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門前老樹掛滿「豆角」,2萬不賣,留給兒子當禮品送人

2021-01-13 黃河鄉土故事

近日,攝影師一行人過路山西省萬榮縣,我們穿過孤峰山下一個村子,在巷道裡遇到了一位老爺爺,推著自行車帶著1大包的的書籍,女Z老師觀察細心,上前和老人家搭上了話,老爺爺告訴我們說他的姓比較特殊,是之乎者也一焉哉之焉加個耳朵偏旁的鄢字,今年84歲了,最近村子裡不讓亂跑,老伴在家裡閒著無事想看看資治通鑑,他特意從山溝裡上來回家拿書的,天氣很冷歡迎你們去我家喝點熱水。

寥寥數語,我們便聽出了2位老人家一定都是個有學問的人,不容分說便和鄢爺爺一起相隨去了他的家。

邊走邊說,果然不出所料,我們了解到鄢爺爺是位退休的大學教師,他的老伴也是一位教師,老人家說剛才那個家也是他的新院子,山溝裡的這個院子是他的老宅,這裡是祖上留下的窯洞院落,冬暖夏涼,宜人居住,特別適合老人養老,山溝溝裡現在就是他一戶人家,他和老伴也算是在這裡過著隱居的田園生活。

老爺爺的新院子距離山溝裡的老宅大約2裡路的距離,一路上我們繼續著聊天的話題,老人告訴我們說它和老伴有3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住在村子裡在本地工作,其他兩個兒子和女兒都在外工作,他原來在陝西省的西工大教學,專業是計算機自動控制系統,退休後就想和一大家人團聚,地點選在老家最合適不過,這裡是自己的根,是生養自己的地方,也是孩子們永遠的家。

我們來到老人的家裡見到了80歲的老奶奶,她和藹可親,看到我們立即問吃問喝,給我們倒上了剛剛泡好的紅茶水,囑咐我們多喝點能暖身子。鄢爺爺繼續著和我們聊天的話題,他介紹說老伴的家庭是個書香門第,父母原來都是當地中學的教師,一個活了99歲,一個活了93歲,老伴繼承了父母的衣缽也是個教師。

爺爺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可是他學習成績很好,考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康傑中學,母親在家裡靠紡線織布供養他上學,學校也有助學金,後來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學,在學校還是享受助學金,畢業後分在了西安工業大學。可以說自己的一輩子就是國家照顧培養的,沒有國家的資助就沒有他的現在,退休在家還是享的國家的福。

說了一會話,話題自然跑到了奶奶喜歡看的資治通鑑上面,鄢爺爺把書遞給了老伴,奶奶取出花鏡,看了看書籍,告訴我我們說,這是文言文,讀起來要領會著讀,快過年了最近為了防控疫情,村子裡通知不讓閒逛扎堆,年紀大了不能給社會添亂,就在家裡看看書打發時間,也當是個學習的機會。

兩位老人家的窯洞院落是老人手裡所傳,鄢爺爺說當年就是一孔窯洞,他回到家裡考慮到孩子們都回來住不下,便又打了2孔窯洞,今年花了20多萬元重新把窯洞進行了裝潢,全部用青磚進行了加固,現在窯洞是土窯不土很現代,明窗淨几,裡邊不用空調也暖和。

說話的時候老奶奶坐在了一個電動按摩椅子上,他高興地告訴我們這是兒子給他們買下的,花了近2萬元,現在大兒子經常回來,其他兩個兒子遠一年回家也就是一兩次,雖說孩子們都不在家,可是都很孝順,時常電話問候,老人都是活孩子,只要他們過得好,自己也就高興。

兩位老人家介紹說現在他們住在山溝裡的生活還是很悠然,新裝潢的院子讓人心情舒暢,平時沒事就去大兒子的地裡幹點力所能及的小活,家裡水電都很方便,就靠鄢爺爺一個人的退休金也花不完,還要攢下錢留給孩子們。山溝裡就剩他們一戶人家,村子裡的新院子他們不喜歡住,總覺得沒有這窯洞院子住著舒服,這裡很清靜,做了一輩子學問,就是喜歡讀書,這裡是最好的選擇,也算是過著耕讀生活。

