。香已消,魂夢斷,可見夜之漫長而夢寐難成。金釵小髻鬟松,則以金釵之小來反襯發鬟之亂,進 一步表現女詞人的反側床蓆、無法成眠之狀,從而以人物情況來勾畫人物愁情。
結句「醒時空對燭花紅」點題,將女主人公的滿懷愁緒以景物映襯而出,「醒時」實則輾轉反側,夢寐難成,或是酒醉醒來愁未消。「燭花紅」寫蠟燭的火花,通紅閃爍,「空對」二字, 將人的孤寂、愁情和盤託出。
品讀過李清照的詞的讀者,都能感受到詞人強烈的愁怨和相思之情,你品完此詩後,又有怎樣的見解呢?不妨留言點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