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自貢之光大街李倪氏節孝坊

2020-12-09 暢遊自貢

在鹽都自貢現存的三十多座牌坊中,有些是處於高樓的包圍之中而面臨著極大風險的牌坊。其中頗具代表性的為同一年(1887年)修建的位於自流井光大街的李倪氏節孝坊和匯東丹桂社區的宋氏節孝坊。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李倪氏節孝坊。(宋氏節孝坊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了)

在自貢,一說起雙牌坊這個地名相信大多數自貢人都能耳熟能詳,但是真正完全見過這兩座牌坊的人可能就屈指可數了,原因很簡單,其中位於豆瓣廠那座牌坊已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拆除了,而現存這座李倪氏節孝坊目前又處於高樓包圍之中,所以一般路過的人就很難見到。李倪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光大街180號的福苑小區內。從歐典茶樓的大門進去,再上一段約二十級的臺階後節孝坊便出現在你的眼前。

李倪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冬月。是為旌表四大鹽業世家之一」李四友堂」的宗親媳婦倪氏而立的。倪氏23歲時守寡,直到62歲去世。由當時的四川總督丁寶楨奏請朝廷敕建。

李倪氏節孝坊為自貢傳統的三門四柱五樓的石牌坊,坐東北向西南方向,牌坊寬7.4米,厚2.5米,整體保存十分完整,好過同齡的丹桂宋氏節孝坊,它也是目前自貢現存古牌坊中保存較好的牌坊之一,牌坊屋面刻出瓦隴,簷角起翹,更加體現了它的威嚴氣勢。但是由於牌坊年代久遠,局部出現一些風化現象亦屬正常。

李倪氏節孝坊雖歷經130餘年風雨,但牌坊上的文字依然基本保存完整,字體清晰、端莊、蒼勁有力。

李倪氏節孝坊的四副楹聯同樣保存比較好,字體清晰、疏朗,端秀清新。以下為對聯內容,與大家分享。坊正面外側的一副楹聯內容是:奉母承歡,熱性不隨朝露冷;撫孤勵節,清操唯有夜燈知。

坊正面內側一副楹聯是:至莊至賢,對天地鬼神而貞操不二;庸行庸德,合忠臣孝子之正氣為三。

坊背面最外側的一副楹聯是:與命楊庥,過客亦知名節貴;坤維建極,大家留作典型看:

坊背面內側的一副楹聯是:熱血灑凌雲,痛半截分離,子職兼修見節孝;清心盟古井,看六旬坊表,母儀卓立奠家邦。

李倪氏節孝坊設計獨特,結構科學,裝飾精美,雕刻工藝精湛,圖案栩栩如生。

李倪氏節孝坊在2012年7月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對它歷史價值的最好肯定。為了更好的保護這座石牌坊,相關部門還在它周圍建起了約10長8米寬的保護欄杆,這也是筆者以前所見到的牌坊中絕無僅有的,這也表明了相關部門對它的足夠重視。

