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讀繪本長大的孩子,為啥後來都變得很厲害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0-12-19 父母世界Parents

閱讀習慣是什麼時候開始培養的?

不陪著讀繪本的孩子專注力就不行嗎?我不想陪她讀,我就想讓他自己看,不看也不強求,她讓我讀我肯定樂意奉陪,但是不想天天固定時間開始讀繪本。

讀繪本有什麼好處?小時候不讀繪本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這是知乎上一位知友提的問題,相信也是父母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

姑且不論題主是否是功利或急於求成,但是想偷懶肯定是沒跑了。我們提倡跟孩子一起讀繪本,真的是因為那些1、2、3、4條條框框看不見摸不著的好處嗎?其實是的。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養成的閱讀習慣、培養的閱讀能力,能夠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在幼兒園階段,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愛閱讀這種好習慣。

美國一直在持續進行關於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研究。在《孩子的發展Child Development》一書中提供了一份調查研究,這份研究報告用確切的數據表明:如果家長經常為孩子閱讀,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出色的閱讀能力。

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給他讀繪本,並且用手指著繪本的畫面,吸引他的注意力。

就我個人成長經歷來看,從小家裡堆滿繪本,不認字時爸媽拿著書給我念,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讀。認字時自己拿著書反覆讀百看不厭,床前永遠堆滿了書,回想起來這種讀書的興趣與習慣跟父母前期的引導是分不開的。後來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從未感到吃力,而語文學習最基本的就是閱讀理解能力,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好處也就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了作用。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娛樂方式甚少,而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我們的孩子,時刻受到電子產品的誘惑,在他的行為習慣建立初期,用讀繪本的方式搶奪他對電子遊戲的注意力,用閱讀的習慣代替玩手機的依賴,這種投入產出比絕不是當下立現的。

經常看紙質內容,可有效提高孩子的拼寫和理解能力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 Richd Rende博士研究發現,3歲後,指讀能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

研究結果有著有力的數據支撐,他們比較了80多個幼兒園裡老師的閱讀風格,有的老師只是給孩子朗讀書本內容。而有的老師是把閱讀的東西列印出來,並把列印出來的內容給孩子看,讓他看著列印出來的內容,朗讀的同時老師會經常用語言和孩子交流,「請看這個頁面最上面的內容,你能找到一隻小鴨子嗎?」兩類老師(只給孩子念內容的老師和把內容列印出來給孩子看的老師)不同的上課方式,被研究者用錄像記錄了下來。

結果兩年後,研究者通過跟蹤發現,那些把內容列印出來的老師,教出的孩子閱讀能力明顯要好於那些只聽老師朗讀的孩子。

經常自己能看著紙質內容的孩子,他們的拼寫和理解能力也要更高一籌。

閱讀時,要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閱讀頁面上,這個研究結果同樣告訴我們,讀繪本要注重閱讀方式,而不僅僅是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所以,給孩子朗讀繪本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閱讀的頁面上,眼睛看著繪本,然後鼓勵他自己發現一些單詞和畫面。

不過需要注意一件事,應該時刻引導孩子把視線放在繪本上,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家長跟孩子一起親子共讀,這樣你的孩子將會有更好的讀寫技巧。

閱讀繪本最好的方式,是親子共讀

很多父母看似全身心投入教育,急哄哄地把孩子往各種早教班、興趣班裡塞,卻連在家給孩子讀繪本這項最簡單有益的早教活動都做不到,花大價錢彌補自己偷的懶。

每天固定時間讀繪本有些誇張,但要有意識的,貢獻出20至30分鐘,創設一個親密的親子獨處的空間和紐帶,帶給孩子的,是安全感、同理心和共情力,甚至習慣獨處並擁有平靜的能力……

這也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閱讀繪本對於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意義。

猶他州州立大學人類發展博士Gina A. Cook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當你和孩子一起玩、閱讀,哪怕是閒逛,你的說話方式都會影響到他10年裡在學校的閱讀和數學能力。

他的研究結果很有借鑑意義:「我們不僅要多陪伴孩子,和他們一起玩,而且要知道如何和他們玩。比如我們給孩子閱讀繪本,我們不僅僅是讀給他們聽,而且可以指著圖片和他討論,問他一些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樣的互動更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水平。」

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你願意,可以把繪本理解成一味「藥」,一劑長情、溫情、只有一味藥材的藥方——那一味藥,就是愛。