男Z老師是個有心人,他看到老奶奶的老式縫紉機便去拍照,又詢問院子中間的一棵葡萄樹,老人說這棵葡萄樹和他的年紀一樣大,是當年父母種下的老品種,儘管現在不如新品種口感好,他卻捨不得挖掉,一直保留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很不容易啊,這就是個念想。

說到樹木,老爺爺說他和老伴住在這裡還有個原因就是這裡風水好,環境好,小院周圍都是樹木,特別是有2棵老樹很有講究。

一棵是小院前的100多年的皂莢樹,另一棵是院子後邊的老杏樹,爺爺說當地人有個講究,皂莢樹和杏樹的諧音是「造家和幸福」,特別自然生長的樹木,也算是上天可以的施捨,聽父母說過這兩棵老樹比他的年齡還大,是自己家的風水樹,對後輩人都好,當然了自己是個文化人,對封建迷信不相信,看著大樹就是對老人的思念而已。

退休都30年了,不住村中新房一直守在老院子不離開,村民有人很不理解,特別是前些年有風水先生講出了兩棵老樹的說法,這下村民們認定我們就是為了守著好風水。

院子前邊溝邊的老皂莢樹每年會結出很多的皂莢,抬頭望去就像長長的大豆角一樣,冬季更加明顯,黑黑的豆角掛滿枝頭可以用碩果纍纍來形容。老爺爺說皂莢是個寶,古代人用它做肥皂能洗衣服洗頭髮,是個天然的清洗劑,對人體沒有刺激,他每年都要在樹下撿拾落下的皂莢存放在家裡使用,說到這皂莢樹還有故事。老伴患有類風溼的病,手關節已經有點變形,洗衣服最怕化學品刺激,20多年前就改用皂莢,沒成想用了大半年,她的手關節竟然不疼了,所以現在她洗衣服洗頭髮都是用的皂莢粉。

閒聊的時候大家都是到了這個老皂莢樹的功效,村民們經常也會有人前來求皂莢,兩位老人家也是有求必應,曾經有人出價1萬元錢想買走老皂莢樹,他們自然是不會賣的,後來古城的一個人把價錢出到了2萬元,鄢爺爺給兒子說了此事,大兒子說道:「您有什麼權利賣樹?」

老人家說兒子的話很直白,他知道兒子的意思,一家人對2棵老樹都有極深的感情,這個不是錢的事情,不要說2萬元,就是20萬都不會賣它的。

男Z老師似乎對皂莢很感興趣,鄢爺爺不容分說回家拿來一個袋子就給他裝了起來。爺爺說家裡撿拾了很多的皂莢,他已經收集了滿滿2大袋子足足有100多斤,家裡多著呢,樹上的皂莢還沒有落完,他還能繼續撿拾,這些可都是寶貝啊,存放在家裡老伴一年也用不完,皂莢磨成粉,城裡人很稀罕,磨粉後分裝小袋子都是留給兒子帶到城市作為禮品送給朋友們的。

