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雖是日本國技卻來自中國,焦挺就是相撲大師

2020-12-17 宇宇看水滸

文/主任

一說到相撲,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兩個塊頭很大的運動員進行相互摔跤的場景,具體一點說就是日本的相撲比賽。確實,這門運動現在在全球來說,日本是走在最前列,發展得最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相撲其實發源於中國,起碼在宋朝這項運動就已經流行。

水滸中就有這樣一個好漢,他外號叫沒面目,專業技能就是相撲。在這裡格外多說兩句,對於焦挺這個外號,很多人理解有誤,認為焦挺沒皮沒臉,就是臉皮厚不要臉的意思,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裡的沒面目,更多是說焦挺很絕情,做事不講人情,另一個解釋是,說焦挺這個人好面子,面子大於天。

當然,焦挺愛不愛面子咱們不關心,但是這哥們的相撲技術那絕對不是蓋的,放眼整個水滸,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可能會有人說,燕青不也是十分擅長摔跤嗎,甚至把任原這樣的高手都摔出論壇。大家其實在這個上面有誤解,相撲是相撲,而摔跤是摔跤,兩種格鬥或者說運動根本不屬於一個範疇。

焦挺的相撲技術算是祖傳絕技,水滸傳中說得很清楚,他們老焦家家門三代都是相撲高手,因為不會別的技能,所以就是靠這門技術維持生計。大家知道,當我們可以靠一門技術謀生的時候,起碼證明兩點,一是別人願意給你買單,你有讓人家付錢的價值。其次是,說明你在這個領域是有話語權,起碼是出類拔萃的,不然你根本就不可能賺到錢。理由很簡單,這麼多人會說話,為何只有郭德綱他們能夠靠說相聲發財呢?

而且焦挺和他的爸爸爺爺不同,他的三十六路擒龍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當時梁山組織攻打大名府,結果大勝而歸,不但搶了他們的糧倉,還殺了他們府尹,引起朝廷震怒,當時蔡京在皇帝面前推薦了單廷珪和魏定國兩人,要求他們帶兵去圍剿梁山,可謂來勢洶洶。

這個時候,梁山自然忙得不亦樂乎,但是有一個奇葩這個時候卻想自己單幹,那就是李逵,他竟然一個人下山,想去弄死朝廷派來的兩名大將。其實從這點可以看出,李逵有時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他的腦回溝和其他人真不一樣。

這次李逵遇到了對手,在去凌州的路上,李逵竟然遇到了焦挺,沒錯,就是焦挺。練相撲的人,自然體大如牛。當時焦挺也就是多看了李逵幾眼,於是李逵就急了,有點類似我們東北兄弟那句口頭禪:你瞅啥?焦挺雖然看到李逵不是個善人,但是有一身功夫,根本就不怕對方,於是就打了起來。

這一打不要緊,堂堂黑旋風李逵瞬間就被放到。

按說,李逵的武功不算弱,但是在焦挺面前,似乎完全發揮不出來,水滸中寫道,當時李逵便搶將入來。那漢子手起一拳,打個塔墩,李逵尋思:「這漢子倒使得好拳!」坐在地下,仰著臉問道:「你這漢子,姓甚名誰?」那漢道:「老爺沒姓,要廝打便和你廝打!你敢起來!」李逵大怒,正待跳將起來,被那漢子肋羅裡只一腳,又踢了一交。」

大家看看,李逵是用力也使不出啊。

從這裡不難看出,焦挺的相撲功底其實很深厚,當然,到了今天,我們已經基本沒有人再練習相撲,這門技能基本上已經失傳,而沒想到的是,在日本反而把這門功夫變成了他們的國粹。

