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逸、恆力、桐昆、榮盛等誰是化纖行業真正*?

2020-12-21 hc360慧聰網

    恆逸、恆力、桐昆、榮盛、新鳳鳴......到底誰才是行業真正的NO.1?本文帶你一一揭曉!

    一、PX:國內進入大擴產周期,誰是民營煉化NO.1?

    截止2017年7月,我國主要有17家PX生產廠商,總產能為1,383萬噸/年。其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9家生產工廠,PX合計產能為493萬噸/年,約佔國內PX總產能的35.7%;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有3家生產工廠,PX合計產能為235萬噸/年,約佔國內總產能的17.0%;中海油集團公司有1家生產工廠,PX產能為95萬噸/年,約佔國內總產能的6.9%,三大集團PX合計產能佔比達59.5%。

    2014年發改委將PX項目核准權利下放至省級政府,民營企業紛紛進軍煉化一體化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在建或擬建的PX項目共有15個,到2020年,預計我國將新增3,000萬噸/年PX產能,其中1,770萬噸/年或將集中在2019年投放。預計2020年我國PX總產能將達到4,383萬噸/年,達到2016年產能三倍以上,未來行業有望扭轉依賴進口的局面。

    榮盛石化:石化—化纖行業龍頭,掘金大煉化項目

    建立起「PX-PTA-滌綸長絲」全產業鏈。榮盛石化位於杭州市蕭山區,主要從事PX、PTA和聚酯纖維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16年末,公司擁有年產600萬噸PTA權益產能,擁有滌綸長絲產能90萬噸/年,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金石化擁有年產160萬噸PX產能。2015年下半年中金石化芳烴項目投產,2016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8.7%至455.0億元,歸屬淨利潤達19.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45.5%。

    注入浙江石化51%股權,打造民營石化龍頭。2017年7月,支付25.9億元現金方式收購榮盛控股持有的浙江石油化工51%股權,深度布局石化全產業鏈。浙江石化在舟山建設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2,000萬噸/年裝置將於2018年建成。項目投產後,公司將打造起「燃料油、石腦油—芳烴—PTA—聚酯—紡絲」的一體化產業鏈。

    二、PTA:生產集中於沿海地區,行業集中度高!誰是PTA行業NO.1?

    我國PTA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遼寧、浙江、江蘇和福建四省,靠近下遊滌綸長絲等產地。目前,前八家PTA廠商的產能合計佔比為72.5%,其中前三大PTA生產商分別為逸盛系(年產1,350萬噸)、恆力大連(年產660萬噸)和翔鷺石化(年產615萬噸),三家產能合計佔比達53.5%,相比滌綸長絲,PTA行業集中度較高。

    恆力股份:PTA單體產能最大,民用絲和工業絲全覆蓋

    大集團小公司,長絲產品全覆蓋。公司控股股東恆力集團是一家以石化、聚酯新材料、地產和織造四大板塊為主業的國際性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中位列第268位。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聚酯纖維生產企業。目前,公司擁有年產140萬噸民用滌綸長絲、20萬噸滌綸工業絲產能,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2016年,隨著滌綸長絲行業景氣上行,公司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40.1%。2017年上半年公司歸屬淨利潤達5.6億元,同比增長32.8%。

    計劃收購大股東資產,打造一體化產業鏈。公司計劃收購大股東旗下恆力投資100%股權和恆力煉化100%股權,其中恆力投資的核心資產是子公司恆力石化(大連)660萬噸/年PTA生產裝置,而恆力煉化正在加速建設大連長興島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待收購完成後,公司不僅將擁有全球單條最大的PTA生產線,未來還將增加年產450萬噸PX的生產能力,這將有助於公司建立起「芳烴—PTA—聚酯—民用絲及工業絲」完整產業鏈,有效控制了原料供應,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恆逸石化:PTA巨頭,拓展上遊石化鏈

    PTA總產能位居世界第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PTA製造商,參控股PTA產能達到1,350萬噸/年(權益產能為612萬噸/年)。公司同時擁有20萬噸/年己內醯胺、270萬噸/年聚酯纖維產能,其中滌綸長絲產能約為146萬噸/年。受益於行業底部好轉,2016年公司歸屬淨利潤達8.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9.8%。2017年上半年公司各產品產銷兩旺,己內醯胺持續滿產,公司實現歸屬淨利潤8.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42.1%。

    汶萊PMB石油化工項目全面推進。2017年3月27日,公司控股子公司恆逸實業(汶萊)有限公司與汶萊政府籤署了汶萊PMB石油化工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將擁有800萬噸/年煉化產能,主要產品設計產能分別為:PX150萬噸/年、苯50萬噸/年及汽柴煤油品500多萬噸/年,產品主要運送到國內,銷售給下遊企業。