離開的時候老奶奶又送給我們一袋子她家地裡產的大酥梨,我們推辭不掉,老奶奶一直追到了大門外,Z老師便伸手接住了。

鄢爺爺最後說他前半生就是靠國家培養成才的,半輩子教書育人就是回報國家,現在很多學生包括自己的2個兒子都在國家的重要科研崗位上,他很自豪覺得對得起國家,晚年住在老家的山溝裡心裡坦然,過著自由自在的養老生活就是一種享受。祝兩位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8旬老人家裡成熟的柿子1個不摘,大雪天留給千隻鳥兒吃,啥情況
    在河南三門峽拍攝雪中地坑院的時候,遇到一對8旬老夫妻正在窯院上面清掃積雪,在老人的身後有幾顆柿子樹,上面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的漂亮,但是讓人奇怪的是,這些成熟的柿子在深秋過後就可以摘掉的,卻為何能掛在樹上等到大雪紛飛也不採摘。
  • 8旬老人太想兒子拄拐步行3公裡看望卻迷路 民警:我們帶你找兒子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辣油 > 暖視頻 > 8旬老人太想兒子拄拐步行3公裡看望卻迷路 民警:我們帶你找兒子
  • 8旬老人瘋狂迷信保健品,5年花掉300萬還打算賣房變現
    湯老伯在虹井路大康時代公司也購買過保健品,這家公司既沒有執照,也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閔行區市場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陸續還有老人進店,他們都是被免費禮品誘惑而來的。如今已經傾家蕩產的湯老伯居然還打算賣房籌錢,繼續買保健品,特地從國外趕回來的兒子加以勸阻,父親仍深信不疑。
  • 花畢生積蓄買30萬紀念幣只值2萬!他本想多掙些錢留給兒子
    孫林想起之前購買保健品被兒子反對,這次買紀念幣他一直瞞著家裡。他說,只想投資多掙些錢留給兒子。▲5月8日,孫林又以37900元的價格從北文雅軒購買了兩套2美元整版紀念鈔。「要是有人一次性買很多紀念幣,很有可能是那些公司的人。」潘力對孫林花30萬購買的各類紀念幣、錢幣價值進行了一番估算,結論是價值在1.9萬到2萬元左右。潘力告訴探員,「這些錢幣都是真的,不值錢也是真的。」
  • 8旬壽星下跪道歉,老人不該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8月29日,山西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陳莊村聚仙飯店發生坍塌,此時的8旬壽星在門外招呼親友才躲過一劫。本應是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日子,卻發生了意外。導致29人遇難,7人重傷,21人輕傷。8旬老人,難道我們不應該保護一下嗎?鏡頭不該直接對準老人,該道歉的不應該是飯店嗎?老人稱,本來不去這家飯店,而是因為兒子和這家店的老闆認識,所以才去的這家,到目前為止,飯店的老闆一直沒有任何回應,也沒有相關部門處理,作為事故背後的責任人,更需要給老人一個交代,給公眾一個交代。
  • 農村8旬老人家藏寶貝,1本清朝版本古書2萬元不賣,看看是啥
    原來準備給孩子留的宅基地現在都閒置了,老人就在院子裡種了核桃,葡萄,杏子和好多蔬菜,就像個百果園。除了種植一些瓜果梨桃,常百歲老人說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收藏。聽到收藏,我們就更感到好奇,就想見識下。在老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他的收藏室,老人打開了他五六個柜子。
  • 7旬老人牆角放個「錢罐罐」,能賣8千元他說8萬也不賣,咋回事
    我們在聊天的時候,影友看到黃土牆根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個小陶罐,李大娘起身拿了起來,孫大叔說這可是他家的「錢罐罐」,這個小陶罐是家傳的實用器物,具體有多少年自己也記不清,只記得小時候奶奶和媽媽在裡邊存放一些零花錢,放在土窯洞裡藏著,老人去世後就留給了他們,上個世紀農民收入不高,紙幣也不適合在裡邊存放了,後來就把它棄之牆角。
  • 8旬老人賣「宮廷雪糕」,曾是慈禧必點小吃,如今手藝面臨失傳
    在中國有一位8旬老人賣「宮廷雪糕」,這種甜點曾是慈禧必點小吃,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現如今手藝面臨失傳。,反倒是售賣西式糕點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有很多年輕人都未曾見過這種糕點,更不知道它的具體味道如何。,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
  • 8旬老人到茂名市區辦業務迷路,咋辦啊?