相關焦點

  • 日本國技——相撲(すもう)
    日本國技——相撲(すもう) 日本和中國一水之隔,在歷史上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日本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巨大
  • 日本國技相撲,原來不是日本本土競技,而是從中國傳入的
    一說到相撲,大家肯定會想到日本。現在是日本比較流行的一種摔跤運動。兩個強壯到令人生畏的大力士,裸露著上身,互相角力。現在是日本的國技,是日本的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運動。在日本國內稱為大相撲。不知道,大家在觀看相撲比賽的時候,會不會有種想法?
  • 拜名師練日本國技 相撲場上中國第一人
    南方網訊  經常聽說扶桑武士歷盡艱難來到中原遍訪武林名師的故事,現在也有兩名中國人東渡扶桑,拜在名師門下苦練日本國技相撲。來自上海的王瑜在日本已經生活了十三年,他是中國大陸成為日本相撲力士的第一人,在日本相撲協會的力士名單裡,過去十二年內只有鳴戶部屋(「部屋」是門派的意思,類似於中國的少林派、武當派等各種派別)下屬的他,代表著中國,直到去年北京少年呂超的加入為止。這份經歷不僅對於王瑜個人,對於中國體育界也是別具意義,值得記錄的。3月6日,在春季大阪相撲賽事開始前,記者拜訪了剛剛退役不久成為領隊的王瑜。
  • 相撲為何是國技?關於相撲你必須了解的11件事
    相撲,被稱為日本的國技。擁有巨大軀體的男人之間的搏鬥,簡單易懂的比賽方式,悠久的歷史和壯觀的氣氛,這項被稱為日本國技的傳統體育運動,相信很多人看過一次就難以忘懷。簡單來說,「大相撲」是專業級別的比賽,「相撲」是業餘愛好者的比賽。日本大相撲裡,每一個力士,也就是相撲手,都有一個排名。大相撲力士的高等頭銜,也就是幕內力士,等級由低至高分別為:前頭、小結、關脅、大關、橫綱。橫綱是相撲力士資格的最高級,大關要連續兩次獲得冠軍才可以獲得橫綱的榮譽。
  • 相撲在宋朝有多盛行,看看《水滸傳》中的相撲高手就知道了
    相撲是日本的國技,它備受日本人的喜愛。稻盛和夫曾說:「日本人對相撲的熱情,絲毫不亞於巴西人對足球的偏愛、西班牙對鬥牛的熱衷、美國人對拳擊的情有獨鍾。」而關於相撲的起源,中國的學者認為日本的相撲源自中國,是大唐時才傳到日本的。
  • 清平樂:你沒有看錯,宋仁宗在看女子相撲,這項日本國技源於中國
    其中有一幕,引起了筆者的興趣,宋仁宗和曹皇后在燈會上,和女兒、眾大臣一起看女子相撲表演。在現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相撲是日本所獨有的,一直被日本人稱為國技。但是,實際情況是,相撲源於中國。不管是在《水滸傳》還是《宋史》中,都可以看到有關於相撲的描述,證明當時相撲已經是融入了生活了。相撲在傳到日本以後,得到了日本人的喜愛,也在日本發展的越來越好,這項古老的運動成為了十分受日本人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成為了日本的國技。
  • 日本國技相撲運動灰暗一角
    「一代宗師引退,一個時代就此終結」,如今的日本相撲界,能配得上《日本時報》如此驚呼的,有且僅有貴乃花光司。他與兄長若乃花攜手造就了日本相撲手最後的春天,在這對兄弟先後晉升橫綱(日本相撲運動中的最高級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一唯有連續兩年制霸日本才能取得的最高等級,大都為蒙古相撲手們統治。
  • 醜聞不斷的日本相撲運動,憑什麼被狂熱國民奉為日本「國技」
    文|殷九洲近日,從不缺乏關注度的日本相撲界由於第70代橫綱(相撲等級中的最高級別稱謂)日馬富士的鬥毆事件,引起了日本國內的軒然大波和各大新聞媒體連日來的競相報導。那麼日本人為何如此痴迷於相撲呢?相撲的「國技」地位是怎樣確定的呢?
  • 相撲起源於日本?錯,它來自古代中國
    說起相撲這項運動,很多人都會想起日本的相撲比賽,它是日本的國技,也是一項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項目,進而很多人認為相撲起源於日本,因為日本的相撲太出名了。今天要和大家說一說相撲的真正起源地。相撲其實原產於中國,在秦漢時期叫角牴。
  • 日本「國技」相撲運動,兩坨肥球激烈鬥爭,為何受人追捧?
    與日本其他的文化相類似,在大唐盛世,熱愛學習的日本人也學到了「相撲」,但是卻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 後來到17世紀,在日本各地開始出現職業性的相撲,被稱作為「大相撲」,直到20世紀初期,相撲才被認作「國技」在民間大量開展起來。
  • 看日本國技女相撲如何充斥著下流色情
