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瑪特教育武志:「藝術+學科」讓兒童全面發展

2020-12-15 TWP智慧育兒

從古至今,關於教育和辦學,思想流派種類繁多,理論觀點也各不相同,就比如現今的「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就經常被人們拿來對比、評價和議論。雖然「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在教育模式上不同,但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什麼樣的教育算是優秀教育,在TWP騰訊智慧育兒分論壇——素質教育專場,我們與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CEO武志來共同分享他的理念:

真正的優秀教育

無論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教育的本能就是一個培養人的過程,儘管兩者的目的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客觀上都在提高人的素質。只不過是目的不同,形式不同,提高的程度和廣度有所不同。在「應試教育」中,學校的精神面貌、教學秩序、教師的狀態都是好的,辦學方向上也有符合教育規律的地方。從「德、智、體」到「德、智、體、美、勞」,也曾要求使受教育者全面發展,儘管不如素質教育要求全面發展更全面,也曾為國家培養了人才,儘管沒有照顧到全體;也提高了人的素質,儘管不全面。「應試教育」的問題,只是教育功能上的一些偏差和缺陷,有待於通過素質教育來進一步改正和完善。因而「素質教育」對「應試教育」只能是批判地繼承。素質教育還要以「應試教育」作為發展的基礎。不然,就是對現行基礎教育的全面否定。其中就包括了對過去黨的教育方針的否定和對全體教育工作者辛勤勞動的否定。

此外,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教育的模式與社會是相互的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為存在決定意識,所以社會決定教育。「應試教育」是在過去的時代產生、適應過去社會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則是適應將來社會的教育模式。將來的社會要在現在的社會基礎上發展。那麼「素質教育」也就要在「應試教育」的基礎上發展。「應試教育」提高了適應那個時代的人的素質,「素質教育」則是提高適應這個時代的人的素質,因而兩者的關係不應該是對立的,不能肯定一個、否定一個。

我國中小學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是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

綜上所述,即可看出「素質教育」不再僅僅靠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好壞,一個人真正的優秀是「德、智、體、美、勞」等等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全民美育

斯瑪特教育集團審時度勢,設計了「藝術 + 學科」的課程設置,把醫學、宇宙、歷史、動物、植物、礦物、數學、科技等方面的學習同藝術教育結合起來。用藝術培養兒童的發散思維能力,用科學培養兒童的集中思維能力,這樣的設置既豐富了兒童的藝術表現手法,也使兒童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確立了美育的目標,也就確立了美育的評價標準。我們不以「好壞」來評價兒童的作品,而是重視兒童作品的「個性表現」。 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作品也同樣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尊重每一個兒童的作品,不拿他們的作品相互比較。

我們認為孩子「是什麼」比「會什麼」更重要,不把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培訓當作首要目標。重點培養兒童感受美好的能力,幫助他們認識自己、表現自己、塑造自己,把他們培養成為能夠發現、分享、創造美好,並表達自己情感與想法的人。

我們更堅持認為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他們時間最長的老師。家長的觀念對兒童具有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審美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把轉變家長觀念作為重中之重。為此,我們也開創性地提出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藝術教育」(藝術 +家)的想法並付諸實踐,對家長和孩子一同進行藝術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學的美育評價體系需要全民共同參與。美育是當前中國教育的「短板」,而美育評價體系則是當前美育的「短板」。