    8旬老人獨自一人從郊區到市區辦理業務,不料迷路。幸好當他路過茂南分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時及時求助,得到了該大隊民警的熱心幫助,順利辦結業務安全返家,讓他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裡感覺很溫暖。圖文無關當天上午約8時30分,寒氣逼人。茂名市公安局茂南分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走進了一位求助老人。
  • 門前老樹吐新芽
    門前老樹重新煥發生機,吐出柔嫩新芽,像一個暮年老者重新生出濃密的鬚髮,那份歡喜和自得暗藏在每一寸樹皮裡,每一個芽苞間。和煦的春風在柔柔地吹呀吹,老樹在輕輕地搖呀搖,似乎在搖頭晃腦地吟唱一曲歡樂的生命之歌,又好像在向春風表達深深謝意。無論是粗壯的枝幹,還是纖細的枝條,都一起盡情搖曳,婆娑起舞,慶祝重生的盛筵。
  • 8旬老翁幼年被賣泉州 身帶手寫賣身契身世成謎
    他和當年同樣被賣往泉州的人結伴到閩侯,5天後卻無功而返。8旬老人的「賣身契」張立業的身子骨還算硬朗,昨天在電話裡,他向東南快報(微博)記者回憶,還記得當年日本人來的時候,飛機進村的情景,大家都爭先恐後躲進竹林,所以對門前的橋和對面的林子印象深刻,也記得當年家裡是做豆腐的。至於是怎麼被帶到泉州永春,他卻不記得了。
  • 武漢8旬老人堅持28年無償掃街 以賣報為生(圖)
    武漢8旬老人堅持28年無償掃街 以賣報為生(圖) 2012年09月11日 10:52:40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視頻中,一位80多歲的老人,腰幾乎彎成90度,拄拐蹣跚地端著撮箕走到街對面倒垃圾。1分半鐘的視頻,感動了眾多網友。據介紹,老人賣報為生,每日拾撿周圍垃圾。網友「煢小子」說:「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老大爺來回倒垃圾的距離,他的精神著實讓人動容。」
  • 淮北八旬老人痴迷做風箏70餘載 形態逼真只送不賣
    紙鳶,就是風箏,眼下春風習習,很多人喜歡在戶外放風箏。這可不是兒童的專利,在淮北相山公園,只要天氣好,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名老人放風箏的身影。老人名叫陳宏祥,今年81歲。他不僅喜歡放風箏,還自製數百隻風箏,家裡儼然成了一個小型風箏博物館。陳宏祥老人在家製作風箏。
  • 冬暖夏涼地坑院8旬老人生活了50年,兒子現要賣了它,咋回事
    臘月裡大雪後的一天,攝影師一行人來到山西省中條山採風,我們在一個山區農村看到了一個地坑院子,聽村民講這裡居住著一位80多歲的老人,不知道啥原因,老人居住的好好的最近兒子卻要賣了這個地坑院,為了弄明白這是咋回事情我們便走進了老人的家。
  • 老人300萬房產送陌生人引熱議,簡直不敢相信,親屬:我們很擔心
    老有所養,是所有老人心中期盼的。可也有一些孤苦的老人無人贍養,他們又要何去何從?這是發生在當下的一件實例,年逾八旬的老人未把高價房產留給親屬,而是選擇贈與不相干的人,這背後莫非是有什麼隱情?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 路邊休息時遇到8旬老人敲車窗,車主:等著,我送他回家
    孟先生當時身體也是非常乏累了,突然車窗被敲了三下,那時候的孟先生剛想睡著,就被吵醒了,車窗落下去一看,是一位已經滿頭白髮的老人站在那裡,兩人對視後老人趕忙湊近對孟先生稱:你可以送我回家嗎?,這名滿頭白髮的老人聲音非常的沙啞。
  • 1天失去3個兒子,欠下60多萬債,7旬老人撿破爛還債,人走帳不滅
    有些人還總是抱著一種僥倖心理,想著如果一直不還,會不會有可能永遠不還了,然而欠債還錢從來都是天經地義,而在這個變化極快的世界裡,還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堅持言而有信,對他們來說,踐行諾言是存在的根本,這樣的人值得尊重。
  • 農村8旬奶奶家,百年老梨樹掛滿小金梨,吃著如同冰糖梨
    秦奶奶和藹可親,善良的老人家似乎也把我們當成了親人,看上去沒有一絲一毫的防備外人之心,徑直走到窯洞前揭開門帘邀請我們進窯洞休息,並且開始問吃問喝,彼此之間的交流都是當地的方言土語,異常的親切熟悉,老人家詢問著我們的三個人的年齡和家庭情況,然後說:「你們和我兒子一般大小,出來人都不容易,來家裡不要見外隨便些。」
  • 火紅:8旬小腳老人 爬山涉水看花燈
    聽說縣文化館來火紅鄉送戲曲進村,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看戲,在橋邊村委會劉家村範家村集中安置點演出時,一位裹小腳的8旬高齡的女老人不怕路遠拄著拐杖,從劉家村小組的老村子爬山涉水前來看戲,老人剛到年輕人們就趕忙攙扶老人入座,老人喘著粗氣連聲道謝
  • 活動禮品送什麼好、活動送什麼禮品吸引人?這些你都知道嗎?
    商務送禮最需要注意的是要事先確定好送禮對象,最忌諱的是送了這家卻忘送那家。2、做壽送禮常識給老人做壽送禮可送象徵長壽健康和表達關懷心意的禮物,比如長壽麵、壽桃,平安扣,手鐲,補品禮盒之類的都可以送,我一般選擇意康德,意康德淘寶店口碑超好,大家都在互相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