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發布!恆力、盛虹、榮盛、恆逸:煉化一體化項目最新進展

2020-12-21 騰訊網

近日,榮盛石化及恆力石化半年報發布,業績爆發,均得益於煉化板塊盈利的增加。近幾年,國內四大民營煉化巨頭——恆力石化、盛虹石化、榮盛石化、恆逸石化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進展如何?

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

8月11日晚,榮盛石化發布2020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502.82億元,同比增長27.32%;淨利潤32.08億元,同比增長206.55%;基本每股收益0.51元。

榮盛石化上半年的業績爆發,主要得益於煉化板塊盈利的增加。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榮盛石化持股51%浙江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浙石化」),實現營業收入275.41億元,淨利潤44.89億元。

浙石化的核心資產是「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該項目是在2014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國家規劃確定的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的背景下,為解決PX原料嚴重受制於國外的問題應運而生的,也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個千億級煉化項目,包括總規模為4000萬噸/年煉油、800萬噸/年對二甲苯和280萬噸/年乙烯,分兩期實施。其中,2017年6月正式開工投建的一期項目投資901.56億元,規劃建設2000萬噸/年煉油、520萬噸/年芳烴、以及140萬噸/年乙烯。

從股東結構來說,浙石化由浙江民企和浙江國資聯合組成,股東構成比例情況為:榮盛石化出資51%,巨化集團出資20%,桐昆投資出資20%,舟山海洋綜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出資9%。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裝置自2019年5月下旬起陸續開車。2019年12月31日,公司發布公告,一期項目已全面投料試車,打通全流程。

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對控股方榮盛石化意味著什麼?2018年,榮盛石化董事長李水榮才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榮盛石化做了這麼多年,這麼久,但做下來還沒有浙石化項目大,這個項目投成以後,榮盛石化的規模將翻一番,意味著『再造一個榮盛』」。

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是公司堅持貫徹「縱橫十字雙向發展」戰略的關鍵一環,項目競爭優勢明顯。公司在半年報稱,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以來,各裝置生產進展順利,開工負荷穩步提升,效益釋放明顯。

基於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投入運行後,各裝置生產進展順利,榮盛石化預計,2020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00億至60.00億,同比變動197.94%至225.03%,化工合成材料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39.64%。另外,榮盛石化半年報還顯示,目前,浙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工程已經進入現場實施階段,長周期設備採購已完成,大宗材料的採購框架協議已基本完成,設備、材料開始陸續到貨,建設安裝進入高峰時期,計劃2020年四季度開始試運行。

恆力石化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

8月12日晚間,恆力石化公布2020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3.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5.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20%。半年度營收規模與盈利水平都創下了上市公司歷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了重創,恆力石化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下史上同期最好的業績,主要得益於公司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帶來的協同效應,增強了公司抵禦外部環境動蕩的能力。恆力石化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於2019年5月全面投產。該項目也成為了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中,首個建成投產的重大項目。

恆力煉化有限公司是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實施主體,總投資562億元,項目原油加工能力為200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公稱規模為450萬噸/年(以對二甲苯產量計)。通過該項目,公司實現了從下遊紡織到上遊煉化全產業鏈發展。

大連恆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掠影 藉助全產業鏈一體化協同優勢,報告期內,面對突發的疫情風險,公司的競爭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確保了煉化、石化和聚酯三大業務板塊的裝置運行不停、產品產銷不停和項目建設不停,從而實現了各類主導產品的產銷平衡、經營順暢和穩定盈利。

為了充分利用2000萬噸煉化項目所生產的化工輕油、煉廠幹氣、液化氣、純苯等優質原料優勢,最大限度發揮煉化一體化產能的高附加值、深加工能力,公司做到「吃幹榨淨、物盡其用」,建設的150萬噸/年乙烯工程項目,也在報告期內全部投產。截至目前,公司乙烯項目已於今年7月份實施轉固並實現商業化運營,將於今年三季度開始為上市公司貢獻盈利,也標誌著公司具備關鍵戰略意義的上遊大煉化產能建設圓滿收官。

恆力石化在半年報中稱,隨著乙烯項目和乙二醇產能完全投產,恆力石化聚酯化纖全產業鏈的最後一個缺失環節才真正意義上被打通。乙烯項目投產有利於上市公司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項目中煉化與乙烯兩大業務板塊的大煉化戰略協作價值與業務協同空間,進一步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產業運作能力與長期盈利能力。恆力石化也在加快實施中下遊PTA和聚酯環節產能建設,不斷夯實下遊基礎支撐,鞏固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恆力石化生產基地 報告期內,公司2條線合計500萬噸PTA新產能建設進展順利,PTA-4號線於今年1月份一次投料成功並啟動調試工作,於今年5月份完成投產工作並正式轉固實現商業運營,PTA-5號線也已完成了項目建設安裝工作,於今年6月份啟動投料工作,目前正處於調試中,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實現正式投產。

