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都自貢現存的三十多座牌坊中,有些是處於高樓的包圍之中而面臨著極大風險的牌坊。其中頗具代表性的為同一年(1887年)修建的位於自流井光大街的李倪氏節孝坊和匯東丹桂社區的宋氏節孝坊。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李倪氏節孝坊。(宋氏節孝坊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了)
在自貢,一說起雙牌坊這個地名相信大多數自貢人都能耳熟能詳,但是真正完全見過這兩座牌坊的人可能就屈指可數了,原因很簡單,其中位於豆瓣廠那座牌坊已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拆除了,而現存這座李倪氏節孝坊目前又處於高樓包圍之中,所以一般路過的人就很難見到。李倪氏節孝坊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光大街180號的福苑小區內。從歐典茶樓的大門進去,再上一段約二十級的臺階後節孝坊便出現在你的眼前。
李倪氏節孝坊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冬月。是為旌表四大鹽業世家之一」李四友堂」的宗親媳婦倪氏而立的。倪氏23歲時守寡,直到62歲去世。由當時的四川總督丁寶楨奏請朝廷敕建。
李倪氏節孝坊為自貢傳統的三門四柱五樓的石牌坊,坐東北向西南方向,牌坊寬7.4米,厚2.5米,整體保存十分完整,好過同齡的丹桂宋氏節孝坊,它也是目前自貢現存古牌坊中保存較好的牌坊之一,牌坊屋面刻出瓦隴,簷角起翹,更加體現了它的威嚴氣勢。但是由於牌坊年代久遠,局部出現一些風化現象亦屬正常。
李倪氏節孝坊雖歷經130餘年風雨,但牌坊上的文字依然基本保存完整,字體清晰、端莊、蒼勁有力。
李倪氏節孝坊的四副楹聯同樣保存比較好,字體清晰、疏朗,端秀清新。以下為對聯內容,與大家分享。坊正面外側的一副楹聯內容是:奉母承歡,熱性不隨朝露冷;撫孤勵節,清操唯有夜燈知。
坊正面內側一副楹聯是:至莊至賢,對天地鬼神而貞操不二;庸行庸德,合忠臣孝子之正氣為三。
坊背面最外側的一副楹聯是:與命楊庥,過客亦知名節貴;坤維建極,大家留作典型看:
坊背面內側的一副楹聯是:熱血灑凌雲,痛半截分離,子職兼修見節孝;清心盟古井,看六旬坊表,母儀卓立奠家邦。
李倪氏節孝坊設計獨特,結構科學,裝飾精美,雕刻工藝精湛,圖案栩栩如生。
李倪氏節孝坊在2012年7月成功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對它歷史價值的最好肯定。為了更好的保護這座石牌坊,相關部門還在它周圍建起了約10長8米寬的保護欄杆,這也是筆者以前所見到的牌坊中絕無僅有的,這也表明了相關部門對它的足夠重視。
儘管李倪氏節孝坊目前的現狀還算不錯,但是它畢竟處於高樓的夾縫之間,甚至有些部位緊挨著居民樓的窗戶,根本不利於它的長期保護,也不利於人們的觀賞,有一種藏在閨中無人識的感覺,所以筆者建議將倪氏節孝坊遷往周邊環境與之想協調的異地,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古牌坊作為鹽都自貢這座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同時也是自貢這座城市價值的重要體現。只有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才能使千年鹽都的歷史連綿不絕,使自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散發出新的時代光彩。