儘管李倪氏節孝坊目前的現狀還算不錯,但是它畢竟處於高樓的夾縫之間,甚至有些部位緊挨著居民樓的窗戶,根本不利於它的長期保護,也不利於人們的觀賞,有一種藏在閨中無人識的感覺,所以筆者建議將倪氏節孝坊遷往周邊環境與之想協調的異地,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古牌坊作為鹽都自貢這座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同時也是自貢這座城市價值的重要體現。只有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才能使千年鹽都的歷史連綿不絕,使自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散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相關焦點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李倪氏節孝坊
    新中國成立之初,自貢有上百座牌坊,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破壞,目前僅存33座,其中13座因製作精美、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倪氏節孝坊位於自流井區光大街光大福院小區內,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坐東北向西南。
  • 暢遊自貢之富全陳氏節孝坊
    在千年鹽都自貢現存的三十多座牌坊中,有的是由於年代久遠而風化、破損嚴重,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其中的典型代表——富全陳氏節孝坊。陳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富全鎮新房村二組牌坊壩。由於年代久遠,記載陳氏節孝坊的相關資料較少,牌坊主人陳氏的經歷也無法了解,所以,在此,筆者只能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不便之處,敬請諒解!陳氏節孝坊為自貢傳統的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牌坊整體基本完整。但由於年代久遠,石牌坊風化、脫落嚴重,著實讓人痛心不已。
  • 暢遊自貢舒坪磨刀嶺之李氏、吳氏節孝坊
    在鹽都自貢的古牌坊群中,除了較為知名的涼高山牌坊群外,另外一個就是就是相對偏遠一些的舒坪牌坊群。舒坪牌坊群包括位於金魚村的劉氏牌坊和磨刀嶺村的李氏、吳氏牌坊。由於金魚村的劉氏牌坊已於2009年搬遷至自流井張家沱釜溪河邊,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還獨自留在磨刀嶺的李氏、吳氏節孝坊。
  • 暢遊自貢之匯東丹桂宋氏節孝坊
    在鹽都自貢現存的32座古牌坊中 ,有一些是由於處於高樓包圍之中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牌坊,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位於匯東丹桂的宋氏節孝坊。從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毛家壩路102號的國家電網公司左邊的巷道進去,大約2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坐落於丹桂時代家園內的宋氏節孝坊。宋氏節孝坊修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舒平劉氏節孝坊
    舒平劉氏節孝坊原位於自流井區舒平鎮金魚村4組,坐東南向西北,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立面面積約為32平方米。為旌表四大鹽業世家之一「李四友堂」族人李宗芹之妻劉氏節孝而立。2012年4月,為配合全省重點工程——大西洋焊接產業園區建設,經專家論證和相關部門批准,舒平劉氏節孝坊由原址搬遷至自流井區新街張家沱古鹽道口處異地保護。2009年2月,劉氏節孝坊被自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該牌坊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宋氏節孝坊
    宋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座落於今自貢匯東新區丹桂社區內,但其具體位置並不好,在丹桂麗景小區大門對面的左邊。宋氏一直貞潔不二,並抱養何家兩弟之子撫育成家。宋氏節孝達38年,52歲時去世。由何國衡之弟何國鈞(在朝為官)奏請皇上恩準立坊。此牌坊為四柱三門四樓石牌坊,通體雕刻精美,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底座的石獅和石像栩栩如生,總體保存比較完好。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涼高山張氏節孝坊
    張氏節孝坊與涼高山老街內的王氏節孝坊一道被稱為雙牌坊,是大安地區重要的古建築之一,也是涼高山牌坊群的核心牌坊。張氏節孝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念碑張氏節孝坊是三多寨第一任寨長李春霖(鹽業世家「李陶淑堂」創始人李振亨之長子,約去世於1863年)的繼室張氏節孝死後,由其子李新墀、新展、新柏報請朝廷準建。
  • 隱藏在自貢鳳凰壩的何氏節孝坊
    何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大安區鳳凰鄉永勝村2007年何氏節孝坊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從正面看牌坊氣勢依舊栩栩如生的龍雕石刻右斜側面欣賞牌坊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石碑歷經二百多年的何氏節孝坊對於研究清中晚期自貢風土文化