在下遊聚酯產業領域,公司在建的135萬噸民用絲項目,已於報告期內順利投產了一套10萬噸陽離子POY產能,和一套10萬噸全消光POY產能,公司聚酯產能由此突破到年產300萬噸以上規模水平,躋身行業前列。同時,20萬噸工業絲新產能項目,也已完成建設並正處於投料調試階段,投產在即,公司工業絲產能也將於今年下半年實現翻倍並擴充至年產40萬噸規模。

此外,公司預計2020年下半年還將投產60萬噸的聚酯DTY、POY新產能,以及3.3萬噸的PBAT可降解塑料產能,剩餘產能建設預計將於明年投放,公司聚酯總產能規模也將達到年產超過400萬噸以上規模。恆力石化稱,隨著下遊聚酯業務板塊的產能結構不斷完善,產能規模持續提升,對上遊石化原料產業的市場支撐作用也將得到明顯增強。

盛虹石化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

站在油氣行業的拐點之上,民營石化企業盛虹煉化再一次脫穎而出。8月12日,備受業內關注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有了最新進展,總額高達415億的銀團貸款正式籤約,為這一世界級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順利建成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

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位於江蘇連雲港的徐圩新區,已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是國家正在推進的四大民營煉化項目之一。據了解,此次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體量達到1600萬噸,集煉油、芳烴、化工為一體,總投資額為677億元,刷新了江蘇省民營製造業項目的最大投資金額。

此次籤約的415億元銀團貸款,由十家金融機構共同提供,創下了江蘇省銀團貸款融資總額的最高記錄。大型石化項目建設的背後,少不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對於民營企業而言,動輒百億乃至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

盛虹煉化此次與銀團的順利籤約,意味著其在資金這一環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自此,煉化一體化項目也將進入提速階段。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之下,不少工程的建設進度都受到了影響。那盛虹煉化項目的進展如何呢?據了解,該項目目前進展順利,各環節基本按照預定計劃進行,預計將於2021年如期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將超過900億元,實現原油加工能力160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規模280萬噸/年(以對二甲苯產量計),乙烯裂解裝置規模110萬噸/年以及其他配套產能。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進一步推進,不僅為連雲港地區打造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提供了雄厚的支撐,為江蘇省產業結構升級提供助力,還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煉化產業實力,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該項目的實施主體為盛虹煉化(連雲港)有限公司,其母公司為盛虹集團。盛虹集團是我國化纖龍頭企業,在日前發布的世界五百強榜單中,盛虹集團成功上榜,成為我國又一世界級石化強企。實際上,近幾年,不少民營企業在投資大型煉化項目,部分項目規模甚至可比肩三桶油旗下的頂尖煉化項目。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煉化行業長期較為封閉,行業話語權掌控在國企手中。近兩年,通過各環節的放開,民營企業開始有機會進入到大型煉化項目中來,瞬間促成了國內煉化產業的火爆局面。目前,國內在建或擬建的千萬噸級以上煉化項目超過十個,國企、民企不分伯仲,尤其是以盛虹、恆力、榮盛、桐昆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加速入場,大批煉化一體化項目在近年建成投產。

恆逸石化8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

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000703.SZ)一季度淨利大幅增長,同期增長的還有公司的借款總額。4月27日晚,恆逸石化公告稱,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88.73億元,同比減少14.32%;淨利潤為8.12億元,同比增長82.88%。恆逸石化在季報中稱,一季度營收下降,主要因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產業鏈各產品價格下降,以及公司貿易業務量同比下降。該公司在此前的業績預告中表示,一季度淨利增長的原因,主要為公司PTA、聚酯等產品上遊原料供應寬鬆,企業市場份額持續增長,產品議價能力增強,進而促進產品毛利率提高。