親人的愛,以溫情和耐心,輔以漫長時光,慢慢熬煮,天天共讀,一定會養育出內心平靜豐盈、善良獨立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注意這些細節讓孩子更喜歡聽你讀繪本
    隨著大家對育兒的重視,給寶寶讀繪本也成為了廣大帶娃群體的「基本功」。然而,給孩子讀繪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從寶寶們的反應來看,他們並不十分喜歡這種方式。根據幼兒心理學等理論,給孩子讀繪本時,注意下面這些細節,會讓孩子更喜歡聽你讀繪本,並且還會逐漸過渡到自己看繪本的新境界。
  • 讀繪本時總忍不住給孩子「翻譯」?4個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有趣的繪本,能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繪本讓孩子更加快樂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說過:「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看著那些幽默風趣的繪本,父母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經常都會把孩子逗得哈哈大笑,家裡的氛圍也會變得歡樂無比。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繪本?
    生活中的許多細節,都是孩子比大人更容易觀察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更單純,更簡單,而我們被世俗異化得看不見星星,聽不見蟲鳴,聽不到自己的內心呼喚,什麼都是過眼雲煙……繪本閱讀,陪伴孩子共讀,也讓我們暫時拋下一切,做回孩子,和孩子一起讓想像力在繪本中馳騁。
  • 每天都給孩子讀繪本,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想得太簡單
    很多父母都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即使每天再忙再累,也都會抽時間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在我看來,親子閱讀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孩子識字,養成閱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父母給予孩子有溫度的陪伴,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收穫愛和滿足感。
  • 孩子總要求「重複讀繪本」?別覺得不耐煩,有助於孩子自我成長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在微信群裡面,許多媽媽對於孩子讀繪本的這個話題聊了起來。大部分媽媽都有這樣的一個苦惱,就是孩子在與爸爸媽媽一起讀繪本的時候,總是要求重複的去讀同一本繪本,讀一遍兩遍還好,可是連續好幾天都是同樣的內容。
  • 3步親子閱讀法,教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愛上閱讀
    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讀繪本的習慣,但也有些父母深感疑惑,繪本就這麼薄薄的一本,圖畫少字數少,一會兒就讀完了,孩子好像什麼也沒學到。而且繪本也不便宜,不知道繪本的價值在哪?其實要讀出繪本的「價值」,我們首先要知道繪本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其次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然後運用方法把繪本的價值讀出來。繪本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特具魅力的語言世界。它可以給孩子帶來歡樂,帶來力量,帶來智慧。它是大人與孩子溝通的橋梁,讓父母與孩子的心靈走得更近。
  • 親子共讀繪本,不是講故事,也不是語文學習,而是讓孩子體會閱讀
    有些老師也會提倡,家長和孩子多在一起閱讀繪本,既改善親子關係,又能給孩子做好語文啟蒙教育。甚至親子共讀繪本還有輔導班,由專門的老師,帶著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怎樣閱讀繪本。家長興致盎然,還會打卡,一個月下來倒是能讀了不少繪本。有的孩子對看書比較有興趣,有的孩子沒有,親子共讀的行為可能也就堅持打卡一個月,家長的耐心有限,過了這一陣,可能就投入到了其他的學習活動中去了。
  • 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會有很多收穫!與幾乎不讀的孩子差距會很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一代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現在有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也願意陪著孩子一起閱讀,陪孩子閱讀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教育方式,親子共讀是情感溝通最直接、最便利的橋梁。但卻總是不能抽出時間,將這件事堅持到底。
  •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知乎上有人問:「從小陪孩子讀各種繪本,對孩子的教育有用嗎?」我的回答是:實在太有用了!日本國寶級保育員中川李枝子曾在《當孩子遇見書》中寫道:「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我給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從小開始讀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雖不敢保證每天都讀吧,但一周之內,至少有五天會讀繪本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 讀繪本孩子不配合,買的繪本在家吃灰?家長先弄清什麼是繪本!