    其後開始慢慢地在民間流行,女相撲受歡迎程度雖比不上男性相撲,但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過由於女性相撲選手和男性一樣要裸露身體,故到近代時,人們認為女相撲有失大雅,繼而被禁止。但山形、秋田、長崎、佐賀等縣仍保留女相撲,只是一般都會穿上衣服。
  • 日本傳統文化相撲,是始於中國的
    文:讀閱評說宋朝民間流行相撲。都說相撲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事實上,相撲產生於中國,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從已出土的文物來看,中國秦漢時期的角牴形象同日本現在流行的相撲很相似。宋朝的"相撲"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相撲"發展的巔峰期。宋朝的宮廷有御用的相撲手,這些相撲手是御前衛隊左右軍士,名為「內等子」。
  • 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日本「國技」相撲,已經逐漸被蒙古人統治
    說一個最能代表日本體育的代名詞,你會選什麼?又一個答案,也許並不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只要提起來,相信很多人都會點點頭的,這就是——相撲(Sumo)。相撲相撲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在日本存在了,雖然很可能是從中國漢代的角牴運動演變出來的,但是發揚光大,推廣到世界上,還是從日本開始的,這項在日本有千年歷史的運動,而且很早就被日本視作「
  • 日本國技中招 相撲協會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來源:海外網】3月份的日本大相撲春季賽史上首次空場舉行(東方IC) 【海外網4月10日|戰疫全時區】據日本雜誌《體育日本》10日報導,日本相撲協會當日報告稱,隸屬於該協會的一名相撲選手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你可能不知道,相撲從來不是日本的專利,在大宋女人都會
    劣性發時似山倒,焦挺從來沒面目。焦挺的本領如何呢?他第一回出場就讓人眼前一亮,李逵負氣下山,路上正巧碰上焦挺,二人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大打出手,結果焦挺抓起李逵就是一摔,連續幾次,摔得李逵沒有了脾氣,只好認輸,焦挺的手段可見一斑。
  • 相撲選手在日本地位多高,為什麼那麼多漂亮女性嫁給相撲選手?
    每個國家都有特色的運動,在日本相撲就是一項廣受民眾喜歡的運動。同時相撲運動員的福利與地位都比較高,很多漂亮的日本女性都喜歡嫁給相撲選手。相撲運動唐朝時,相撲傳入日本,並在日本成為一項流行的運動,可以說是日本的國技。相撲就是兩個力士赤裸上身,下身系一條兜帶互相角力的一項運動,除了需要力氣還需要推、摔、捉、拉、閃、按、絆等技巧。
  • 中國唐代就有相撲了,現在為啥是日本的?
    相撲,又稱角牴。出現的時間非常早,先秦之時便有角牴,而宋時最為興盛。東京開封、臨安杭州等城市的瓦舍勾欄內,每天都有商業性的相撲表演,杭州還有全國性的相撲大賽,登臺競技的相撲手來自各州郡,都是各地選拔出來的好手。奪冠者可得到獎金、獎盃、錦旗。
  • 日本「相撲」——原始、古老又充滿趣味的運動
    不過這種刻板印象讓很多人沒辦法深入去了解相撲運動本身,以及相撲運動與日本文化相融合之後的魅力。 其實相撲被稱為"日本國技"的時間並不是很久遠。1909年,作家江見水蔭為新建造的國際館起草的致辭文中才提到這一說法:"相撲畢竟是日本的國技……"自此這個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 在日本當相撲手,能賺多少錢?
    相撲作為日本的國技,是日本不可或缺的藝術文化瑰寶。有很多小夥伴對於相撲,都只是有所耳聞,沒有親眼看過,到了日本如果能親眼看上一場相撲比賽,一定會為你的旅途留下特別的回憶。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對相撲抱有好奇心的小夥伴們來一次科普:相撲到底是什麼?當相撲手能賺多少錢?去哪裡看相撲比賽呢?
  • 日本國技曾是宋朝最流行運動 女相撲曲線畢露
    (1062)正月二十八,司馬光向宋仁宗上了一道奏議,大意是奏請朝廷整頓汴京街市、勾欄的女相撲表演,因為這類女相撲節目,有傷風化。日本女子相撲資料圖相撲,現在是日本的國技,但在九百多年前,則是宋朝最流行的大眾體育運動之一,不但城市中有日常性的相撲商業表演,還出現了全國性的相撲競技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