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訓誡,意在告訴我們,自身的德行及福報要與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違背自然規律行事會受到報應。
原句出自於《周易·繫辭下》: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因為我們的財富、智慧、名望、地位,都需要德行來承載。按照自然規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厚德才能承載萬物,物就是我們說的福報。
01、
德薄而位尊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兒。
理想和雄心是要有的,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支撐。東漢末年,魏蜀吳先後建立政權,但第一個稱帝的居然是不是曹、劉,也不是孫權,而是將自己一手好牌打稀爛的袁術。
袁術出身於名門望族,按理說,這樣的出身稍微有點政治眼光,都可以在那個亂世中呼風喚雨成就霸業。
《三國演義》裡的孫策帶著傳國玉璽投靠袁術,袁術得到玉璽後,經不起誘惑就自立為帝,把自己陷入眾矢之的。稱帝後就開始醉生夢死,很快就落了個眾叛親離,吐血而亡的結局。
人的德行是承載一切的根源,袁術沒有德行匹配,註定了失敗。
02、
智小而謀大
智能沒有到一定的水平,卻心高氣傲,只會導致眼高手低,什麼都做不好。
成語紙上談兵的故事教訓深刻,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頭頭是道,他便自以為很會打仗。
在長平之戰中,趙括接替廉頗為趙將,死搬硬套兵書上的條文,結果自己和四十多萬士兵都送了性命。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智慧配得上野心,人生才能走得穩穩噹噹。
03、
力小而任重
能力沒有達到相應程度,卻承擔了重大責任,必定能將其搞砸。
戰國時期秦武王嬴蕩的離世是非常搞笑的,他十分喜歡跟人比試武力。
有一次,他和自己手下的一員猛將比試舉鼎,他勉強把鼎舉起來,但是在放下鼎的過程中,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右腿上,頓時昏了過去,幾天之後便不治而亡,享年二十三歲。
俗話說: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小手端大腕,端不穩還容易把碗打碎。
結束語
許多人瘋狂地追名逐利,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價,為了掙錢不惜一切手段。
有的明星偷稅漏稅,人設坍塌,就是德不配位造成的。你享受財富,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你在民眾的聚光燈下,大家都在觀察你的一言一行。沒有這個社會地位所應有的價值觀、品性,終究會跌落下來。
通過創新、創造價值,通過艱苦創業而獲得的財富,人們是誇讚的。
比如任正非、馬雲這樣的人,他們就算一天賺100個億,人們也不會有不服氣的心理,因為他們創造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所以當父母的,當爺爺奶奶的,要經常把珍惜福報這句話跟自己的孩子講,對他們非常有好處。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