    前不久亞馬遜中國發布的「2020全民閱讀報告」顯示:95%的家長認為閱讀對孩子實現夢想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78%的家長平時會陪伴孩子閱讀。現在家長普遍都認可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也很願意給孩子買書,甚至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給孩子買很多繪本。每次看到有人分享一些經典繪本,父母都忍不住買回家。
  • 每晚堅持給孩子讀繪本,我最意外的收穫是……
    如果你也有什麼壓箱底的法寶,或是親測有效的秘方,也歡迎你給我們投稿,請在郵件主題中註明「投稿」字樣。我們期待著你無私的分享。  這些字詞給她留下的印象一般都很深刻,每當我讀到時,她都會配合我做動作或發音。  她的這些點滴進步,都在鼓舞著我,讓我能夠堅持每晚給她讀繪本。  兩歲兩個月時,我換了洞洞書系列的另一本書。其實,這本書之前也給她讀過一兩次,但因為她當時正執著於另一本書,所以對這本書很無感。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讀繪本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家長如何讓孩子愛上讀繪本?
    對於很多爸媽而言,他們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歡讀書。最近,有一位90後的媽媽就講了自己如何「套路」孩子讀書的。有一次,女兒生病媽媽急忙帶她去醫院。由於人比較多,她們只好呆在等待區。不過,在等的過程中,這位媽媽也沒有閒著,而且拿起了隨身帶著了兒童繪本讀給孩子聽,女兒也很安靜的聽著。此時,候診室的小朋友也圍過來聽著,越聽越感覺有意思。有的孩子媽媽不解地問:「為什麼你家的孩子都生病還願意看書呢?」她回答說,因為看書能讓她非常放鬆啊。平時女兒在家沒事時就喜歡坐在沙發上自己拿著繪本在那裡翻看著,能看很長時間。
  • 孩子讀繪本好處多多
    這實在是低估了繪本的價值,其實繪本的好處遠超乎想像:1、沒有不愛讀繪本的孩子,孩子們閱讀時那激動得閃閃發光的眼睛,臉上那心滿意足的微笑,心中那份快樂的閱讀體驗比他們從繪本中學到的任何人生道理和優秀品質都重要。
  • 在父母感情不和、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後來變得怎麼樣了?
    關注「聽見藍說」,陪你更好地成長為自己。/01父母感情不和的孩子-遭遇/先來說說我的親身經歷。我從小在一個雙親不和睦的家庭裡長大。父親性情暴戾,大男人主義,可能由於身世苦(爺爺奶奶在爸爸13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無依無靠,導致了父親生性冷漠,一輩子都不懂如何表達親情,且難以相處。他經常把在外面賺錢受到的氣撒在老婆孩子身上以獲得釋放。在我的記憶中,家裡的氛圍永遠冰冷、壓抑、令人難以喘息。
  • 這3種教育模式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變得奴顏婢膝,惹人厭惡!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將來做一個性格開朗,知廉恥明事理的人,可就在我們的某些教育模式下,卻無意中讓孩子變得丟失了本該有的「骨氣」,變得欺軟怕硬,奴顏婢膝,惹人厭惡,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過度的教育方式。可你忘記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往往會表現的極其順從並不是什麼好事。在逼迫的管制下,孩子不敢對父母有所不敬,不敢公然反抗我們,但卻極易去背地裡尋找一種發洩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和父母一樣去管教別人。但他們也會有所甄別,就是厲害的他們不敢招惹,但那些老實巴交膽小的同齡人就成了他們「管教」的對象,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欺軟怕硬。
  • 孩子真的喜歡讀繪本、聽故事嗎?其實他想要的是你
    ,也有媽媽問:「我孩子都六歲了,還需要看繪本嗎?」 我每次會告訴你,從孩子出生就可以開始了。而且繪本適合的人群是0-99歲,孩子6歲還是讀繪本的美好年齡呢。 因為我發現,剛剛出生的孩子,聽到陪伴在身邊的父母的聲音就會安靜下來。
  • 怎樣給孩子讀繪本
    松居直說過,「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已閱讀的書,繪本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所以,大人在給孩子讀繪本之前,自己要先讀懂繪本。沒有大人的「用心讀」,就很難有孩子的「深入讀」。大人怎麼讀,讀出什麼,直接會關係到孩子會怎麼讀,能讀出什麼。
  • 如何才能高質量陪伴,陪孩子讀繪本就能做到啦~推薦2本繪本給你
    現在都在強調高質量陪伴,什麼樣的陪伴才是高質量的?薇薇覺得和孩子在一起時,孩子臉上是歡喜的,身心是放鬆的,哪怕是陪著孩子跑,陪著笑,都可以說是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陪伴,源自於美國一個英文單詞Quality Time,即優質時間,傳入國內後被譯為高質量陪伴:專注於彼此的陪伴,專心聽他說話,全程用眼睛注視著他,和孩子有親密的身體接觸,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愛護。高質量陪伴是一種讓孩子有實感,感受到愛意的陪伴!哪怕很平常的一件小事,只要我們全心全意地陪著孩子,可以說是高質量陪伴。
  • 愛因斯坦與尼古拉特斯拉相比,誰更厲害一點?看完你就知道了
    導讀:愛因斯坦與尼古拉特斯拉相比,誰更厲害一點?看完你就知道了文|芃希談科技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閱讀由「芃希談科技」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 愛因斯坦與尼古拉特斯拉相比,誰更厲害一點?看完你就知道了!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創立了著名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顛覆了牛頓存在於上帝中的絕對時空觀。他認為時間和空間不是相互獨立的,揭示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問題,並解釋說重力是物質和能量在空間和時間中彎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