  • 自貢涼高山張氏節孝坊的夾杆抱鼓石
    涼高山張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位於自貢市大安區涼高山牌坊壩燊海井路旁。牌坊為石結構,五滴水四柱三門,牌坊通高12.5米,通寬10.5米,石坊通體雕刻精美,花鳥人物、龍獅松鶴均鏤刻得栩栩如生。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內自邊界行——自貢永勝村何氏節孝坊
    何氏節孝坊建於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距今已有226年,坐落於自貢市大安區鳳凰街永勝村8組雙河口大橋旁的釜溪河畔。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何氏節孝坊為四柱三門石牌坊,牌坊寬5.8米,高5.4米,枋刻「旌表儒學王鴻儒之妻何氏節孝坊」,整個牌坊表現出清代牌坊建築繁複精細的基本特徵。
  •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富全陳氏節孝坊
    富全陳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沿灘區富全鎮新房村2組(小地名牌坊壩),富全鎮到聯絡鎮鄉道的路邊。據資料記載陳氏節孝坊為道光四年(1824年)當地望族王家王德輝後人修建的,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陳氏節孝坊系仿木構四柱三間五樓兩側有抱鼓,雙面石牌坊,寬12.8米,高13.8米。主樓匾刻「聖旨」,邊樓刻有陳情表等四幅戲劇性故事,枋上刻有「可風」和「節孝」,明間寬大,以利車馬通行;盡間窄小,供行人出入。
  • 「山河萬裡 甘孜必達」 丁真邀請自貢人民免費暢遊甘孜
    「山河萬裡 甘孜必達」 丁真邀請自貢人民免費暢遊甘孜 2020-12-04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萊蕪苗山鎮五色崖趙氏節孝坊遊記
    據資料介紹,該節孝坊位於村南北大街中間,牌坊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修建,全用花崗石構築而成,為一門洞挑簷式節孝坊。總高6.2米,底部進土深1.7米,門寬l米,門高2.33米,挑簷最寬處5.32米。共用料石99塊。料石間用鐵扒扒捆。獅子12個,鈴鐺8個,鍾4個,大小神像l5尊,石畫20副,對聯兩副,南面匾額為陽刻「柏節松齡」,上陰刻「聖旨」二字,楷書工整,北面匾額為陰刻「旌表白之妻趙氏節孝坊」。
  • 初冬的自貢釜溪河畔,別有一番美麗!
    釜溪河城市核心區段——從張家沱到王爺廟,展現著自貢「半城青山半城樓,一條碧水繞城流」的城市特色,呈現的是繁華的都市景象,特別是今年燈光節建設的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讓釜溪河重新煥發容光。初冬時節,行走在這段釜溪河畔別有韻味。
  • 暢遊自貢之沿灘太源井老街
    在千年鹽都自貢,一提起太源井,人們便會津津樂道的說起曬醋,作為百年老字號,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太源井曬醋早已深入人心,成為自貢人餐桌上調味品的必備之選。不同老街見證著不同的歷史,不同的老街也有著不同的味道,自貢太源井老街留下的是濃濃的醋香味,它也是歷史給自貢留下的特有的味道,已不可複製。所以,為了尊重歷史,請好好保留!
  • 雨過天晴的自貢釜溪山水圖,你見過嗎?
    釜溪河是自貢的母親河,她不僅瀉出了今日自貢的繁榮,也流淌著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釜溪河城市核心區段——從張家沱到王爺廟,展現著自貢「半城青山半城樓,一條碧水繞城流」的城市特色,呈現的是繁華的都市景象,雨過天晴後的釜溪山水美如畫。
  • 暢遊自貢之重灘王家壩輞川別墅遺址
    自貢輞川別墅遺址位於自貢市高新區重灘村四組,建於清代。據說是大鹽商王三畏堂支系的坐宅。幾經拆除、改建、再拆除的輞川別墅,如今已基本面目全非,而且不少房屋已淪為一片廢墟。相信隨著自貢釜溪河複合綠道建設的進程和自貢高鐵連接線西二段釜溪河二號橋的加速推進,時隔不久,自貢輞川別墅遺址將徹底消失,不復存在。從此,懷舊的人們將最終失去這段念想。
  • 【邯鄲古建築】張氏節孝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邯鄲古建築】張氏節孝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03-17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交城「舅犯故裡」的節孝坊
    在「舅犯故裡」山西交城義望村中心,有一座莊嚴的喬總兵府,沿總兵府西行三二十步,就能看到一座節孝坊橫梁為磚雕,上刻有「旌表喬衝壁之妻張氏節孝坊」字樣,左右各刻有「光」「裕」一字。現存節孝坊主體建築較完整,兩邊的石獅有不同程度損壞。整座建築用料考究,結構緊密,雕刻精細,主建築後面有圍牆庭院,門洞偎依。
  • 混堂巷沈氏節孝坊
    清理後的混堂巷沈氏節孝坊沈氏節孝坊位於姑蘇區混堂巷平江路口,已經被砌入牆內,尋常較難發現。曾有網友和平江歷史街區的圖書以「丁氏節孝坊」或「齊顧氏節孝坊」稱之,因牌坊文字已被紙筋塗抹,一切都是猜測。2016年3月,筆者與同好一起,對牌坊的花枋部分進行了清理,發現雙鉤題刻的文字為「旌表故民錢應禧妻沈氏貞孝之門」,可見此坊屬貞節牌坊,同時也打破了過去坊名的流訛。歸來遍查各方志「坊表」著錄,也未見其名,可見這是又一處未被史乘記載的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