總而言之,美育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在整個社會建立一套重視兒童人格養育和創造力培養的科學完整的美育評價體系。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聯結起來,共建一個健康的美育環境。讓美育不只「看上去很美」,而是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新時代公民。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人類社會需要通過教育不斷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通過教育來傳授已知、更新舊知、開掘新知、探索未知,從而使人們能夠更好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2020年央廣網教育峰會: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
    武志:央廣網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斯瑪特教育的創始人武志。斯瑪特兒童美術是斯瑪特教育集團旗下的品牌。目前在全國擁有975家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遍布全國30個省,440多個城市。現在在斯瑪特兒童美術校區學習的會員有20多萬家庭。我們一直秉承「用父親的心」做教育的理念,以陪伴、啟發、引導、幫助的方式為孩子們展開生成式的美術課堂。
  • 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堅持「用父親的心做教育」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 日前,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活動在京圓滿落幕。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以「新亦求新 尋教動能」為主題,聚焦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四大領域,研討教育發展新變革,探尋教育發展新動能。
  • 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
    他說:我最幸運的是從來沒有做過選擇,一畢業就從事兒童美術教育,這是我的專長,而我也一直沒有偏離這個方向。其次就是不忘初心,做真正有利於孩子創造力培養和人格發展的美術教育,這源自於我在大學所受的教育。在從事兒童美術教育的十幾年中,面對家長和市場的壓力,這一點我從來沒有變過。當然,會因此而失去一些東西,但也會因此而成功。
  • 斯瑪特兒童美術武志:提高兒童美術素質 營造良好的美育氛圍
    活動中,斯瑪特兒童美術的創始人武志接受了採訪,以下是本次採訪的精彩內容:  主持人:恭喜斯瑪特兒童美術在本次活動中斬獲「2018年度·影響力教育集團」這個獎項,請您簡要介紹下斯瑪特兒童美術?  武志:斯瑪特兒童美術,於2010年正式成立,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教育連鎖機構,目前我們在全國有七百多家校區,服務於15萬中國家庭。未來我們還會不忘初心,做能夠讓孩子幸福一生的藝術教育。  主持人:與同行相比,斯瑪特兒童美術的特色或者優勢表現在哪裡?
  • 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先生出任中國人民大學校董
    人大藝術學院首任院長、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徐慶平教授講話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先生以校友代表的身份致辭。作為人大藝術學院首屆畢業生,武志先生的成長與兒童美育事業的起步和發展都與人大藝術學院有著不解之緣。
  • 青春無限|小東對話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
    主持人小東:斯瑪特現在的課程結構是怎樣的?這樣的課程結構對於青少年學習的好處在哪裡?武志:現在整個課程結構是一門課程,一門綜合藝術課程,不是按照工具和技法區分,是行為、繪畫、國畫、油畫、雕塑等全部糅合在裡面的一種綜合藝術課程。
  • 武志:在美國「藝術教育界的奧斯卡」繪出「中國地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3月,一位來自中國的藝術教育人,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斯瑪特美術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武志,帶著根植於中國本土的SMART教育模式來到美國波士頓,參加全美藝術教育大會(NAEA)。
  • 斯瑪特不僅給家長放心的教育,更將安全的畫材顏料帶給孩子
    斯瑪特教育集團總裁武志先生、法國貝碧歐美術顏料品牌中國區總代表馮松先生、斯瑪特教育集團企業顧問鄧迎峰先生、斯瑪特兒童美術各部門總監、斯瑪特兒童美術分中心負責人代表、斯瑪特投資人,同時還有全國近百名意向投資人,親臨現場並共同見證了這重要的時刻。
  • 武志:疫情中尋找到機遇利用自身優勢成功突圍
    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業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後疫情時代,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近日,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素質教育機構來說,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課程體系,這是服務於兒童教育行業來說的核心,也是自己最強有力的競爭力。
  • 助力社會藝術教育發展,2020全國社會藝術教育行業峰會在京舉行
    分別是主任委員:馬小軍,副主任委員:趙濤、柴廣育、劉全利、熊漢強、武志、劉利拓、王蒙、楊帥、尹香蘭、鄒興旺、龍翔宇、王紅麗、蘆擁兵,秘書長:劉天衝,副秘書長:宮旭生、任利娟。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代表發言隨後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武志作為行業代表上臺發言。
  • 美國「藝術教育界的奧斯卡」繪出「中國地圖」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3月,一位來自中國的藝術教育人,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斯瑪特美術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武志,帶著根植於中國本土的SMART教育模式來到美國波士頓,參加全美藝術教育大會(NAEA)。  來自中國,什麼是SMART教育模式?
  • 2019「向未來」GAE全球兒童與青少年美育發展峰會在京召開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邢賀揚)2019「向未來」GAE全球兒童與青少年美育發展峰會18日在京舉行。15位來自全球的美育專家和學者相聚中華世紀壇,就國際美育研究成果和中國美育發展現狀進行了深度討論。
  • 用藝術開啟公益之門 第四屆NOBO無界國際藝術展北京站開幕
    這次展覽將歷時10個月,與各國學校、教育機構一起帶領全球青少年兒童通過藝術與環保課程探索「人類」與「水」的相處模式,尋找具有視覺衝擊力表達內心美好願望的繪畫作品。截止到2019年6月1日徵稿結束,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5個國家的近兩萬幅投稿作品。
  • 推動國內美術教育發展 搭建廣闊美育學術平臺
    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誌社社長尚輝,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梁玖,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鄭勤硯,希望美術教育聯合創始人史金良,繪爾森國際美術教育常務副總裁徐鳳華
  • 兒童藝術教育「網際網路+教育」模式
    誠邀加盟故事屋藝術教育研發中心隸屬於東方橋文化,致力於青少年兒童的素質教育課程研發。該課程體系融合了全球戲劇教育的基本元素,結合中國青少年兒童教育的特點,內容包含戲劇歷史學科的設計、語文學科的設計、社會學科的設計、自然學科的設計、藝術與人文學科的設計、生活科技學科的設計,涵蓋了3-12歲少年兒童成長教育的基本內容。
  • 將藝術融入學科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將藝術融入學科教學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公立學校「藝術促進學業成就計劃」淺談   ● 劉玉梅   當前,提升學生學業成績是各國教育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在美國,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通過藝術進行學科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在這一頗有新意的教學改革中,藝術不再是單獨的學習科目,而是作為跨課程的方式,直接與課程融合,如通過歌曲創作學習數學,通過舞蹈學習科學,通過各種打擊樂器學習語言等。這項改革標誌性的成果反映在理察?迪斯2002年編撰的《關鍵的聯繫:藝術學習與學生學業和社會性發展》一書中。
  • 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青少年藝術教育委員會成立
    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青少年藝術教育委員會於2019年4月18日下午在杭州西子湖畔召開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該委員會旨在為青少年藝術教育實踐搭建交流平臺,通過舉辦各類藝術匯演展演、策劃專業師資稀缺的藝術學科的行業師資培訓、打造國內外優秀的藝術類專家資源與一線藝術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臺、扶持藝術活動普及藝術教育等舉措,推動青少年藝術教育行業健康全面地發展。成立大會特邀中央財經大學新聞系主任譚雲明教授主持。
  • 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兒童教育發展委員會在京成立
    騰訊新聞訊(黎雍)2020年12月31日,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通過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組織的視頻會議發布了「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兒童教育發展委員會」在京正式成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