    三、滌綸長絲: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大,浙江省產能佔半壁江山

    隨著滌綸長絲行業產業結構持續調整,落後產能不斷被淘汰,大型生產企業憑藉其規模和技術優勢持續擴張,行業集中度穩步提升。據卓創資訊統計,2011年我國滌綸長絲產業集中度(CR4)僅為26.5%,2016年這一數值已增加至35.8%。根據美國貝恩對產業集中度劃分標準,國內滌綸長絲行業正由競爭型(CR4<30%)向寡佔型(CR4>30%)轉變。

    截止2017年8月,中國最大的滌綸長絲生產企業桐昆集團擁有450萬噸/年滌綸長絲生產能力,據公司中報數據,公司滌綸長絲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13%。目前,我國滌綸長絲行業集中度仍處於較低水平,行業龍頭的市場佔有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地域來看,我國滌綸長絲企業群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福建等地區,三個省的滌綸長絲產能佔我國總產能的98.8%,其中浙江省佔比達到62.4%,是名副其實的化纖大省。

    桐昆股份:全球滌綸長絲龍頭,積極布局產業鏈一體化

    全球滌綸長絲龍頭,充分受益行業景氣提升。公司是全球滌綸長絲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2017年中報顯示,公司擁有滌綸長絲產能約450萬噸/年,配套建有年產150萬噸PTA裝置,滌綸長絲連續十多年在國內市場實現產量及銷量第一。2016年,受益於原油價格反彈,滌綸長絲供需改善,公司滌綸長絲銷量達到354.1萬噸,實現歸屬淨利潤11.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82.7%,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淨利潤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5%。

    公司擴產鞏固龍頭地位。公司新建項目順利推進,恆邦二期CP1項目聚合裝置已於2017年4月開始試生產,6月份後接長絲裝置全部順利開車;恆邦二期CP2項目聚酯裝置也已於今年8月試生產開車,預計年底實現長絲裝置的全線開車。