PTA是原油的終端石化產品之一,也是聚酯等化工品的前端產品,廣泛應用於服裝、裝飾、電子、建築等各個行業。方正中期期貨研報稱,2012-2016年是PTA行業的低谷期;2015-2018年,PTA產能投放緩慢,行業落後產能逐步出清,供需好轉,行業利潤逐漸恢復。去年,恆逸石化實現營業收入800.27億元,同比下降9.13%;實現淨利潤32.02億元,同比增長約七成。恆逸石化稱,公司汶萊煉化項目實現全面投產和高負荷生產,產銷順暢,且實施了低庫存管理策略和原油到岸價結算模式,有效規避了原油價格波動風險,也新增了對公司的盈利貢獻。恆逸石化的汶萊煉化項目於2017年3月開建,2019年11月全面投產。

靈活焦化裝置該項目是中國四大民營煉化項目之一。另三大項目分別為浙江石化4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盛虹石化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和恆力石化2000萬噸/年一體化項目。

恆逸石化在今年2月的調研活動中表示,汶萊煉化項目的投產規模為800萬噸,當前持續滿負荷運行。按照裝置原有設計,今後負荷可繼續提升,有望實現1000萬噸/年產能。今年一季度,恆逸石化的借款總額大幅增長。恆逸石化此前公告稱,截至去年底,公司合併口徑的淨資產為290.97億元,借款餘額約421.96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恆逸石化借款餘額約511.34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1.18%,累計借款金額約是上年末合併淨資產的1.76倍。

這意味著,今年一季度,恆逸石化新增借款金額達89.38億元,約佔其上年末合併淨資產的三成。對於新增借款的用途,恆逸石化表示,主要是為增加汶萊煉化項目流動資金、海寧新材料項目建設提款以及提取疫情防控相關貸款等。其中,為保證汶萊項目的正常生產經營,恆逸石化新增流動資金貸款15.19億元;為保證海寧新材料年產100萬噸纖維項目建設需要,新增長期貸款23.25億元;藉助疫情防控相關貸款政策新增流動資金貸款22.33億元。

汶萊PMB石油化工項目廠區掠影今年3月31日,中國證監向恆逸石化下發了《關於核准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批覆》,核准恆逸石化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2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六年。