相關焦點

  • 恆力、盛虹、榮盛、恆逸:煉化一體化項目最新進展
    近日,榮盛石化及恆力石化半年報發布,業績爆發,均得益於煉化板塊盈利的增加。近幾年,國內四大民營煉化巨頭——恆力石化、盛虹石化、榮盛石化、恆逸石化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進展如何?
  • 石化巨頭恆逸集團戰略出擊,拿下桐昆股份4605萬股做股東
    第一紡織網6月1日消息(記者 martin 報導):5月26日,恆逸石化董秘在深交所互動易憑條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控股股東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逸集團」)參股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昆股份」),主要是「基於對聚酯行業未來發展預期看好,以及為了提升公司聚酯產業核心競爭力,考慮到石化-化纖板塊估值處歷史低位」。
  • 中國化纖行業首富:公司一年收入3700多億元,背後老闆收廢品起家
    其中,就包括江蘇的恆力集團、盛虹集團,浙江的恆逸集團、榮盛集團等等。同樣的,化纖行業也湧現了一大批的億萬富豪登上了《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其中,來自恆力集團的陳建華、範衛紅夫婦以680億元的身家成為化纖行業首富;緊隨其後的則為浙江榮盛集團的李水榮,個人身家達到了365億元,位居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則是江蘇盛虹集團的繆漢根,個人財富也達到了190億元。
  • 山西煤炭重組:華陽集團總經理赴恆逸集團桐昆集團高烯科技考察
    #山西煤炭重組最新動態#關注我了解更多詳情12月8日,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永革帶隊,赴恆逸集團、桐昆集團、高烯科技考察。當天上午,王永革到訪恆逸集團、桐昆集團,分別與恆逸集團總裁倪德鋒、桐昆集團副總裁李聖軍座談。恆逸集團是我國民營經濟的明星企業,是全球最大的PTA-聚酯和CPL-錦綸雙產業鏈一體化化纖生產商。桐昆集團是我國化纖行業龍頭企業,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和行業話語權。
  • 榮盛恆逸「一控一參」格局關係微妙
    主營業務高度一致的榮盛石化(002493)、恆逸石化(000703)業績「不分伯仲」。兩家公司昨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榮盛石化上半年盈利10.45億元,同比增81.7%;恆逸石化盈利11.37億元,同比增長816倍。同處浙江蕭山的榮盛石化、恆逸石化均是擁有PTA-化纖一體化產業鏈的龍頭企業。
  • 抱團輸血16億背後 民營石化巨頭恆逸榮盛負債齊升
    恆逸石化稱,該項目可以進一步增強恆逸石化產業鏈優勢,擴大恆逸石化 PTA 產品的市場規模和提升 PTA 產品市場競爭力,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投產後,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 PTA 行業的領軍地位,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 中國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系統技術及應用會議(杭州優時2020)成功舉行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化纖行業聚酯滌綸、錦綸、氨綸、PTT 纖維等行業的龍頭企業開始進入自動化和智能製造相互融合的階段,為提升行業智能製造的整體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例如嘉興石化有限公司等兩家化纖企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恆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化纖企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
  • 抗疫與生產兩手抓,桐昆、恆申、澳洋、三友等龍頭化纖企業忙著哪!
    抗疫與生產兩手抓,桐昆、恆申、澳洋、三友等龍頭化纖企業忙著哪!一家家化纖企業紛紛以自身的責任擔當,不斷向全行業和全社會傳遞著「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正能量。
  • 從錢塘紡織廠,到南洋煉化王:從恆逸產業版圖看中國民營煉化前景
    【圖】恆逸石化產業鏈全景圖(圖片來源:恆逸官網) 從上圖可以看出,恆逸石化目前在國內的業務主要集中在PTA、CPL、PET三種化工產品,其中和榮盛合辦的PTA產業,不但產能居於全球第一(28%),而且接近第二名恆力石化
  • 供不應求+核心原料短缺,分散染料掀起漲價潮,行業龍頭市盈率不足10倍
    分散染料行業或可持續利好受疫情影響,今年染料價格長期處於歷史地位,分散染料價格處於近3年的低點。但分散染料自8月份以來走出了一波反轉行情。上遊原材料吃緊,支撐分散染料漲價。自2019年「3·21」江蘇天嘉宜爆炸事故之後,國內生產間苯二胺的廠家就剩下浙江龍盛和四川紅光。
  • 石化行業2021年度策略:高成長低估值誰與爭鋒?
    榮盛石化、桐昆股份,恆逸石化)在景氣歷史極端底部   桐昆股份持有浙石化20%的權益,受益於浙石化一期項目的全面開車,桐昆股份2020年投資收益大幅提升,但主營PTA及聚酯全年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大,隨2020年下半年行業小幅回暖,下半年業績逐步回暖,但整體略低於去年水平,因而預測桐昆股份全年淨利潤約26億,四季度營收及歸母淨利同比增速約為-13%和-10%。
  • 2020年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排行榜:萬華化學最賺錢
    其中,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已有325家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財報或業績預報、業績快報。據統計,325家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513.64億元。其中,萬華化學2019年最賺錢,去年其實現淨利潤達101.3億元;恆力石化排名第二,淨利潤為100.25億元;浙江龍盛淨利潤排名第三,達50.23億元。
  • 蕭山這2家龍頭化纖企業,浙江省點名重點培養!
    今年蕭山政府網上曾公告:計劃關停企業(作坊)1000家;整治提升企業1000家;全部8家再生纖維企業全部關停;關停繞城線內化纖(聚酯)企業2家,由現在的14家控制到12家以下;關停繞城線內印染企業,將現有的35家印染企業整合成不多於19家企業…   其中的一個思路,就是將現有的700餘家化纖紡織企業,以榮盛、恆逸這些行業龍頭企業為載體進行戰略整合
  • 恆力、萬華、榮盛、恆逸上榜(附...
    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共有12家上榜,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恆力股份、臺塑石化、萬華化學、臺化、南亞塑膠、臺塑、榮盛石化、恆逸石化、天茂集團。全球共有58家化學品公司進入2000強。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化纖紡織基地
    恆逸集團自主研發的大容量國產化聚酯裝置系列化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被授予中國紡織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榮盛石化與浙江理工大學合作,2010年獲得國家、省級自然科學、發明創造、科技進步獎4項。  三是產業配套完整。
  • 榮盛、恆力、恆逸、盛虹,這些化纖龍頭到底想要什麼?為何拼了命上...
    煉化集中度的提升是未來行業所趨。  除北美外,榮盛石化、恆力股份、恆逸石化、東方盛虹為代表的民營大煉化可以對比的煉化一體化基地主要是:中國臺灣麥寮的臺塑基地、印度Jamnagar的信誠公司生產基地、韓國蔚山的SK生產基地、新加坡裕廊島、沙特朱拜勒(Jubail)、沙特延布(Yanbu)、阿聯的Ruwais等基地。
  • 紡織化纖工業
    【紡織化纖工業概況】 紡織化纖行業是杭州市工業經濟總量所佔比重最大、從業人員最多的一個行業。全市擁有中國紡織工業名城1個、名鎮6個,蕭山區是國內最大的化纖產業基地。2014年,全市紡織化纖行業面臨內銷不旺、出口不振、利潤下滑,上遊原料價格波動大等外部風險和內在矛盾,但總體呈現穩健發展、適度增長態勢。
  • 經觀頭條|浙江海寧:一場失敗的行業抵制和自救
    8月6日,當周A股開盤的首日,五家化纖企業的股價集體走跌:其中,桐昆股份、恆逸石化跌停,新鳳鳴跌大跌9.97%,恆力股份大跌9.77%,榮盛石化大跌8.26%。這是五家最低市值也在180多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旗下的化纖工廠距離海寧市經編產業園均不超過70公裡的直線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