來源:化工707

相關焦點

  • 恆逸、恆力、桐昆、榮盛等誰是化纖行業真正*?
    恆逸、恆力、桐昆、榮盛、新鳳鳴......到底誰才是行業真正的NO.1?本文帶你一一揭曉!     一、PX:國內進入大擴產周期,誰是民營煉化NO.1?     截止2017年7月,我國主要有17家PX生產廠商,總產能為1,383萬噸/年。
  • 榮盛、恆力、恆逸、盛虹,這些化纖龍頭到底想要什麼?為何拼了命上...
    除北美外,榮盛石化、恆力股份、恆逸石化、東方盛虹為代表的民營大煉化可以對比的煉化一體化基地主要是:中國臺灣麥寮的臺塑基地、印度Jamnagar的信誠公司生產基地、韓國蔚山的SK生產基地、新加坡裕廊島、沙特朱拜勒(Jubail)、沙特延布(Yanbu)、阿聯的Ruwais等基地。
  • 恆逸石化:汶萊二期項目進展順利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恆逸石化(000703)提問, 最近一段時間公司股價持續調整,遠不及恆力石化(600346)和榮盛石化(002493),這跟機構擔憂汶萊二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有很大關係,二來公司在擴大股本方面也不夠激進,因此建議公司可實施配股來解決公司的資金壓力和迅速做大做強
  • 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中間罐區全面進入試壓階段!
    最新進展!10月12日,煉化工程十建公司承建的恆力(大連)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中間原料罐區首個試壓包一次試壓成功,標誌著該項目工藝管道系統進入全面試壓階段。
  • 從錢塘紡織廠,到南洋煉化王:從恆逸產業版圖看中國民營煉化前景
    恆逸石化不走尋常路,選擇跨出國門,將自己的綜合煉化一體化項目造到了東南亞島國汶萊。 除規避投資風險遠走汶萊外,將項目設在海外,不但不會受原油進口配額和成品油出口配額的限制,還有如下優勢: 1. 汶萊本身就是產油國,所需 40%的原油就近汶萊當地供應,其餘60%的原油原料由卡達供應; 2. 稅負極低,增值稅、所得稅等均為零,相比國內40%左右的稅負優勢明顯; 3.
  • 恆力石化深度解析:石化航母乘風破浪,煉化項目業績釋放
    為實現上下遊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恆力石化(大連長興島)產業園繼續向石化產業鏈最高端進軍—— 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2015 年 8 月 5 日,遼寧省環保廳批覆恆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5 年 9 月 9 日,遼寧省發改委核准恆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恆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成為我國第一家進入石油煉化領域的民營企業;2015 年 12 月 9 日,恆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隆重開工。
  • 2019中國煉化一體化研討會與中國碳五碳九高價值利用研討會下月舉行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今年以來,石化產業升級與高端化發展正在中國東南沿海有序推進,中國進入煉化一體化項目競爭的高峰期。民企、國企與外企之間的競爭合作不斷加大。在上述背景下,下月還將在寧波舉行煉化一體化和碳五碳九行業的兩個專業性盛會。
  • 石化巨頭恆逸集團戰略出擊,拿下桐昆股份4605萬股做股東
    第一紡織網記者獲悉,桐昆股份與恆逸集團均為化纖行業巨頭。在2020年5月28日中國化纖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排名中,桐昆、恆逸分列第一、第二名。第一紡織網記者查閱公告了解到,截至2020年一季度,桐昆股份十大股東明細中,恆逸集團持有46051999股,持股比例2.49%。
  • 恆逸石化汶萊煉化項目投產 或成為新的盈利拐點
    來源:國際金融報近日,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逸石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8億元-31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42.71%-58%。除恆逸石化的汶萊項目擴增150萬噸PX產能外,2019年期間,浙江石化、恆力石化、海南煉化、中化弘潤分別增加400萬噸、450萬噸、100萬噸、80萬噸的PX產能。據中宇資訊統計,2022年前,國內新建、改擴建的PX項目有13個,涉及新增PX產能3280萬噸/年,是我國現有PX總產能的2.4倍。
  • 榮盛恆逸「一控一參」格局關係微妙
    主營業務高度一致的榮盛石化(002493)、恆逸石化(000703)業績「不分伯仲」。兩家公司昨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榮盛石化上半年盈利10.45億元,同比增81.7%;恆逸石化盈利11.37億元,同比增長816倍。同處浙江蕭山的榮盛石化、恆逸石化均是擁有PTA-化纖一體化產業鏈的龍頭企業。
  • 國金證券石化行業2021年度策略:民營大煉化迎確定性業績爆發
    恆逸汶萊項目於2019年年底全面開車,煉化一體化項目超額收益明顯(稅收及PX技術超額收益),但恆逸石化PTA為次新產能,在PTA行業底部階段,超額收益低於先進裝置,疊加終端長絲2020年全年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大,參考恆逸石化前三季度業績水平,預測恆逸石化全年淨利約為43億元,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和歸母淨利同比增速分別為32.4%和23%。
  • 抱團輸血16億背後 民營石化巨頭恆逸榮盛負債齊升
    兩大民營石化巨頭恆逸和榮盛再次抱團合作。9月19日,恆逸石化和榮盛石化雙雙發布公告,宣布為兩家上市公司共同的子公司浙江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逸盛新材料」)分別提供 8億元委託貸款,兩大巨頭合計為提供逸盛新材料委託貸款16億元。
  • 恆逸石化擬建汶萊煉化二期項目
    9607次閱讀 作者:鍾正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9月21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9月16日,恆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
  • 榮盛集團負債1235億 聯手巨化集團接盤榮盛石化資產
    官網顯示,榮盛堅持「縱橫雙向」的發展戰略,在積極引進國際先進設備、不斷研發新品、新技術的同時,將產業鏈逐步向上遊延伸。目前集團已形成從芳烴到下遊的精對苯二甲酸(PTA)及聚酯(PET,含瓶片、薄膜)、滌綸絲(POY、FDY、DTY)一條龍生產線。此外,集團正在舟山建設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
  • 恆逸石化業績大幅增長 產業一體化優勢顯現
    在國內外疫情影響與全球原油暴跌的雙重衝擊下,恆逸石化(000703.SZ)最新出爐業績大幅增長,成績亮眼。今年一季度,恆逸石化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12億元,較上年同期勁增82.88%,主要得益於聚酯產品盈利的顯著增強,以及汶萊煉化項目的新增貢獻。同時公告顯示,恆逸石化的2019年業績同樣喜人。
  • 恆逸石化汶萊煉化項目一期全面投產,年原油加工能力800萬噸
    第一財經記者從恆逸石化(000703.SZ)獲悉,經過全面調試、聯運和平穩運行,汶萊項目於11月3日實現工廠全流程打通和全面投產,順利產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PX、苯等產品,標誌著汶萊煉化項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目前汶萊煉化項目生產運行穩定,所有生產產品合格,已正式進入商業運營階段,有望在較短時間內將負荷持續提升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